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 广彩瓷器自古以来就因为其独特的装饰和形式而在陶瓷领域独树一帜。广彩瓷器带来的美感体验与其独特的艺术特点和创作方式有着不可或缺的关系。本文从广彩瓷器的创作中来记录寻找其独特美感的心路历程。
关键词:广彩 美感 历程
引言
“广彩”的历史由来已久,可以追溯到清代康熙年间,主要集中于中国的广东地区。广彩的绘制以白胎薄瓷为主,在瓷胎上以金丝线勾勒轮廓之后,再于金线之间填充华丽的彩色颜料,最后入窑烤制而出。正是由于广彩制作过程中穿插细腻的金线,像是织入图案里一般,广彩又名“广州织金彩瓷”。广彩以其“绚彩华丽,金碧辉煌”的特色而深受海外国家喜爱,与广彩瓷器同时期的粉彩也有类似的织金手法和装饰效果,但景德镇官窑对其产量和流向有严格控制,而广彩瓷器因为生产于拥有开放港口的广东地区,大量产品通过海路出口国外,所以自古以来便是中国的主要外销瓷之一。广彩瓷器多以人物故事,风景图案为主要装饰题材,因其长期受海外文化和对外贸易的影响,能够透射出一定的社会风貌和人文特色。广彩绘画中藏有很多极赋特色的绘画形式、装饰特点、色彩美感等,只有在创作中才能完整和透彻地感悟到,本文记录了寻找广彩瓷器美感的心路历程。
一 形式之美
从事陶瓷创作以来,广彩瓷器的研究便成为欣赏和创作的重要内容,一直以来在创作中试图寻找其独特美感的来源。不断的在欣赏和创作中探索广彩之美和表达这种美感的方式。在最初接触广彩的阶段,面对华丽的作品,精细的运笔,曾经用临摹的方式来熟悉它的工艺,在这个过程中笔者逐渐感觉到广彩的与众不同,但那种理解在当时还非常浅薄,带着这些懵懂的疑问,笔者毅然从临摹中走出来投入创作,用满心的期待,用无法自拔的执著在耳听目观的世界中寻找创作的题材。一段时间下来,效果并不理想,总存在着牵强的构图和过分的绘画。在些许的失望里笔者重新去观赏历代的广彩作品,细细品读每一个器型、每一类绘画题材、每一种装饰形式,慢慢的似乎感受到了广彩的深厚。很长时间里,笔者在创作的仅是一种形式美感,此时的内心还停留在对现存美感的发现上,离广彩的内心还很遥远。例如:面对某一个广彩瓷器笔者会觉得它的形美、彩美、饰美等,这些美仅仅是自己的情感、意识、感官在已经存在的美感中获得的一种意象,所以只能将这种美看成内心的一种美感发现。在这个发现过程中,容易形成一种美感上的模仿。在这个过程中,也不是一无所获,这种形式美感表象也会带来很多惊喜,能够从中认识形貌、颜色、工艺等各种美感细节,带来各种形式上对广彩瓷器美感的理解和各种情绪上的实际享受。因此,研究初期所寻到的形式美感也是丰富的,尽管它本身不是生长于内心的美,但给广彩美感的寻找带来了一定的启示。可以把这个形式美感作为寻找广彩瓷器之美的开始,在这个开始中,有动人的美好意象,有清澈的美妙之声,有丰富的物态情状,这些都可以让我们在寻找广彩之美的初期有一个愉快的境地,激励我们继续追寻探索。
二 内在之美
形式美感在单纯的欣赏广彩瓷器时的确会出现上面所说的发现美的过程,也会容易陷入欣赏各种形式美中,但在创作中情况还是一样吗?在广彩瓷器的创作中,美通过双手被描绘,这和欣赏时的审美心理不完全相似。笔者认为,这可以从广彩创作的两种方式上来说,这两种方式引导了两种不同的美感境界:一种是用双手创作的方式;一种是用内心创作的方式。前一种需要好的技艺,但容易停留在浅显的重复和模仿中,后一种不仅需要好的技艺,还需要内心的思考,才能在创作中寻找到广彩艺术美感上的唯一性。这两种创作方式的诠释,将会回答出如何寻找广彩的内在之美。
先说第一种方式,创作者发现了广彩的形式美感之后,内心会有触动和思考,并希望用自己的作品来表现这种形式美感,于是通过具体器型、图案和装饰将同一种美感换一种方式表达出来。这种形式美感不论在新的造型或新的色彩里,仅仅是不同题材和内容所完成的一种重复和迂回,并不能实现艺术上的创新和新的美感。在这一创作方式中,创作者体验的只有单层次的美感,这一美感在空间中纷繁的变化而没有更加深刻,由此也会给观者带来缺乏真情之感。在这一创作方式中,虽然也会有创作者的自我体悟和情感表达,但并不能创造出新的能够引起共鸣的美感。因此,不论创作情感是单一的还是丰富的,其表现的各种状态依托于单一的美感模式,这种模式给艺术美感的表达加上了限定的空间,使作品容易沦为形式的拼凑。这种停留在用手创作的方式,使作品在形式美感的幻化中反复,无法拥有打动内心的美感。这一创作方式是广彩形式美感在现实中的延伸,会带来对广彩美感认识的心理及思想局限,这种局限又给创作造成了限定,但凡发现不了形式美感,创作便没有了空间,创作者也会迷茫和失望,最终陷入苦闷和晦暗中。这种艺术创作的局限来源于且被缚于周围的现实世界,发现了形式的美才会有美的体验,内心才会承认和接受对象的美感,此时的美感是自我现实心境中映射出来的,不免表现出外在和浅薄,从而给艺术的突破带来了局限。容易在创作中获得片面的美感,只知一叶之美不识山林皆秋,只得一花之香不知天下皆春,这种自我内心的局限,终唤不起我们对广彩艺术独特美感的一种难以言喻的深厚期望。
如何能够突破上述局限,真正在创作中找到广彩打动人心的内在之美呢?这要从第二种创作方式来说,这一种方式是用心在创作,在整个创作的过程中,将视野放开到具体的形式美感之外,用内心去感受广彩之外的无限空间和广阔世界,察天地之奇妙,观万物之神工,体心灵之旷达,极思虑之无穷,在自然和生命的深厚中寻找发自于内心的美,通过艺术创作的诠释,将这种心灵体悟用一定形式的图案、色彩、装饰展现在广彩作品中,这样才能领悟到些许广彩的内在之美,从而理解广彩之美的独特性和唯一性。从生命、自然中走出来的美,才能引人思考和寻味,才能在历史中担负文化的传承,像德国诗人荷尔德林将哲学思想幻化在诗歌里留下了无法复制的节奏,元代画家倪云林将一生的淡泊之意挥洒在山水中留下了千年赞颂的笔墨,古希腊的悲剧诗人将政治意志隐喻在颂歌里留下了恒久的神圣等。如此用心来创作的方式,才能发现艺术中的灵魂和永恒,才能表达内心之美。 三 心的净化
艺术家要在广彩创作中,找到第二种创作方式并非易事,很多人停留在形式美感中,进行着技艺的重复,无从实现内心之美的表达。要实现用心创作,需要走出客观世界,从思考自我、改变自身开始。
首先,审视自己的人生观,将自己从现实层面的功利和欲望中洗涤出来,老子《道德经》有言:“涤除玄鉴,能无疵乎!”洗去心灵上的尘埃,突破内心对现实世界的依赖,将功利和欲望遮蔽的心拂拭干净,才能以心比镜,照亮世界万物,成就一种纯净的审美境界,然后在这个内心境界中创造属于自己的广彩之美。因此在创作中,这一澄心净性的过程非常重要,包括内心的潜修和人生的领悟,在创作的开始便要忘记一切目的和意图,用无为、自然、自由的内心状态,来尽情抒发广彩艺术的内在和美感,让内心的感悟和艺术的形式在这一创作过程中自然的融合,最终实现艺术中内心之美的表达。由此可知,广彩艺术的美感表达的深刻与否,最根本和最基础的是创作者是否具有审美的人生观。《庄子·内篇·大宗师》有言:“相忘以生,无所穷终。”只有先忘乎自我外在的有限存在,忘记现实世界里普遍存在的意识、欲求、得失,才能将内心的意识真正融入广彩创作的每一个过程、每一个形态、每一个色彩和每一个线条,才能在充满精细技法和有限布局的作品中获得内心的自由和无限的美感。
其次,在创作过程中,内心感悟和发现美感的空间需要不断扩大,很多人看广彩瓷器永远只是瓷器,画彩也从不离开现有的工艺和身边的三寸世界,这样创作出来的广彩瓷器所展现的美不免带着狭隘和局限,很难与观者的内心产生共鸣。因此,在创作中拓宽认识美的空间非常必要,从瓷器之外的世界和自我以外的存在去寻找和寻索。广彩艺术的美,不是源于具体的瓷器作品中或者精美画册中,而是在我们的人生中和自然中。需要创作者用心去体会生活,去观察事物,去品味人生,才能领悟到广阔和深刻的美感。这是纯净的人生观向自然和生活的投射,在这个投射中获得艺术想象的自由和美感的体悟,《庄子·齐物论》有言:“乘云气,骑日月,而游乎四海之外。”刘勰《文心雕龙·神思》有言:“思理为妙,神与物游。”强调的都是灵性的自由,当内心感受到百川之磅礴、千山之壮丽、天地之广阔时,定能在自然中寻找到一种超乎想象和限定的奇妙美感,将这种美感在广彩中表达出来,获得的就不仅是形式上的变化了,而是深刻的内在美感。
最后,广彩在创作中有一个必不可少又需要不断提升修养的关键问题,那就是陶瓷彩绘的技艺。在实际的创作过程中这是最基础也是非常重要的一个方面,广彩瓷器的美感表达主要方式就是这种独特的织锦彩瓷的绘制工艺,这是其实现艺术上唯一性和独特性的重要方式。一个广彩瓷器的作品是不是能表达出内在的美感和独特的形式,最终要从现实的作品来分析,而其作品是否完成最终依赖于这种织锦彩瓷的绘制是否完美。因此,创作者对绘制工艺的熟练及突破是创作广彩艺术的基础技能(例如:颜料的调和,油料的比例,绘画的要点,金线的描画等),对绘制工艺没有好的掌握和修养,便实现不了最终作品的完善,对广彩也只能停留在欣赏的层面,而无法实现艺术的创造,美感也只能停在空想层面。彩绘技艺在实际的操作中是依靠双手的描绘勾勒实现的,十指连心,因此彩绘技艺的提高应该与人生观和内心感悟同时提升,也就是说,创作者要以人生的修养来同样要求技艺的修养。关于这一点,很多创作者似乎都难以走出瓶颈或很难有新的突破,因为彩绘技艺本身具有很强的操作特性和很多的操作内容,有着复杂的工序和技巧,容易使创作者不断地去试验和重复而让内心停留在现实层面中。同时,彩绘技艺也有着属于工艺范畴的一个很大研究和探索空间,在这个空间中也容易给与创作者试验和绘制的满足感,但是这种满足感会将整个创作引向技术的重复和工艺的巧饰,更无从谈及彩绘技艺向人生和艺术的升华。而广彩艺术的彩绘技艺要想实现深层次的美感表达,必须实现技艺的修养,也就是由技进乎道,达到技艺与内心的统一。技艺的升华才能实现工艺与精神的融合,从而在最终的广彩作品中获得深刻的内在美感。
结语
广彩瓷器作为真实的艺术品,本身存在于有限的空间和形态中,但其所蕴含的自然、人生和美感却是无限的。广彩研究者从未停止过发现美的脚步,执着而充满希望的探索,为了那蕴藏在广彩艺术中无限、深刻、丰富的美感以及这种美感背后所积淀的民族文化。这条寻美的路,在当代依旧坚定……
参考文献:
[1] (魏)王弼注,楼宇烈校释:《老子道德经注校释》,中华书局,2008年版。
[2] (清)郭庆藩撰,王孝鱼点校:《庄子集释》,中华书局,1961年版。
[3] 陈玲玲:《广彩——远去的美丽》,九州出版社,2007年版。
[4] 宗白华:《艺境》,商务印书馆,2011年版。
[5] 叶朗:《中国美学史大纲》,上海人民出版社,1985年版。
(袁义宏,华南理工大学设计学院讲师)
关键词:广彩 美感 历程
引言
“广彩”的历史由来已久,可以追溯到清代康熙年间,主要集中于中国的广东地区。广彩的绘制以白胎薄瓷为主,在瓷胎上以金丝线勾勒轮廓之后,再于金线之间填充华丽的彩色颜料,最后入窑烤制而出。正是由于广彩制作过程中穿插细腻的金线,像是织入图案里一般,广彩又名“广州织金彩瓷”。广彩以其“绚彩华丽,金碧辉煌”的特色而深受海外国家喜爱,与广彩瓷器同时期的粉彩也有类似的织金手法和装饰效果,但景德镇官窑对其产量和流向有严格控制,而广彩瓷器因为生产于拥有开放港口的广东地区,大量产品通过海路出口国外,所以自古以来便是中国的主要外销瓷之一。广彩瓷器多以人物故事,风景图案为主要装饰题材,因其长期受海外文化和对外贸易的影响,能够透射出一定的社会风貌和人文特色。广彩绘画中藏有很多极赋特色的绘画形式、装饰特点、色彩美感等,只有在创作中才能完整和透彻地感悟到,本文记录了寻找广彩瓷器美感的心路历程。
一 形式之美
从事陶瓷创作以来,广彩瓷器的研究便成为欣赏和创作的重要内容,一直以来在创作中试图寻找其独特美感的来源。不断的在欣赏和创作中探索广彩之美和表达这种美感的方式。在最初接触广彩的阶段,面对华丽的作品,精细的运笔,曾经用临摹的方式来熟悉它的工艺,在这个过程中笔者逐渐感觉到广彩的与众不同,但那种理解在当时还非常浅薄,带着这些懵懂的疑问,笔者毅然从临摹中走出来投入创作,用满心的期待,用无法自拔的执著在耳听目观的世界中寻找创作的题材。一段时间下来,效果并不理想,总存在着牵强的构图和过分的绘画。在些许的失望里笔者重新去观赏历代的广彩作品,细细品读每一个器型、每一类绘画题材、每一种装饰形式,慢慢的似乎感受到了广彩的深厚。很长时间里,笔者在创作的仅是一种形式美感,此时的内心还停留在对现存美感的发现上,离广彩的内心还很遥远。例如:面对某一个广彩瓷器笔者会觉得它的形美、彩美、饰美等,这些美仅仅是自己的情感、意识、感官在已经存在的美感中获得的一种意象,所以只能将这种美看成内心的一种美感发现。在这个发现过程中,容易形成一种美感上的模仿。在这个过程中,也不是一无所获,这种形式美感表象也会带来很多惊喜,能够从中认识形貌、颜色、工艺等各种美感细节,带来各种形式上对广彩瓷器美感的理解和各种情绪上的实际享受。因此,研究初期所寻到的形式美感也是丰富的,尽管它本身不是生长于内心的美,但给广彩美感的寻找带来了一定的启示。可以把这个形式美感作为寻找广彩瓷器之美的开始,在这个开始中,有动人的美好意象,有清澈的美妙之声,有丰富的物态情状,这些都可以让我们在寻找广彩之美的初期有一个愉快的境地,激励我们继续追寻探索。
二 内在之美
形式美感在单纯的欣赏广彩瓷器时的确会出现上面所说的发现美的过程,也会容易陷入欣赏各种形式美中,但在创作中情况还是一样吗?在广彩瓷器的创作中,美通过双手被描绘,这和欣赏时的审美心理不完全相似。笔者认为,这可以从广彩创作的两种方式上来说,这两种方式引导了两种不同的美感境界:一种是用双手创作的方式;一种是用内心创作的方式。前一种需要好的技艺,但容易停留在浅显的重复和模仿中,后一种不仅需要好的技艺,还需要内心的思考,才能在创作中寻找到广彩艺术美感上的唯一性。这两种创作方式的诠释,将会回答出如何寻找广彩的内在之美。
先说第一种方式,创作者发现了广彩的形式美感之后,内心会有触动和思考,并希望用自己的作品来表现这种形式美感,于是通过具体器型、图案和装饰将同一种美感换一种方式表达出来。这种形式美感不论在新的造型或新的色彩里,仅仅是不同题材和内容所完成的一种重复和迂回,并不能实现艺术上的创新和新的美感。在这一创作方式中,创作者体验的只有单层次的美感,这一美感在空间中纷繁的变化而没有更加深刻,由此也会给观者带来缺乏真情之感。在这一创作方式中,虽然也会有创作者的自我体悟和情感表达,但并不能创造出新的能够引起共鸣的美感。因此,不论创作情感是单一的还是丰富的,其表现的各种状态依托于单一的美感模式,这种模式给艺术美感的表达加上了限定的空间,使作品容易沦为形式的拼凑。这种停留在用手创作的方式,使作品在形式美感的幻化中反复,无法拥有打动内心的美感。这一创作方式是广彩形式美感在现实中的延伸,会带来对广彩美感认识的心理及思想局限,这种局限又给创作造成了限定,但凡发现不了形式美感,创作便没有了空间,创作者也会迷茫和失望,最终陷入苦闷和晦暗中。这种艺术创作的局限来源于且被缚于周围的现实世界,发现了形式的美才会有美的体验,内心才会承认和接受对象的美感,此时的美感是自我现实心境中映射出来的,不免表现出外在和浅薄,从而给艺术的突破带来了局限。容易在创作中获得片面的美感,只知一叶之美不识山林皆秋,只得一花之香不知天下皆春,这种自我内心的局限,终唤不起我们对广彩艺术独特美感的一种难以言喻的深厚期望。
如何能够突破上述局限,真正在创作中找到广彩打动人心的内在之美呢?这要从第二种创作方式来说,这一种方式是用心在创作,在整个创作的过程中,将视野放开到具体的形式美感之外,用内心去感受广彩之外的无限空间和广阔世界,察天地之奇妙,观万物之神工,体心灵之旷达,极思虑之无穷,在自然和生命的深厚中寻找发自于内心的美,通过艺术创作的诠释,将这种心灵体悟用一定形式的图案、色彩、装饰展现在广彩作品中,这样才能领悟到些许广彩的内在之美,从而理解广彩之美的独特性和唯一性。从生命、自然中走出来的美,才能引人思考和寻味,才能在历史中担负文化的传承,像德国诗人荷尔德林将哲学思想幻化在诗歌里留下了无法复制的节奏,元代画家倪云林将一生的淡泊之意挥洒在山水中留下了千年赞颂的笔墨,古希腊的悲剧诗人将政治意志隐喻在颂歌里留下了恒久的神圣等。如此用心来创作的方式,才能发现艺术中的灵魂和永恒,才能表达内心之美。 三 心的净化
艺术家要在广彩创作中,找到第二种创作方式并非易事,很多人停留在形式美感中,进行着技艺的重复,无从实现内心之美的表达。要实现用心创作,需要走出客观世界,从思考自我、改变自身开始。
首先,审视自己的人生观,将自己从现实层面的功利和欲望中洗涤出来,老子《道德经》有言:“涤除玄鉴,能无疵乎!”洗去心灵上的尘埃,突破内心对现实世界的依赖,将功利和欲望遮蔽的心拂拭干净,才能以心比镜,照亮世界万物,成就一种纯净的审美境界,然后在这个内心境界中创造属于自己的广彩之美。因此在创作中,这一澄心净性的过程非常重要,包括内心的潜修和人生的领悟,在创作的开始便要忘记一切目的和意图,用无为、自然、自由的内心状态,来尽情抒发广彩艺术的内在和美感,让内心的感悟和艺术的形式在这一创作过程中自然的融合,最终实现艺术中内心之美的表达。由此可知,广彩艺术的美感表达的深刻与否,最根本和最基础的是创作者是否具有审美的人生观。《庄子·内篇·大宗师》有言:“相忘以生,无所穷终。”只有先忘乎自我外在的有限存在,忘记现实世界里普遍存在的意识、欲求、得失,才能将内心的意识真正融入广彩创作的每一个过程、每一个形态、每一个色彩和每一个线条,才能在充满精细技法和有限布局的作品中获得内心的自由和无限的美感。
其次,在创作过程中,内心感悟和发现美感的空间需要不断扩大,很多人看广彩瓷器永远只是瓷器,画彩也从不离开现有的工艺和身边的三寸世界,这样创作出来的广彩瓷器所展现的美不免带着狭隘和局限,很难与观者的内心产生共鸣。因此,在创作中拓宽认识美的空间非常必要,从瓷器之外的世界和自我以外的存在去寻找和寻索。广彩艺术的美,不是源于具体的瓷器作品中或者精美画册中,而是在我们的人生中和自然中。需要创作者用心去体会生活,去观察事物,去品味人生,才能领悟到广阔和深刻的美感。这是纯净的人生观向自然和生活的投射,在这个投射中获得艺术想象的自由和美感的体悟,《庄子·齐物论》有言:“乘云气,骑日月,而游乎四海之外。”刘勰《文心雕龙·神思》有言:“思理为妙,神与物游。”强调的都是灵性的自由,当内心感受到百川之磅礴、千山之壮丽、天地之广阔时,定能在自然中寻找到一种超乎想象和限定的奇妙美感,将这种美感在广彩中表达出来,获得的就不仅是形式上的变化了,而是深刻的内在美感。
最后,广彩在创作中有一个必不可少又需要不断提升修养的关键问题,那就是陶瓷彩绘的技艺。在实际的创作过程中这是最基础也是非常重要的一个方面,广彩瓷器的美感表达主要方式就是这种独特的织锦彩瓷的绘制工艺,这是其实现艺术上唯一性和独特性的重要方式。一个广彩瓷器的作品是不是能表达出内在的美感和独特的形式,最终要从现实的作品来分析,而其作品是否完成最终依赖于这种织锦彩瓷的绘制是否完美。因此,创作者对绘制工艺的熟练及突破是创作广彩艺术的基础技能(例如:颜料的调和,油料的比例,绘画的要点,金线的描画等),对绘制工艺没有好的掌握和修养,便实现不了最终作品的完善,对广彩也只能停留在欣赏的层面,而无法实现艺术的创造,美感也只能停在空想层面。彩绘技艺在实际的操作中是依靠双手的描绘勾勒实现的,十指连心,因此彩绘技艺的提高应该与人生观和内心感悟同时提升,也就是说,创作者要以人生的修养来同样要求技艺的修养。关于这一点,很多创作者似乎都难以走出瓶颈或很难有新的突破,因为彩绘技艺本身具有很强的操作特性和很多的操作内容,有着复杂的工序和技巧,容易使创作者不断地去试验和重复而让内心停留在现实层面中。同时,彩绘技艺也有着属于工艺范畴的一个很大研究和探索空间,在这个空间中也容易给与创作者试验和绘制的满足感,但是这种满足感会将整个创作引向技术的重复和工艺的巧饰,更无从谈及彩绘技艺向人生和艺术的升华。而广彩艺术的彩绘技艺要想实现深层次的美感表达,必须实现技艺的修养,也就是由技进乎道,达到技艺与内心的统一。技艺的升华才能实现工艺与精神的融合,从而在最终的广彩作品中获得深刻的内在美感。
结语
广彩瓷器作为真实的艺术品,本身存在于有限的空间和形态中,但其所蕴含的自然、人生和美感却是无限的。广彩研究者从未停止过发现美的脚步,执着而充满希望的探索,为了那蕴藏在广彩艺术中无限、深刻、丰富的美感以及这种美感背后所积淀的民族文化。这条寻美的路,在当代依旧坚定……
参考文献:
[1] (魏)王弼注,楼宇烈校释:《老子道德经注校释》,中华书局,2008年版。
[2] (清)郭庆藩撰,王孝鱼点校:《庄子集释》,中华书局,1961年版。
[3] 陈玲玲:《广彩——远去的美丽》,九州出版社,2007年版。
[4] 宗白华:《艺境》,商务印书馆,2011年版。
[5] 叶朗:《中国美学史大纲》,上海人民出版社,1985年版。
(袁义宏,华南理工大学设计学院讲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