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CT和MRI应用于临床,发现腔隙性脑梗死(LI)在脑血管病变中的重要位置。收治LI患者106例,通过对其临床症状和CT表现进行详细分析,着重讨论LI的病因及CT表现与临床之间的关系。
资料与方法
本组患者106例,男64例,女42例,男女比例1.5∶ 1,年龄58~95岁,平均76.5岁。发病至扫描时间8小时~19年。
临床症状和体征:头痛23例,头晕31例,肢体麻木18例,肢体无力22例,偏侧肢体无力39例,偏瘫8例,吐语不清14例,失语6例,面瘫16例,晕厥4例,感觉障碍8例,视物模糊5例,记忆力减退6例,运动失调6例,意识障碍5例,肌张力减退7例,腱反射活跃6例,病理反射阳性9例。既往有高血压病51例,糖尿病5例,心脏疾病13例,脑动脉硬化26例,脑栓塞8例,癫痫5例,脑外伤4例。
CT扫描技术:应用岛津SCT-4800CT扫描机和东芝TSX-021双排螺旋CT扫描机,层厚10mm,层距10mm,M以OM线为基线上连续扫描10~12层,部分病例加扫病变区2mm薄层。全部病例均为平扫。
结 果
病变数目及分布:106例LI患者发现病灶167个,其中单发病灶108个(64.7%),多发病灶59个(35.3%)。豆状核58个,内囊67个,放射冠41个,丘脑48个,脑干5个,尾状核17个,外囊18个,屏状核16个,大脑皮层18个。
病变形态及大小:基底节区、丘脑区和脑干病灶多为卵圆形;外囊和屏状核病灶多为长条状或裂隙状,平行或重叠于外囊;放射冠区病灶多为斑片状。病灶大小2.8~22mm,平均12.4mm。其中脑干的病灶一般发生在两侧。脑干外形无改变。所有病例只有8例病灶症状在病灶同侧12例(11.3%);无症状17例(16%)。
讨 论
早在1965年FISHER就把“小而深的脑部梗死”定名为“腔隙性脑梗死”[1]。有文献报道[2~4],LI是指脑深部穿枝动脉闭塞所致的脑软化灶,病灶大小5~15mm,好发于基底节豆状核、尾状核和内囊及丘脑、桥脑和脑白质,其他部位少见。LI是老年人常见的脑血管疾病,占缺血性中风的25%。它的临床症状表现形式多样,且有相当一部分病人临床没有症状,本组17例(16%),LI可单发,也可多发,本组分别占64.7%及35.3%,与文献报道一致。LI的病因多种多样,发病机制较为复杂。多数学者认为LI与高血压有密切关系,文献报道LI患者高血压的发病率47%~78%,本组高血压患者51例(48%),与文献报道相近。动脉硬化也是常见的病因之一,发出深穿动脉的大脑前、中、后动脉壁上的硬化斑使管腔狭窄,当血压下降,使深穿动脉供血区缺血、坏死、软化。另有文献认为,糖尿病与多发性LI有关,与单发LI无关。本组5例糖尿病患者,4例为多发性LI,1例为单发性LI。心脏病的附壁栓子或颈动脉狭窄血栓脱落也是引起LI的重要原因之一,而高脂血症、高黏血症、吸烟、饮洒和脑部血流改变等因素,目前可能对LI的发生有一定影响,但确切的关系尚不明了。
按LORIS对无症状脑梗死所下的定义[5],本组有无症状梗死17例(16%)。但是这类人大部分临床有头痛、头晕,轻微占位效应,仅表现在病灶侧脑室局部轻度受压、变形。
伴发改变:伴有额叶、颞叶、顶叶或小脑梗死15例(14.2%);脑出血和蛛网膜下腔出血9例(8.5%);脑萎缩72例(68%);皮层下动脉硬化性病19例(17.9%);脑挫裂伤4例(3.7%)。
与临床症状对照:症状在病灶对侧41例(38.7%);吐字不清、记忆力减退、步态不稳、肢体轻微麻木等症状,或许这些症状本身就是LI的一部分临床症状,而被错误地归类于局限肢体病变或其他原因所致,还有待于进一步研究。陈星荣认为[6],许多无症状性脑梗死也许就是小穿枝动脉病。PULLICINO等认为[7],壳核下腔隙其实就是一个单个的扩大的血管周围间隙。而这些通常都报告为LI。这对本组17例无症状的LI和6例两侧病灶表现为一侧肢体症状的LI可作解释。在皮质脊髓束中有75%的纤维交叉,而有10%的纤维不交叉下降加入同侧皮质脊髓侧束。当交叉的纤维受损时,症状表现对侧,而不交叉的纤维受损时,症状表现在同侧。这就可以解释12例症状在病灶同侧,8例一侧病灶表现为两侧症状,6例两侧病灶表现为一侧肢体症状的LI患者CT表现与临床症状不相符合的原因,而本组CT表现与临床症状相符合的LI仅占全部病例的38.7%,由此可见,临床症状对LI的CT诊断虽有意义,但帮助不是很大。
总之,LI与高血压、动脉硬化、糖尿病及脑血栓有密切关系,它的临床症状表现形式多样,CT平扫可对LI作出明确的定性定位诊断。
参考文献
1 催思松,译.腔隙性脑梗塞的危险因素和发病机制[J].国外医学·老年疾病分册,1996,4(2):166.
2 张雪林,陈贵孝.实用头颅CT诊断学[M].成都:成都科技大学出版社,1993:195.
3 柯红.基底节区脑梗塞[J].实用放射学杂志,1996,12(3):138.
4 刘贻德.腔隙性梗死与腔隙状态[J].临床神经病学杂志,1994,7(1):5.
5 何济华,译.无症状脑梗死[J].国处医学·脑血管疾病分册,1995,3(4):206.
6 陈星荣,沈天真,段承祥,等.全身CT和MEI[M].上海:上海医科大学出版社,1994:119.
7 Pullicino P M,Miller L L,Alexandrov A V,et al.infraputaminal lacunes clnical and pathological correlations[J].Stroke,1995,26(9):1598.
资料与方法
本组患者106例,男64例,女42例,男女比例1.5∶ 1,年龄58~95岁,平均76.5岁。发病至扫描时间8小时~19年。
临床症状和体征:头痛23例,头晕31例,肢体麻木18例,肢体无力22例,偏侧肢体无力39例,偏瘫8例,吐语不清14例,失语6例,面瘫16例,晕厥4例,感觉障碍8例,视物模糊5例,记忆力减退6例,运动失调6例,意识障碍5例,肌张力减退7例,腱反射活跃6例,病理反射阳性9例。既往有高血压病51例,糖尿病5例,心脏疾病13例,脑动脉硬化26例,脑栓塞8例,癫痫5例,脑外伤4例。
CT扫描技术:应用岛津SCT-4800CT扫描机和东芝TSX-021双排螺旋CT扫描机,层厚10mm,层距10mm,M以OM线为基线上连续扫描10~12层,部分病例加扫病变区2mm薄层。全部病例均为平扫。
结 果
病变数目及分布:106例LI患者发现病灶167个,其中单发病灶108个(64.7%),多发病灶59个(35.3%)。豆状核58个,内囊67个,放射冠41个,丘脑48个,脑干5个,尾状核17个,外囊18个,屏状核16个,大脑皮层18个。
病变形态及大小:基底节区、丘脑区和脑干病灶多为卵圆形;外囊和屏状核病灶多为长条状或裂隙状,平行或重叠于外囊;放射冠区病灶多为斑片状。病灶大小2.8~22mm,平均12.4mm。其中脑干的病灶一般发生在两侧。脑干外形无改变。所有病例只有8例病灶症状在病灶同侧12例(11.3%);无症状17例(16%)。
讨 论
早在1965年FISHER就把“小而深的脑部梗死”定名为“腔隙性脑梗死”[1]。有文献报道[2~4],LI是指脑深部穿枝动脉闭塞所致的脑软化灶,病灶大小5~15mm,好发于基底节豆状核、尾状核和内囊及丘脑、桥脑和脑白质,其他部位少见。LI是老年人常见的脑血管疾病,占缺血性中风的25%。它的临床症状表现形式多样,且有相当一部分病人临床没有症状,本组17例(16%),LI可单发,也可多发,本组分别占64.7%及35.3%,与文献报道一致。LI的病因多种多样,发病机制较为复杂。多数学者认为LI与高血压有密切关系,文献报道LI患者高血压的发病率47%~78%,本组高血压患者51例(48%),与文献报道相近。动脉硬化也是常见的病因之一,发出深穿动脉的大脑前、中、后动脉壁上的硬化斑使管腔狭窄,当血压下降,使深穿动脉供血区缺血、坏死、软化。另有文献认为,糖尿病与多发性LI有关,与单发LI无关。本组5例糖尿病患者,4例为多发性LI,1例为单发性LI。心脏病的附壁栓子或颈动脉狭窄血栓脱落也是引起LI的重要原因之一,而高脂血症、高黏血症、吸烟、饮洒和脑部血流改变等因素,目前可能对LI的发生有一定影响,但确切的关系尚不明了。
按LORIS对无症状脑梗死所下的定义[5],本组有无症状梗死17例(16%)。但是这类人大部分临床有头痛、头晕,轻微占位效应,仅表现在病灶侧脑室局部轻度受压、变形。
伴发改变:伴有额叶、颞叶、顶叶或小脑梗死15例(14.2%);脑出血和蛛网膜下腔出血9例(8.5%);脑萎缩72例(68%);皮层下动脉硬化性病19例(17.9%);脑挫裂伤4例(3.7%)。
与临床症状对照:症状在病灶对侧41例(38.7%);吐字不清、记忆力减退、步态不稳、肢体轻微麻木等症状,或许这些症状本身就是LI的一部分临床症状,而被错误地归类于局限肢体病变或其他原因所致,还有待于进一步研究。陈星荣认为[6],许多无症状性脑梗死也许就是小穿枝动脉病。PULLICINO等认为[7],壳核下腔隙其实就是一个单个的扩大的血管周围间隙。而这些通常都报告为LI。这对本组17例无症状的LI和6例两侧病灶表现为一侧肢体症状的LI可作解释。在皮质脊髓束中有75%的纤维交叉,而有10%的纤维不交叉下降加入同侧皮质脊髓侧束。当交叉的纤维受损时,症状表现对侧,而不交叉的纤维受损时,症状表现在同侧。这就可以解释12例症状在病灶同侧,8例一侧病灶表现为两侧症状,6例两侧病灶表现为一侧肢体症状的LI患者CT表现与临床症状不相符合的原因,而本组CT表现与临床症状相符合的LI仅占全部病例的38.7%,由此可见,临床症状对LI的CT诊断虽有意义,但帮助不是很大。
总之,LI与高血压、动脉硬化、糖尿病及脑血栓有密切关系,它的临床症状表现形式多样,CT平扫可对LI作出明确的定性定位诊断。
参考文献
1 催思松,译.腔隙性脑梗塞的危险因素和发病机制[J].国外医学·老年疾病分册,1996,4(2):166.
2 张雪林,陈贵孝.实用头颅CT诊断学[M].成都:成都科技大学出版社,1993:195.
3 柯红.基底节区脑梗塞[J].实用放射学杂志,1996,12(3):138.
4 刘贻德.腔隙性梗死与腔隙状态[J].临床神经病学杂志,1994,7(1):5.
5 何济华,译.无症状脑梗死[J].国处医学·脑血管疾病分册,1995,3(4):206.
6 陈星荣,沈天真,段承祥,等.全身CT和MEI[M].上海:上海医科大学出版社,1994:119.
7 Pullicino P M,Miller L L,Alexandrov A V,et al.infraputaminal lacunes clnical and pathological correlations[J].Stroke,1995,26(9):15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