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大量科学研究证明,中年人定期适量献血有益健康,献血者在为社会奉献爱心的同时,也改善了自己的身体状况,为自身的健康进行了“投资”。
可是,一些中年人却认为,都四五十岁的人了,献血有碍健康。血液专家指出,这是一种误解,健康的中年人定期适量献血具有促进新陈代谢、增强抗病能力的作用,对健康非常有益。生活水平提高等因素使人的寿命延长,40岁的人正处于青壮年时期,50岁才进入中年。从保健医学角度讲,中年人最适宜进行无偿献血。人到中年,运动量减少,造血功能逐渐降低,身体代谢趋于平衡,容易发胖,出现血脂、胆固醇等指标超标,血液黏稠度升高、动脉硬化等症状,容易诱发高血压、冠心病、脑血栓等心脑血管疾病和癌症等。健康的中年人如果能在医生的指导下定期适量献血,可以减少血液内的各种“老化”成分,降低血液黏稠度,促进血液循环,使血流加快,还可刺激骨髓等造血器官保持旺盛的造血功能。
据科学测定,正常人体总血量约占体重8%左右,一个体重50~60公斤重的人,约有血液4000~4800毫升。在一般情况下,这些血液并不都参与血液循环,有1/5~2/5的血液是存储在肝、脾、肺和皮下毛细血管备而不用,人们习惯把这称作人们的“小血库”。当人体从事剧烈活动或少量失血时,储血库中的血液会立即释放出来,参与血液循环,以维持人体正常的生理功能。人体具有很强的自我调节能力,血量在一定范围内的变动是经常发生的,而且对健康并不妨碍。人体失血后,先是血浆和无机盐在1~2小时内由组织液渗透到血管而得到补充。其次,在一天左右的时间内,血浆蛋白浓度可以恢复,这是由于肝脏加速合成蛋白质的结果。红细胞恢复较慢,约需两周左右的时间即可补足失去的红细胞。实践已经充分证明,一个健康的人,按规定一次献血400毫升,不足全部血量的10%,献血间隔时间不少于3个月,对身体不会有任何影响,更不会“伤元气”。有些人献血后觉得头晕乏力,多数是精神紧张造成的。
有关专家指出,健康人适量的献血不仅无损健康,而且有益健康。献血有六大好处:
1.可促进血液循环。血液本身具有旺盛的新陈代谢能力,人体每时每刻都有大量的血细胞在衰老死亡,献血后会刺激人体的造血功能更加旺盛,加速血细胞的生成,促进血细胞的新陈代谢,以适应机体的需要。
2.可预防、缓解高黏血症。科学家运用血液流变学与血液动力学对血质与献血的关系作了研究,发现定期适量献血,特别是单献红细胞和血小板等有形成分,可使血液黏稠度明显降低,加快血液流速后,脑血流量提高,从而达到缓解或预防高黏血症,使人感到身体轻松、头脑清醒、精力充沛。
3.可预防、降低心脑血管病的发生。献血对减少心脑血管病的发生也具有积极的作用。芬兰一研究小组对2682名42~60岁的男性进行调查,其中两年里至少献过1次血的人在5年内发生急性心肌梗塞的比例,比未献过血的低86%。美国一心血管病研究小组的研究亦表明,在3年中,献血者(男性)患心血管病的危险仅为未献血者的一半。英国医学专家认为,人体血液黏稠,血流缓慢,血液中胆固醇和低密度脂蛋白容易沉积在血管壁上,诱发动脉硬化、高血压、冠心病、心肌梗塞、脑中风。而献血后使血液稀释,血流加速,心脏泵血消耗降低,减少心脏负荷,向全身供血、供氧效率提高,使人思维敏捷,反应灵敏,记忆力增强,又能预防心脑血管疾病。
4.男子献血可减少癌症的发生率。体内铁元素含量过低易患缺铁性贫血及行动迟缓,过高则适得其反。美国国立癌症研究所对14000人经过20多年的血样调查结果证实,人体内铁质过多,运铁蛋白饱和率增高,不仅对细菌繁殖有利,也促进癌细胞的生长。因为癌细胞在合成脱氧核糖核酸的过程中,以铁为营养物质,体内多余的铁为癌细胞提供了丰富的食粮。《国际癌症》报道,体内的铁含量超过正常值的10%,罹患癌症的几率就提高,适量献血可以调整体内铁含量,预防癌症。该文还提到,中青年女性因月经周期性失血损失了一定量的铁质,故未发现女性的含铁量与癌症发生有明显关系。
5.可促进、改善心理健康。大量研究表明,健康的情绪可通过神经、体液、内分泌系统沟通大脑及其他组织与器官,使其处于良好的状态,有益于人体免疫力的增强,抵抗力的提高。而献血是救人一命的高尚品行,献血者在助人为乐、与人为善的同时,情绪也处于最佳状态,对健康有益。
6.可延年益寿。有研究表明,定期献血的人,比不献血的人更不易衰老。一旦遇到意外事故也有较强的耐受力和自我调节功能。国外也曾有学者对66岁以上的332人(献血者)与同年龄、性别的399人(未献血者)作前瞻性对照研究,结果显示:献血组平均寿命为70.1岁,高于未献血组的平均67.5岁;遇到意外事故,献血组的存活率为67%,高于未献血组的40%。人们由于体力活动的减少和生活水平的提高,体内积存了越来越多的脂肪。很多人的血脂长期处于较高的水平,俗称“血稠”,其结果就是脂肪一层层地附着在人们的血管壁上,最后导致动脉硬化,血管弹性降低,形成心脑血管病。而经常献血,减少了体内一部分黏稠的血液,再通过正常的饮水,填充了血容量,使血液自然稀释,血脂就会随着下降,也就减轻了动脉硬化的隐患。献血后体内少量失血,可刺激活跃骨髓造血细胞的功能,产生更多新的血细胞和免疫球蛋白,增强免疫力,提高抗病力,促进健康,减少疾病。
〖编辑:安然〗
可是,一些中年人却认为,都四五十岁的人了,献血有碍健康。血液专家指出,这是一种误解,健康的中年人定期适量献血具有促进新陈代谢、增强抗病能力的作用,对健康非常有益。生活水平提高等因素使人的寿命延长,40岁的人正处于青壮年时期,50岁才进入中年。从保健医学角度讲,中年人最适宜进行无偿献血。人到中年,运动量减少,造血功能逐渐降低,身体代谢趋于平衡,容易发胖,出现血脂、胆固醇等指标超标,血液黏稠度升高、动脉硬化等症状,容易诱发高血压、冠心病、脑血栓等心脑血管疾病和癌症等。健康的中年人如果能在医生的指导下定期适量献血,可以减少血液内的各种“老化”成分,降低血液黏稠度,促进血液循环,使血流加快,还可刺激骨髓等造血器官保持旺盛的造血功能。
据科学测定,正常人体总血量约占体重8%左右,一个体重50~60公斤重的人,约有血液4000~4800毫升。在一般情况下,这些血液并不都参与血液循环,有1/5~2/5的血液是存储在肝、脾、肺和皮下毛细血管备而不用,人们习惯把这称作人们的“小血库”。当人体从事剧烈活动或少量失血时,储血库中的血液会立即释放出来,参与血液循环,以维持人体正常的生理功能。人体具有很强的自我调节能力,血量在一定范围内的变动是经常发生的,而且对健康并不妨碍。人体失血后,先是血浆和无机盐在1~2小时内由组织液渗透到血管而得到补充。其次,在一天左右的时间内,血浆蛋白浓度可以恢复,这是由于肝脏加速合成蛋白质的结果。红细胞恢复较慢,约需两周左右的时间即可补足失去的红细胞。实践已经充分证明,一个健康的人,按规定一次献血400毫升,不足全部血量的10%,献血间隔时间不少于3个月,对身体不会有任何影响,更不会“伤元气”。有些人献血后觉得头晕乏力,多数是精神紧张造成的。
有关专家指出,健康人适量的献血不仅无损健康,而且有益健康。献血有六大好处:
1.可促进血液循环。血液本身具有旺盛的新陈代谢能力,人体每时每刻都有大量的血细胞在衰老死亡,献血后会刺激人体的造血功能更加旺盛,加速血细胞的生成,促进血细胞的新陈代谢,以适应机体的需要。
2.可预防、缓解高黏血症。科学家运用血液流变学与血液动力学对血质与献血的关系作了研究,发现定期适量献血,特别是单献红细胞和血小板等有形成分,可使血液黏稠度明显降低,加快血液流速后,脑血流量提高,从而达到缓解或预防高黏血症,使人感到身体轻松、头脑清醒、精力充沛。
3.可预防、降低心脑血管病的发生。献血对减少心脑血管病的发生也具有积极的作用。芬兰一研究小组对2682名42~60岁的男性进行调查,其中两年里至少献过1次血的人在5年内发生急性心肌梗塞的比例,比未献过血的低86%。美国一心血管病研究小组的研究亦表明,在3年中,献血者(男性)患心血管病的危险仅为未献血者的一半。英国医学专家认为,人体血液黏稠,血流缓慢,血液中胆固醇和低密度脂蛋白容易沉积在血管壁上,诱发动脉硬化、高血压、冠心病、心肌梗塞、脑中风。而献血后使血液稀释,血流加速,心脏泵血消耗降低,减少心脏负荷,向全身供血、供氧效率提高,使人思维敏捷,反应灵敏,记忆力增强,又能预防心脑血管疾病。
4.男子献血可减少癌症的发生率。体内铁元素含量过低易患缺铁性贫血及行动迟缓,过高则适得其反。美国国立癌症研究所对14000人经过20多年的血样调查结果证实,人体内铁质过多,运铁蛋白饱和率增高,不仅对细菌繁殖有利,也促进癌细胞的生长。因为癌细胞在合成脱氧核糖核酸的过程中,以铁为营养物质,体内多余的铁为癌细胞提供了丰富的食粮。《国际癌症》报道,体内的铁含量超过正常值的10%,罹患癌症的几率就提高,适量献血可以调整体内铁含量,预防癌症。该文还提到,中青年女性因月经周期性失血损失了一定量的铁质,故未发现女性的含铁量与癌症发生有明显关系。
5.可促进、改善心理健康。大量研究表明,健康的情绪可通过神经、体液、内分泌系统沟通大脑及其他组织与器官,使其处于良好的状态,有益于人体免疫力的增强,抵抗力的提高。而献血是救人一命的高尚品行,献血者在助人为乐、与人为善的同时,情绪也处于最佳状态,对健康有益。
6.可延年益寿。有研究表明,定期献血的人,比不献血的人更不易衰老。一旦遇到意外事故也有较强的耐受力和自我调节功能。国外也曾有学者对66岁以上的332人(献血者)与同年龄、性别的399人(未献血者)作前瞻性对照研究,结果显示:献血组平均寿命为70.1岁,高于未献血组的平均67.5岁;遇到意外事故,献血组的存活率为67%,高于未献血组的40%。人们由于体力活动的减少和生活水平的提高,体内积存了越来越多的脂肪。很多人的血脂长期处于较高的水平,俗称“血稠”,其结果就是脂肪一层层地附着在人们的血管壁上,最后导致动脉硬化,血管弹性降低,形成心脑血管病。而经常献血,减少了体内一部分黏稠的血液,再通过正常的饮水,填充了血容量,使血液自然稀释,血脂就会随着下降,也就减轻了动脉硬化的隐患。献血后体内少量失血,可刺激活跃骨髓造血细胞的功能,产生更多新的血细胞和免疫球蛋白,增强免疫力,提高抗病力,促进健康,减少疾病。
〖编辑:安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