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何谓资源富集区的资源依赖陷阱
到目前为止,在资源城市转型上的研究仍然存在不足。为什么要转型?理论上来看,国内占主流基本上是两种解释:一种就是矿竭城衰。就是说,因为自然资源是越采越少,资源开发的成本越来越高。随着资源的枯竭,如果一个地方不能及时的培育、接续替代产业的话,那么这个地区,或者这个城市就可能面临着经济衰退的危险。比如,当这个地方的资源由创业期、青少年期、大规模开采期、进入枯竭期,那么顺利发展相关的接续产业的话,可以避免矿竭城衰的问题出现。第二个是市场风险论,资源型城市转型存在风险,因为资源型城市多数是资源结构单一、产业结构单一。那么一个地区的经济、一个城市的经济,集中在单一某一个产业上,一旦遇到市场的波动、变化,就可能导致主导产业及其相关产业面临冲击,所以叫市场波动论。
这两种理论应该说都认为一个地区的资源开发对地区的贡献是正面的,是积极的。还有一种说法,认为自然资源对经济增长有抑制作用的。资源贫乏的地方往往反而是经济有活力的地方,如日本、新加坡、香港這些资源相对比较贫乏的国家和地区。那么相对应的一些资源富足的、资源丰富的非洲国家、印度尼西亚、拉美国家经济并不是很好。这种情况具有相当的普遍性,我们国内这种情况更是典型。浙江是中国经济最有活力的地方之一,浙江恰恰是资源贫乏的地区。为什么?理论上也有几种解释:
一是创新动力说。资源贫乏的地区,为了摆脱资源约束,会抛弃一些传统的发展模式,依靠技术创新和制度创新来实现更快增长,资源贫乏地区有技术创新的紧迫性。那么在资源富足地区,往往可能会陷入资源依赖的陷阱。由于创新动力不足,导致一个地区学习效应弱化,就是说只靠采资源、只靠挖煤就能发展,就没有很大的动力去进行学习和技术创新。
二是所谓的波动性影响。资源有低供给弹性的特征,而产品的价格往往波动很高,我们知道最典型的就是石油价格,过去十几美元,现在已经达到80美元左右一桶,还有有色金属的价格、棉花等农产品价格,在国际市场上波动都是很大的。这种波动造成了政府很难对这类产业发展制定长期的规划。由于这种波动,也会导致资源型地区经济发展不快。
另一种解释叫做荷兰盾效应。早先像荷兰等国家,主要的经济收入靠出口资源,收入大幅增长,导致本国货币升值。同时,由于本国货币的升值,导致出口竞争力下降。那么这个国家整体出口会减少,形成贸易保护,导致这个国家的经济衰退。
我认为可能还有一种情况,是某地区的机会成本。当一个地区的投入资金存在投入选择上,投资煤炭而不是其他产业,就会产生机会成本。
资源富集地区转型面临难得的历史机遇
现在面临非常难得的机遇,这个机遇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
一是国家对促进中部崛起的战略。这个政策大的战略有36条,具体的政策还在逐步的细化。现在出台的是关于增值税抵税的扩大范围,可以有一个很大的增值税抵扣,所以对于发展工业、推进技术改造应该是非常有利的。另外,中部地区这些老工业基地社会保障问题,还有一些城县区治理问题等,可能还有一些具体的政策出台。
那么第二个机遇是国家在山西出台的煤炭工业可持续发展的试点,这个试点对地区经济的发展是有利的。我觉得有些政策可能会增加一些企业成本、增加资源税,对企业来说会有一些负面的效应。
第三个机遇就是从大的宏观形势来讲的,我们国家现在还是处于一种工业化加速发展的时期。这个时期大的环境应该说对于像大同这样的城市,跟它的资源结合还是比较稳定的。重工业的发展,可能还会持续相当一个时期,因为这个发展是和我们的整体,和全国消费结构升级相关的。由于人民生活达到一定的水平,引起的消费升级,从而产生的一系列的重大需求,这个时间我们认为可能至少还会有10年至20年的时间,对于资源富集地区还会有好的机遇。
怎样摆脱资源依赖
实现科学发展,摆脱资源依赖,首先要从宏观上把握区域发展总体态势,目前我国区域竞争不仅仅是针对要素资源的直接争夺,针对要素资源的间接竞争或竞赛也日趋活跃。如GDP的规模和增幅、产业结构高级化等竞争。在资源富集的地区,怎样实现可持续发展?
首先,任何一个地区的资源禀赋只有与全国的市场需求一致时才能凸显其优势。我国西部地区资源富集,但长期以来却陷入“资源诅咒”的窘境。除了有资源价格管制的原因外,最重要的在于对资源开发的盲目性,与国内市场需求的结构变化不衔接。20世纪90年代中后期,许多资源品,像煤炭、电力、有色金属矿产等生产都出现供过于求的情形,那时拥有丰富资源的地区并无比较优势可言。能源矿产资源若脱离国内重化工需求,或仅面向本地区使用,也不会有现在快速的发展。因此,考虑资源开发的市场导向,尽力满足区外大市场的需求,是资源富集区获得大发展的一个关键所在。
其次,提供配套完善的基础设施和良好的投资软环境,是欠发达地区加快发展的重要前提。目前国家对西部基础设施和生态环境建设的投入已经开始发挥效益,但对于地域广袤、山多山高的西部地区而言还远远不够,要多方融资继续改善西部的基础条件,使得西部特色优势资源能够得到有效开发和利用。
第三,推动优势资源的“就地转化”,拉长初级产品产业链,是西部特色优势产业得以发展的关键。西部地区特色资源优势转化缓慢,被人们忽视的一个重要原因,是对重化工布局原则的违背。根据一般理论,加工比重大的产业要布局在原料产地,以节约运输成本。如火电厂通常要建在燃料产地,输电比输煤更经济;发展坑口电站,实行煤电联营,是国际普遍做法。而长期以来我国的火电厂大多建在负荷中心,造成大量煤炭长距离运输,60%的铁路运力都用来运煤的不合理格局。即使近些年提出了要“西电东送”,东部地区的火电装机容量仍在大量增加,这也是我国总是出现“煤、电、运”紧张的重要因素之一。
第四,品牌战略是带动优势资源转化的加速器。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品牌是一种重要的无形资产,是一个地区核心竞争力的重要体现。内蒙古从政府到企业十分重视自主产品品牌的培育,强势品牌不仅拓宽了市场,也吸引了众多投资者的加盟,加快了企业和产业的做大做强,带动了农民增收、城市就业和区域经济的繁荣。
最后,如何做到又好又快的发展是今后面临的新课题。资源富集地区的产业高级化还要重视三方面的风险,第一是安全风险,第二是政治风险,第三个就是社会风险,导致一系列的民生问题的风险。目前我国已进入工业化加速推进的新的历史时期,资源和环境的约束日益趋紧,任何一个地区的发展不仅要求速度更要求质量,也就是要用最小的资源消耗、最低的环境代价来换取尽可能高的经济发展,并让更多的人民享受到发展的成果。
(作者系中国社会科学院工业经济研究所研究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