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父为子隐,子为父隐"的主张是孔子针对"直躬证父"提出的,近现代肯认和维护孔子主张的学人虽然有着相近的思想旨归,但对"直躬证父"一章的注释和解读存在歧异,塑造了"真"的直躬、"酷"的直躬、"丑"的直躬三种人物形象,对孔子主张的正当性论述则存在神圣性叙事、生活化叙事和法律性叙事三种选择。揭示这些注释和解读当中的分歧,不难发现不同时代、不同社会环境下的儒学处境,也能为儒学现代价值的重新审视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