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苏州耦园位于江苏省苏州市内仓街小新巷,原为清初陆锦涉园。清初,保宁知府陆锦致仕归里后于此始构涉园,一名小郁林。后一度由书法家郭凤梁赁居。继为崇明祝氏别墅。同治十三年左右,归按察使湖州沈秉成,聘画家顾沄主持,重修扩建如今。因一宅而有两园,遂称耦园,并寓夫妇偕隐双栖之意。全园布局,颇为得法。黄石假山作为全园主题,堆叠自然,位置恰当,陡峭峻拔,气象雄浑,为苏州园林黄石假山中较为成功的一座。实为值得游赏流连的去处。此园因在住宅东西两侧各有一园,故名耦园。古时两人耕种为“耦”,“耦”、“偶”相通,寓有夫妇归田隐居之意。
东园面积约4亩,以山为主,以池为辅,重点突出,配搭得当。主体建筑坐北朝南,为一组重檐楼厅。这在苏州园林中较为少见。其东南角有小院三处,重楼复道,总称“城曲草堂”。西园面积更小,以书斋及织老屋为中心,前有月台,宽敞明亮,后有小院,幽雅清秀,隔山石树木又建书楼一座;其南亦有一院,为不规则形状,西南角设假山,设置花木,间置湖石,显得幽曲有趣。
全园主景黄石假山,筑于城曲草堂楼厅之前,石块大小相间,手法逼真自然。假山东半部较大,自厅前石径可通山上东侧的平台及西侧的石室;平台之东,山势增高,转为绝壁,直削而下,临于水池,绝壁东南设磴道,依势下至池边,此处气势为全山最精彩处,假山西半部较小,自东而西逐级降低,坡度渐缓,止于小厅右壁。东西两半部之间有谷道,两侧削壁如悬崖。而绝壁东临水池,假山体量与池面宽度配合适当,空间相称。山上不建亭阁,而于山顶山后铺土之处,散置十余种花木,随风摇曳,平添了山林趣味。而池水随假山向南伸展,曲桥架于水上,池南端有阁跨水而筑,称“山水阁”,隔山与城曲草堂相对,形成以山为主体的优美景区。
苏州的香山位于太湖之滨,有2500多年的历史,这里百余村庄人多地少,自古出建筑工匠,因从业者技艺不凡,人称“香山匠人”。香山帮是一个以苏州市吴中区胥口镇为地理中心,以木匠领衔,集泥水匠、漆匠、堆灰匠、雕塑匠、叠山匠、彩绘匠等古典建筑工种于一体的建筑工匠群体。他们将建筑技术与建筑艺术巧妙结合起来,创出了中国建筑史上的重要一脉——“香山帮”,后来,以香山帮模式建造的房子,就叫“苏派建筑”。史书上曾有“江南木工巧匠皆出于香山”的记载。
从江南民间宅第、苏州古典园林到寺庙道观建筑、京城皇家宫殿,香山帮工匠营造了无数令人叹为观止的杰出作品。其中,苏州园林和明代帝陵已成为世界文化遗产。“香山帮传统建筑营造技艺”被誉为苏式建筑的杰出代表,将建筑技术与建筑艺术融为一体,是中国古代汉族建筑业的重要流派。香山帮的建筑技艺,在土木工程上秉承了汉族传统建筑的营造法式,有着浓厚的地方特色,在建筑装饰上则以苏式风格的木雕、砖雕、彩画见长。
APPLE:
最近美国大都会博物馆的Met Ball 成为了全球时尚与艺术的焦点。今年的主题展览是“中国:镜花水月”。该展览的艺术总监是著名导演王家卫,展览主要展示的是中国文化主题的服饰演变与创新。将高级时装与中国书画,瓷器以及包括电影创作在内的其他艺术形式对照展陈,借以呈现中国意象的迷人回响。除了以上的中国文化元素,其实大都会博物馆里有一座中式园林——明轩。这座园林跟苏州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它出自苏州香山帮之手。
过汉泉:
明轩是纽约大都会艺术博物馆唯一的中国建筑,仿照苏州园林网师园的园中园“殿春簃”庭院而建造,占地仅400平方米,屋宇、曲廊、山石、寒碧泉、小亭一应俱全。当时是1979年,邓小平副总理访问美国,这次出访中,邓小平与时任美国总统的卡特决定在美国纽约大都会艺术博物馆建造苏州园林明轩。
明轩的建筑材料在苏州加工好,再运到美国安装。年底的时候我们一共27人去美国进行施工,我当时是负责大木作。按照中美双方合同面规定,同样的工程要做两套,第一套作为实样,建造在苏州东园,1979年4月落成。5月,主要出资人阿斯特夫人及博物馆负责人等实地考察后对其极为满意。6月份开始制作运往美国的构件。所以现在东园的明轩跟美国大都会的明轩是一模一样的。
韩剑峰:
香山帮以木匠领衔,是一个集木匠,泥水工,石匠,漆匠,堆灰匠,雕塑匠,叠山匠,彩绘匠等古典建筑中全部工种于一体的建筑工匠群体,叠山理水,掇山植树。人工造园是香山帮匠人的特长。并有一支专业队伍叫叠山匠,虽人数不多但驰名中外,技艺高超,令人叹服。香山帮建筑的特点是色彩和谐,结构紧凑,制作精巧,布局机变等。具体表现为艳丽多姿的园林建筑,奇巧精细的梁架结构,精美机变的腰檐转角,朴实典雅的房屋装修。香山帮匠人的出名和当地的地理环境、条件有关,香山本身北靠穹隆山,南邻太湖,地少人多,经过多少年的变迁慢慢就形成了一种自己的建筑风格。
过汉泉:
我是木匠,在香山帮里面木匠分为大作与细作。我是主要负责大作,大作一般就是梁架结构。细作是雕花类,包括雕花屏风,花窗等等。一般雕花的木材多为银杏与香樟,因为它们的材质比较软。现在拙政园留听阁里的一堂银杏木立体透雕《松竹梅鹤飞罩》就是香山帮雕刻的代表作。
韩剑峰:
传统手艺一般都是口口相授,香山帮也如此,研究古建筑的人都知道一本《营造法原》,这是一部苏工巨著。是香山帮建筑大师姚承祖整理编辑而成,它集中了历代香山匠人营造经验精华,也是唯一记述江南地区代表性建筑做法的专著。香山帮的工艺不像西方的工艺可以精确地复制量化。很多细节处都是靠着老匠人一代代地将经验传授下去。 陈平:
在历史滚滚长河中,一些东西随着历史的脚步前进,一些东西也会放慢步伐,更有甚者是停止了脚步,从此消失。同时也会有一些新的东西出现,这是历史发展的必然!古人制作一个器物,从来没有简便方法,没得半点马虎,是经过再三摸索出来的,“器”与“人”在某种程度上来说,是气息相通的。机械化大生产是追求高效的,其必然会造成工匠会去丢弃过去手艺人一直恪守的专注劲儿,这也必然会使器物失去一种灵性,就像我们看画的原作时所具有的灵光,看机械复制品是不可能具有的!
刘平:
我第一次进入苏州园林就迷失了,曲径通幽移步换景的画面让我仿佛置身于山野之中。一个隐字概括了苏州园林的精髓,大隐隐于市。苏州园林较之北方皇家园林少雕梁画栋与大漆,但是大都同为榫卯木结构,这些奇巧的工艺应该是机器所不能及的。记载从商朝起就已经有铁钉了,但是在建筑上用的还是不多。
过汉泉:
榫卯的契合度是坚固的,这个就要考验匠人的工艺,榫卯的接合处是可以移动的,而用钉子固定是死的,少了一份韧劲。但是铁钉一般都是用在小件上,像窗棱等处,大的部件接缝处用的大多数是竹钉,因为竹钉有韧性且不会生锈,要说一座木结构的房子完全不用一颗钉,那就是骗外行人的。像我们木匠这一行,从学徒开始到出师,基本上要六年,香山帮的工艺在细节,一扇窗就可以看出来,每一条线是不是水平垂直,这是一种基本功,虽然现在有些也需要机器来配合,但是手作还是需要的。
陈平:
我曾经做过一个装置,名字就叫《香山帮》。是以收集苏州的木匠工具为素材的作品。一次偶然的机会,在旧木市场看到一个老木匠将自己过去几十年的工具弃之于旮旯里,落上一层灰尘,破旧中那份沧桑引起了我的注意。我试着让老木匠转让给了我。从此之后我就开始留意这类工具,慢慢地一个作品的概念就在我的脑海里形成了,最初的念头本只是叹息一个如此伟大的传统工匠手艺的流失,工匠群体在工业化的历史进程中日益细微,日益荒废。后来就想让作品能引起人们的关注,强化苏州传统手工艺的历史辉煌。
APPLE:
古往今来所有不可多得的臻品,背后都隐藏着专注、技艺和对完美的追求,体现着匠人的“匠心巧思”。这是一种情怀,一种信念,一种态度,一种精神!中国建筑走过了千年的岁月,每个时期都形成了自己独特的风格和多样的形式,无论是正凛大气的宫廷殿堂,还是诗情画意的自然式园林,无不体现着古今建筑师与工匠的匠心独运。香山帮传承的更是这份根植于心的匠心。
东园面积约4亩,以山为主,以池为辅,重点突出,配搭得当。主体建筑坐北朝南,为一组重檐楼厅。这在苏州园林中较为少见。其东南角有小院三处,重楼复道,总称“城曲草堂”。西园面积更小,以书斋及织老屋为中心,前有月台,宽敞明亮,后有小院,幽雅清秀,隔山石树木又建书楼一座;其南亦有一院,为不规则形状,西南角设假山,设置花木,间置湖石,显得幽曲有趣。
全园主景黄石假山,筑于城曲草堂楼厅之前,石块大小相间,手法逼真自然。假山东半部较大,自厅前石径可通山上东侧的平台及西侧的石室;平台之东,山势增高,转为绝壁,直削而下,临于水池,绝壁东南设磴道,依势下至池边,此处气势为全山最精彩处,假山西半部较小,自东而西逐级降低,坡度渐缓,止于小厅右壁。东西两半部之间有谷道,两侧削壁如悬崖。而绝壁东临水池,假山体量与池面宽度配合适当,空间相称。山上不建亭阁,而于山顶山后铺土之处,散置十余种花木,随风摇曳,平添了山林趣味。而池水随假山向南伸展,曲桥架于水上,池南端有阁跨水而筑,称“山水阁”,隔山与城曲草堂相对,形成以山为主体的优美景区。
苏州的香山位于太湖之滨,有2500多年的历史,这里百余村庄人多地少,自古出建筑工匠,因从业者技艺不凡,人称“香山匠人”。香山帮是一个以苏州市吴中区胥口镇为地理中心,以木匠领衔,集泥水匠、漆匠、堆灰匠、雕塑匠、叠山匠、彩绘匠等古典建筑工种于一体的建筑工匠群体。他们将建筑技术与建筑艺术巧妙结合起来,创出了中国建筑史上的重要一脉——“香山帮”,后来,以香山帮模式建造的房子,就叫“苏派建筑”。史书上曾有“江南木工巧匠皆出于香山”的记载。
从江南民间宅第、苏州古典园林到寺庙道观建筑、京城皇家宫殿,香山帮工匠营造了无数令人叹为观止的杰出作品。其中,苏州园林和明代帝陵已成为世界文化遗产。“香山帮传统建筑营造技艺”被誉为苏式建筑的杰出代表,将建筑技术与建筑艺术融为一体,是中国古代汉族建筑业的重要流派。香山帮的建筑技艺,在土木工程上秉承了汉族传统建筑的营造法式,有着浓厚的地方特色,在建筑装饰上则以苏式风格的木雕、砖雕、彩画见长。
APPLE:
最近美国大都会博物馆的Met Ball 成为了全球时尚与艺术的焦点。今年的主题展览是“中国:镜花水月”。该展览的艺术总监是著名导演王家卫,展览主要展示的是中国文化主题的服饰演变与创新。将高级时装与中国书画,瓷器以及包括电影创作在内的其他艺术形式对照展陈,借以呈现中国意象的迷人回响。除了以上的中国文化元素,其实大都会博物馆里有一座中式园林——明轩。这座园林跟苏州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它出自苏州香山帮之手。
过汉泉:
明轩是纽约大都会艺术博物馆唯一的中国建筑,仿照苏州园林网师园的园中园“殿春簃”庭院而建造,占地仅400平方米,屋宇、曲廊、山石、寒碧泉、小亭一应俱全。当时是1979年,邓小平副总理访问美国,这次出访中,邓小平与时任美国总统的卡特决定在美国纽约大都会艺术博物馆建造苏州园林明轩。
明轩的建筑材料在苏州加工好,再运到美国安装。年底的时候我们一共27人去美国进行施工,我当时是负责大木作。按照中美双方合同面规定,同样的工程要做两套,第一套作为实样,建造在苏州东园,1979年4月落成。5月,主要出资人阿斯特夫人及博物馆负责人等实地考察后对其极为满意。6月份开始制作运往美国的构件。所以现在东园的明轩跟美国大都会的明轩是一模一样的。
韩剑峰:
香山帮以木匠领衔,是一个集木匠,泥水工,石匠,漆匠,堆灰匠,雕塑匠,叠山匠,彩绘匠等古典建筑中全部工种于一体的建筑工匠群体,叠山理水,掇山植树。人工造园是香山帮匠人的特长。并有一支专业队伍叫叠山匠,虽人数不多但驰名中外,技艺高超,令人叹服。香山帮建筑的特点是色彩和谐,结构紧凑,制作精巧,布局机变等。具体表现为艳丽多姿的园林建筑,奇巧精细的梁架结构,精美机变的腰檐转角,朴实典雅的房屋装修。香山帮匠人的出名和当地的地理环境、条件有关,香山本身北靠穹隆山,南邻太湖,地少人多,经过多少年的变迁慢慢就形成了一种自己的建筑风格。
过汉泉:
我是木匠,在香山帮里面木匠分为大作与细作。我是主要负责大作,大作一般就是梁架结构。细作是雕花类,包括雕花屏风,花窗等等。一般雕花的木材多为银杏与香樟,因为它们的材质比较软。现在拙政园留听阁里的一堂银杏木立体透雕《松竹梅鹤飞罩》就是香山帮雕刻的代表作。
韩剑峰:
传统手艺一般都是口口相授,香山帮也如此,研究古建筑的人都知道一本《营造法原》,这是一部苏工巨著。是香山帮建筑大师姚承祖整理编辑而成,它集中了历代香山匠人营造经验精华,也是唯一记述江南地区代表性建筑做法的专著。香山帮的工艺不像西方的工艺可以精确地复制量化。很多细节处都是靠着老匠人一代代地将经验传授下去。 陈平:
在历史滚滚长河中,一些东西随着历史的脚步前进,一些东西也会放慢步伐,更有甚者是停止了脚步,从此消失。同时也会有一些新的东西出现,这是历史发展的必然!古人制作一个器物,从来没有简便方法,没得半点马虎,是经过再三摸索出来的,“器”与“人”在某种程度上来说,是气息相通的。机械化大生产是追求高效的,其必然会造成工匠会去丢弃过去手艺人一直恪守的专注劲儿,这也必然会使器物失去一种灵性,就像我们看画的原作时所具有的灵光,看机械复制品是不可能具有的!
刘平:
我第一次进入苏州园林就迷失了,曲径通幽移步换景的画面让我仿佛置身于山野之中。一个隐字概括了苏州园林的精髓,大隐隐于市。苏州园林较之北方皇家园林少雕梁画栋与大漆,但是大都同为榫卯木结构,这些奇巧的工艺应该是机器所不能及的。记载从商朝起就已经有铁钉了,但是在建筑上用的还是不多。
过汉泉:
榫卯的契合度是坚固的,这个就要考验匠人的工艺,榫卯的接合处是可以移动的,而用钉子固定是死的,少了一份韧劲。但是铁钉一般都是用在小件上,像窗棱等处,大的部件接缝处用的大多数是竹钉,因为竹钉有韧性且不会生锈,要说一座木结构的房子完全不用一颗钉,那就是骗外行人的。像我们木匠这一行,从学徒开始到出师,基本上要六年,香山帮的工艺在细节,一扇窗就可以看出来,每一条线是不是水平垂直,这是一种基本功,虽然现在有些也需要机器来配合,但是手作还是需要的。
陈平:
我曾经做过一个装置,名字就叫《香山帮》。是以收集苏州的木匠工具为素材的作品。一次偶然的机会,在旧木市场看到一个老木匠将自己过去几十年的工具弃之于旮旯里,落上一层灰尘,破旧中那份沧桑引起了我的注意。我试着让老木匠转让给了我。从此之后我就开始留意这类工具,慢慢地一个作品的概念就在我的脑海里形成了,最初的念头本只是叹息一个如此伟大的传统工匠手艺的流失,工匠群体在工业化的历史进程中日益细微,日益荒废。后来就想让作品能引起人们的关注,强化苏州传统手工艺的历史辉煌。
APPLE:
古往今来所有不可多得的臻品,背后都隐藏着专注、技艺和对完美的追求,体现着匠人的“匠心巧思”。这是一种情怀,一种信念,一种态度,一种精神!中国建筑走过了千年的岁月,每个时期都形成了自己独特的风格和多样的形式,无论是正凛大气的宫廷殿堂,还是诗情画意的自然式园林,无不体现着古今建筑师与工匠的匠心独运。香山帮传承的更是这份根植于心的匠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