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西藏雅鲁藏布江和拉萨河上,人们时不时会看到一些皮制的土船,装载着几个人和一些货物,由船把式在船尾划着木桨渡河。这种前宽后窄、厚厚的形状怪异的船,就是西藏古老的牛皮船。
源远流长的传承历史
在西藏,有牛皮船出没的地方,主要在雅鲁藏布江中游宽谷拉孜到日喀则、曲水到泽当以及年楚河、拉萨河的一些地段,尤其在一些传统的渡口和游览区。在这些地方,尽管河流上已有机动船和大型的木船,但当地农牧民仍喜欢用自制的很方便的牛皮船渡人和搞货物运送,可谓青藏高原上的独特一景。
西藏,因为历来交通不便,而河湖又很多,船自然就成了主要的运输工具。据历史记载,最早的时候有简单的马头木船。民间还有说,莲花生大师来西藏传教,就是从印度乘马头木船来的。当然,西藏历史上最多的还要算是皮制的船了,如羊皮筏子、牛皮筏子等等,且一直沿用至今。据悉,在20世纪50年代中国人民解放军进军西藏时,在一些地方过河受困,就曾征用过民间的一些牛皮船,让牛皮船添了一抹光荣的色彩。
牛皮船亦即古籍中所载的“革船”,由动物的皮制作而成。分为两类:一类是用牛皮缝制,蒙在木制的框架上成船的;另一类是将动物皮囊充气后,缚于木制框架下,皮囊浮于水面,框架载人载物,称为皮筏。西藏更多的是前一种,即牛皮船。
传统的西藏牛皮船用坚韧的木棒、柳枝做骨架,下面蒙上数张缝在一起的牦牛皮而成。它没有外在的动力,靠自身的浮力行驶。船身不大,载重量也有限,但吃水浅,浮力大,无论河道深浅,是否在激流中碰到暗礁,都可以自由行驶,坚韧耐用。
牛皮船行驶必须保持前轻后重,否则会被河风掀翻出事故。到对岸或下游目的地岸上后,船夫们把船从河中拖上岸,用一根横木拦上,扛起它再返回上游的出发点。船夫们往往带一只羊,下水时,主人把它放在船上,从陆地返回时,它替主人驮吃食用具。
牛皮船的起源最早可以追溯到吐蕃时期。在布达拉宫和桑耶寺的早期壁画中,人们都可以看到牛皮船早期的身影。吐蕃时期的牛皮船是圆形圆底的,估计只相当于现在牛皮船的一半大小,船内最多也就能容纳三四人。文字记载,吐蕃王朝第九代赞普布达贡杰时期(公元前2世纪),雅隆部落的居民就用柳木绷起牛皮制船,在江河上行驶。《西藏志·卫藏通志》载:“在藏江处,其渡设有皮木船,以备通涉。”布达拉宫有一幅体育壁画,其中就有描绘人们在湍急的河流中,利用牛皮船竞渡的情景。
近代牛皮船,是把早期的圆形圆底改成梯形方底,比早期的牛皮船大了一倍,载渡可容纳7~8个人。在水上行驶时,通常将较窄的那一头置于后方,做船尾,船夫在船尾划船,乘客们坐在前面舱里,这和江南一带船夫立在船头的划船方式有所不同。在使用上,现今的牛皮船不仅载人,更多的时候是载物运货,这时可以将多只船绑合成一艘更大的牛皮船,以运载数量较多的货物,不过这时船夫也需多个。
牛皮船一般约有30公斤重,一个人扛上就可以走,十分方便。不用时竖立在地上,船夫可以借以遮挡日晒。
至于西藏民间为什么会想到用牛皮来做船呢?一些民俗学家分析,这与西藏当地人的生活地区特征有关。除了林芝的小船因那里有森林资源是木头做的外,西藏其他地方树木很少,牛羊却很多,自然会就地取材,用牛皮缝制渡船,久而久之,牛皮船就流传了下来。
位于拉萨河与雅鲁藏布江交汇处、西藏唯一以渔业生产为主的拉萨曲水县曲水镇俊巴村,是拉萨河下游最著名的皮船制作地,这里几乎家家户户都有牛皮船。在历史上,俊巴人打鱼和支应长途水上货运差役,用的就是自制的牛皮船。村里有位素南老人,是制作牛皮船的高手,他承传着牛皮船制作的独特技艺。现在,交通发达了,牛皮船用得也少了,但在民间它仍是受喜爱的简便渡河工具,且成为一种特色的文化遗产而受到保护。
独特简便的制作工艺
制作牛皮船的材料比较简单,主要材料为树棍和牛皮。
牛皮船一头宽,约1.5米,一头窄,约1米,船长2米多,船厚近1米。制作时,一般都基本以这个规格为准。
先是做木架龙骨,一般选用韧性非常好的树枝做骨架,主要是耐湿而有韧性的柳木。“龙骨”就是撑在牛皮船内的木头支架。一只船,需要3长8短11根龙骨。一只牛皮船质量好坏,龙骨是关键,而龙骨的大小、长短,要根据牛皮的大小、长短来确定。龙骨过长,会把牛皮撑破,短了,船体就会松动。牛皮船制作时,先用4根稍粗的柳树小椽,通过卯榫,制成梯形,再将4张牛皮缝制的大牛皮固定于梯形四周。然后在大牛皮中,用稍细柳树小椽制框架,并卯接成弧形的柳木椽,使横向椽与梯形椽连为一体。为了结实不开裂,牛皮船的架子做成后,也需要在水中浸泡一段时间。
每个牛皮船一般都是用4张牛皮,且必须是公牛皮,因为公牛皮厚而坚,耐用。先是把选好的新鲜公牛皮,放在水里浸泡几日,褪毛后使用。牛皮经浸泡后,去毛就很容易了,附于皮上的肉也比较容易清除掉。浸泡好的牛皮,会变得很柔软,然后进行缝合。缝合要求针脚细密,不然会影响使用寿命。缝皮张动作还要快捷,不然牛皮迅速风干,针就穿不过去了。牛皮的卷边也是很讲技巧的,且须多卷一次才能缝合,这样才能保证很好的防水性。缝线是用牦牛尾巴上的毛自己搓成的。
然后,将缝好的大张湿牛皮包在木骨架上绷好,用牛皮绳子捆紧、晒干、擦油定型。完成后还要在牛皮缝合处擦抹大量的牛、羊油脂,这样做,主要为起到密封和防止进水的作用。然后,把船抬到早已准备好的铁皮桶上晾晒。最后,再配上一对木桨,牛皮船就可以下水了。
牛皮船的使用寿命,取决于主人对船的保养情况,一只牛皮船如果保养得好,可以使用三到五年,否则用不了一年船底的皮子就会破损烂掉。而保护牛皮船最好的办法,一是及时晾晒,二是使用过程中,要经常在牛皮接缝处涂抹菜籽油。因为经过这些菜籽油的浸润,牛皮船会变得柔韧耐用。
按照当地村里的规矩,无论谁家做船,左邻右舍都会赶来义务帮工。对于这些帮工的人,主人不用付任何酬劳,只需提供几顿便餐和足够的青稞酒就可以了。男人们在那边做船,女人们则在一旁包牛肉包子,以犒劳辛勤做牛皮船的男人们。高原村庄的融融乡里之情,演绎成一幅温馨感人的画面。 由船衍生的文化信仰
长年累月在江河上漂流,船夫们创造了牛皮船歌,会跳一种牛皮船舞,这成为他们苦中作乐的一种独特娱乐方式。
牛皮船歌一般有两种:一种悠长舒缓,带有浓郁的抒情色彩,是船在平静的江面上行驶时唱的;另一种是号子,是船夫们与风浪搏斗时的呐喊,有力而高亢。
牛皮船舞,也叫“郭孜”,有着悠久的历史和奇特的风格,是当地群众和船夫喜闻乐见的民间歌舞艺术。据说这种舞蹈起源于西藏传统的“仲孜”(牦牛舞)。藏俗学者素朗次仁曾在他的《西藏舞蹈与民俗》一书中这样描述这种舞蹈:“郭孜”是一种船夫的娱乐歌舞。“郭”藏语意为牛皮船,“孜”意为舞蹈。牛皮船舞的唯一道具,就是牛皮船。常常在打鱼和完成水上运输之后,船夫们聚在一起,扛着牛皮船边唱边跳,生活的艰辛在歌舞中变得轻松愉快。
跳牛皮船舞时,一般有一位领舞者,叫“阿热”。“阿热”手执“塔塔”(缠绕着五色经幡的竹竿),唱着歌,跳着舞,另外几位舞者看着“阿热”的动作,背着牛皮船,用同样的动作跳动起来。大家动作整齐,船桨击打船舷的“咚咚”声不绝于耳,既轻盈又凝重。整个舞蹈铿锵有力,粗犷朴实,具有“高原之舟”——牦牛的特性。
跳牛皮船舞,要数曲水县俊巴村最为流行和出色。歌舞表现了船夫们的坚强与耐力。
77岁的扎桑老人,曾是村子里唯一的“阿热”,也是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牛皮船舞传承人。他的祖辈、父辈都是俊巴村跳牛皮船舞的好手,个个都是“阿热”。
俊巴村传统的完整牛皮船舞有4个段落:第一段叫“述道白”,由“阿热”说开场白:“神牛光顾俊巴村,东山上面吃青草,西山脚下喝清泉,草场上面玩嬉戏,牛圈里面练角斗。”第二段叫“仲孜”(即牦牛舞),船夫们站在后面一排,两名领舞者站在台前两侧,船夫们喊着“杂昂!杂昂!杂昂!”击船,跳起牛皮船舞。第三段叫“挑哈达”,“阿热”唱《祝福歌》并从藏袍里取出哈达,边跳边放在沙地上,船夫队长边跳边向前弯腰,用背着的牛皮船的左右上角从地上挑起哈达。第四段是唱《祝福歌》,歌词是:“今天我们在此相会,但愿能经常相会;经常相见的人们,祝你们身体健康。”唱完后“阿热”领头向观众行礼下场。
据老艺人们说,当地流传着一首民歌,说的是松赞干布迎娶文成公主,欢迎的人们唱道“别怕甲曲容的水,有百条牛皮船在迎接”。由此看来,西藏的牛皮船早在吐蕃时期就已经成为重要的水上交通工具了。
每当藏历大年初三和望果节等吉祥的日子,各地的船夫们都会跳“郭孜”。据说过去西藏的船夫每年在拉萨聚演一次,甚至背着牛皮船在高墙上舞动。
2008年,俊巴渔村的“郭孜舞”被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如今,俊巴村的牛皮船和牛皮船舞已成为曲水县旅游开发的热点,俊巴村牛皮船舞蹈队已经从最初的几个人发展到现在的40多人,俊巴牛皮船舞还走上了藏历春晚的舞台。俊巴村还建起了度假村,为游客提供牛皮船乘坐服务,为游客跳牛皮船舞,还大力发展家庭牛皮件加工以及牛皮饰品和小牛皮船纪念品制作,每年接待的国内外游客有10多万人次。
另外,每逢藏历四月十五日是萨嘎达瓦节,藏族人民为了纪念释迦牟尼,僧俗人众都会到布达拉宫后面的龙王潭公园欢聚,牛皮船也出现在这里。宗教上有讲究,把善男信女乘坐牛皮船称作是普度苦海、洗脱灾难,将来可以升入天堂。所以,这天公园里游人特别多,大家争相乘船,祈福游玩,牛皮船在这里也衍生成为一种民俗文化现象。
源远流长的传承历史
在西藏,有牛皮船出没的地方,主要在雅鲁藏布江中游宽谷拉孜到日喀则、曲水到泽当以及年楚河、拉萨河的一些地段,尤其在一些传统的渡口和游览区。在这些地方,尽管河流上已有机动船和大型的木船,但当地农牧民仍喜欢用自制的很方便的牛皮船渡人和搞货物运送,可谓青藏高原上的独特一景。
西藏,因为历来交通不便,而河湖又很多,船自然就成了主要的运输工具。据历史记载,最早的时候有简单的马头木船。民间还有说,莲花生大师来西藏传教,就是从印度乘马头木船来的。当然,西藏历史上最多的还要算是皮制的船了,如羊皮筏子、牛皮筏子等等,且一直沿用至今。据悉,在20世纪50年代中国人民解放军进军西藏时,在一些地方过河受困,就曾征用过民间的一些牛皮船,让牛皮船添了一抹光荣的色彩。
牛皮船亦即古籍中所载的“革船”,由动物的皮制作而成。分为两类:一类是用牛皮缝制,蒙在木制的框架上成船的;另一类是将动物皮囊充气后,缚于木制框架下,皮囊浮于水面,框架载人载物,称为皮筏。西藏更多的是前一种,即牛皮船。
传统的西藏牛皮船用坚韧的木棒、柳枝做骨架,下面蒙上数张缝在一起的牦牛皮而成。它没有外在的动力,靠自身的浮力行驶。船身不大,载重量也有限,但吃水浅,浮力大,无论河道深浅,是否在激流中碰到暗礁,都可以自由行驶,坚韧耐用。
牛皮船行驶必须保持前轻后重,否则会被河风掀翻出事故。到对岸或下游目的地岸上后,船夫们把船从河中拖上岸,用一根横木拦上,扛起它再返回上游的出发点。船夫们往往带一只羊,下水时,主人把它放在船上,从陆地返回时,它替主人驮吃食用具。
牛皮船的起源最早可以追溯到吐蕃时期。在布达拉宫和桑耶寺的早期壁画中,人们都可以看到牛皮船早期的身影。吐蕃时期的牛皮船是圆形圆底的,估计只相当于现在牛皮船的一半大小,船内最多也就能容纳三四人。文字记载,吐蕃王朝第九代赞普布达贡杰时期(公元前2世纪),雅隆部落的居民就用柳木绷起牛皮制船,在江河上行驶。《西藏志·卫藏通志》载:“在藏江处,其渡设有皮木船,以备通涉。”布达拉宫有一幅体育壁画,其中就有描绘人们在湍急的河流中,利用牛皮船竞渡的情景。
近代牛皮船,是把早期的圆形圆底改成梯形方底,比早期的牛皮船大了一倍,载渡可容纳7~8个人。在水上行驶时,通常将较窄的那一头置于后方,做船尾,船夫在船尾划船,乘客们坐在前面舱里,这和江南一带船夫立在船头的划船方式有所不同。在使用上,现今的牛皮船不仅载人,更多的时候是载物运货,这时可以将多只船绑合成一艘更大的牛皮船,以运载数量较多的货物,不过这时船夫也需多个。
牛皮船一般约有30公斤重,一个人扛上就可以走,十分方便。不用时竖立在地上,船夫可以借以遮挡日晒。
至于西藏民间为什么会想到用牛皮来做船呢?一些民俗学家分析,这与西藏当地人的生活地区特征有关。除了林芝的小船因那里有森林资源是木头做的外,西藏其他地方树木很少,牛羊却很多,自然会就地取材,用牛皮缝制渡船,久而久之,牛皮船就流传了下来。
位于拉萨河与雅鲁藏布江交汇处、西藏唯一以渔业生产为主的拉萨曲水县曲水镇俊巴村,是拉萨河下游最著名的皮船制作地,这里几乎家家户户都有牛皮船。在历史上,俊巴人打鱼和支应长途水上货运差役,用的就是自制的牛皮船。村里有位素南老人,是制作牛皮船的高手,他承传着牛皮船制作的独特技艺。现在,交通发达了,牛皮船用得也少了,但在民间它仍是受喜爱的简便渡河工具,且成为一种特色的文化遗产而受到保护。
独特简便的制作工艺
制作牛皮船的材料比较简单,主要材料为树棍和牛皮。
牛皮船一头宽,约1.5米,一头窄,约1米,船长2米多,船厚近1米。制作时,一般都基本以这个规格为准。
先是做木架龙骨,一般选用韧性非常好的树枝做骨架,主要是耐湿而有韧性的柳木。“龙骨”就是撑在牛皮船内的木头支架。一只船,需要3长8短11根龙骨。一只牛皮船质量好坏,龙骨是关键,而龙骨的大小、长短,要根据牛皮的大小、长短来确定。龙骨过长,会把牛皮撑破,短了,船体就会松动。牛皮船制作时,先用4根稍粗的柳树小椽,通过卯榫,制成梯形,再将4张牛皮缝制的大牛皮固定于梯形四周。然后在大牛皮中,用稍细柳树小椽制框架,并卯接成弧形的柳木椽,使横向椽与梯形椽连为一体。为了结实不开裂,牛皮船的架子做成后,也需要在水中浸泡一段时间。
每个牛皮船一般都是用4张牛皮,且必须是公牛皮,因为公牛皮厚而坚,耐用。先是把选好的新鲜公牛皮,放在水里浸泡几日,褪毛后使用。牛皮经浸泡后,去毛就很容易了,附于皮上的肉也比较容易清除掉。浸泡好的牛皮,会变得很柔软,然后进行缝合。缝合要求针脚细密,不然会影响使用寿命。缝皮张动作还要快捷,不然牛皮迅速风干,针就穿不过去了。牛皮的卷边也是很讲技巧的,且须多卷一次才能缝合,这样才能保证很好的防水性。缝线是用牦牛尾巴上的毛自己搓成的。
然后,将缝好的大张湿牛皮包在木骨架上绷好,用牛皮绳子捆紧、晒干、擦油定型。完成后还要在牛皮缝合处擦抹大量的牛、羊油脂,这样做,主要为起到密封和防止进水的作用。然后,把船抬到早已准备好的铁皮桶上晾晒。最后,再配上一对木桨,牛皮船就可以下水了。
牛皮船的使用寿命,取决于主人对船的保养情况,一只牛皮船如果保养得好,可以使用三到五年,否则用不了一年船底的皮子就会破损烂掉。而保护牛皮船最好的办法,一是及时晾晒,二是使用过程中,要经常在牛皮接缝处涂抹菜籽油。因为经过这些菜籽油的浸润,牛皮船会变得柔韧耐用。
按照当地村里的规矩,无论谁家做船,左邻右舍都会赶来义务帮工。对于这些帮工的人,主人不用付任何酬劳,只需提供几顿便餐和足够的青稞酒就可以了。男人们在那边做船,女人们则在一旁包牛肉包子,以犒劳辛勤做牛皮船的男人们。高原村庄的融融乡里之情,演绎成一幅温馨感人的画面。 由船衍生的文化信仰
长年累月在江河上漂流,船夫们创造了牛皮船歌,会跳一种牛皮船舞,这成为他们苦中作乐的一种独特娱乐方式。
牛皮船歌一般有两种:一种悠长舒缓,带有浓郁的抒情色彩,是船在平静的江面上行驶时唱的;另一种是号子,是船夫们与风浪搏斗时的呐喊,有力而高亢。
牛皮船舞,也叫“郭孜”,有着悠久的历史和奇特的风格,是当地群众和船夫喜闻乐见的民间歌舞艺术。据说这种舞蹈起源于西藏传统的“仲孜”(牦牛舞)。藏俗学者素朗次仁曾在他的《西藏舞蹈与民俗》一书中这样描述这种舞蹈:“郭孜”是一种船夫的娱乐歌舞。“郭”藏语意为牛皮船,“孜”意为舞蹈。牛皮船舞的唯一道具,就是牛皮船。常常在打鱼和完成水上运输之后,船夫们聚在一起,扛着牛皮船边唱边跳,生活的艰辛在歌舞中变得轻松愉快。
跳牛皮船舞时,一般有一位领舞者,叫“阿热”。“阿热”手执“塔塔”(缠绕着五色经幡的竹竿),唱着歌,跳着舞,另外几位舞者看着“阿热”的动作,背着牛皮船,用同样的动作跳动起来。大家动作整齐,船桨击打船舷的“咚咚”声不绝于耳,既轻盈又凝重。整个舞蹈铿锵有力,粗犷朴实,具有“高原之舟”——牦牛的特性。
跳牛皮船舞,要数曲水县俊巴村最为流行和出色。歌舞表现了船夫们的坚强与耐力。
77岁的扎桑老人,曾是村子里唯一的“阿热”,也是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牛皮船舞传承人。他的祖辈、父辈都是俊巴村跳牛皮船舞的好手,个个都是“阿热”。
俊巴村传统的完整牛皮船舞有4个段落:第一段叫“述道白”,由“阿热”说开场白:“神牛光顾俊巴村,东山上面吃青草,西山脚下喝清泉,草场上面玩嬉戏,牛圈里面练角斗。”第二段叫“仲孜”(即牦牛舞),船夫们站在后面一排,两名领舞者站在台前两侧,船夫们喊着“杂昂!杂昂!杂昂!”击船,跳起牛皮船舞。第三段叫“挑哈达”,“阿热”唱《祝福歌》并从藏袍里取出哈达,边跳边放在沙地上,船夫队长边跳边向前弯腰,用背着的牛皮船的左右上角从地上挑起哈达。第四段是唱《祝福歌》,歌词是:“今天我们在此相会,但愿能经常相会;经常相见的人们,祝你们身体健康。”唱完后“阿热”领头向观众行礼下场。
据老艺人们说,当地流传着一首民歌,说的是松赞干布迎娶文成公主,欢迎的人们唱道“别怕甲曲容的水,有百条牛皮船在迎接”。由此看来,西藏的牛皮船早在吐蕃时期就已经成为重要的水上交通工具了。
每当藏历大年初三和望果节等吉祥的日子,各地的船夫们都会跳“郭孜”。据说过去西藏的船夫每年在拉萨聚演一次,甚至背着牛皮船在高墙上舞动。
2008年,俊巴渔村的“郭孜舞”被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如今,俊巴村的牛皮船和牛皮船舞已成为曲水县旅游开发的热点,俊巴村牛皮船舞蹈队已经从最初的几个人发展到现在的40多人,俊巴牛皮船舞还走上了藏历春晚的舞台。俊巴村还建起了度假村,为游客提供牛皮船乘坐服务,为游客跳牛皮船舞,还大力发展家庭牛皮件加工以及牛皮饰品和小牛皮船纪念品制作,每年接待的国内外游客有10多万人次。
另外,每逢藏历四月十五日是萨嘎达瓦节,藏族人民为了纪念释迦牟尼,僧俗人众都会到布达拉宫后面的龙王潭公园欢聚,牛皮船也出现在这里。宗教上有讲究,把善男信女乘坐牛皮船称作是普度苦海、洗脱灾难,将来可以升入天堂。所以,这天公园里游人特别多,大家争相乘船,祈福游玩,牛皮船在这里也衍生成为一种民俗文化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