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政协被称为人才库、智囊团。本文介绍的广东省政协委员华贲教授和陈潮填教授,近年来多次获得“优秀提案奖”,是这个团队中的两位佼佼者。
华贲:华南理工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973计划“高效节能的关键科学问题”项目首席科学家,广东省第八、九届政协常委。仅2003.2004两年中在能源、交通、教育等方面就提出9个提案,其中《加快广东省经济一能源一环境规划科学决策的步伐》的提案获得2003年度省政协优秀提案奖,2004年《关于规划广州等城市天然气汽车发展的提案》再次获得优秀提案奖。
陈潮填:广东技术师范学院教授、计算机科学系主任,广东省突出贡献专家、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广东省第七、八、九届政协委员。曾就搞好我省教育、科技等方面提出30多条提案和信息,为省政协撰写过7个视察报告和调研报告,其中《对拍卖破产企业的几点建议》、《对完善领导干部公开选拔工作的几点建议》分别获1998年、2002年广东省政协优秀提案奖。
专业议政 锲而不舍
和华贲教授谈话,最突出的感觉就是他的平和、平实,这种内在的亲和力不知不觉地感染了笔者,使采访进行得非常流畅。
在提案方面享有盛誉的华教授,把重头戏放在自己的专业领域。他强调,在自己熟悉的专业领域进行提案是自己的职责,因为只有充分熟悉、知情才能提出真正有见地、有意义的意见。继《加快广东省经济一能源一环境规划科学决策的步伐》的提案获得2003年度省政协优秀提案奖后,2004年他的四个提案中有三个是专业领域的提案,分别是发展分布式能源、制订发展天然气规划策略、规划天然气汽车发展(2004年优秀提案奖),都是高质量的提案。
最令人感动和钦佩的是华教授跟踪提案落实的执着和智慧。从他在广州大学城能源站建设过程中的表现可见一斑。
2003年有关节约能源、减少污染、加快大学城区域能源站建设的建议得到有关部门重视,但对华教授来说,这样一个大工程并非提案完成就可以高枕无忧了。一年多来他一直忙着为大学城能源站建设到处奔波。2004年3月份,他通过“直通车”给大学城的两位项目指挥钟阳胜副省长和林树森书记提出了自己的建议。但由于在“直通车”这一形式中上级没有答复的义务,又苦于无法直接从省委或114台查询到钟副省长的联系方式,为了追踪建议的落实情况,华教授想方设法通过省政协机关找到了钟副省长秘书的电话,并与钟副省长取得直接联系,之后又不断找他的秘书,跟进落实情况。后来钟副省长将此事转给游宁丰副省长处理,游宁丰副省长则安排了省府的两位副秘书长负责此事。
为了争取更完满的结果,9月份华教授又专门联合省科学院的陈勇院长和省技术经济研究中心的卢进主任联名向张德江书记写信,张德江书记将此信转给省长处理。经过华教授的努力,大学城能源站建设得到了政府的高度重视和支持。大学城的同志见到华教授就像见到老朋友一样,非常感谢他为大学城的建设做出的贡献。华教授则说,他倒觉得荣誉并不重要,重要的是省政协为我们提供了这样一个渠道,有了这个渠道我们就应该把它充分利用起来,这可是关系到大学城十几万学生和几十万居民的切身利益啊!
华教授也提到,虽然有书记的指示和省长的重视,但事情也不是一下子能解决的。他说,由于当前社会正处于生产关系的调整期,上层建筑与社会发展之间还有很多不相适应之处,政协委员作为社会精英,应该增强责任感,有耐心,以主人翁精神去努力与政府沟通,发挥积极作用。
华教授说,要想提出好提案,除了自己的努力,还要学会巧妙地利用各种条件。他举例说,因为他是农工党党员,有些问题他不是很了解,而且又没有精力去调研,他就建议农工省委的参政议政处去调查研究,力求做到知情论政。
华教授还强调,媒体和舆论在提案工作中发挥了非常重要的作用。他说:“每次开两会的时候,这种感觉就特别强烈,因为引起重视的提案,很多并非政协自身推荐的,而是与媒体的大力报道有关。”
在谈到对提案工作有何建议时,华教授感慨良多。他说,要想鼓励政协委员积极提案,关键不在于授予什么样的荣誉称号,而是要给予他们的提案以足够的重视和尊重。华教授的岳父是华南农业大学的教授,退休后最大的苦恼就是“觉得自己没用”。华教授说政协委员在提案工作中的心态也和自己的岳父一样:只有在受重视、受鼓励的情况下才能积极主动参与。
采访当中,不停有电话响起,华教授风趣地说,他想多花点时间对更多的民生议题进行调查研究,提出高水平的可行议案,但可能要等到退休之后了。
前瞻性定位 前瞻性思考
陈潮填教授今年48岁,是一位年轻的政协委员,但又是一位老委员,他已经当了三届共12年的政协委员了。
谈起他的提案经历,可以写一本书。此话不假,陈教授真的把他12年的政协委员经历写成了一本书,预计2005年出版。这样一个有心人,不做出点成绩都难。
如果用一句话概括这位有心人的提案经历,那就是“提案是不断学习的过程”;如果用一句话来描述他提案的特点,那就是“前瞻性的思考”。
陈潮填教授坦承,参加政协之前对社会事务热情并不高,一心埋头在书斋里。一次参选活动的失败经历改变了他“两耳不闻窗外事”的态度。1990年他参加了第二届“广州十大杰出青年”的评选,当时评委通过了,但是群众却没通过。吃一堑,长一智,这件事让他明白了即使是自然科学工作者,要想得到社会的认可,也要主动地面向社会、服务社会,积极参与社会活动和社会工作。
参加政协后他认真学习,留心各种会议发言及政协信息,熟悉政协工作,争取积极发言,提案数量和质量逐步提高,并且得到好评。陈教授诙谐地说,省政协是他的“第二母校”,多年的政协工作经验和管理工作让他学到了许多书本上无法学到的知识。
一分耕耘一分收获,经过不懈的努力与积累,1998年陈教授终于在提案工作中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绩。1997年广东省作为全国首先进行破产试点的省份,陈教授敏锐地觉察到由于法律法规上的不完善和经验的不足,出现了诸如国有资产流失等弊端,于是在1998年向省政协提出《对拍卖破产企业的几点建议》。这个提案得到政府重视并促进了破产工作开展,被省政协评为当年的优秀提案。陈教授说,这件事对他是很大的鼓励,他也以能为国家利益建言献策感到自豪,因此更加热情地投入到政协活动中来。
这个提案折射出陈教授前瞻性思考的特点,而这个特点是以他对政协的前瞻性定位为前提的。他说,政协与人大有区别。人大的主要职责是立法,立法需要抓住比较迫切的现实问题进行研究,更侧重于解决当前社会生活的具体问题;政协由于其超脱的地位,且委员中有许多知识层面比较高的社会精英,所以政协委员应更多地从事前瞻性的研究思考,为政府和人大提供决策参考;思考的问题最好是政府没有想到的,或者无暇顾及的问题,这样,政协的功能就不会与人大重复,政协的特点和优势就会显现出来。
这方面最好的例子是他对“科学发展观”的思考。陈教授从他的专业系统工程学分析,认为科学发展观讲的主要就是系统工程的科学,讲究系统中各因素的相互作用,讲究系统内部结构的和谐。而过分强调GDP的增长率,忽视社会、环境因素的平衡发展,完全违背了他的系统工程理论,必将造成严重的后果。现实也正印证了他的判断,这使他心急如焚。基于这样的思考,2004年他提出了《对适当降低我省GDP增长率预期的建议》。其实关于这问题,他在2003年底参加省委党校中青年领导于部培训班时,就多次与其他学员谈及,在小组讨论会上更进行过阐述,并成为他学习班毕业论文的主题之
谈到新的一年如何在提案工作方向更上一层楼时,陈教授信心十足地向笔者透露,他将继续在有关“科学发展观”这个全局性问题上下功夫,结合自己从事的系统工程专业,力求提出具有独创性的见解,争取成为社会科学健康平衡发展的嘹望塔。
陈教授还建议媒体开辟政协委员议政专栏,他认为这样做符合党和政府倡导的政务公开原则;而面向公众,有助于激发委员和承办单位双方的责任感,使问题得到更快更有效的解决。
华贲:华南理工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973计划“高效节能的关键科学问题”项目首席科学家,广东省第八、九届政协常委。仅2003.2004两年中在能源、交通、教育等方面就提出9个提案,其中《加快广东省经济一能源一环境规划科学决策的步伐》的提案获得2003年度省政协优秀提案奖,2004年《关于规划广州等城市天然气汽车发展的提案》再次获得优秀提案奖。
陈潮填:广东技术师范学院教授、计算机科学系主任,广东省突出贡献专家、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广东省第七、八、九届政协委员。曾就搞好我省教育、科技等方面提出30多条提案和信息,为省政协撰写过7个视察报告和调研报告,其中《对拍卖破产企业的几点建议》、《对完善领导干部公开选拔工作的几点建议》分别获1998年、2002年广东省政协优秀提案奖。
专业议政 锲而不舍
和华贲教授谈话,最突出的感觉就是他的平和、平实,这种内在的亲和力不知不觉地感染了笔者,使采访进行得非常流畅。
在提案方面享有盛誉的华教授,把重头戏放在自己的专业领域。他强调,在自己熟悉的专业领域进行提案是自己的职责,因为只有充分熟悉、知情才能提出真正有见地、有意义的意见。继《加快广东省经济一能源一环境规划科学决策的步伐》的提案获得2003年度省政协优秀提案奖后,2004年他的四个提案中有三个是专业领域的提案,分别是发展分布式能源、制订发展天然气规划策略、规划天然气汽车发展(2004年优秀提案奖),都是高质量的提案。
最令人感动和钦佩的是华教授跟踪提案落实的执着和智慧。从他在广州大学城能源站建设过程中的表现可见一斑。
2003年有关节约能源、减少污染、加快大学城区域能源站建设的建议得到有关部门重视,但对华教授来说,这样一个大工程并非提案完成就可以高枕无忧了。一年多来他一直忙着为大学城能源站建设到处奔波。2004年3月份,他通过“直通车”给大学城的两位项目指挥钟阳胜副省长和林树森书记提出了自己的建议。但由于在“直通车”这一形式中上级没有答复的义务,又苦于无法直接从省委或114台查询到钟副省长的联系方式,为了追踪建议的落实情况,华教授想方设法通过省政协机关找到了钟副省长秘书的电话,并与钟副省长取得直接联系,之后又不断找他的秘书,跟进落实情况。后来钟副省长将此事转给游宁丰副省长处理,游宁丰副省长则安排了省府的两位副秘书长负责此事。
为了争取更完满的结果,9月份华教授又专门联合省科学院的陈勇院长和省技术经济研究中心的卢进主任联名向张德江书记写信,张德江书记将此信转给省长处理。经过华教授的努力,大学城能源站建设得到了政府的高度重视和支持。大学城的同志见到华教授就像见到老朋友一样,非常感谢他为大学城的建设做出的贡献。华教授则说,他倒觉得荣誉并不重要,重要的是省政协为我们提供了这样一个渠道,有了这个渠道我们就应该把它充分利用起来,这可是关系到大学城十几万学生和几十万居民的切身利益啊!
华教授也提到,虽然有书记的指示和省长的重视,但事情也不是一下子能解决的。他说,由于当前社会正处于生产关系的调整期,上层建筑与社会发展之间还有很多不相适应之处,政协委员作为社会精英,应该增强责任感,有耐心,以主人翁精神去努力与政府沟通,发挥积极作用。
华教授说,要想提出好提案,除了自己的努力,还要学会巧妙地利用各种条件。他举例说,因为他是农工党党员,有些问题他不是很了解,而且又没有精力去调研,他就建议农工省委的参政议政处去调查研究,力求做到知情论政。
华教授还强调,媒体和舆论在提案工作中发挥了非常重要的作用。他说:“每次开两会的时候,这种感觉就特别强烈,因为引起重视的提案,很多并非政协自身推荐的,而是与媒体的大力报道有关。”
在谈到对提案工作有何建议时,华教授感慨良多。他说,要想鼓励政协委员积极提案,关键不在于授予什么样的荣誉称号,而是要给予他们的提案以足够的重视和尊重。华教授的岳父是华南农业大学的教授,退休后最大的苦恼就是“觉得自己没用”。华教授说政协委员在提案工作中的心态也和自己的岳父一样:只有在受重视、受鼓励的情况下才能积极主动参与。
采访当中,不停有电话响起,华教授风趣地说,他想多花点时间对更多的民生议题进行调查研究,提出高水平的可行议案,但可能要等到退休之后了。
前瞻性定位 前瞻性思考
陈潮填教授今年48岁,是一位年轻的政协委员,但又是一位老委员,他已经当了三届共12年的政协委员了。
谈起他的提案经历,可以写一本书。此话不假,陈教授真的把他12年的政协委员经历写成了一本书,预计2005年出版。这样一个有心人,不做出点成绩都难。
如果用一句话概括这位有心人的提案经历,那就是“提案是不断学习的过程”;如果用一句话来描述他提案的特点,那就是“前瞻性的思考”。
陈潮填教授坦承,参加政协之前对社会事务热情并不高,一心埋头在书斋里。一次参选活动的失败经历改变了他“两耳不闻窗外事”的态度。1990年他参加了第二届“广州十大杰出青年”的评选,当时评委通过了,但是群众却没通过。吃一堑,长一智,这件事让他明白了即使是自然科学工作者,要想得到社会的认可,也要主动地面向社会、服务社会,积极参与社会活动和社会工作。
参加政协后他认真学习,留心各种会议发言及政协信息,熟悉政协工作,争取积极发言,提案数量和质量逐步提高,并且得到好评。陈教授诙谐地说,省政协是他的“第二母校”,多年的政协工作经验和管理工作让他学到了许多书本上无法学到的知识。
一分耕耘一分收获,经过不懈的努力与积累,1998年陈教授终于在提案工作中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绩。1997年广东省作为全国首先进行破产试点的省份,陈教授敏锐地觉察到由于法律法规上的不完善和经验的不足,出现了诸如国有资产流失等弊端,于是在1998年向省政协提出《对拍卖破产企业的几点建议》。这个提案得到政府重视并促进了破产工作开展,被省政协评为当年的优秀提案。陈教授说,这件事对他是很大的鼓励,他也以能为国家利益建言献策感到自豪,因此更加热情地投入到政协活动中来。
这个提案折射出陈教授前瞻性思考的特点,而这个特点是以他对政协的前瞻性定位为前提的。他说,政协与人大有区别。人大的主要职责是立法,立法需要抓住比较迫切的现实问题进行研究,更侧重于解决当前社会生活的具体问题;政协由于其超脱的地位,且委员中有许多知识层面比较高的社会精英,所以政协委员应更多地从事前瞻性的研究思考,为政府和人大提供决策参考;思考的问题最好是政府没有想到的,或者无暇顾及的问题,这样,政协的功能就不会与人大重复,政协的特点和优势就会显现出来。
这方面最好的例子是他对“科学发展观”的思考。陈教授从他的专业系统工程学分析,认为科学发展观讲的主要就是系统工程的科学,讲究系统中各因素的相互作用,讲究系统内部结构的和谐。而过分强调GDP的增长率,忽视社会、环境因素的平衡发展,完全违背了他的系统工程理论,必将造成严重的后果。现实也正印证了他的判断,这使他心急如焚。基于这样的思考,2004年他提出了《对适当降低我省GDP增长率预期的建议》。其实关于这问题,他在2003年底参加省委党校中青年领导于部培训班时,就多次与其他学员谈及,在小组讨论会上更进行过阐述,并成为他学习班毕业论文的主题之
谈到新的一年如何在提案工作方向更上一层楼时,陈教授信心十足地向笔者透露,他将继续在有关“科学发展观”这个全局性问题上下功夫,结合自己从事的系统工程专业,力求提出具有独创性的见解,争取成为社会科学健康平衡发展的嘹望塔。
陈教授还建议媒体开辟政协委员议政专栏,他认为这样做符合党和政府倡导的政务公开原则;而面向公众,有助于激发委员和承办单位双方的责任感,使问题得到更快更有效的解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