酒殇

来源 :凉山文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bl121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一
  祭天祭地祭祖,酒不得缺;换句话说,再多的鲜肉、再多的虔诚、再多的自命不凡的智慧,凡缺酒,祭祀的事儿必定要黄,祭个鬼呀!
  对彝人来说,祭鬼的确得用酒,更何况是祭拜自家的神灵呢!最最艰难的岁月里,买不起半斤白酒的穷苦人,都得备二两,掰下玉米棒芯最细的那头,恰好作了酒瓶的塞子。驱鬼之日,尽管羞愧,但商议着装一些水进去,摇晃摇晃,权当着酒使了。
  举一反三,彝人以酒为尊、以酒为贵。
  倘若祭祖和驱鬼是虚无主义,那么,与酒沾边的生活就是现实主义了,它以文化的张力无限普及、抵达无垠,奔流在彝人的精神血脉里。走亲访友,你带着再稀罕的物质前往,少了琼浆玉液的酒,见面之时,宾主双方不是简单的难堪,而是灵魂深处无法救赎自我。去的人自觉,总觉得缺了涵养,为啥不带几斤酒去,哪怕一瓶或者二两廉价白酒?尤其你去探望的是某位长辈,你怎能把酒的哲学里最高范畴的修养遗忘了呢?酒所代表的文化心里老是作怪,即便前辈原谅了,里里外外的,也不好当人。此时,智慧照亮长辈,他们拿出自己珍藏的酒,倒上一木碗,端端地供在离三锅庄不远的祭台上禀报祖先:你的谁来看你了,兹有美酒供奉尔,你看,谁多么孝敬啊!前辈知道,乡亲们一定会来讨酒喝,因此,早差儿孙晚辈去邀约乡亲了。不一会儿,屋子里坐满了管叫这个亲那个戚的人,人与人之间的距离顺藤摸瓜式地锊呀锊,距离变得再也没有距离,仿佛是一丛茂密的瓜,藤蔓交织,有多少人就有多少瓜,他们流着同样的血,说着同样的话,关切着同样的事。酒在一个或多个碗里盈盈地盛着,开始在亲戚间轮转,不愿喝者抿一口,愿喝者多喝一口,没人强求,空了,又盈盈地盛满,木碗转的是圈,酒传的是情。说话的层次是讲究的,闹不着,一人说,众人听,愿者可插空派小辈敬某人的酒,小辈毕恭毕敬端过去,敬了人才算完成使命。稍许,那人又回敬,说一番话,引经据典,句句在理。思想的语言成了下酒菜,寡言的人听着受用,乐以忘忧;说话的人此时听别人讲,惬意,陶情适性。
  这是何等欢愉的场景,甭管有多少分歧和差异,尽被传统追求的酒德诠释了。在德的统领下,酒中天地任逍遥,但大伙都克制着仅仅微醉,和谐圆满,美美与共。
  从遥不可及的古代开始,彝人对酒德的颂扬和追求永不停歇,酒德之风飘逸,在彝族的慢时间里徐徐润泽,浸润远古、浸润近代、浸润现代、浸润当代,经年累月地积淀,其酒文化是那么金光灿灿。
  时间很慢,历史很厚,历史的卷首语毋庸赘言,写大堆废话,我想彝族的两则谚语照搬上去足够厚重了。第一则是酒的精神价值:“一个人值一匹马,一匹马值一斤酒”;第二则是酒德的境界追求:“喝一碗值一锭金,喝两碗值一坨银,喝过三碗者,贱如一条狗。”
  看似简单的两则谚语,要义精深着呢!
  价值转换方面,它是精神领域里的。按理,人的价值不可用金钱、物品来度量和权衡,但当酒因稀缺而弥足珍贵时,酒高高在上,主宰了人的精神,人的价值不是活着本身的无价,而是可以等换的马匹;马匹必定有价,但它的价值不以金银来定论,高高在上的酒一喝,彼此赠送一匹马又何妨呢?祖先的精明不在直杠杠地宣示,一个人的价值等于一斤酒,那显得多么愚钝,相反,祖先绕了个弯,找到了一匹神马或者响当当的骏马来转换。这转换的精要真的不是现实中的价格概念,想想看,一个鲜活的人怎么只值一斤酒呢?价值转换,它贵在精神,贵在凸显酒的尊贵和无尚地位,透过对酒的敬重,最终敬重的是彝人哲学意义上的天地万物和人类本身。
  酒到了生活当中,就像汉人待客用茶,一杯酒是要先端给客人喝的。由此,彝族浩瀚的谚语里多了一句“汉人茶为敬、彝人酒为尊”,其高度凝练了彝人生生死死对酒的膜拜和崇敬心理。祭祀、镶灾、诞生、死亡、调和、结盟、孝顺、探亲、婚嫁、建房等无所不涉,睁眼和闭眼间可以是一时一天,也可以是一世一生,其间,酒扮演着重要角色,附着在酒之上的文化一代代温故而知新。
  让我们来假想一场战争图景:烽火狼烟,尸骨遍野,对垒的双方死伤惨重,如此死扛下去,什么时候才到头?此刻,夕阳卡在山头,欲坠非坠,一名妇女挥舞着头帕奔跑在战事的高地,她声嘶力竭地叫嚷,但究竟说了什么,双方都听不清楚,奇怪的是,没有一把枪会去瞄准奔跑的女人,也没有一把枪会把枪口继续对着敌人的方向,两个集团的男人们自觉走出壕沟,愿意听候女人诉说,坐下来慢慢调解。当然,调解的时辰不一定非在夕阳的余晖中,调和之日,女人早早地抱来备好的佳酿,晓之以理,动之以情,声泪俱下,把酒叩问青天、叩问与她有关的两个集团的亲亲戚戚。这么一来二回,女人逼战争让步,最终把酒言和。
  在古代的彝族社会,类似的事例不胜枚举,这与其说是女人和佳酿平息了彼此的敌视,倒不如说文化的一致性消解了双方的仇恨。这样的女人是智慧超群、卓尔不凡的,甚至把“伟大”的词语加冕在她的头顶也不为过。
  这么想来,酒的功效和威力多么强大,它在彝人的价值观念里早已超越了使用价值。
  彝人喝酒,古来真情呼唤酒德,历史卷首语中的第二则谚语召唤的不就是酒德的灵魂嗎?惟酒是务,发酒疯,自当猪狗不如。而诸多生活中的礼仪,来不及你去喝醉,就与道德揉合在一处陶醉了,成为酒文化中最高境界的上德。譬如,路途上遇到一对年轻夫妇,他们与你相识或者不相识不要紧,必定会歇脚寒暄,明示他俩是带着襁褓中的婴孩回娘家,又从背篓里摸索出一瓶酒敬你,酒德层面的上德瞬间喷涌,占据心头,你得象征性呷一两口,言语上说着讨吉利的话,摸些碎银子给婴孩;愁的是,那天兜里恰巧没钱,勉为其难的你只好边责骂自己边扯根“瓦拉”的下坠线送孩子了。所以彝族男人出门,一般不会让兜里闲着,担忧哪天又遇着此等尴尬之事,有失酒的道德信义。有了这些知识,在乡间转悠的时候,你尽管看披着“瓦拉”的那些男人,哪位的下坠线稠密,哪位就是酒德高尚之人,相反,一言以蔽之,但只可意会,不可戳穿,不可言传。
  彝人喝酒,喝进身体的是琼浆、甘露、玉液,哲学上解答的是对生命的思考、对生活的凝念、对道德修养的考察。   只可惜,彬彬有礼的一个族群突然间丢掉了传统、遗失了文化,在他人眼中变成惟酒是务的一个民族。
  二
  惟酒是务不是全部,只是一部分,但缘于族别,在他观的主张里,认定整个族群之人都是海量的酒徒,甚至你说不喝或者不胜酒力,他观者的眼睛鼓出来:“哪有彝族不喝酒的?”言下之意,你不是真正的彝族人,彝族人必定嗜酒、好酒、烂酒,傲慢与偏见锵锵然地表露出来。动辄拿一个人的族别与整个民族等同,扁平化地认知自然得出谬论,就像向着大海泼散了一瓶墨水,你能说海洋都是墨水的黑吗?
  即便恼怒和愤慨,用头撞山岩,此种偏见一时还不能凭你无用的勇猛,纠正过来。
  摈弃大民族主义观,也许他观并无恶意,不外乎想劝你喝酒,大伙乐呵乐呵。但是,他观为什么纠正不了这既陈之观?我以为,此乃文化差异导致的偏见,不是文明差异导致的极差,一旦探究到一个族群对于酒的敬重的文化意义,就不会轻易下粗鄙的结论。相当于汉人贵茶,有客时敬茶,没客时自个儿陶醉着喝;同理,彝人尊酒,有客没客都在喝。问题出在茶和酒成分迥异,少有醉茶之人,而多有醉酒之鬼,彝族人豪爽的性情一放开,酒精既刺激又麻痹,些许乱子是会出来的,一而再,再而三,也难怪他观有如此言论了。
  嗜好,各有所偏,彝人嗜的好的就是这口酒。
  矛盾的焦点在于烂酒与酒德的对立。祖先把道德高点和酒德杂糅奉送,而子孙后代们却抛酒德于脑后,部分人甚至与酒为徒,到处乱哄哄的景象,让人看着惧怕和费解啊!
  始于道德礼数、终于混乱的酒场的确多了些。经验告诉我,在喝酒方面我算个混球,醉了,酒德从思想里逃逸,飞到九霄云外,满嘴胡说,唾沫乱飞,一段一段地断片,得罪了谁一慨不知,跑到家里,还搞过几次家暴,恨得家人不予理睬,死了,妻儿才清净!我想,很多醉酒的彝人跟我感同身受,我们共同面临的敌人,不是别人,自己才是自己的敌人。
  遥想当年,啤酒初来乍到,冒出的泡沫多像骚马屙长长的尿,白花花地翻滚,味儿也一样,腥臭,不大受热捧;但不出几年,再高远、再僻静的山村也能喝到啤酒了,更何况那些交通便捷的城镇以及周边的乡村,早早熟悉了“马尿”味儿,人均消费啤酒的数量与钞票与日俱长。我去过一个换骑两天的马才能抵达的村庄,那里的彝人好客,白酒家家有,随到随喝,啤酒则精贵,可能苦于人背马驮的艰辛,很多住户的院落别出心裁,齐整地码着空啤酒瓶,造型各异,像艺术馆展览的作品,以显摆主家的富有、豪爽、大方和热情。有的人家,连围墙也派上了酒瓶,不时夹杂几个酒瓶在里面,再夯上土层,层层叠加,瓶底统统向着墙外,土墙像穿着一件不规整的外套,瓶底是外套圆圆的大纽扣,太阳斜射时放出幽幽的光亮,外墙就别致得玄乎了。
  鉴于文化和道德使命,彝人嗜好酒的事实无法遮掩,它就具象地摆放在那里,只要空闲着的一块小地方,哪怕紧挨着人行道的小卖部,外侄要买酒给远亲的娘舅喝,家长里短正在抖落时,不断有亲朋加入进来买酒,圈子越扯越大,黑压压的。店主之乐,卖出了不少酒;店主之忧,发起酒疯来,自己吃不了兜着走。好在,远亲的老舅酒德崇高,自己压着喝,也压着外侄等人喝,该散时散去,留下外侄等人礼仪周全的佳话。
  但是一些场景里,却闹僵起来,大场景的婚丧嫁娶里,小场景的亲朋聚会时,不闹腾一番好似对不起饭局,得设法闹嚷,情到深处,心甘情愿而酩酊大醉。特别是那些小场景,烧烤摊和KⅣ包厢里乌烟瘴气,文化和道德没有使命可言,是另外的假托,是青春和激情与酒精媾和,一言不爽,或某个眼色不对,明里暗里挑逗,强行他人拿着啤酒整瓶整瓶地灌,还不醉,拿出大瓷碗或者盆子比拼。不服,谩骂是自然的,说不准得打一场架才能罢休:往小打,两三人;往大打,分家支或族别干仗,影响恶劣,也可能流些血、破些相。有人大醉,倒头睡在了街头某处,形象全部倾塌;有人话说满说绝,正能量变腐朽了,日子混得不安宁。改天,致歉者致歉,赔偿者赔偿,彼此满面笑容地仇恨。酒德,古来尊崇的酒德见鬼去吧。放浪形骸,丑态毕露,还自诩这才是民族脾气和民族性格,天下老子第一,傲然世俗,卓然迥立。
  酒后无德,人神共愤。
  我很少去烧烤摊和KTV,但一些场景,我老醉,乱说、乱吐、乱抱、乱性、乱发狂,醉得罪该万死,胃出血进过三次医院,却没真死,害得家人日里夜里忧心。某天,照例又浮肿着双眼醒来,原本的单眼皮小眼睛肿胀得只能容下一丝光了,倏忽地,怀想起祖先倡导的酒德,周身不寒而栗,真有神灵的话,怎么对得住福佑全家安康的他们?我等且不是饱食快饮、事无远虑、腹为饭坑、肠为酒囊的酒鬼?对孩子的言传身教是否会像我务农的幺爸影响了我一样,让我记恨着他的那次酒醉。幺爸年轻时好酒,发酒疯。这天,村人送一位仙逝的老者去葬地火化,到傍晚天空下起瓢泼大雨,幺爸已醉得一塌糊涂,命令少年的我替他去赶一群山羊,好让羊们归家。倒霉的是,羊肠小道刚好经过火化的上方,尸体烧焦的味儿老远飘过来,我裹着雨披拼命地跑,还是瞥见了黑糊糊的还在雨中尚未烧尽的肉身。从此,黑糊糊的东西入侵、惊扰我的梦,噩梦伴随了我整个青春时光。
  狄俄尼索斯是古希臘信奉的酒神,握有葡萄酒醉人的力量,还常常布施欢乐与慈爱,叫人怎不顶礼膜拜?彝族人没有酒神,只有酒人,酒人就是芸芸众生的你我,但像我等一部分酒人蔑视礼法,借酒狂妄,大呼小叫,欢乐与慈爱沾不上边,掉入形而上的喝醉、悔恨、又喝醉的巢窟,欲自拔,却沉沦。
  祖先的文化引导,在我等的耳畔随风飘散了。尽管嗓子比毛驴的还难听,但我等把那些酒歌唱得欢天换地,啊表哥啊表妹,“喝得来也喝、喝不来也喝、喝不来就学到喝”,美丽的杯子自然一次次地“举呀举呀举起来”。这些年,彝族人主创和演唱的酒歌且多且杂,官方和个人还集结出版了不少书籍和光碟。无疑,他们的动机是善良的,心愿是美好的,但我却感受到了音乐艺术的胁迫和强逼,哪管你能喝否,集体无意识地歌唱,又集体无意识地接受:不喝,意味着不给面子;少喝,意味着少给面子。喝酒与面子结缔,善良可能摇身凶横,美好可能蝶变丑陋。   一曲曲酒歌劲爆,鼓动和煽惑人,歌词中明显带着倾向性、带着强迫感的民族可能少有,但彝族绝对是其中的一个。
  受酒歌教化,受“干杯”淬炼,很多年轻一代的彝人误入了认识论上的歧途,他们真以为彝人该如此,拼命往死里喝,像奔赴战场的士兵勇往直前,否则就愧对自己的族别,枉为堂堂正正的彝人。真宗的酒文化,他们大多闻所未闻或者置若罔闻,对他观惟酒是务的偏见还以为一语中的,甚至在惟酒是务话题上添油加醋,以佐证他观的精辟。
  酒歌,串烧的那曲曲酒歌还在欢唱,酒文化的舆论生态彻彻底底被“干杯”侵占,年轻的一代难免一批批醉卧酒场了。
  三
  酒场不是沙场,犯不着血流成河,但酒场还是要拼血性、气度和酒量的,贪杯之余,大伙怂恿,有的人喝着喝着就挂了。常年,只要支着耳朵听,总有人饮酒死亡,也总有人按老祖宗规矩赔酒、赔牛,还赔偿一些钞票。
  喝酒之时,丢了老祖宗的酒德,赔偿之时凭什么又将那套端出来?按理,一切始终应遵循酒文化,但当下的彝人就是这么消解传统文化的,要么束之高閣,灰尘如盖;要么如获至宝,依规定论,从来没有逻辑的严谨和内在的统一。要赔偿了,在传统和法律间掂量掂量,哪边重倚哪边,得理不饶人,赔钱的输了未来好光景,得钱的也只是逍遥一阵子,还尚未听说哪个家支、哪户人家靠死亡赔偿金致富的。
  人性就是这般趋炎附势和左右逢源,哪怕传统的习惯法某些时候有悖法治精神,但势利的思维仍然会引导人们去偎傍老规矩。
  于此,很多场合不敢让人喝死,喝死的人一般是自己把自己灌死的。
  动力系统中爱用一个概念“蝴蝶效应”,意指微小的变化能带动整个系统的连锁反应。那么,像我这般烂醉如泥、烂泥扶不上墙、酒德糟糕的彝人能否少制造些“蝴蝶效应”呢?
  早先,普遍地咒声朗朗,告白天下,或鸡或猪或羊的血放好了,若犯戒,将横祸临头,像牺牲物一样不得好死,便将一碗血酒豪情万丈地喝进去。此后,人与人的级差很快凸显出来:笃定之人坚定信念,规定期限内彻底不沾酒;我等半灌水响叮咚之人意志飘忽,定力摇摆,过几日破了戒,他嘲和自嘲中忽悠着过酒瘾;也有人的破戒成了趣味轶事,权力寻租、商务洽谈、情人邂逅、挚友重逢,他们脚不粘地,坐在汽车里喝总可以吧,轮胎不是绝缘体吗?跑到行政区划外喝也总可以吧,那不是另外一片天地吗?
  赋予宗教感的戒酒仪式,每种人都能践行出不同的结果。彝人的宗教信仰之所以没有成熟和牢靠之说,单从戒酒的立与破就可窥见。
  文化的高点不绝对,但总会有人站上某处俯瞰—切。
  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鲍勃·迪伦《答案在风中飘》有关乎人类对战争的痛恨与省悟,把末段援引在拙作里,并非对彝人烂酒的深恶痛觉,也非借此尖酸刻薄哪类人。于酒,跟我一样的烂人,是否可以追随大师走向文化的某处高地,若他俯瞰,若他洞悉。
  一个人要仰望多少次
  才能看见天空
  一个人要有多少只耳朵
  才能听见人们的悲泣
  要死亡多少条生命
  才能知道太多的人已经死去
  答案啊我的朋友在风中飘扬
  答案它在风中飘扬
  靠音乐谋生的彝人奥杰阿格,头顶闪耀着光芒,可能,他从民谣巨匠鲍勃‘迪伦的作品里反观到了自己民族的酒风和酒道,创作的《酒徒》同样带着民谣风格,忧虑和伤感并重,唱出了当下世道人心。
  “阿莫木尕”或“阿都莱魁”这两个传统彝语世界“英雄”的代名词,被一些年轻的彝人灌了酒,跑跑颠颠、偏偏倒倒,在城市的午夜撒泼,于乡村的彝寨蛮缠。民谣质感的歌词中,反复唱将出来的彝语“琶”字重如千钧,一锤锤击打人的胸膛,悲痛欲绝,寸断肝肠。既有狭隘的个体“醉鬼”之意、又有宽泛的“血脉里醉酒基因”要义的“琶”字,勾勒的岂止是我等小我的部分酒徒,而是大我的进而是一代代、一辈辈父传子承的嗜酒之群。
  酒歌滥觞的当下,《酒徒》无疑是一曲酒鬼、酒狂的忏悔之歌,魂灵救赎之歌。词尽曲终,那些像我一般醉了、疯了的人什么时候才能思想受震动、灵魂受触动、酒场见行动?
  别再让经典的酒德以传说存活在记忆之中,别再让祖辈的诤言以戏说消遣在娱乐之中。
  像出生的孩子再也回不到母亲子宫一样,我们也回不到传统的酒场了,但只要愿意,文化的场域还来得及重新构建,先贤倡导的酒道会回到我们的怀抱,沐浴着礼仪光辉,走向文明之巅。彼时,社会立场的谬误自会纠偏,毋庸如网络贴吧里的对抗泾渭分明、头破血流;往小处说,暴力减少,和谐增多,彝族的社会将充满更多的温文和儒雅,人们那么豁达、乐观、悠然和文明。
  承接经典酒道,贵在重拾文化传统,器重文化力量,犯不着赌咒发誓地决绝一切酒,该喝则喝,压着酒精喝,尊着酒德喝,以先贤之道阐释彝人热情好客的酒文化。
  我总爱设想酒的一个场域,磅礴的酒歌正在唱响,但没有一丝强逼感和压迫感,随心而为,随量而饮,气氛融洽。酒歌就选兼顾文化指引的那些吧,吉日洛戈《嘎哟啦哦》、加拉伍聂《敬酒歌》和克惹丹夫《留客歌》足以印证彝族酒文化的厚重与璀璨。
  尽管我喝起酒来,人鬼缱绻,但我的场域我做主,只能放歌这三部曲。我不想彝人继续饮酒伤怀,当再度高呼“阿莫木尕”或“阿都莱魁”之时,我们已经站在风的垭口,脚下是连绵起伏的山峦。
  (责任编辑:李慧)
其他文献
牵着阳·光的手,穿过绿色的风  我看见了一座美丽的山  沿着茶马古道,踏着岁月风尘  我看见了一条美丽的河.  山是我们的梦想  从不低下高昂的头  水是我们的深情  依依不舍日夜向东流  到了这里就回到了故乡  绿水青山是温暖故乡  到了这里就找回了从前  无忧无虑是快乐从前  哦,回到锦屏  锦屏山下是我家  我家住在锦屏山下  古老村庄四季花开  雅礱江水门前流过  奔流不息多么豪迈  我家
期刊
遥远朦胧的昨天  我读着《桃花源记》  想象了你  让你成为活在心灵深处  流蜜的美景  新近清晰的昨天  我在“暖冬行动”  惠民采风的时间路口  惊喜中与你不期而遇  锦屏山下锦屏镇  你这鲜活的世外桃源  举目四望  种种秀色  让人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  一对又一对喜鹊  登上参天古木  在疏朗高枝自由歌唱  一群又一群玉鸟  在烂漫的林野朗诵  泉声配乐的小诗  我忍不住心中问到  你的山
期刊
一江二岸  在四川之南,在大凉山的群山之下  有一个地方,叫锦屏山  它蜿蜒起伏的山脉,如孔雀开屏般美丽  沿着雅砻江岸,伸向远方  依山傍水的村落,一棵古柏树  见证了老金矿,曾经的繁华  青石板上的马蹄印,被时光消磨殆尽  小巷子人家,麦子发芽  一个女孩,和母亲一道拉起甜蜜的日子  一江二岸,鸡犬相闻  右手是牦牛山,左手是海水山  阡陌相通的水泥路,走进千家万户  蓝蓝的天空,云朵悠扬  
期刊
攝影家罗剑平眼中的锦屏
期刊
攝影家杨黎明眼中的锦屏
期刊
美術家谷大丰眼中的锦屏
期刊
攝影家张家让眼中的锦屏
期刊
惊!  惊天!  画惊天!  天下诞生了一种画种。  地上降临了—种艺术。  人间,一门新的艺术门类横空出世。  看——  是天堂?  是人间?  是天堂人间?  还是人间天堂?  是神界?  还是仙境?  是摄影?  是绘画?  是奇石?  是古代?  是现代?  还是当代?  说它是天堂,它确实是人间。  说它是人间,它却超乎仙境。  说它是摄影,它却是经过了人工处理了  的天然奇石画面。是—
期刊
通往米易县的公路虽有弯道和起伏,但  远没有泥巴山、拖乌山的盘山道那么峻急。  沿途大树不多,偶尔可见到一棵大黄葛树,  在山拗口浑身乱颤,就像一个在练习“五禽  戏”的高手。渐入林海,渐入佳境,杉树、  柏树、黄葛树、云南油松托高了天际。山道  蜿蜒,一道道山梁宛如错落有致的绿色屏  风,渐次展开川滇锁钥之地的绝美风光:明  丽的蓝天白云,凉爽的高原风将树叶翻转过  来,露出鳞光闪烁的被光面;若
期刊
攝影家胡小平眼中的锦屏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