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宫动脉灌注栓塞术在宫颈妊娠或子宫下段切口妊娠中的应用观察

来源 :家庭心理医生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guigui199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目的:探讨应用子宫动脉灌注栓塞术治疗子宫下段切口妊娠及宫颈妊娠的临床效果。方法:将我院收治的62 例子宫下段切口妊娠及宫颈妊娠的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各31例,采用常规方式对对照组患者实施治疗;采用子宫动脉灌注栓塞术对治疗组患者实施治疗。结果:治疗组患者治疗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机体状态复常时间和术后住院治疗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结论:应用子宫动脉灌注栓塞术对子宫下段切口妊娠及宫颈妊娠的患者实施治疗的临床效果显著。
  关键词:子宫下段切口妊娠;宫颈妊娠;子宫动脉灌注栓塞术
  【中图分类号】R711.7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8602(2014)09-0039-01
  宫颈妊娠及子宫下段切口妊娠的实际临床发病率极低,不到异位妊娠临床总发病率的1%[1]。本文对子宫下段切口妊娠及宫颈妊娠患者应用子宫动脉灌注栓塞术的治疗效果进行研究。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我院收治的62例子宫下段切口妊娠及宫颈妊娠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各31例。对照组中未产妇19例,经产妇12例;患者年龄27岁-46岁,平均年龄(34.2±0.6)岁;持续出血时间4 d-19d,平均持续出血时间(9.4±0.8)d。治疗组中未产妇21例,经产妇10例;患者年龄25 岁-45岁,平均年龄(34.4±0.5)岁;持续出血时间5 d-19 d,平均持续出血时间(9.3±0.9)d。2 组患者一般资料无显著性差异(P>0.05)。
  1.2 方法
  1.2.1 对照组治疗方式采用常规子宫切除术实施治疗。
  1.2.2 治疗组治疗方式采用子宫动脉灌注栓塞术实施治疗。
  1.3 观察指标
  对2 组患者机体状态复常时间、手术后各项病情治疗指标及平均住院时间进行观察比较。
  1.4 疗效评价
  治愈:持续出血等基本消失或者完全消失,人绒毛膜促腺激素(HCG)水平完全恢复正常;有效:持续出血等明显减轻,HCG 水平的改善幅度超过50%;无效:持续出血等临床症状表现经治疗后没有任何好转,检查结果显示HCG水平异常[2]。
  1.5 统计学方法
  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x±s)表示,采用t 检验,计数资料采用χ2 检验,P<0.05 为差异有显著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机体状态复常时间和术后住院治疗时间对照组应
  用常规子宫切除术治疗后(7.34±1.53)d,患者机体状态完全恢复正常,术后共计住院治疗(11.84±2.06)d;治疗组应用子宫动脉灌注栓塞术治疗(5.12±1.07)d,患者机体状态完全正常,住院治疗(8.44±1.18)d,组间比较差异显著[t1(机体状态复常间)=11.2351,t2 (术后住院治疗时间)=12.332,P<0.01]。
  2.2 子宫下段切口妊娠及宫颈妊娠病情治疗效果对照
  组应用常规子宫切除术治疗后子宫下段切口妊娠及宫颈妊娠病情控制总有效率为64.5%;治疗组应用子宫动脉灌注栓塞术治疗后子宫下段切口妊娠及宫颈妊娠病情控制总有效率为90.3%,2 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3 讨论
  由于患者宫颈平滑肌组织相对较少,收缩力差的弹力纤维含量较高,在妊娠后易由于宫颈收缩乏力而最终导致大出血;子宫下段切口妊娠则由于受精卵着床、发育的位置在子宫下段切口的瘢痕组织内,随孕囊发育而不断增大,易导致子宫发生破裂,对患者生命造成严重威胁,以往临床多采用子宫切除方式对该类疾病进行治疗[32]。应用子宫动脉灌注栓塞术对子宫下段切口妊娠及宫颈妊娠的患者实施治疗主要具有以下优点:①与全身化疗治疗方式比较,子宫动脉灌注栓塞术的实际用药量较小,可更有效将胚胎组织杀死,比化疗产生的副反应更小;②可对出血进行有效控制,在清宫术中可在最大程度上避免大出血的发生;③避免了中转手术,可避免切除子宫,保存生育能力,保证患者生活质量[4]。
  参考文献:
  [1] 兰为顺,杨文忠,袁先红等.子宫动脉灌注化疗加栓塞术在宫颈妊娠中的应用[J].临床放射学杂志,2009,25(3):289.
  [2] 黎雪琴,张建廷,高永新,等.宫颈妊娠的介入治疗[J].实用放射学杂志,2010,20(3):222.
  [3] 贺素明. 应用子宫动脉灌注栓塞术治疗子宫下段切口妊娠及宫颈妊娠的临床效果[J].中国妇幼保健杂志,2012,21(7):121-122.
  [4] 李丹、黄瑜瑷等. 研究112例子宫动脉灌注栓塞术治疗子宫下段切口妊娠及宫颈妊娠的临床效果[J].临床医学研究杂志,2013,28(9):21-22.
其他文献
摘要:目的:对神经外科术后重症患者采取气压治疗的方法的实际效果进行研究分析。方法:根据2010年至2013年我院接收的33例神经外科术后重症患者来进行研究分析,将他们作为观察组,采取气压治疗,选择同期35例患者来采取常规术后治疗,对比分析两组患者之间的治疗效果和改善情况。结果:33例观察组患者有1例深静脉血栓病例,对照组一共有6例深静脉血栓患者,两组患者的下肢肿胀情况以及血栓产生情况具有统计学差异
期刊
摘要:目的:分析巨大胎儿的分娩结局,降低母婴并发症,提高新生儿成活率。方法 回顾性分析医院妇产科96例巨大胎儿的临床分娩资料,并与同期正常儿的分娩资料进行对比。结果:巨大胎儿的发生原因与产妇的身高、体重、产次和孕期有一定关系,巨大胎儿在生产时发生难产、母婴发生并发症的几率都比正常儿高。结论:针对引起巨大胎儿的产生的原因,在孕期做好预防措施,分娩时采取合适的分娩方式,可降低巨大儿难产和发生并发症的几
期刊
摘要:基层社区是推行健康教育的关键节点,多年来社区推行健康教育于计划免疫工作,相关疾病发病率均呈逐年下降趋势。应继续加大宣传教育力度,使社区居民积极配合工作,确保计划免疫质量,从而控制相应传染病发生和传播。  关键词:健康教育;社区;计划免疫;医学模式  【中图分类号】R39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8602(2014)09-0025-01  计划免疫工作是根据某些传染病的发生规
期刊
摘要:目的:研究分析老年重症心力衰竭急诊内科治疗的临床措施及推广价值。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老年重症心力衰竭患者80例,分为观察组与参考组,各为40例,给予观察组患者厄贝沙坦氢氯噻嗪联合美托洛尔治疗,给予参考组患者美托洛尔治疗,观察两组患者临床治疗效果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为92.5%,参考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为72.5%,数据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期刊
摘要:目的:探讨反复喘息患儿的转归及吸入激素的临床效果。方法:统计分析2012年3月至2014年3月我院儿科收治的100例反复喘息患儿的临床资料。结果:首次发病年龄~12 个月组、~3 岁组、~7 岁组患儿的反复喘息临床控制率71.4%(15/21)、70.8%(17/24)、78.9%(30/38)均明显比~12 岁组患儿40.0%(4/10)高(P0.05);吸入治疗组患儿的反复喘息临床控制率
期刊
摘要:目的:分析并总结小儿脑损伤早期的治疗作用以及干预康复训练的效果。方法:选取50 例脑损伤患儿,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25 例,观察组给予综合干预康复治疗,对照组给予运动疗法,采用综合评定的方法评定并比较康复效果。结果:对于本组脑损伤患儿的早期治疗与干预训练周期为1-2 年,观察组患儿的治疗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对照组单
期刊
摘要:目的:对小儿肺炎临床治疗资料进行总结,为进一步提升治疗效果积累临床经验。方法:对2011年2月至2013年2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73例小儿肺炎病例的临床治疗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有4名患儿因病情较重转院治疗,其余69例患儿经治疗后,全部治愈出院,治愈率为94.52%。结论:小儿肺炎早期诊断及治疗,可使患儿康复时间缩短,并发症减少,减轻患儿痛苦及其亲属负担。  关键词:小儿肺炎;治疗体会  
期刊
摘要:前庭大腺囊肿/脓肿,属于妇科的一种非常普遍的病症,在临床上治疗方法非常多,一般是以手术引流为主。但通过对前庭大腺中小脓肿切开引流方法进行了改进,取得了比较满意的效果。  关键词:前庭大腺脓肿;治疗;新方法;临床  【中图分类号】R271.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8602(2014)09-0037-01  前庭大腺(即巴氏腺)位于两侧大阴唇的下方,腺管开口在小阴唇内侧靠近处
期刊
摘要:目的:探究与分析综合疗法治疗慢性盆腔炎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我院自2013年8月至2014年8月收治的90例慢性盆腔炎患者作为临床研究对象,采取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单纯治疗组与综合治疗组,每组各45例。单纯治疗组仅给予抗生素治疗,综合治疗组在单纯治疗组基础上加用超短波、中频电联合中药灌肠治疗,观察与对比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结果:对照组经过治疗后总有效35例,占77.78%,试验组经过治疗后总有效
期刊
摘要:目的:有效的清洁灌肠方法及临床应用。方法:在传统清洁灌肠方法的基础上,采用旋转体位,增加插管深度,控制药液灌入速度的综合改进方法,进行清洁灌肠,从而提高肠道清洁率。结果:按改良后的方法进行清洁灌肠,排便后30分钟行腹部平片,清洁肠腔总有效率98%,明显提高了肠腔清洁效果。结论:满意的肠道准备,是提高结肠疾病诊断与治疗的关键。  关键词:有效;清洁灌肠;旋转体位;临床应用  【中图分类号】R2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