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 目的 对颈内动脉重度狭窄或闭塞患者临床表现类型与颅内侧支循环的关系进行分析。方法 将110例颈内动脉重度狭窄或闭塞患者临床表现分为无症状性梗塞、脑梗塞、短暂性脑缺血(TIA)3组,使用数字减影脑血管造影技术(DSA)对3组患者颅内动脉的侧支循环代偿的等相关情况进行分析。结果 Willis动脉环的开放程度越明显,脑梗塞的发生率就越低,3组患者的颈内动脉单部位病变无明显差异。结论 Willis动脉环开放程度会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颈内动脉重度狭窄或闭塞患者的临床表现类型,和TIA及无症状患者相比,脑梗塞患者Willis动脉环的开放比例有所减少。
【关键词】 颈内动脉狭窄;颈内动脉闭塞;表现类型;脑侧支循环
文章编号:1004-7484(2013)-12-7150-01
根据相关研究,颈动脉狭窄会在很大程度上导致脑梗塞的发生,但是医学上关于颈动脉狭窄后侧枝循环建立的类型与临床表现类型以及颈动脉狭窄和脑梗塞关系的报道较少[1]。为了对它们的关系有更进一步的了解,本研究就110例颈内动脉狭窄或闭塞临床表现类型与脑侧支循环的关系作以下分析。
1 资料和方法
1.1 一般资料 资料选取2012年9月——2013年6月我院神经内科收治的经DSA证实有颈内动脉闭塞或严重狭窄的110例患者,其中男61例,女49例;年龄32-81岁,平均(53.21±19.57)岁。根据患者院时的临床症状把他们分为3组:无症状组21例,即神经系统定位体征不明确,经头颅MRI检查,排除急性脑梗塞症状;短暂性脑缺血(TIA)组41例,脑缺血症状持续时间为<24h,经頭颅MRI检查,排除急性脑梗塞症状;脑梗塞组48例,经脑梗塞诊断,临床表现为明确的神经系统体征及症状,排除出血。
1.2 方法 使用数字减影机及改良Seldinger技术对全部患者的右股动脉进行穿刺,并把5F动脉鞘放入右股动脉内,通过导丝把5FPig造影管引入主动脉内,以实现弓造影,对患者主动脉分支血流及弓形态的情况进行观察,换用5F单弯导管分别放到椎动脉、颈总动脉开口处做诊断性造影,以对侧支循环代偿及造影血管狭窄情况有更进一步的了解[2]。全程都对患者的血压、血氧饱和度及心电进行检测及记录,根据北美症状性颈动脉狭窄试验法(NASCET;1-最狭窄处直径/狭窄远端正常直径×100%)把全部患者的颈内动脉血管狭窄率分为:阴性;闭塞;轻度狭窄(<49%);中度狭窄(50%-69%);重度狭窄(70%-99%);由3位神经科内科医生对患者的DSA图像的狭窄情况及代偿血管情况进行分析。
1.3 统计学分析 使用SPSS17.0软件对患者的相关数据资料进行分析,使用(χ±s)表示计量资料,使用χ2对计数资料进行验检,P<0.05为明显差异,表示在统计学上有一定意义。
2 结 果
2.1 颈内动脉狭窄或闭塞患者的基线特征 无症状组患者中,Willis动脉环开放例数为17例(80.95%);TIA组患者中,Willis动脉环开放例数为35例(85.37%);脑梗塞组患者中,Willis动脉环开放例数为26例(54.17%),由此可知,TIA组所占比例最高。
2.2 颈内动脉狭窄或闭塞患者的临床表现类型与血管病变情况的关系 对全部患者颈内动脉重度狭窄及闭塞情况进行分析可知:无症状组患者中,重度狭窄为70%-的有3例(14.29%),重度狭窄为80%-的有3例(14.29%),重度狭窄为90%-99%的有7例(33.33%),闭塞7例(33.33%);TIA组患者中,重度狭窄为70%-的有4例(9.8%),重度狭窄为80%-的有7例(17.07%),重度狭窄为90%-99%的有15例(36.59%),闭塞14例(34.15%);脑梗塞组患者中,重度狭窄为70%-的有6例(12.5%),重度狭窄为80%-的有7例(14.58%),重度狭窄为90%-99%的有9例(18.75%),闭塞24例(50%),由此可知,在3个分组中,重度狭窄程度在TIA组中比例最高(36.59%,闭塞在脑梗塞组比例最高(50%),3组患者临床表现类型和血管病变程度无明显差异(P>0.05),在统计上无意义。
2.3 颈内动脉窄或闭塞患者的颈内动脉病变部位多少和临床表现类型的关系 全部患者中,颈内动脉单部位病变57例(51.82%),多部位病变53例(48.18%),二者无明显差异(P>0.05),在统计上无意义。
2.4 颈内动脉窄或闭塞患者临床表现类型和侧支循环的关系 无症状组患者中,软脑膜吻合支开放13例,未开放8例;眼动脉支开放0例,未开放0例;前交通支开放17例,未开放4例;后交通支开放15例,未开放6例。TIA组患者中,软脑膜吻合支开放17例,未开放24例;眼动脉支开放11例,未开放30例;前交通支开放28例,未开放13例;后交通支开放24例,未开放17例。脑梗塞组患者中,软脑膜吻合支开放21例,未开放27例;眼动脉支开放8例,未开放40例;前交通支开放22例,未开放26例;后交通支开放19例,未开放29例。全部患者中,其中软脑膜吻合支开放51例,眼动脉支开放19例,前交通支开放67例,后交通支开放58例,由此可知,前交通支开放比例为最高(60.91%),无症状患者组中,前交通支开放的比例最高为80.95%。根据上述数据可知,颈内动脉窄或闭塞患者临床表现和不同侧支的开放情况无明显差异(P>0.05),在统计学上无意义。但无症状组患者中,颈内动脉闭塞严重或狭窄患者Willis动脉环侧支的开放数量要比Willis动脉环侧支不开放的数量高,差异明显(P<0.05),在统计学上有一定意义。
3 讨 论
根据相关研究,当患者颈内动脉狭窄动脉狭窄率为70%-99%时,其在2年内接受内科治疗时,有34.6%的概率会发生中风。颅内侧支循环对短暂性脑缺血及颈内动脉严重狭窄患者半球卒中的发生有较好的预防作用。分析患者的临床类型和侧支循环间的关系,对患者的治疗而言有着重要意义。
本研究发现,颈内动脉的临床表现类型和血管病变的部位数并没有比较明显的差异,3组患者中,血管病变部位数有一定联系。侧支循环会因血管狭窄而出现一定的开放性,但脑血管侧支循环的开放代偿能力及方法不同时,其影像学表现及临床临床表现类型通常会出现较大差异。Willis环中各侧支是脑血管侧支循环一级侧支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变异情况、动脉的大小以血管中的开放速度会在很大程度上对脑卒中风险及脑卒中患者的转归造成影响[3]。当患者出现脑血管病变时,其颈内动脉的开放的速度及代偿能力的好坏都会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到临床的表现类型。PCOA和ACOA是Willis动脉环侧支循环中比较重要的两个侧支,PCOA和同侧前后循环相连,ACOA和左右两侧前循环相连,当ACOA在在颈内动脉出现闭塞或狭窄现象时,对左右大侧脑半球的代偿具有非常明显的作用,能在很大程度上保护患者的生命安全。本研究发现,ACOA开放与否并不会对临床表现类型造成影响,在两种代偿方式的影响下,患者缺血区域内的组织灌流会有所加快,从而能使脑组织的缺血情况得到有效缓解,进而可使患者的临床症状得到一定程度的改善。但患者的侧支循环较好的时,CT扫描会显示正常或梗塞程度较轻常,此时,临床表现症状不明显,反之,当患者的侧支循环缺乏时,CT扫描就会显示梗塞情况较严重。本研究表明,Willis动脉环开放程度会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颈内动脉重度狭窄或闭塞患者的临床表现类型,和TIA及无症状患者相比,脑梗塞患者Willis动脉环的开放比例有所减少。深入了解颈内动脉狭窄或闭塞临床表现类型与脑侧支循环的关系,对患者的康复治疗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
参考文献
[1] 刘斌,刘茂辉,李桂花,等.凯力康治疗急性脑梗塞的疗效及机理探讨[J].中国药物经济学,2012,(01):123-125.
[2] 王英杰,董国岭,涂庆玲.丁苯酞注射液治疗血管性痴呆的疗效观察[J].中国神经免疫学和神经病学杂志,2012,(04):102-103.
[3] 柯炬峰,林绮娜,吴锐,等.前列地尔治疗短暂性脑缺血发作36例观察[J].实用中医药杂志,2012,(09):132-135.
【关键词】 颈内动脉狭窄;颈内动脉闭塞;表现类型;脑侧支循环
文章编号:1004-7484(2013)-12-7150-01
根据相关研究,颈动脉狭窄会在很大程度上导致脑梗塞的发生,但是医学上关于颈动脉狭窄后侧枝循环建立的类型与临床表现类型以及颈动脉狭窄和脑梗塞关系的报道较少[1]。为了对它们的关系有更进一步的了解,本研究就110例颈内动脉狭窄或闭塞临床表现类型与脑侧支循环的关系作以下分析。
1 资料和方法
1.1 一般资料 资料选取2012年9月——2013年6月我院神经内科收治的经DSA证实有颈内动脉闭塞或严重狭窄的110例患者,其中男61例,女49例;年龄32-81岁,平均(53.21±19.57)岁。根据患者院时的临床症状把他们分为3组:无症状组21例,即神经系统定位体征不明确,经头颅MRI检查,排除急性脑梗塞症状;短暂性脑缺血(TIA)组41例,脑缺血症状持续时间为<24h,经頭颅MRI检查,排除急性脑梗塞症状;脑梗塞组48例,经脑梗塞诊断,临床表现为明确的神经系统体征及症状,排除出血。
1.2 方法 使用数字减影机及改良Seldinger技术对全部患者的右股动脉进行穿刺,并把5F动脉鞘放入右股动脉内,通过导丝把5FPig造影管引入主动脉内,以实现弓造影,对患者主动脉分支血流及弓形态的情况进行观察,换用5F单弯导管分别放到椎动脉、颈总动脉开口处做诊断性造影,以对侧支循环代偿及造影血管狭窄情况有更进一步的了解[2]。全程都对患者的血压、血氧饱和度及心电进行检测及记录,根据北美症状性颈动脉狭窄试验法(NASCET;1-最狭窄处直径/狭窄远端正常直径×100%)把全部患者的颈内动脉血管狭窄率分为:阴性;闭塞;轻度狭窄(<49%);中度狭窄(50%-69%);重度狭窄(70%-99%);由3位神经科内科医生对患者的DSA图像的狭窄情况及代偿血管情况进行分析。
1.3 统计学分析 使用SPSS17.0软件对患者的相关数据资料进行分析,使用(χ±s)表示计量资料,使用χ2对计数资料进行验检,P<0.05为明显差异,表示在统计学上有一定意义。
2 结 果
2.1 颈内动脉狭窄或闭塞患者的基线特征 无症状组患者中,Willis动脉环开放例数为17例(80.95%);TIA组患者中,Willis动脉环开放例数为35例(85.37%);脑梗塞组患者中,Willis动脉环开放例数为26例(54.17%),由此可知,TIA组所占比例最高。
2.2 颈内动脉狭窄或闭塞患者的临床表现类型与血管病变情况的关系 对全部患者颈内动脉重度狭窄及闭塞情况进行分析可知:无症状组患者中,重度狭窄为70%-的有3例(14.29%),重度狭窄为80%-的有3例(14.29%),重度狭窄为90%-99%的有7例(33.33%),闭塞7例(33.33%);TIA组患者中,重度狭窄为70%-的有4例(9.8%),重度狭窄为80%-的有7例(17.07%),重度狭窄为90%-99%的有15例(36.59%),闭塞14例(34.15%);脑梗塞组患者中,重度狭窄为70%-的有6例(12.5%),重度狭窄为80%-的有7例(14.58%),重度狭窄为90%-99%的有9例(18.75%),闭塞24例(50%),由此可知,在3个分组中,重度狭窄程度在TIA组中比例最高(36.59%,闭塞在脑梗塞组比例最高(50%),3组患者临床表现类型和血管病变程度无明显差异(P>0.05),在统计上无意义。
2.3 颈内动脉窄或闭塞患者的颈内动脉病变部位多少和临床表现类型的关系 全部患者中,颈内动脉单部位病变57例(51.82%),多部位病变53例(48.18%),二者无明显差异(P>0.05),在统计上无意义。
2.4 颈内动脉窄或闭塞患者临床表现类型和侧支循环的关系 无症状组患者中,软脑膜吻合支开放13例,未开放8例;眼动脉支开放0例,未开放0例;前交通支开放17例,未开放4例;后交通支开放15例,未开放6例。TIA组患者中,软脑膜吻合支开放17例,未开放24例;眼动脉支开放11例,未开放30例;前交通支开放28例,未开放13例;后交通支开放24例,未开放17例。脑梗塞组患者中,软脑膜吻合支开放21例,未开放27例;眼动脉支开放8例,未开放40例;前交通支开放22例,未开放26例;后交通支开放19例,未开放29例。全部患者中,其中软脑膜吻合支开放51例,眼动脉支开放19例,前交通支开放67例,后交通支开放58例,由此可知,前交通支开放比例为最高(60.91%),无症状患者组中,前交通支开放的比例最高为80.95%。根据上述数据可知,颈内动脉窄或闭塞患者临床表现和不同侧支的开放情况无明显差异(P>0.05),在统计学上无意义。但无症状组患者中,颈内动脉闭塞严重或狭窄患者Willis动脉环侧支的开放数量要比Willis动脉环侧支不开放的数量高,差异明显(P<0.05),在统计学上有一定意义。
3 讨 论
根据相关研究,当患者颈内动脉狭窄动脉狭窄率为70%-99%时,其在2年内接受内科治疗时,有34.6%的概率会发生中风。颅内侧支循环对短暂性脑缺血及颈内动脉严重狭窄患者半球卒中的发生有较好的预防作用。分析患者的临床类型和侧支循环间的关系,对患者的治疗而言有着重要意义。
本研究发现,颈内动脉的临床表现类型和血管病变的部位数并没有比较明显的差异,3组患者中,血管病变部位数有一定联系。侧支循环会因血管狭窄而出现一定的开放性,但脑血管侧支循环的开放代偿能力及方法不同时,其影像学表现及临床临床表现类型通常会出现较大差异。Willis环中各侧支是脑血管侧支循环一级侧支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变异情况、动脉的大小以血管中的开放速度会在很大程度上对脑卒中风险及脑卒中患者的转归造成影响[3]。当患者出现脑血管病变时,其颈内动脉的开放的速度及代偿能力的好坏都会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到临床的表现类型。PCOA和ACOA是Willis动脉环侧支循环中比较重要的两个侧支,PCOA和同侧前后循环相连,ACOA和左右两侧前循环相连,当ACOA在在颈内动脉出现闭塞或狭窄现象时,对左右大侧脑半球的代偿具有非常明显的作用,能在很大程度上保护患者的生命安全。本研究发现,ACOA开放与否并不会对临床表现类型造成影响,在两种代偿方式的影响下,患者缺血区域内的组织灌流会有所加快,从而能使脑组织的缺血情况得到有效缓解,进而可使患者的临床症状得到一定程度的改善。但患者的侧支循环较好的时,CT扫描会显示正常或梗塞程度较轻常,此时,临床表现症状不明显,反之,当患者的侧支循环缺乏时,CT扫描就会显示梗塞情况较严重。本研究表明,Willis动脉环开放程度会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颈内动脉重度狭窄或闭塞患者的临床表现类型,和TIA及无症状患者相比,脑梗塞患者Willis动脉环的开放比例有所减少。深入了解颈内动脉狭窄或闭塞临床表现类型与脑侧支循环的关系,对患者的康复治疗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
参考文献
[1] 刘斌,刘茂辉,李桂花,等.凯力康治疗急性脑梗塞的疗效及机理探讨[J].中国药物经济学,2012,(01):123-125.
[2] 王英杰,董国岭,涂庆玲.丁苯酞注射液治疗血管性痴呆的疗效观察[J].中国神经免疫学和神经病学杂志,2012,(04):102-103.
[3] 柯炬峰,林绮娜,吴锐,等.前列地尔治疗短暂性脑缺血发作36例观察[J].实用中医药杂志,2012,(09):132-1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