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新加坡双年展的特点和工作方式
和上海双年展相比,新加坡双年展的运作模式几乎是反向的,同时仍在不断探索和发展的过程中。从2006年第一届开始,新加坡双年展由新加坡国家艺术理事会主办,走的也是常规的国际化路线,采取了一位艺术总监外加三位策展人的策展模式,参展艺术家是全球范围的。2008年第二届新加坡双年展和2011年第三届新加坡双年展沿用了这个策展模式。从第三届开始,新加坡双年展由新加坡美术馆主办。
从2013年第四届开始,新加坡双年展采用了新加坡美术馆的策展人和外聘联合策展人共同平等合作策划的模式。这届新加坡双年展的策展人数量庞大,共有二十七位。也是从这届开始,展览聚焦于新加坡、东南亚及亚洲艺术,这和新加坡美术馆二十多年来对新加坡、东南亚地区艺术的持续关注和研究有关。这也形成了新加坡双年展有别于其他双年展的主要特点。
今年,新加坡双年展策展团队在新加坡美术馆馆内两位资深策展人、一位年轻策展人和两位助理策展人的基础上。外聘了四位分别来自中国、马来西亚、印度和新加坡的四位联合策展人。馆内另外有一位创意总监Susie Lingham不推荐艺术家,但全程参与各项策展会议并提供意见、建议。这种模式对于馆内年轻策展人的成长、训练和发展非常有益。
九位策展人各自推荐艺术家,但共同开会,共同讨论决定,碰到有争议的艺术家或方案,会采取投票的方式。各位策展人分别主要负责某个国家或地区艺术家的推荐,但可以不限于此。比如我主要负责中国大陆艺术家的推荐,同时也会推荐中国台湾、日本等其他地区合适的艺术家。
主题的形成和策展理念
从2015年9月的第一次策展会议开始,各位策展人分别事先提供各自感兴趣的关键词和三百字的论述,并进行现场阐述和讨论。鉴于新加坡多元复杂的历史背景和文化特征,我当时关注和提出的关键词包括“碎片、拼贴、多元、冲突、并置、模仿、转变和重建”,我对新加坡的感觉是经过长时间航行后被一点点损坏和修复的船,来自多元文化的各种碎片被拼贴在一起,经历了冲突、模仿、转变和重建的过程。任何一个国家或民族在漫长的历史长河中似乎都逃不开这样的情形:或者从此沉没,或者逐渐损坏并修复,从而蜕变成为一个几乎全新的个体。在航行中,这艘船会不断碰到新的波浪并调整方向和速度。历史的浪潮给我们带来新元素,并冲走了部分旧有的成分。也许,在航行中还会碰到别的船只,也许一同前进,也许分道扬镳,也许对手是更强悍的海盗船,也许我们自身就是一艘海盗船,或者只是在碰到弱小的船只时偶尔会变为海盗船。船只的航行目标是彼岸,彼岸是一种理想,也是一种不确定的未来。
后来,以上我关于“航行中的船”的论述成为我们策展会议讨论的一个重要隐喻。
通过几次会议讨论,大家逐渐锁定了共同关注的关键词,“地图”和“镜子”。数百年来,地图与镜子一直是人们探索世界,迈向未知过程中的导航指引。地图帮助我们定位和寻找方向,镜子可以让人们拉近并看清遥远的世界,但二者在真实的基础上都会有虚幻、失真的地方。没有光,镜子就无法照出物象,这光,其实就是知识。
本次新加坡双年展讨论和展示的不仅是具体可见的镜子和地图,更是不可见的隐喻的镜子和地图。镜子可以照出人们的相貌,却照不出人们的内心世界,他人、历史都可以是我们的镜子。有时候,地理的边界尚能跨越,而人与人之间的心理边界也许难以跨越,并且没有地图可供参考。
主题展的九个板块
这次新加坡双年展通过以下九个板块来呈现主题的复杂性。
空间与景观:从斯里兰卡的Pala Pothupitiye、香港MapOffice等艺术家的作品窥探所处环境及历史的真实与虚幻。
非历史:包括邱志杰和新加坡的林序毅在内的艺术家作品,呈现了“非历史”、循环轮回、神话传说这三种意象是如何影响人类生活的。
回首:借印度尼西亚艺术家Titarubi与马来西亚艺术家 Sharmiza Abu Hassan的作品阐释关于文化遗产的恒久印记,以史为鉴,反思当下。
自然与文化:人和自然的关系随着时代的变化而变化。邓国源、菲律宾的Rvan VillamaeI等艺术家的作品提醒观者更好地思考人与自然之间的关系。
争乱与共同边界:孟加拉的Munem Wasif、新加坡的陈玮湘(MeIissa Tan)等艺术家提醒人们重省战乱所带来的影响与改变,呈现了人们为何、又如何建起了层层保护的围墙。
抗争:在当代艺术萌芽发展的时期和地区,温普林和臧红花影片里的艺术家如何才能继续艺术理想、坚持创作,并与不理解自己的人共生共存?
国家与民族意识:日本的竹川宣彰、文莱的Faizal Hamdan回顾了各自国家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及其对当下社会的影响,以及对这段历史的反思,从个人与共同体、种族与性别、文化与国家的不同观点,表现了国家与民族意识的形成过程。
移居:因“移居”而产生疏离感的议题向来备受关注。来自印度的Rathin Barman、巴基斯坦的AdeeIa Suleman对被迫流离失所的难民、恐怖主义所引起的全民恐慌,以及外籍劳工的全球化议题发出相关提问。
边缘化的历史轨迹:新加坡艺术家陈建伟(David Chan)与泰国艺术家Sakarin Krue On的作品以不一样的叙事观点,自由畅想也许不曾被记载或被刻意省略的历史。
以上九個板块分别由九位策展人对其中的一个话题进行深入阐述,我负责的是“国家与民族意识”。地理的、物理的边界可以界定,心理的、精神的以及人(群)与人(群)之间的边界如何界定?人类对自身的认识,对人与人之间关系的认识,对人群的组织方式乃至社会组织模式的认识也是至关重要,乃至生死攸关的。从古至今,人类群体从氏族-部落-部落联盟发展到跨越不同种族和宗教的民族,人们的认同有着范围越来越大的特征。作为分属不同民族和群体的人类,今后又会进一步走向何方? 推选芎术家和作品的标准
根据新加坡双年展的定位,我认为这应该是一个关于亚洲和东南亚艺术深度游的展览,这里应该提供其他双年展所没有的独特风景。所以在推荐艺术家时,我没有考虑那些近年在国际各类双年展频繁参展的艺术家,而是推荐了年轻的艺术家(倪有鱼、臧红花,中国台湾的周世雄和日本的竹川宣彰),不太涉足商业的资深艺术家(温普林、肖鲁),在学院工作并密切关注当代艺术的艺术家(邓国源、焦兴涛)。比如台湾艺术家周世雄,出生于1989年,对于台湾艺术界而言,他都是一个新人。
我对艺术家和作品的选择当然也是从主题出发的。以此考虑,邱志杰实在是绕不过去的著名艺术家,因为他是个“Mapper”,而且他在新加坡有非常好的口碑,跟他有过交集的人说,没见过像他那么有名、有才气,同时那么勤奋工作的艺术家。
我对主题“镜子地图集”的考虑结合了具体的镜子和地图,以及象征层面的镜子和地图。比如倪有鱼的《尘埃》系列,模仿了托马斯·鲁夫(Thomas Ruff)的星空作品的。粉笔版”星空。模仿是镜子的一种特征,星空图也是地图的一种。倪有鱼这次参展的《尘埃》是根据新加坡星空的照片定制的,被用作本届新加坡双年展的主视觉海报。另外“Atlas”(是地图集,也是希腊神话人物的名字)具有多义性,他的《神龛》系列的新作《Atlas》既呼应、补充了主题,在形式上叉呼应了新加坡到处可见的拱券建筑。
艺术家温普林记录并梳理了20世纪80年代和90年代以北京为中心、辐射中国各地的艺术活动。臧红花的《玲珑塔》则是对温普林早前记录和观察的延续和发展。三部影片一起构成了不同时期艺术生态的对照,有若镜子一般,相互映射,其作为历史素材,又是一面隐喻的镜子。温普林的记录也让那些原本会淹没于时间长河的历史瞬间得以留存,其中很多镜头还成为中国当代艺术史上的经典瞬间。
另一位艺术家肖鲁就是温普林影片里的重要人物。近年来,她的创作从对个人私密情感的关注转向了对中国艺术精神及特质的探索。她的参展作品《阴阳历》以极简的形式呈现了中西两种日历的对照,二者勾勒出了不同的时间轨迹及其背后不同的文化、历史、地域、政治的图景。
邓国源本次参展的《诺亚花园2》是他的《花园》系列装置的一次重要转型。地图是对自然地貌和不同疆域的抽象化、符号化表现,园林是对自然风景的模拟性和浓缩性的表现,该作品将二者进行了结合。焦兴涛的《N个纪念碑联合体》用木材和铸铜复制了被大批量复制的、到处可见的塑料椅子,它们作为个体非常普通,容易被忽略,一旦聚集在一起,便具有了很强的集会感和仪式感。这件作品在现实的日常和艺术的虚构之间,建立了某种观看的通道。
此外,从主题出发,考虑到苏州工业园区和新加坡的关系,我提出了在苏州举办新加坡双年展特别项目的设想。同一个艺术方案,将于2017年1月至2月间在苏州诚品和新加坡国家美术馆两地呈现,遥相呼应。该项目主题是“我”,主要由来自上海音乐学院的赵光、程瑜怀、周湘林、张旭儒、林克华等艺术家共同打造。该项目从“有我有世界”“非我非世界”和“无我无世界”三个层面探讨我和世界之間的关系,以及人类对世界的深索和发现。参展艺术家采用装置、音乐、表演和影像等四种方式进行演绎表现,从中国传统的金木水火土五行说入手,寻找生活中的相应器物来制造音乐。
结语
人类学家米夏埃尔·兰德曼在《哲学人类学》中提出了人的未完成性,他指出人的生活并不遵循一个预先建立的过程,大自然似乎只做完一半就让人上路了,把另一半留给人自己去完成。正是因为人的未完成性,人是有缺陷的,才使得人不得不被迫探寻和解决自己的生存困境、精神困境,不断探索和航行,不断追求科学和艺术。一切文化和创造无非是人类的许多面镜子而已,折射出的是人的未完成性,以及不断进行自我完善的努力,并在此过程中所体现出来的不确定性、变化性、复杂性、多样性和创造性。
纪尧姆·阿波利奈尔说:“时光消逝了,而我还在这里。”不管历史如何发展,人类始终是未完成的人,是不断探索的人,是在路上的人。一切文化和文明都是人类探索的印迹,走向完善的轨迹,自省的镜子和继续前行的地图集。
和上海双年展相比,新加坡双年展的运作模式几乎是反向的,同时仍在不断探索和发展的过程中。从2006年第一届开始,新加坡双年展由新加坡国家艺术理事会主办,走的也是常规的国际化路线,采取了一位艺术总监外加三位策展人的策展模式,参展艺术家是全球范围的。2008年第二届新加坡双年展和2011年第三届新加坡双年展沿用了这个策展模式。从第三届开始,新加坡双年展由新加坡美术馆主办。
从2013年第四届开始,新加坡双年展采用了新加坡美术馆的策展人和外聘联合策展人共同平等合作策划的模式。这届新加坡双年展的策展人数量庞大,共有二十七位。也是从这届开始,展览聚焦于新加坡、东南亚及亚洲艺术,这和新加坡美术馆二十多年来对新加坡、东南亚地区艺术的持续关注和研究有关。这也形成了新加坡双年展有别于其他双年展的主要特点。
今年,新加坡双年展策展团队在新加坡美术馆馆内两位资深策展人、一位年轻策展人和两位助理策展人的基础上。外聘了四位分别来自中国、马来西亚、印度和新加坡的四位联合策展人。馆内另外有一位创意总监Susie Lingham不推荐艺术家,但全程参与各项策展会议并提供意见、建议。这种模式对于馆内年轻策展人的成长、训练和发展非常有益。
九位策展人各自推荐艺术家,但共同开会,共同讨论决定,碰到有争议的艺术家或方案,会采取投票的方式。各位策展人分别主要负责某个国家或地区艺术家的推荐,但可以不限于此。比如我主要负责中国大陆艺术家的推荐,同时也会推荐中国台湾、日本等其他地区合适的艺术家。
主题的形成和策展理念
从2015年9月的第一次策展会议开始,各位策展人分别事先提供各自感兴趣的关键词和三百字的论述,并进行现场阐述和讨论。鉴于新加坡多元复杂的历史背景和文化特征,我当时关注和提出的关键词包括“碎片、拼贴、多元、冲突、并置、模仿、转变和重建”,我对新加坡的感觉是经过长时间航行后被一点点损坏和修复的船,来自多元文化的各种碎片被拼贴在一起,经历了冲突、模仿、转变和重建的过程。任何一个国家或民族在漫长的历史长河中似乎都逃不开这样的情形:或者从此沉没,或者逐渐损坏并修复,从而蜕变成为一个几乎全新的个体。在航行中,这艘船会不断碰到新的波浪并调整方向和速度。历史的浪潮给我们带来新元素,并冲走了部分旧有的成分。也许,在航行中还会碰到别的船只,也许一同前进,也许分道扬镳,也许对手是更强悍的海盗船,也许我们自身就是一艘海盗船,或者只是在碰到弱小的船只时偶尔会变为海盗船。船只的航行目标是彼岸,彼岸是一种理想,也是一种不确定的未来。
后来,以上我关于“航行中的船”的论述成为我们策展会议讨论的一个重要隐喻。
通过几次会议讨论,大家逐渐锁定了共同关注的关键词,“地图”和“镜子”。数百年来,地图与镜子一直是人们探索世界,迈向未知过程中的导航指引。地图帮助我们定位和寻找方向,镜子可以让人们拉近并看清遥远的世界,但二者在真实的基础上都会有虚幻、失真的地方。没有光,镜子就无法照出物象,这光,其实就是知识。
本次新加坡双年展讨论和展示的不仅是具体可见的镜子和地图,更是不可见的隐喻的镜子和地图。镜子可以照出人们的相貌,却照不出人们的内心世界,他人、历史都可以是我们的镜子。有时候,地理的边界尚能跨越,而人与人之间的心理边界也许难以跨越,并且没有地图可供参考。
主题展的九个板块
这次新加坡双年展通过以下九个板块来呈现主题的复杂性。
空间与景观:从斯里兰卡的Pala Pothupitiye、香港MapOffice等艺术家的作品窥探所处环境及历史的真实与虚幻。
非历史:包括邱志杰和新加坡的林序毅在内的艺术家作品,呈现了“非历史”、循环轮回、神话传说这三种意象是如何影响人类生活的。
回首:借印度尼西亚艺术家Titarubi与马来西亚艺术家 Sharmiza Abu Hassan的作品阐释关于文化遗产的恒久印记,以史为鉴,反思当下。
自然与文化:人和自然的关系随着时代的变化而变化。邓国源、菲律宾的Rvan VillamaeI等艺术家的作品提醒观者更好地思考人与自然之间的关系。
争乱与共同边界:孟加拉的Munem Wasif、新加坡的陈玮湘(MeIissa Tan)等艺术家提醒人们重省战乱所带来的影响与改变,呈现了人们为何、又如何建起了层层保护的围墙。
抗争:在当代艺术萌芽发展的时期和地区,温普林和臧红花影片里的艺术家如何才能继续艺术理想、坚持创作,并与不理解自己的人共生共存?
国家与民族意识:日本的竹川宣彰、文莱的Faizal Hamdan回顾了各自国家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及其对当下社会的影响,以及对这段历史的反思,从个人与共同体、种族与性别、文化与国家的不同观点,表现了国家与民族意识的形成过程。
移居:因“移居”而产生疏离感的议题向来备受关注。来自印度的Rathin Barman、巴基斯坦的AdeeIa Suleman对被迫流离失所的难民、恐怖主义所引起的全民恐慌,以及外籍劳工的全球化议题发出相关提问。
边缘化的历史轨迹:新加坡艺术家陈建伟(David Chan)与泰国艺术家Sakarin Krue On的作品以不一样的叙事观点,自由畅想也许不曾被记载或被刻意省略的历史。
以上九個板块分别由九位策展人对其中的一个话题进行深入阐述,我负责的是“国家与民族意识”。地理的、物理的边界可以界定,心理的、精神的以及人(群)与人(群)之间的边界如何界定?人类对自身的认识,对人与人之间关系的认识,对人群的组织方式乃至社会组织模式的认识也是至关重要,乃至生死攸关的。从古至今,人类群体从氏族-部落-部落联盟发展到跨越不同种族和宗教的民族,人们的认同有着范围越来越大的特征。作为分属不同民族和群体的人类,今后又会进一步走向何方? 推选芎术家和作品的标准
根据新加坡双年展的定位,我认为这应该是一个关于亚洲和东南亚艺术深度游的展览,这里应该提供其他双年展所没有的独特风景。所以在推荐艺术家时,我没有考虑那些近年在国际各类双年展频繁参展的艺术家,而是推荐了年轻的艺术家(倪有鱼、臧红花,中国台湾的周世雄和日本的竹川宣彰),不太涉足商业的资深艺术家(温普林、肖鲁),在学院工作并密切关注当代艺术的艺术家(邓国源、焦兴涛)。比如台湾艺术家周世雄,出生于1989年,对于台湾艺术界而言,他都是一个新人。
我对艺术家和作品的选择当然也是从主题出发的。以此考虑,邱志杰实在是绕不过去的著名艺术家,因为他是个“Mapper”,而且他在新加坡有非常好的口碑,跟他有过交集的人说,没见过像他那么有名、有才气,同时那么勤奋工作的艺术家。
我对主题“镜子地图集”的考虑结合了具体的镜子和地图,以及象征层面的镜子和地图。比如倪有鱼的《尘埃》系列,模仿了托马斯·鲁夫(Thomas Ruff)的星空作品的。粉笔版”星空。模仿是镜子的一种特征,星空图也是地图的一种。倪有鱼这次参展的《尘埃》是根据新加坡星空的照片定制的,被用作本届新加坡双年展的主视觉海报。另外“Atlas”(是地图集,也是希腊神话人物的名字)具有多义性,他的《神龛》系列的新作《Atlas》既呼应、补充了主题,在形式上叉呼应了新加坡到处可见的拱券建筑。
艺术家温普林记录并梳理了20世纪80年代和90年代以北京为中心、辐射中国各地的艺术活动。臧红花的《玲珑塔》则是对温普林早前记录和观察的延续和发展。三部影片一起构成了不同时期艺术生态的对照,有若镜子一般,相互映射,其作为历史素材,又是一面隐喻的镜子。温普林的记录也让那些原本会淹没于时间长河的历史瞬间得以留存,其中很多镜头还成为中国当代艺术史上的经典瞬间。
另一位艺术家肖鲁就是温普林影片里的重要人物。近年来,她的创作从对个人私密情感的关注转向了对中国艺术精神及特质的探索。她的参展作品《阴阳历》以极简的形式呈现了中西两种日历的对照,二者勾勒出了不同的时间轨迹及其背后不同的文化、历史、地域、政治的图景。
邓国源本次参展的《诺亚花园2》是他的《花园》系列装置的一次重要转型。地图是对自然地貌和不同疆域的抽象化、符号化表现,园林是对自然风景的模拟性和浓缩性的表现,该作品将二者进行了结合。焦兴涛的《N个纪念碑联合体》用木材和铸铜复制了被大批量复制的、到处可见的塑料椅子,它们作为个体非常普通,容易被忽略,一旦聚集在一起,便具有了很强的集会感和仪式感。这件作品在现实的日常和艺术的虚构之间,建立了某种观看的通道。
此外,从主题出发,考虑到苏州工业园区和新加坡的关系,我提出了在苏州举办新加坡双年展特别项目的设想。同一个艺术方案,将于2017年1月至2月间在苏州诚品和新加坡国家美术馆两地呈现,遥相呼应。该项目主题是“我”,主要由来自上海音乐学院的赵光、程瑜怀、周湘林、张旭儒、林克华等艺术家共同打造。该项目从“有我有世界”“非我非世界”和“无我无世界”三个层面探讨我和世界之間的关系,以及人类对世界的深索和发现。参展艺术家采用装置、音乐、表演和影像等四种方式进行演绎表现,从中国传统的金木水火土五行说入手,寻找生活中的相应器物来制造音乐。
结语
人类学家米夏埃尔·兰德曼在《哲学人类学》中提出了人的未完成性,他指出人的生活并不遵循一个预先建立的过程,大自然似乎只做完一半就让人上路了,把另一半留给人自己去完成。正是因为人的未完成性,人是有缺陷的,才使得人不得不被迫探寻和解决自己的生存困境、精神困境,不断探索和航行,不断追求科学和艺术。一切文化和创造无非是人类的许多面镜子而已,折射出的是人的未完成性,以及不断进行自我完善的努力,并在此过程中所体现出来的不确定性、变化性、复杂性、多样性和创造性。
纪尧姆·阿波利奈尔说:“时光消逝了,而我还在这里。”不管历史如何发展,人类始终是未完成的人,是不断探索的人,是在路上的人。一切文化和文明都是人类探索的印迹,走向完善的轨迹,自省的镜子和继续前行的地图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