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一点更快乐

来源 :安邸AD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olo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广告人出身,蓬勃的好奇心和全天候开启的美物探索雷达曾使Juan生个人的“恋物癖”史上也创造过几个峰值:旅居雅加达时搜罗了很多印尼木质家具、古董、风土味的面具;多到一个餐柜都装不下的、来自全世界的器物;一度热爱的各式北欧风格家具家饰……,经历了“转型”,“连常常光顾的画廊也不太敢再去,怕自己经不住‘诱惑”。
  现在,再遇到心动的物件,他总是会先停下来在心里默默问自己两个问题:“和居家相配吗?”“我会喜欢很久吗?”
  住腻了位于北外滩的河滨大楼,尝试了两年酒店风格的现代公寓,却“因为感觉不像自己”,机缘巧合物色到Art Deco鼎盛时期法国建筑师Paul Veysseyre在上海设计的代表作之一,Juan于是在去年3月搬回了淮海路上的老公寓。
  因此,留在这个家里的就真的是那些“无法割舍”的东西:婴野赋和一位曾在尤伦斯当代艺术中心展出的泰国艺术家的作品、从印尼淘来的陶器、用惯了的茶杯……还有,通过苛刻的“不断拷问”严挑细选来的新物件:餐厅一面墙有着“极光的美感”的音箱,HAY的餐桌3件套;类似小木偶造型的3座小镜子分别有着黄色、绿色和粉色的贴面;漫步巴塞罗那时,在偶遇的服饰店里购得的T台走秀装置——荷兰定制的陶瓷头套……“我偏爱当代的、几何造型、有色彩、有趣味、手工感、装饰性强的类艺术品及Unique(独一无二)的家居饰品。”Juan试图归纳自己的购物标准。
  15年前,受室内设计师朋友的熏陶,Juan对家具设计也产生了强烈的兴趣。凭着天生的悟性,设计的家具曾在朋友的设计品店铺中销售;委托帮佣阿姨介绍的当地工厂加工,利用铁板焊接成简约工业风的电视机柜、茶几、边桌仍然在家中发挥着功用;受主编之邀为一本家居杂志周年庆设计的那张户外单人沙发,摆在餐厅一角仍然颇为显眼……
  “其实,每一件东西都像是凝固了生活的某个时刻,当你看到它的时候,那个时刻仿佛又重新回到眼前。”Juan说。就像他收藏着的艺术家限量版酒瓶、自己设计的沙丁鱼罐头总能把他带回参与这些项目时的日日夜夜。
  搬家之际,他辞了职,从上海出发,途经新加坡、法国、西班牙、美国、阿根廷直抵墨西哥、日本,做了一次历时两个月的长途旅行,似乎趁此机会对生活本身也做了一次重新布局。
  他就近找了一份新工作,省去路上通勤的时间。“原来每个周末都要租车跑到市区来,约朋友吃饭,或是在家里大搞轰趴,其实都在忙着照顾别人,自己的享受倒很有限”。Juan平静地说,“现在更愿意静静地宅在家里。”
  他把每个类别的服饰也尽量缩减到10件以内,生活变得益发简单,反而放大了那些小确幸:在宠物猫住的房间里栽一盆多肉植物盆景;用日本买来的包装纸配上衣标上剪下的小人,配上镜框,就是一幅自制艺术品;从网络上下载照片PS一下,就成了卧室最个性化的装饰;关掉吊顶的白炽灯,在Tacia的半圆灯、豆腐灯、Lumio翻页书灯所营造的温暖氛围里,从小米盒子里选一部轻松的喜剧……
  他收集凯歌皇牌香槟的限量版包装,因为他最爱黄色,玄关的户外型花坛里种着黄色的小花、黄色的沙发、餐桌上黄色的插花都笼罩在从临窗宽阔窗棂里射进来金色阳光的光晕里。他说,因为黄色象征的是生命力。
其他文献
一走入龙美术馆,便能看见在右前方的第一展厅内,11米高的空间几乎已被一县形如金字塔的铝制框架完全占据,只露出了底下一小块清水混凝土地面,令人错觉这里是正在搭建的布展现场。不时有观众从我们身边经过,走人这座“金字塔”,随之而来的是抑制不住的惊叹,然后是持久的徘徊,甚至有人索性平躺在地,抬头仰望!  这令人会着魔的“金字塔”正是埃利亚松此次为龙美术馆量身定制的场域装置《开放的金字塔》。塔尖处的聚光灯在
期刊
90年前,建筑大师邬达克曾在今天的番禺路、新华路、延安西路 一带设计了一个包括76个单体项目、涵盖各式风格的建筑群。如今 通过城市更新,当年神秘的历史保护建筑和封闭的生产性研究所陆 续开放,为社区居民提供多元服务的空间。位于长宁区番禺路381号 的幸福里就是一个优秀案例——由原上海橡胶研究所改造成的幸 福里和幸福集荟是设计师黄全的作品,他说:“在改造时,幸福里并 没有对原有‘里弄元素’进行放大,而
期刊
“我是天空里的一片云,偶尔投影在你的波心。”此情此景,我 们都怀疑设计师顾忆的灵感是从徐志摩的这首诗而来的。他却调皮 一笑道:“那天我们坐在这古老门槛上发呆,真的正好天上飘来一朵 云,投影在这院子的水面上,大家都觉得:哇,好美。”那是他眼中最 高级的装置——转瞬即逝,想要采撷下这天边偶然的一朵云,他和 自己的团队只好用了最“笨”的办法,亲手做出了这个四面皆可观赏 的云朵装置,轻盈“悬浮”在这个庭院
期刊
如果你不小心在前门的老胡同里迷了路,或许你会经过一处河 边,河畔有一座精致的古宅子,透过柚木窗窥探其中,你会发现里面 的人大多在安静地阅读杂志,或信步于书架边浏览。这是“春风习习 杂志图书馆”,诗意的店名取自“每一次手动翻页带来的空气波动, 如同春风拂面”。与多数书店不同的是,杂志是这里唯一的读物种 类。店内精选了300多种来自国内外的杂志,涉猎艺术、设计、攝影、 先锋文化种种,甚至也有已“停刊”
期刊
在香港岛的南端,Sylvie Lamboote一家住在赤柱海边一幢三层景观小别墅里,独特的山顶位置和室内设计,令室内外完美结合,别具风情。  在寸土寸金、格外看重私密性的香港,能拥有一栋临水而居、坐拥海景的房子是十分奢侈、幸福的事。Sylvie在意大利长大,6年前从英国搬到了香港,她和丈夫Federico及5个孩子住在一起。“我们一搬到香港就生活在赤柱,当时租住在旁边的公寓,我们非常喜欢这里。每天
期刊
生活于洛杉矶的意大利设计师Mattia Biagi在米兰设计周期间,于Rossana Orlandi的设计空间中展出了他的最新作品:将生活中的图像素材打印于大理 石表面上,拼凑成—个极具戏谑感的人脸形象椅背,正面则是单人座倚。—旁摆放的金属网编制蘑菇来自意大利设师Benedetta Mori Ubaldini。  1.模仿经典椅形,却以独特的手工工艺制作完成,蓝与绿的混合颜色搭配凹凸不平的表面,令
期刊
在店内咖啡区干净利落、“去修饰”之余,设计师好友王 喆定做的纯铁桌子分量厚重,沉淀下整家店的气质。  几位爱设计的年轻人各自发挥所长,攒出了一个 forsample,以独一无二的商品与一个“去修饰” 的空间,为你的生活注入“罕见于市”的口味。  当见到一位举着栗子的小人灯箱时,历经“七弯八拐”的我们终 于来到了目的地:forsample拂一个山坡,这是家如隐蔽坐标般有些 “特立独行”的店。fors
期刊
在经过一家大理石加工厂、一间木工坊与陶瓷作坊之后,我们来到这座低层 红砖建筑——A/D/O,MINI的创意孵化空间。与周遭相似的建筑特色令它隐身于布 鲁克林这片有着兴旺制造业的区域,并与东河对岸的曼哈顿摩天楼群形成鲜明对 比。这时,同行的空间运营总监NatePinslev看着远方,自信地说,“这里有着未来”。  空间后方的中庭正在进行一场艺术装置展,数座高达2米多的镜子柱体运转 着,其动态变化基于
期刊
鲜明的木质格栅结构布满了Wi"空间,上方层叠的白色色片令 人联想到对浩瀚书海的隐喻,言几又的王府中環新店就这样以一番 书香木色开门见山。单色冷、暖色灯光通亮于整体,这种冷色调内加 入暖色的光源设计有意暗示了一层含义:艺术看似“冷漠”,但真正 进入它时,就会被无尽的热情与创意包围——在这样的环境中,一 层空间主要售卖国内外的艺术、设计及摄影类等文化书籍,从杉本 博司影集到建筑灵感图册,信手拎起一本,
期刊
关于吃和中国人的餐桌文化,张爱玲曾写过一句:“中国人好吃,我觉得是值得骄傲 的,因为吃是一种最基本的生活艺术。”崭新的Together愚舍(以下称rrogether)餐厅内的玻 璃隔窗上也引用了另外一位女作家弗吉尼亚.伍尔芙在《一间自己的房间》里写的一句话: “One cannot think well,love well,sleep wellifhe has not dined well.”中文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