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过红桥

来源 :读者·原创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noege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广袤的湿地公园里有一座拱形桥,栏杆漆成了红色。
  今天是我爸的生日,他已走了两年多了,想他的时候,我就会到桥上走走,找些回忆。爸活着的时候,常在这座桥上看着这片园子。桥下的水直通海里,浩渺大水,一望无垠,与天相连。
  那时,我爸刚过75岁,瘦瘦的,身体尚好,没有大病。有一天傍晚,他突然给我打电话,用孱弱的声音对我说他得心脏病了。晴天霹雳,我急忙打车回家。我爸说,他心跳慢,每分钟只有三四十次,晚上睡下,早上常常不容易醒来。为了验证自己身体尚可,他还挑了两担水到菜地里,但感到上气不接下气,心口堵得慌,无奈,他只好把腰带勒勒,再继续挑,这时上气就可接下气了。父亲看起来很精细,但在一些事上又显得非常粗糙。打我母亲过世后,这些年,他一直是这么过来的,把自己糟蹋惯了。
  在烟台住院时,我整整陪了他10个昼夜,每天晚上在一条窄凳上和衣而睡。我第一次发现父亲老了,曾经那么强壮的身体,怎么一下子就得了心脏病呢?我觉得他这病全是因孤独而来的,说到底是我们对他照顾不够。医生说,父亲主要是心动过缓,需安起搏器。尽管手术简单,又找的是名医,但我真害怕他这次挺不过去,所以就寸步不离,昼夜陪着他。
  住院期间,父亲还想着那片园、那片海、那座拱形红桥,我从他的眼神里看出,那才是他的寄托。
  爸在我弟弟家里疗养几天,就又来到园里。由于刚安上起搏器,他骑车时只能一手扶着车把—这辆大金鹿牌自行车,他骑了30多年。我不放心,只好开车在后面跟着。他一路都是单手扶把,那个犹如桑木扁担般宁折不弯的父亲,又回来了。一些小道儿、小坎儿、小病小痛是放不倒父亲的。他孤独惯了,也执着惯了,他就像一座拱桥立在我们面前,没有倒下去的时候。
  父亲就是一座桥。


  少时,我家住在一条深胡同里,胡同窄得只够走一辆手推车,家家鸡犬相闻。父亲会木工、瓦工的活儿,他几乎给整条胡同的人家都修过灶、盘过炕、打过门窗。他在这条深胡同里辈分居中,但每个人见了他都很尊重,因皆有求于他,借锯的、借斧的,日日不绝。胡同头和胡同尾的两家的孩子,父亲做活儿时都赶来我家,不错眼珠、专心致志地看。后来,这些孩子不是干了瓦工,就是干了木工,工匠精神在我们这条深胡同传得很深、很久。这些孩子在我父亲的带领下,皆不善言辞,只会一心一意地做活儿。父亲的聪慧、勤谨,影响了他身边的一代人。
  记得有一个孩子,圆脸,很黑,他专等我父亲上山时来我家,因这时他可以偷偷地拿父亲的工具研究一番。这些孩子没上过多少学,最多也就上到小学三四年级就辍学了,他们的家长都喊着我爸的名字对他们说:“跟着你大叔(大哥)学活儿去吧,可吃百家饭。”
  那时的匠人做事似乎不图赚钱,每到一家,人家都拿出好酒好菜伺候,鱼是每顿必上的,一般是黄花鱼。但这鱼不能吃,只能看,先吃其他的菜。一顿饭下来,主妇撇撇嘴说:“大哥把鱼吃了吧,下顿再做。”父亲只是笑。等到所有活计干完了,这最后一顿晚餐最丰盛,八九个菜,主家长辈和街坊邻里都上桌了,吆五喝六,这时父亲必先举筷动那条黄花鱼;父亲动了筷,满桌的人方可依次动筷。那种对匠人的尊重和对工匠精神的虔诚,至今都依然在延续。


  父亲的师父是一个圆脸小胖子,年纪比父亲小,他经常领着父亲出门做活儿。他比父亲脾气好,两人也谈得来。父亲上了6年学,但没学过几何,这圆脸师父却学过,而木工又要用到几何,所以这“小师傅”对父亲来说,真成师父了。冬闲时节,晚上没活儿的时候,他就来我家。父亲坐在杌子上,他就坐在炕沿上,北窗上放着一瓶老白干,圆脸师父拿眼直瞅,父亲心领神会,用牙把那瓶酒打开,把酒倒在一个绿色的小酒盅里。这时奶奶就端来切好的芥菜疙瘩丝,用香油淋了,算是下酒菜。我和弟弟就在隔壁听他和父亲断断续续地在深夜拉呱儿,一会儿扯《三言二拍》,一会儿扯《封神演义》。如果在白天,这圆脸师父还会在做工的间隙哼几句京戏,拉几下胡琴。父亲跟着这样的师父,平添许多快乐,干起活儿来也不累了,家中的烦恼也抛到九霄云外了。
  打童年起,我就知道劳动是人类最美好的一件事情。不劳而获、好吃懒做、游手好闲,人人都厌恶。我从父亲那辈人身上,看到了劳动的快乐和幸福。
  那时,父亲几乎天天都命令我干活,每天放学后,必须到山里拾一篮子草。那时的山每到傍晚,高秆作物耸立,呈暗淡的墨玉色,虫声四起,人影散乱。
  我最怕蛇。那些蛇的颜色与草地的颜色一样,而我拾草又必须在有草的地方,这简直就是对我幼小心灵的一种践踏和惩罚。落日了,最后一抹亮光逼到我的额前,我生怕那落日忽地掉进黑暗里,把我一个小孩儿扔在山洼里。写落日的唐诗都很美,可那时我没读过一首唐诗,上哪儿找美去?我只知道拾不着草就要看父亲的脸色,坐在炕上吃饭都羞答答的,仿佛欠了父亲三斗米似的。
  打我童年起,看着父亲跟着他师父学木工,我就知道了数学的重要性。数与美,数与空间,父亲和工匠们造的桌椅板凳和橱柜,触目皆是。家乡的各种建设项目,父亲全都参与了,包括湿地公园的那座红色拱桥。父亲造过好多桥,木桥、石桥、单孔桥、多孔桥,他喜欢数与形,形与美。但他老了,干不动了,他喜欢扶在桥栏杆上一动不动地看海。我知道他在桥上面朝大海,思绪如潮,想他的童年和少年,看他造过的船漂在海面上。
  小他十几岁、嗜酒如命、学过几何的圆脸师父先他而去,墓碑上连名字都没有,只刻了三个字:喝醉了。其实一个醉心于工艺的人,生与死没有多少分别,他们留下的艺术品在人间,活着的人仍在使用着、观赏着,就如他们活着一样。
  我认为父亲仍然活着,活在我的心中,活在过桥人的心中,活在他一代代的徒子徒孙心中。他们每每提起父亲,都说:“太精明了,你看他造的幢幢房子,安好如初,坚如磐石。还有那桥!”
  走过红桥,熙來攘往,前人造桥,后人过桥,这就是人生。每过红桥,都让我想起父亲及他们那一代默默无闻的匠人。
其他文献
莎莎约我在北京东四地铁站旁的一家咖啡馆里见面。  莎莎是我表妹的同学,大学学中文,本科毕业3年,来北京1年,目前在一家电商网站做文案工作。  我知道,莎莎不会平白无故约我。果然,当我们入座,聊起彼此的近况,莎莎很快将谈话带入正题。她问我:“特特姐,听说你现在全职在家写作,怎么样,还好吗?”  我还没来得及回答,莎莎紧接着说:“我想把工作辞了,学你做自由职业者,全心全意写小说。你觉得我能行吗?”  
期刊
我来自西安,爸爸是名公务员,妈妈是名军医,他们都是温柔和蔼的人。填报高考志愿时,我妈说别走远了,我就填了西安本地的学校。  大学里我最要好的同学叫小涵,是土生土长的北京人。临毕业时,小涵说:“房璐,和我一起去北京吧,你这辈子都没离开过西安,也该出去看看了。”我犹豫了,我舍不得小涵,也舍不得爸妈。小涵说:“等你混好了可以把他们接到北京去住,混不好大不了你再回西安呗。”  我回去找爸妈商量,我妈当然不
期刊
柿子树是种古老的果木,梁文帝说,柿子“悬霜照采,凌冬挺润,甘清玉露,味重金液”。他的儿子武帝“疾久口苦,索蜜不得,再曰:‘荷荷。’遂崩”。他若是有个柿子吃,必慰病怀,死前可能不会“荷荷”叹息了。  柿树都要嫁接。有一种叫软枣的树,总是成为它的母身,虽然一体,不过界限分明。软枣的学名叫“君迁子”,自己也结果,跟枣没关系,就是柿子的小样儿,涩得无法下口,等到秋冬成了果干,才有甜味。  “桃栗三年柿八年
期刊
狸狸:去年冬天,是我成为老师的第一个冬天。那天午休结束后,走在去学校的路上,发现好多老师都在看我,还有老师急匆匆地说:“杨老师,你快点去,你们班的学生到处找你呢!”我第一个想到的是有学生打架,于是我不自觉地加快了脚步,焦急地朝办公室走去。刚走到楼梯口,我发现学生们整整齐齐排成一排,带头的学生笑嘻嘻地说:“杨老师,生日快乐!我们不知道你的生日具体是什么时候,但听你说过生日是在冬天。今天天气很好,我们
期刊
一  现在一提起旅行,好像到访过的国家数量与偏僻程度,自然形成了一条“鄙视链”:欧美游的瞧不上东南亚游的,喝南极冰块浸威士忌的瞧不上在米其林餐厅里“咔咔咔”拍菜的。  但是旅行者们都认为:旅行使他们成为更美好的人。  他们集体挥毫泼墨,写下了诸如《再穷也要去旅行》《不顾一切去旅行》《死在路上也不错》《身体和灵魂,总有一个要在路上》等极具煽动性的文章,来告诉还在原地的人们:饭吃不上不要紧,旅行是人生
期刊
期刊
时下流行很多“当代年轻人的选择”:玩无人机,体验VR设备,cosplay,跳伞,潜水,拼高达,到世界各地旅游……  看起来很美好,比我年轻的时候美好多了。  不知道你留意到没有,所有的这些选择,都是消费。也就是说,这些是只要你有钱、有时间,花点精力,就能够“享受”的事物。这当然是好事,至少说明社会富足了许多,大家的生活都在变好。但如果把这些当成全部,那就未必是好事了。  什么是消费主义?就是让你去
期刊
每个人就像一棵树,扎根在一个环境中,用根须汲取营养,用叶片迎接阳光,影响着环境,也被環境影响。  当一棵树被连根拔起,移至他乡,扯痛的不只是断掉的根须,文化、语言、饮食习惯、天气……都有可能“水土不服”。  跟随落户美国的女儿远赴他乡的父母,斩断与周围的一切联系,唯一的乐趣就在于喂饱女儿一家三口;从东北到北京、再扎根成都的女孩,告别北方的干燥开阔,重新适应西南盆地的阴冷潮湿。  此间与故乡,回忆和
期刊
去年这个时候,我刚刚从北京搬到成都。两人一狗,各种生活用品,一股脑儿塞进租来的小轿车。开了3天,汽车驶进一个散发着麻椒味道的老小区,我们等不及把东西搬上楼,就先去楼下的“苍蝇馆子”要了一盘小炒肉和一盘炒青菜,吃得满嘴流油。  我的老家在东北的一座小城,与首都的纬度相差并不大。北漂6年,老家天黑时,北京的夜幕也正在落下;老家入冬了,北京也开始降温;老家人吃锅包肉、酸菜粉条、地三鲜,北京也随处可见好吃
期刊
谁也没想到,一粒粒小小的来自非洲的神秘果实,竟然会一路漂洋过海,风靡西方,不仅成为人们居家旅行必备之良品,更是飘香千余年,与社会发展“齐头并进”,并由此衍生出丰盛的文化。  咖啡,缘何拥有如此巨大的魔力?  如果把咖啡放在世界版图上来看,答案似乎变得明朗起来。一种食物如果想在世界范围内广受欢迎,必须要有很强的包容性和可塑性,就像比萨里的配料可以根据个人喜好随心添减,寿司里的食材可以依据时令大胆创新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