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士将军陈俨 护航亚丁湾

来源 :南方人物周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tianstone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陈俨和他的战友们,正是新中国海军的佼佼者,也代表了中国现代军人在改革开放年代的新形象
  
  锦麟兄:
  我正在亚丁湾茫茫的夜色中航行。侧翼是由我们护卫的商船编队。我突然想到了“放牧”一词。我们如同牧羊人,把商船们召集齐了就“赶”着驶向远方。途中要十二分的小心,千万提防有野狼闯入,更不能让它给叼去一只。我们还找到了领头羊,让每路纵队的首船当联络官,每小时通过电台把各路的信息报过来。夜间灯光稀疏,白天列阵堂皇,很有成就感!亚丁湾气象很给面子,风平浪静、一路坦途。不过,这天气对海盗而言亦如天助,所谓福祸相依吧。官兵们情绪高昂,水手们尽心尽力,我相信弟兄们会完成这一国之大任的。祝好!另告:在亚丁湾能看到由海军传来的电视节目,常常能看到大哥的光辉形象和“灰”常生动的主持评说。
   弟陈俨 于某舰
  
  这是陈俨从亚丁湾的舰队上给我发来的信函,作为第五批中国海军护航舰队的政委,他正航行在亚丁湾茫茫的大海上。
  
  谦和厚道
  
  和陈俨将军其实只有一面之缘,但也就是这一面之缘,这位与我年龄相若的将军竟给我留下深刻的印象。
  和陈俨将军的结识是在西沙。
  我的首度西沙之行,走的是空中通道,而不是水路。全然是因为“顺风”搭乘了刘长乐先生商务包机的缘故。是日中午时分,我们乘坐的包机徐徐降落在永兴岛机场,走出舱门之后,迎面走来的就是身着海军白色礼服的陈俨。
  高挑的身材,话语不多,但举止得体,彬彬有礼,若不是肩章那颗星,竟也不觉得有什么将军模样,感觉更像是个儒雅的学者。
  真正和陈俨将军的互动,是从到达永兴岛那天中午的欢迎午宴上,自己有点荒唐的一页开始。
  所谓有点荒唐,就是欢迎午宴上一时兴奋莫名,喝高了。
  陈俨将军也喝,但毕竟还有一点将军的矜持,他就坐在我的不远处,笑吟吟地看着我,倒也没有火上浇油的意思,却对我这种“放浪形骸”的地方作风,给了军纪范围之外的最大宽容。
  真正的宽容和厚道,其实是在当天下午南海舰队对我们一行的简报会上。事后才从同行的同事们口中获悉,处于半醉半醒状态中的我,在会场上“闹场”,也就是在陈俨将军做南海和西沙情况简报时,据他过后对我说,他的简报被我中途打断过“N”次。当时,他只是乐呵呵地看着我,依然和颜悦色,依然轻声细语,依然坚持完成了简报的过程。
  我是在数天之后,两人开始熟悉、可以敞开说话时,才知道自己当日的丑态,一时大窘,无言以对,只是慌不迭地表示道歉。但陈俨将军依然笑吟吟地看着我,没有任何责备怪罪的意思。虽然口中并没有太多说话,但我心中对陈俨难得的宽容和厚道,暗自佩服。
  难得一见,性格和胸襟像大海一样的陈俨,这是他给我留下的第一个印象。
  在进一步接触过程中,我又知道,陈俨和我还算是半个老乡,他出生于福建,父亲是南下干部,母亲是福州籍人士。他是77届第一批恢复高考的大学生,河北大学,学的是经济学,本科之后也没歇着,接连获得硕士、博士学位,是全军为数不多的博士学位将军。45岁,他毅然放弃都市军校的优越生活,投身一线海岛部队9年。
  这真的让我有点刮目相看了。为人谦和、宽厚且包容,没有一点官架子,也没有一点官僚气,这在当下已经很不容易了,竟还有经济学博士学位,呵呵,这家伙还真不简单。这改变了我之前对大陆军方人士的印象和观感。我对现代军人曾经的认识和理解的误区,在和陈俨接触和认识之后,应该说有了明显改观。
  
  多才多艺
  
  陈俨现在的职务属于政治工作范畴,和平年代的将军们,真正打过仗的似乎不多。我以为,一般概念上,将军总是要和军事领域相互联系,没打过仗,或者没带过兵的将军,难免让人无法肃然起敬,总是多少有点保留。
  我也是在和陈俨交谈中进一步获悉,他曾长期在陆军服役,一步一个脚印从基层做起,参加过老山轮战,也参加过90年代几次重大的抗洪救灾行动,从陆军调动到海军服役,也担任过武汉海军工程学院的高级教官和政委。也就是说他在军中的阅历,和很多优秀的现代军人一样,是多样的,全面的,并不是单一的,也不只是简单地卖卖嘴皮,说说漂亮的政治辞藻。从军报等媒体的资料可以进一步证实,即使在政治工作领域里,他也能干出一番让人刮目相看的成绩。以我个人那几天的近距离观察,他和他的战友们,尤其是普通士兵的互动,最突出的一个特点就是充满人情味,充满人性化。
  也因为这种人情味和人性化的注入,就使得人们一般印象中的政治工作,尤其是军队的政治工作,变得更加鲜活和生动起来。他在西沙任职期间,鼓励战士们进行文学创作,写出自己的心声,写出自己军旅生涯的精彩。他还在各个守岛部队组织丰收大鼓队,让中原大地的丰收鼓点响彻南海西沙的每一个海岛上空,定期或不定期的锣鼓喧天,既宣扬了军威,也让守岛官兵弟兄们的情绪获得了淋漓尽致的宣泄。还有很多类似的积极举措。这在我的知识视野里,很多都属于社会心理学,以及其他边缘学科的范畴,但这些原本似乎和军事毫无关系的学科知识,居然就能够和军事领域,尤其是一向被视为枯燥的政治说教联系得如此水乳交融,的确也是新鲜事。他撰写的学术论文,探讨的竟然是“关于军人行为的经济学分析”,这篇论文获得1996-1997年全军军事经济研究中心优秀成果一等奖;获1997年全国“孙冶芳经济学奖”提名。
  陈俨的全身投入,让我想起了一句自己经常勉励走读大中华团队同事的话语:只要用心,就有精彩。而他自己也说过:每一个人面对的都是未知的生活,所以才有兴趣去体验、有勇气去面对。不确定性是人类的朋友!当然,对待不确定的生活,不仅需要兴趣,更需要激情!而这激情,正是他一路走来的驱动力。
  这位来自基层的大兵将军,在一次接受访谈时说:“我个人清楚地知道,我是一个‘基层动物’,我与基层官兵之间的交往可以说是如鱼得水。我现在手机存储的电话号码中大多数是基层官兵,都是些‘小朋友’、‘穷朋友’。所以,我下决心给海军首长写了自荐信,要求安排我到海军的基层部队去工作,说了一大堆理由。其实,这种选择真的挺难的,难在要放弃许多东西。”
  在南海舰队的川岛和西沙群岛一口气干了9年,陈俨说,“两个海岛9年光景,还真的是很不容易。可我一点都不后悔。那是我生命中最华彩的9年,是我为老年准备的最值得、最珍贵的记忆材料。”
  相处久了,更可以看到陈俨性格活泼的一面,那几天,我那一口蹩脚的闽南普通话,成了他有机会调侃的目标。尽管时而还保持着将军的矜持和必须的礼仪,但私底下,他也是一个喜欢说笑话的人。惟妙惟肖的模仿,总要惹得在场的大家伙哈哈大笑。我并不在意这样的调侃,我们在互相调侃中拉近了距离。
  我还发现,陈俨是一个善于语言调度和鼓动的人,出口能成章,即使是那些原本枯燥的政治条规和术语,他也能用生动的话语加以表达,这种毫不做作的流畅话语,充满激情,极具煽情性和感染力。一个从士兵开始军旅生涯的现代军人,能够将自己的专业学科知识和履行军队职责融会贯通,有机结合,相信陈俨是经过努力和尝试,才寻找到这样的与时俱进的路径,我也相信,这种激情和感染力,应该也是陈俨让人很容易亲近的原因吧。
  那天,在永兴岛附近拍外景,意外在发现陈俨也端着专业相机在取景。我当时以为,这不外乎是一种军中的时髦罢了,后来才得知,这家伙可不是一时贪新鲜赶时髦,而已经是闻名遐迩的军中摄影家。他的作品,也被《国家地理》杂志选用刊登,并获得了摄影界的肯定和评价。除了摄影之外,他还告诉我,喜欢来一点文学创作。后来陈俨陆续给我寄来几篇他创作的小说。拜读之后,果然有自己的风格。不能说他的构思和行文都属于上乘之作、大家风范。但也不能不说,他的小说行文,在朴素无华的描述过程中,别有一种军人坚韧的阳刚之美。
  
  侠骨柔肠
  
  那天从珊瑚岛返航途中,我和陈俨在甲板上散步,他和我说起了他的家庭,他的妻子和孩子,也说起了远在南京的老母亲。提到母亲,陈俨的语调变得柔和轻缓,那天晚上他说了很多关于母亲的故事。他说妈妈今年80多岁了,开过几次大手术,但为人坚强乐观,动了乳腺癌大手术之后,连线都没拆,就不远万里到他服役的辽宁阜新军营看望他。那些故事我在陈俨自己写的文章《心中那一曲最嘹亮的军歌》拜读过,看完那些情真意切的文字,我都被感动得泪眼花花的。
  一个有孝心的军人,肯定是一个优秀的军人,是一个爱兵的军人,也是一个侠骨柔肠的军人。母亲几乎就是陈俨人生第一位老师,第一位启蒙者。提到自己的母亲,不免也会提起母亲家族曾经的辉煌。陈俨告诉我,母亲是近代中国著名思想家严复的后人。
  这就巧了。我所认识的朋友中,就有几位是严复家族的后人。
  于是,更热心的我,连夜和远在香港的朋友取得联系。这一次寻亲之旅,居然在返航途中获得了满意的结果。香港的友人在获知陈俨母亲和姨母的名字之后,欣喜万状,他们彼此之间太熟悉了。甚至于在60年前,陈俨的姨妈还住过我那朋友外婆的家。
  这也是西沙之行和陈俨相识之后一个意外的收获。
  香港的友人告诉我,严复家族有一支脉,曾在先祖严复的鼓励之下投笔从戎,参与清末海军的建设,我没有细问,也无从知道陈俨母亲的先祖是否就是这一个投笔从戎的支脉。但我知道,陈俨和他的战友们,正是新中国海军的佼佼者,代表了中国现代军人在改革开放年代的新形象。
  我认识的严复后人,多半是各自所从事的领域里的佼佼者,或者是银行家,或者是科学家,或者是两岸三地著名的社会贤达。我也知道,如果没有闽籍人士的参与,中国近现代海军史就无法完整描绘出它的历史发展脉络。陈俨加入海军行列,成为中国人民海军的一名高级将领,或许也有家族血液和历史基因的呼唤,但肯定不会是一种历史的偶然。
  集经济学博士、高等院校教授、作家、摄影家以及军队高级将领于一身的陈俨,不愧为当代儒将。
  如今儒将再赴征程,为中华民族捍卫自身的海洋权益、展示着一个崛起大国的国威军威和维护负责任大国的形象和尊严。
其他文献
本文通过模拟实验和实际火场的应用,尝试将红外热像仪应用到火灾事故调查之中,将现场温度场作为一种新型的火灾痕迹物证为我所用,在丰富火灾调查技术手段方面做出有益的探索。
火灾发生后容易产生各种纠纷,本文对各种纠纷产生的原因进行分析,提出解决的方法和途径,指导火灾善后处理工作。
本文通过烟熏痕迹及低位燃烧痕迹在实际火灾中证明作用的特例,认为应对火灾现场发现的痕迹物证进行综合判定,并提出综合判定时应注意的问题。
新颁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消防法》第一次从立法的角度将火灾事故认定书的性质定为证据,彻底解决了长期困扰消防部门和法院关于火灾事故认定是否可诉的争端。本文从证据的基本
随着各地烟花爆竹燃放的开禁,因为燃放行为而造成的火灾每年有大幅度上升。 而此类火灾由于证据难以查找和固定,给火灾调查工作带来了很大压力。本文结合证据的一些特征,从两
冯健男先生的文章,我在20世纪80年代初就拜读过——我的硕士学位论文《论中国当代文学流派》,今日看来不足为奇,在我撰写的当时,何止是用了九牛二虎的力气;在我阅读的文献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