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法院劳动争议处理中的调解制度改革

来源 :资治文摘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oslo12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本文首先阐述了劳动争议概念及调解的重要性,然后对劳动争议处理中的调解现状及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分析,最后提出了法院劳动争议处理中的调解制度改革设想,以供广大读者参考。
  【关键词】劳动争议;调解制度;调解委员会
  一、劳动争议概念及调解的重要性分析
  劳动争议是指当事人因为劳动权利和义务发生的争议行为,处理机构为人民法院、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或者企业内部的调解委员会,本文主要分析人民法院的劳动争议处理。
  调解在法院劳动争议中的重要性主要包括:第一,调解制度有一定的历史渊源,我国历来重视以和为贵,由第三者出面进行调解并达到谅解符合中华文化,也是促进社会和谐的重要手段。第二,调解制度高效经济并实施比较简单,高效率、低成本是调解的优点,并不需要通过繁琐的仲裁、诉讼程序,一旦成功就结束程序。第三,调解制度解决纠纷的效果好,劳动争议纠纷一般是劳动者和用人单位之间发生的纠纷,只要双方将问题解决好,就不必激化矛盾。
  二、劳动争议处理中的调解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随着我国法制建设的不断发展,调解制度也获得了空间的进步,在法院劳动争议处理中发挥着重要作用,但是还存在一些不足,详细来说主要包括:
  第一,劳动争议调解委员会的中立性受到质疑,一些企业单位的劳动争议调解委员会由职工代表、工会代表、用人单位代表组织,应该是一个中立组织,发挥着第三方的作用,但是在实际工作中却严重偏向用人单位,职工利益受到挑战,并没有达到设想的目标。主要原因包括:首先是工会的资金来自于企业,工会在组织活动中并没有独立的人事权,所以并没有能力做到中立;其次是职工代表一般由企业领导任命,由于自身利害关系,并不愿意代表职工利益。因此可以看出,劳动争议调解委员会虽然具有相应的权力,但是缺乏信任,调解效果有限。
  第二,劳动争议调解委员会存在不健全的问题,一些企业的劳动争议调解委员会成员大多是退居二线的老干部,甚至有些成员提前退休,但是企业并没有及时调整补充,造成委员会队伍萎缩,有些组织属于名存实亡的状态。一些企业在组织过程中,很难立即建立劳动争议调解委员会,再加上法律法规不明确,基本上没有设立相应的组织。
  第三,劳动争议调解委员会规章制度不健全、组成人员素质低等。有些企业虽然已经组建了劳动争议调解委员会,但是往往流于形式,并没有专门的调解委员,也缺乏规章制度,只能在出现问题后现找调解人员,属于兼职人员,并没有受到专门的训练,其调解效果受到质疑,在整个调解过程中很难做到不偏不倚,也很难彻底解决纠纷。
  三、法院劳动争议处理中的调解制度改革设想
  通过以上分析我们能够认识到调解制度在法院劳动争议处理中的重要性,并能够看出目前我国劳动争议调解还存在一些问题,本文认为解决以上问题的主要对策包括:
  第一,强化企业调解委员会调解功能。通过以上分析我们认识到,中立性是影响劳动争议调解委员会有效发挥作用的关键,因此应该加强调解机构组织对等性建设,提升其中立性。首先应该坚持劳动争议调解委员会组织由劳动者和用人单位对等组织,因为其并不是仲裁或者司法机构,所以并不需要对事实进行调查,也并不需要表决,所以应该将其设计为劳动关系双方代表对等组成。其次,定位工会的角色,工会是企业全体工人利益的代表,应该代表工人的利益,所以企业应该给予其一定的独立性,特别是在经济活动、人事任免等方面,这样才能在调解过程中代表职工一方的利益。再次,重新设计调解程序,应该由职工代表和企业代表共同主持调解,经双方同意后才可以利用劳动争议调解委员会进行调解。最后,重新定位劳动争议调解委员会主任的职责,本文认为主任只能发挥主持调解的作用,并不具备决定权,在调解过程中应该坚持双方平等的原则。
  第二,加强基层民间调解组织的建设,提升对劳动争议的调解功能。目前我国很多企业并没有建立劳动争议调解委员会,民间调解组织在这一方面有很大的作用空间,本文认为民间调解组织的作用主要包括:首先,民间调解组织应该调整自己的工作思路,坚持“守土有责”的观念,为广大职工主动提供调解服务。基层民间调解组织应该主动接受调解咨询服务,发挥自身在调解方面的优势,取得所在区域企业的信任,并建立长久合作关系。其次,民间调解组织在发挥作用时应该坚持中立性原则,由企业团体、职工代表、工会团体代表等组织,在劳资关系上坚持立场中立,选择威信度较高的成员担任调解委员会主任。最后应该坚持灵活调解的原则,由立场中立的调解员主持调解,按照“三方原则”组建调解委员会进行调解。
  第三,从体制上對现行调解机构和调解机制进行根本性变革。首先应该改革调解机构,建立独立中立的劳动争议调解组织,将调解组织向企业外部转移,建立社会化、专门化的调解组织,从而确定其基本制度改革方向。脱离企业建立独立的劳动争议调解委员会是提高其调解机能的关键也是适应新形势发展的需求,可以在调解立场上实现和体现中立的立场,为调解的有效开展、公平开展奠定基础。本文认为劳动争议调解委员会模式选择方面应该坚持独立的原则,不能受到外界企业的干扰,在处理争议过程中不能有自己的利益,始终保持中立性。
其他文献
【摘要】我国予以公布《不动产登记暂行条例》并自2015年3月1日起施行。此条例的有效施行,能够更好的整合不动产登记职责,规范登记行为,方便群众中请登记,保护权利人合法市场秩序,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迅速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人们对楼梯间的使用在邻里间往往会发生许多小的摩擦,引起邻里关系紧张,而有严重的还诉诸到法院。这些都有违睦邻友好、团结互助等的原则。为解决楼梯使用问题,而采用分层计价方式通过等差式方
期刊
【摘要】长征精神是中国红军在极端艰难困苦的环境下形成的一种永不言弃的伟大民族精神。长征精神对我们时下的改革开放有着重要的启示作用。基于深化改革的视角,阐述长征精神的现实启示。以期能在改革的攻坚期,强化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为深化改革提供强有力的精神支撑。  【关键词】长征精神;现实启示;深化改革  今年,是中国工农红军长征胜利八十周年。历史是事实,事实更具说服力,史能明智,我们以史为鉴,从长征
期刊
【摘要】紫砂雕塑作为我国优秀的砖统文化艺术之一,它体现了中国人民的智慧所在,是我们中华民族的瑰宝。紫砂雕塑有着悠久的历史文化,具有鲜明的民族特色,而且随着时代的发展,紫砂雕塑的形式越来越丰富多彩,紫砂陶艺以手工完成雕塑人像艺术,相相如生的人像雕塑维妙维肖也因紫砂泥的触摸富有弹性感,使得紫砂雕塑更富有一番逼真性现代紫砂雕塑的发展不仅要吸收磚统,在民族文化发展长河中,雕塑以各种材质不同而形意相同的形式
期刊
【摘要】本文对罗斯福的自然权利自由主义产生的背景、发展历程进行阐述和研究。罗斯福发展了古典自由主义的自由理念,罗斯福从三个方面论述了政府权利的转变.由原来的“被动权利”转变为“主动权利”。  【关键词】罗斯福;自由主义;政府权利  罗斯福的自然权利自由主义的重点是提出了经济权利,政府干预经济具有重要意义,罗斯福的自然权利自由主义是美国古典自由主义和现代自由主义的分界线,对于罗斯福的自然权利自由主义
期刊
【摘要】本文通过考察江津耀文老年公寓、区福利院寿康养老服务中心、“敬老工程示范基地先行先试重点工程”津山云燕项目,与不同养老服务需求群体座谈交流,从政府部门以及相关的非营利组织获取一手资料,以注入社会资本为切入点,從多个不同环节进行系统调查分析,重点解答了养老服务产业发展的社会资本参与机制、政府职能定位等破解养老服务产业发展难点的关键问题,以期为江津推进养老服务产业发展提供参考。  【关键词】社会
期刊
【摘要】近几年来,许多学者就民主社会主义与科学社会主义研究越来越多,还有就中国是民主社会主义还是科学社会主义进行了激烈的争论,其实民主社会主义与科学社会主义是两个不同的概念,有本质的区别,本文试从指导思想、追求目标度实现途径、建立的经济制度及政治制度、支持者的范围等四个方面把这两个概念区别开来。  【关键词】民主社会主义;科学社会主义;区别  民主社会主义与科学社会主义这两种思潮从根本上是对立的,
期刊
【摘要】近年来,我区在建设法治政府方面进行了积极尝试与探索,取得了较好成绩,但仍存在一些问题。本文提出推进法治政府,建设的“七项建议”,以期为深入推进依法治区、加快法治政府建设提供参考。  【关键词】法制政府;江津;实践探索  一、我区法治政府建设存在的问题  近年来,我区从依法行政、健全政府决策机制、优化政务服务环境、完善行政监督机制等方面人手,认真贯彻落实依法治国基本方略和依法行政方针政策,着
期刊
改造战犯是属于国际惯例范畴的问题。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处置战犯成为了同盟国处理战后问题的头等大事,如何改造这些犯有深重罪孽的战犯,同盟国重视用法律的形式给他们定罪,未考虑如何改造这些战犯。1950年新中国从苏联政府接手969名日本战犯,并对其进行改造,在执行国际惯例的基础上,依据人道主义精神对战犯改造进行了创新。根据惩罪不惩人的方针,重点进行思想方面的改造。由于措施得当,战犯们全部认罪忏悔。被释放
期刊
【摘要】随着改革开放的逐步深入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进一步发展,人们的社会价值取向呈现多元化趋势。在此形势的影响下,大学生社会责任感缺失现象不容忽视。探讨大学生社会责任感缺失的现状、原因及培养对策已成为高校德育工作者所面临的重要课题。  【关键词】大学生;社会责任;培养  社会责任感指人们在社会生活中对自己完成任务、履行责任的情况所持积极主动的态度而产生的情感体验,是与人的理想、志向和价值观高度统一
期刊
【摘要】现代企业员工培训不仅仅是针对企业本身的效益而言,培训更涉及到员工的自身利益,主要目的在于提高团队合作的能力,提高员工的接受与理解任务的能力,总结与提高的能力以及领导与组织团队的工作能力。最终目标在于使得员工的知识、技能、工作方法、工作态度以及工作的价值观得到改善和提高,从而发挥出最大的潜力提高个人和组织的业绩,推动组织和个人的不断进步,实现组织和个人的双重发展。  【关键词】人力资源管理;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