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国家战略布局中,支撑制造大国和强国的基础是技能人才,而技工院校正是完成这個基础性工作的关键因素。因此,做好技工院校技能人才的选拔与训练工作,就显得尤为重要。笔者就此谈谈自己的认识,以期引起共鸣和关注。
关键词:技工院校 技能人才 选拔与训练
党的十九大报告明确提出,要加快建设制造强国,加快发展先进制造业,要建设知识型、技能型、创新型劳动者大军。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发展是第一要务,人才是第一资源,创新是第一动力。作为一个制造业大国,我们的人才基础应该是技工,要大力培育支撑中国制造、中国创造的高技能人才队伍。综上所述,高技能人才队伍是建设制造强国的保障,而技工院校则在培养技能人才方面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纵观大国工匠及世赛获奖选手们的成长经历,他们中有很多人或是技工院校毕业生,或是经过技工院校强化训练的学生。可见,技工院校是选拔、训练技能人才的重要力量。
一、选拔与训练技能人才的重要意义
我国最早从事技术工人培养的是技工院校,并且历史已经证明,技工院校是为社会和企业选拔、训练技能人才的重要教育基地。
(一)选拔与训练技能人才是建立正确人才观的需要
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需要各个方面的人才。选拔与训练技能人才,有助于技能人才为社会发展作出突出贡献,使技能人才得到社会广泛认可,这会极大地改变人们传统的人才观。
(二)选拔与训练技能人才是保持中国全产业链不断链的需要
今年新冠肺炎疫情的肆虐,让很多国家暴露了全产业链的弱点,包括世界第一的美国都主张将制造业回迁,就是为了保证制造业的不断链以及不受制于人,让技能人才支撑制造业的发展。所以,为了保持中国的全产业链不断链,就需要选拔与训练大量的技能人才,以适应全产业发展的需要。
(三)选拔与训练技能人才是技工院校参加各级各类技能大赛的需要
技工院校为了培养人才、提高教育教学水平、提高知名度,就要去参加各级各类技能比赛。这就需要好中选好、优中选优,突出技工院校的教学能力,展现学校教学水平,全方位展示其培养各类技能人才的成效。
(四)选拔与训练技能人才是技工院校人才培养模式创新的需要
技工院校通过选拔训练技能人才,可以很好地实施分层教育,让精英教育更精更强,然后再把精英教育的规律和切实可行的方法融入普通的技工教育,以此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教育教学方法和手段,使学校多出人才。
可见,技工院校选拔与训练技能人才合乎时代的发展和需要。正因为如此,各技工院校都纷纷行动,认真践行人才强国战略,努力提高技工教育的办学满意度育。重庆市工贸技师学校从遴选、训练、建立机制、经验运用等方面入手,实施技能人才的选拔与训练,并把世赛和各级各类技能大赛选手的选拔与培训的经验运用于技工院校的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和课堂教学,以实现快出人才、出优秀人才的教学目的。
二、层层遴选,做好技能人才的选拔工作
这是基于人才成长规律、人的基本素养、人的发展潜力做出的尝试。对于“可塑”的准技能人才,可从以下六个方面进行遴选。
(一)选拔标准
以世赛和各级各类技能大赛选手选拔的标准、国家高技能人才标准作为准技能人才选拔的标准。
(二)通过任课教师选择人才
每个教师对学生的认识都有其独到之处,任课教师通过日常教学和作业批改可发现有发展潜质的技能人才。由于任课教师往往从不同的维度考查学生,他们的建议也是衡量人才的一个重要因素。实践证明,有时任课教师的初选工作对综合考查学生具有重要的参考意义。
(三)学校通过“技能节(周或大赛)”等活动进行海选
通过技能节、技能周、技能大赛进行准技能人才的海选,可以发现“可塑”的苗子并加以训练,为培养技能高手打下良好的基础。
(四)实训教师(一体化教师)推荐
在现今的技工院校一体化教学中,教师的教学是全方位的,对于学生的观察和了解也应该是全方位的。对于学生的动手能力、技能水平和综合素质的评价,一体化教师或实训教师是最有发言权的。尤其在学生技能方面的评价,他们更是有发言权。因此,由技工院校一体化教师推荐是一个很重要的技能人才选拔方式。
同时,技工院校应深入研究各类大赛的规则及标准,充分利用承办、协办各类技能大赛及集训工作的机会,向大赛专家组学习,深入研究职业技能大赛规程和技术文件,有针对性地强化专业基础课程内容,整合专业基础理论知识,精简重复交叉内容,压缩不必要内容,加强对学生技能的训练。把职业技能培养过程由易到难分为基本技能模块、专项技能模块和综合拓展技能模块,重构“德技并重、能力递进”有效融合的专业核心课程体系,从而进行模块化教学和分层教学。
(五)在企业培训中发现人才
现在技工院校与企业联系越来越紧密,为企业进行员工培训是校企合作的重要内容。通过对企业员工的培训可以发现青年工人中的技能人才苗子,并对其实施校企共同培养。
(六)在综合考核中确定人选
通过了层层选拔且在学校满一年或在企业工作满两年的准技能人才,再由专业的训练团队或专家组进行综合考核,从而确定最终人选。
通过以上选拔方式,一是可以充分选拔准技能人才;二是可以充分体现因材施教的原则,更好地推进分层教育,为技能人才的选拔与培养打下坚实的基础。
三、强化训练,培养高技能人才队伍
经过层层把关选拔出来的准技能人才,还必须经过严格的全方位训练和进一步的筛选,以期达到优中选优、好中选好,培养出真正出类拔萃的技能高手。
(一)制定训练标准是培养技能人才的基础
将世赛技术标准、各级各类技能大赛标准、国家职业技能鉴定高级工和技师标准进行教学转化,形成自己的技能人才训练标准。 (二)成立“世赛班”是培养技能人才的重要环节
为提高技能人才训练质量,将选拔出来的准技能人才组建为世赛班。世赛班一般定员25人以内。在世赛班里,全方位融合世赛、国赛、市赛标准,并按企业岗位要求和世赛的规范进行日常训练。在此基础上,技工院校应积极推进以赛促学、以赛促教、以赛育人,为各级各类技能比赛储备选手,把世赛标准及世赛对选手的综合要求纳入教学和班级管理,实施精英教育。实行有别于其他班级考核的考核办法和奖学金办法,进一步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与主动性,促进学生德、技、体、美、劳全面发展,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专业技能和应变能力。
(三)强化训练是培养技能人才的关键
技能人才的训练,是将准技能人才转变成技能人才的复杂过程和系统工程,是关系到他们能不能成才的极为重要的环节。对其训练可从以下四个方面进行。
1.强化技能训练和体能训练
为提高选手的抗压能力和适应能力,教练团队要刻意将选手平时的训练难度和强度加大,并且训练强度可高于世赛的强度。除了技能训练外,还要重视选手的体能训练,要求选手每天晨跑、夜跑、进行力量训练等。在紧张、高强度的训练之余开展体育运动,既有益于选手增强体质,也能帮助选手更好地释放压力。
2.定期对选手进行心理辅导
长时间、高强度的训练会让选手形成很大的心理压力和负面情绪,如果得不到释放,会对选手的训练及参赛造成很大的影响。为及时调整参赛选手的竞技状态,应聘请心理专家对选手进行科学的心理辅导。可让心理辅导教师每周分别对每位选手进行心理测试和分析,并将选手的心理状态及时反馈给教练和专家,从而对选手的训练方案做出适当调整。
3.训练时间有保证
在校学生可以通过第二课堂时间、周末时间、寒暑假时间和参加比赛前的停课时间段进行训练。企业青年员工可以通过周末时间、参加比赛前的脱产时间段进行训练,平时则按训练内容自主练习。
4.训练内容有保证
在结合世赛标准、国家工种标准、企业岗位要求和行业规范的基础上,训练内容主要从专业技能、个人体能、心理健康、文化水平四个维度来挖掘。通过训练,全面提高选手的专业技能和综合素质,使之达到技能人才的要求。
所谓常规训练,是指严格按技能人才训练计劃实施日常训练,将完成情况记录于训练日志,并适时对训练情况进行相应的考核、检查、评估。
所谓特别的心理训练,是指针对各级各类技能比赛中学生因心理因素出现失常的问题,进行特别的心理训练。心理问题与心理压力是不容忽视的社会痛点。学校可以开设心理健康课,建立心理咨询室并由其开展团体心理辅导、监测心理健康状况、进行个别心理辅导、营造心理健康环境,使学生有情绪宣泄、放松减压的地方。
心理训练和监测可以也应该贯穿技能人才选拔与训练的始终:一要把好入门关,进行必要的测评;二要注重过程,加强全过程的心理训练和适时的心理智能预警;三要对关键时刻进行掌控,如比赛前后的特别心理辅导、大赛前的潜能测试等。
5.选拔机制有保障
所谓选拔机制,是指引入中国国家队运动员和世赛选手的选拔机制,实行积分管理。综合日常训练和参加各类比赛的成绩确定准技能人才的积分,这中间考核的权重为参加比赛的得分,参加不同层次的比赛得分也有所不同。
(四)积极对外交流,“走出去,请进来”
为确保在大赛中取得优异成绩,教练、选手在大赛前要积极“走出去,请进来”,积累国内外、省市内外实战经验。
四、建立相应机制,确保用好用活人才
(一)建立激励机制
建立行之有效的激励机制,有利于快出人才和出好人才。当准技能人才成为技能人才后,应考虑从以下四个方面进行激励:一是对提供人选的任课教师进行奖励;二是对推荐人选的技工院校一体化教师或实习教师进行奖励;三是对本人进行特殊奖励;四是对训练团队进行重点奖励。
(二)完善保障机制
1.成立训练团队
由技工院校专业专家指导委员会在与学校紧密合作的企业行业中遴选技能专家,在技工院校一体化教师、文化课教师、心理学教师、体育教师中遴选优秀的教师,将他们作为训练团队成员。训练团队成员实行淘汰制,根据训练对象成绩的好坏确定去留,一年一考核、两年一聘用。
2.提供充足时间
要达到训练质量,就要留出足够的时间。技工院校应根据训练计划的要求,为学生、团队中的教师提供时间保证,企业也要为青工苗子、技能专家提供时间保证。
3.保证经费来源
学生的经费,可考虑由“生活补助 奖励”构成;企业青年员工的经费,可考虑由“生活补助 加班费 奖励”构成;训练团队成员的经费,可考虑由“课时费 加班费 奖励”构成。学生的经费和训练团队成员的经费由技工院校提供保证,企业青年员工的经费由企业提供保证。
4.提供技术支持
相关企业对专业训练涉及的技术资料、设施设备、技术专家提供全方位的保证。
五、总结技能人才选拔与训练经验,革新人才培养模式
世赛和各级各类技能大赛对选手的选拔、培训、评价、考核、认定等是科学、客观、公正的,有很多有益的东西值得总结与借鉴。例如,把世赛及其他各级各类技能大赛的评价体系、培养目标和行业企业规范与需求融入技工院校人才培养模式,实现技工院校人才培养模式的革新;把相关的体能、心理素质、综合能力要求融入课程体系,实现课程体系的不断优化;把技术标准和适用的教育教学手段方法融入具体课程与课堂,实现精英教育平民化,实现教育教学水平的上档升级等。
总之,技能人才的选拔与训练,是利国利民、利于技工院校发展、利于学生成长的大事。在选拔与训练过程中,层层遴选是基础,强化训练是关键,相关机制是保障,经验运用是实效。只要各技工院校高度重视,下真功夫去实践,向世赛看齐,与世赛对标,和世界与世赛接轨,就一定能办出人民满意的职业教育,就一定会培养出适应新时代要求的高技能人才队伍。
(作者单位:重庆工贸技师学院)
关键词:技工院校 技能人才 选拔与训练
党的十九大报告明确提出,要加快建设制造强国,加快发展先进制造业,要建设知识型、技能型、创新型劳动者大军。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发展是第一要务,人才是第一资源,创新是第一动力。作为一个制造业大国,我们的人才基础应该是技工,要大力培育支撑中国制造、中国创造的高技能人才队伍。综上所述,高技能人才队伍是建设制造强国的保障,而技工院校则在培养技能人才方面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纵观大国工匠及世赛获奖选手们的成长经历,他们中有很多人或是技工院校毕业生,或是经过技工院校强化训练的学生。可见,技工院校是选拔、训练技能人才的重要力量。
一、选拔与训练技能人才的重要意义
我国最早从事技术工人培养的是技工院校,并且历史已经证明,技工院校是为社会和企业选拔、训练技能人才的重要教育基地。
(一)选拔与训练技能人才是建立正确人才观的需要
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需要各个方面的人才。选拔与训练技能人才,有助于技能人才为社会发展作出突出贡献,使技能人才得到社会广泛认可,这会极大地改变人们传统的人才观。
(二)选拔与训练技能人才是保持中国全产业链不断链的需要
今年新冠肺炎疫情的肆虐,让很多国家暴露了全产业链的弱点,包括世界第一的美国都主张将制造业回迁,就是为了保证制造业的不断链以及不受制于人,让技能人才支撑制造业的发展。所以,为了保持中国的全产业链不断链,就需要选拔与训练大量的技能人才,以适应全产业发展的需要。
(三)选拔与训练技能人才是技工院校参加各级各类技能大赛的需要
技工院校为了培养人才、提高教育教学水平、提高知名度,就要去参加各级各类技能比赛。这就需要好中选好、优中选优,突出技工院校的教学能力,展现学校教学水平,全方位展示其培养各类技能人才的成效。
(四)选拔与训练技能人才是技工院校人才培养模式创新的需要
技工院校通过选拔训练技能人才,可以很好地实施分层教育,让精英教育更精更强,然后再把精英教育的规律和切实可行的方法融入普通的技工教育,以此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教育教学方法和手段,使学校多出人才。
可见,技工院校选拔与训练技能人才合乎时代的发展和需要。正因为如此,各技工院校都纷纷行动,认真践行人才强国战略,努力提高技工教育的办学满意度育。重庆市工贸技师学校从遴选、训练、建立机制、经验运用等方面入手,实施技能人才的选拔与训练,并把世赛和各级各类技能大赛选手的选拔与培训的经验运用于技工院校的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和课堂教学,以实现快出人才、出优秀人才的教学目的。
二、层层遴选,做好技能人才的选拔工作
这是基于人才成长规律、人的基本素养、人的发展潜力做出的尝试。对于“可塑”的准技能人才,可从以下六个方面进行遴选。
(一)选拔标准
以世赛和各级各类技能大赛选手选拔的标准、国家高技能人才标准作为准技能人才选拔的标准。
(二)通过任课教师选择人才
每个教师对学生的认识都有其独到之处,任课教师通过日常教学和作业批改可发现有发展潜质的技能人才。由于任课教师往往从不同的维度考查学生,他们的建议也是衡量人才的一个重要因素。实践证明,有时任课教师的初选工作对综合考查学生具有重要的参考意义。
(三)学校通过“技能节(周或大赛)”等活动进行海选
通过技能节、技能周、技能大赛进行准技能人才的海选,可以发现“可塑”的苗子并加以训练,为培养技能高手打下良好的基础。
(四)实训教师(一体化教师)推荐
在现今的技工院校一体化教学中,教师的教学是全方位的,对于学生的观察和了解也应该是全方位的。对于学生的动手能力、技能水平和综合素质的评价,一体化教师或实训教师是最有发言权的。尤其在学生技能方面的评价,他们更是有发言权。因此,由技工院校一体化教师推荐是一个很重要的技能人才选拔方式。
同时,技工院校应深入研究各类大赛的规则及标准,充分利用承办、协办各类技能大赛及集训工作的机会,向大赛专家组学习,深入研究职业技能大赛规程和技术文件,有针对性地强化专业基础课程内容,整合专业基础理论知识,精简重复交叉内容,压缩不必要内容,加强对学生技能的训练。把职业技能培养过程由易到难分为基本技能模块、专项技能模块和综合拓展技能模块,重构“德技并重、能力递进”有效融合的专业核心课程体系,从而进行模块化教学和分层教学。
(五)在企业培训中发现人才
现在技工院校与企业联系越来越紧密,为企业进行员工培训是校企合作的重要内容。通过对企业员工的培训可以发现青年工人中的技能人才苗子,并对其实施校企共同培养。
(六)在综合考核中确定人选
通过了层层选拔且在学校满一年或在企业工作满两年的准技能人才,再由专业的训练团队或专家组进行综合考核,从而确定最终人选。
通过以上选拔方式,一是可以充分选拔准技能人才;二是可以充分体现因材施教的原则,更好地推进分层教育,为技能人才的选拔与培养打下坚实的基础。
三、强化训练,培养高技能人才队伍
经过层层把关选拔出来的准技能人才,还必须经过严格的全方位训练和进一步的筛选,以期达到优中选优、好中选好,培养出真正出类拔萃的技能高手。
(一)制定训练标准是培养技能人才的基础
将世赛技术标准、各级各类技能大赛标准、国家职业技能鉴定高级工和技师标准进行教学转化,形成自己的技能人才训练标准。 (二)成立“世赛班”是培养技能人才的重要环节
为提高技能人才训练质量,将选拔出来的准技能人才组建为世赛班。世赛班一般定员25人以内。在世赛班里,全方位融合世赛、国赛、市赛标准,并按企业岗位要求和世赛的规范进行日常训练。在此基础上,技工院校应积极推进以赛促学、以赛促教、以赛育人,为各级各类技能比赛储备选手,把世赛标准及世赛对选手的综合要求纳入教学和班级管理,实施精英教育。实行有别于其他班级考核的考核办法和奖学金办法,进一步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与主动性,促进学生德、技、体、美、劳全面发展,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专业技能和应变能力。
(三)强化训练是培养技能人才的关键
技能人才的训练,是将准技能人才转变成技能人才的复杂过程和系统工程,是关系到他们能不能成才的极为重要的环节。对其训练可从以下四个方面进行。
1.强化技能训练和体能训练
为提高选手的抗压能力和适应能力,教练团队要刻意将选手平时的训练难度和强度加大,并且训练强度可高于世赛的强度。除了技能训练外,还要重视选手的体能训练,要求选手每天晨跑、夜跑、进行力量训练等。在紧张、高强度的训练之余开展体育运动,既有益于选手增强体质,也能帮助选手更好地释放压力。
2.定期对选手进行心理辅导
长时间、高强度的训练会让选手形成很大的心理压力和负面情绪,如果得不到释放,会对选手的训练及参赛造成很大的影响。为及时调整参赛选手的竞技状态,应聘请心理专家对选手进行科学的心理辅导。可让心理辅导教师每周分别对每位选手进行心理测试和分析,并将选手的心理状态及时反馈给教练和专家,从而对选手的训练方案做出适当调整。
3.训练时间有保证
在校学生可以通过第二课堂时间、周末时间、寒暑假时间和参加比赛前的停课时间段进行训练。企业青年员工可以通过周末时间、参加比赛前的脱产时间段进行训练,平时则按训练内容自主练习。
4.训练内容有保证
在结合世赛标准、国家工种标准、企业岗位要求和行业规范的基础上,训练内容主要从专业技能、个人体能、心理健康、文化水平四个维度来挖掘。通过训练,全面提高选手的专业技能和综合素质,使之达到技能人才的要求。
所谓常规训练,是指严格按技能人才训练计劃实施日常训练,将完成情况记录于训练日志,并适时对训练情况进行相应的考核、检查、评估。
所谓特别的心理训练,是指针对各级各类技能比赛中学生因心理因素出现失常的问题,进行特别的心理训练。心理问题与心理压力是不容忽视的社会痛点。学校可以开设心理健康课,建立心理咨询室并由其开展团体心理辅导、监测心理健康状况、进行个别心理辅导、营造心理健康环境,使学生有情绪宣泄、放松减压的地方。
心理训练和监测可以也应该贯穿技能人才选拔与训练的始终:一要把好入门关,进行必要的测评;二要注重过程,加强全过程的心理训练和适时的心理智能预警;三要对关键时刻进行掌控,如比赛前后的特别心理辅导、大赛前的潜能测试等。
5.选拔机制有保障
所谓选拔机制,是指引入中国国家队运动员和世赛选手的选拔机制,实行积分管理。综合日常训练和参加各类比赛的成绩确定准技能人才的积分,这中间考核的权重为参加比赛的得分,参加不同层次的比赛得分也有所不同。
(四)积极对外交流,“走出去,请进来”
为确保在大赛中取得优异成绩,教练、选手在大赛前要积极“走出去,请进来”,积累国内外、省市内外实战经验。
四、建立相应机制,确保用好用活人才
(一)建立激励机制
建立行之有效的激励机制,有利于快出人才和出好人才。当准技能人才成为技能人才后,应考虑从以下四个方面进行激励:一是对提供人选的任课教师进行奖励;二是对推荐人选的技工院校一体化教师或实习教师进行奖励;三是对本人进行特殊奖励;四是对训练团队进行重点奖励。
(二)完善保障机制
1.成立训练团队
由技工院校专业专家指导委员会在与学校紧密合作的企业行业中遴选技能专家,在技工院校一体化教师、文化课教师、心理学教师、体育教师中遴选优秀的教师,将他们作为训练团队成员。训练团队成员实行淘汰制,根据训练对象成绩的好坏确定去留,一年一考核、两年一聘用。
2.提供充足时间
要达到训练质量,就要留出足够的时间。技工院校应根据训练计划的要求,为学生、团队中的教师提供时间保证,企业也要为青工苗子、技能专家提供时间保证。
3.保证经费来源
学生的经费,可考虑由“生活补助 奖励”构成;企业青年员工的经费,可考虑由“生活补助 加班费 奖励”构成;训练团队成员的经费,可考虑由“课时费 加班费 奖励”构成。学生的经费和训练团队成员的经费由技工院校提供保证,企业青年员工的经费由企业提供保证。
4.提供技术支持
相关企业对专业训练涉及的技术资料、设施设备、技术专家提供全方位的保证。
五、总结技能人才选拔与训练经验,革新人才培养模式
世赛和各级各类技能大赛对选手的选拔、培训、评价、考核、认定等是科学、客观、公正的,有很多有益的东西值得总结与借鉴。例如,把世赛及其他各级各类技能大赛的评价体系、培养目标和行业企业规范与需求融入技工院校人才培养模式,实现技工院校人才培养模式的革新;把相关的体能、心理素质、综合能力要求融入课程体系,实现课程体系的不断优化;把技术标准和适用的教育教学手段方法融入具体课程与课堂,实现精英教育平民化,实现教育教学水平的上档升级等。
总之,技能人才的选拔与训练,是利国利民、利于技工院校发展、利于学生成长的大事。在选拔与训练过程中,层层遴选是基础,强化训练是关键,相关机制是保障,经验运用是实效。只要各技工院校高度重视,下真功夫去实践,向世赛看齐,与世赛对标,和世界与世赛接轨,就一定能办出人民满意的职业教育,就一定会培养出适应新时代要求的高技能人才队伍。
(作者单位:重庆工贸技师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