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人民出版社出版的八年级下册《思想品德》第72页讲第六课人之根本-事情没那么简单-诚信需要勇气。举出了一个这样的情境:
一位医术高明的医生确诊一位妇女子宫里长了肿瘤,他很快为这位病人安排了手术。手术中,他看到了令他难以置信的事,一件在他行医数十年间不曾遭遇的事:
子宫里长的不是肿瘤,是个胎儿。
他矛盾了,陷入了挣扎……
医生此时有哪几种选择?选择的后果会是什么?你认为他应该如何去做?
与之相配套的八年级下册《思想品德教师教学用书》给出了相应的答案:
(1)医生有两种选择: 一是承认自己的误诊及错误,这样他要承担误诊的责任,甚至可能会失业; 一是将胎儿拿掉,顺利做完手术,这样病人的利益将会受到损失,而他自己将受到良心的谴责。
(2)他应该选择第一种,因为坚持诚信,有时需要付出巨大的代价,甚至受到不公正的对待。但是从长远看,这种代价是值得的,因为不讲诚信,最终受损的是自己,也会面对良心的长期谴责。
通过一个这样的情境,教材想教育学生得出这样的结论:坚持诚信,有时需要付出巨大的代价,甚至受到不公正的對待。坚持诚信,在特殊时刻还需要特别的勇气。
如果单从问题的设计和回答来看,没什么问题,是正确的,但是我们讲诚信需要勇气。
于是教师提问:
哪么这样的情境在现实生活中能发生吗?发生的概率是多少?对我们有何影响?
学生1:这样的情境在现实生活中不能发生。发生的概率是0。
学生2:为什么?
学生3:从一位妇女来看,子宫长的是什么?也许她不知道。但她或者其他人送她到医院来就医,给她看病的医术高明的医生应该知道:确诊一位妇女的子宫是否长了肿瘤或者其他什么东西,必须要有充分的证据。
学生4:妇女的子宫里长的是什么?首先要看的就是是不是胎儿。这应该是医学常识,做医生的自然应该知道。
学生5:中医号脉,用怀孕试纸查尿,用B超检查等几分钟就能检查出子宫里长的是否是胎儿。何必等到做手术打开子宫后才发现?显然不符合常理。因此,这种事在现实生活中不能发生。发生的概率自然是0。
学生6:在古代,也不可能发生,因为那个时代不可能开展这样的手术。
学生7:有这样的医生在医院,我们不敢去看病。
学生8:难怪现在的医患关系这么紧张?
一时间,课堂象炸了锅,非常活跃起来。怎么办?
教师:既然大家觉得这个情境有问题,何不写出来发到微博上,让更多的人去争论,这不也是讲诚信需要勇气吗?
教师鼓励学生:这样的情境在现实生活中不能发生。发生的概率是0。有病,放心到医院看病,这也是诚信的表现,是对自己诚信,也是对医生的信任,也是对医院的信赖;就象在学校,学生信任教师,信赖学校可以多学到知识一样。我们全社会都需要这种信任与信赖。
就这样,一堂课在激烈的探讨中结束。
作为教师我必须反思:既然讲诚信需要勇气,就必须承认这样的情境在现实生活中不能发生。那么从2006年1月第1版,到2013年11月第5次印刷,使用了8年的教材的这个假设的情境有问题:用在现实生活中不可能发生的情境,来教育学生讲诚信,诚信需要勇气。那么我们是不是可以不要这样的情境,在编辑设计教材的情境时,多考虑教材的情境出现的概率性,科学性,合情合理性,鼓励人们对教材设计的情境进行质疑。尽可能追求教材的完美。这不是更好吗?
一位医术高明的医生确诊一位妇女子宫里长了肿瘤,他很快为这位病人安排了手术。手术中,他看到了令他难以置信的事,一件在他行医数十年间不曾遭遇的事:
子宫里长的不是肿瘤,是个胎儿。
他矛盾了,陷入了挣扎……
医生此时有哪几种选择?选择的后果会是什么?你认为他应该如何去做?
与之相配套的八年级下册《思想品德教师教学用书》给出了相应的答案:
(1)医生有两种选择: 一是承认自己的误诊及错误,这样他要承担误诊的责任,甚至可能会失业; 一是将胎儿拿掉,顺利做完手术,这样病人的利益将会受到损失,而他自己将受到良心的谴责。
(2)他应该选择第一种,因为坚持诚信,有时需要付出巨大的代价,甚至受到不公正的对待。但是从长远看,这种代价是值得的,因为不讲诚信,最终受损的是自己,也会面对良心的长期谴责。
通过一个这样的情境,教材想教育学生得出这样的结论:坚持诚信,有时需要付出巨大的代价,甚至受到不公正的對待。坚持诚信,在特殊时刻还需要特别的勇气。
如果单从问题的设计和回答来看,没什么问题,是正确的,但是我们讲诚信需要勇气。
于是教师提问:
哪么这样的情境在现实生活中能发生吗?发生的概率是多少?对我们有何影响?
学生1:这样的情境在现实生活中不能发生。发生的概率是0。
学生2:为什么?
学生3:从一位妇女来看,子宫长的是什么?也许她不知道。但她或者其他人送她到医院来就医,给她看病的医术高明的医生应该知道:确诊一位妇女的子宫是否长了肿瘤或者其他什么东西,必须要有充分的证据。
学生4:妇女的子宫里长的是什么?首先要看的就是是不是胎儿。这应该是医学常识,做医生的自然应该知道。
学生5:中医号脉,用怀孕试纸查尿,用B超检查等几分钟就能检查出子宫里长的是否是胎儿。何必等到做手术打开子宫后才发现?显然不符合常理。因此,这种事在现实生活中不能发生。发生的概率自然是0。
学生6:在古代,也不可能发生,因为那个时代不可能开展这样的手术。
学生7:有这样的医生在医院,我们不敢去看病。
学生8:难怪现在的医患关系这么紧张?
一时间,课堂象炸了锅,非常活跃起来。怎么办?
教师:既然大家觉得这个情境有问题,何不写出来发到微博上,让更多的人去争论,这不也是讲诚信需要勇气吗?
教师鼓励学生:这样的情境在现实生活中不能发生。发生的概率是0。有病,放心到医院看病,这也是诚信的表现,是对自己诚信,也是对医生的信任,也是对医院的信赖;就象在学校,学生信任教师,信赖学校可以多学到知识一样。我们全社会都需要这种信任与信赖。
就这样,一堂课在激烈的探讨中结束。
作为教师我必须反思:既然讲诚信需要勇气,就必须承认这样的情境在现实生活中不能发生。那么从2006年1月第1版,到2013年11月第5次印刷,使用了8年的教材的这个假设的情境有问题:用在现实生活中不可能发生的情境,来教育学生讲诚信,诚信需要勇气。那么我们是不是可以不要这样的情境,在编辑设计教材的情境时,多考虑教材的情境出现的概率性,科学性,合情合理性,鼓励人们对教材设计的情境进行质疑。尽可能追求教材的完美。这不是更好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