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编者按】为加强优秀传统文化的学习与传承,打好学生的人生底色,统编小学语文教科书大量增加古诗文。如何因应这样的变化,不断探究古诗文教学的新方法、新策略,激发学生学习古诗文的兴趣,进而提高古诗文教学的效益?本专辑刊发三篇这方面的文章,以供读者参考。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指出:语文课程是一门学习语言文字运用的综合性、实践性课程。关注“语用”已经成为广大小学语文教师的共识,甚至成为一种教学习惯。语文课堂上,我们常常会看到教师们创设语言运用的情境,引导学生在语言实践中习得语言,提升语文素养。但欣喜的同时我们也发现,这样的“语用”训练似乎只存在于现代文的教学中,在古诗文的教学,特别是古诗词的教学中,“语用”似乎还是一个盲区。教学古诗词,一线教师大都还停留在理解赏析的层面,“语用”这块处女地还未曾被开垦。古诗词的教学中,我们该怎样在理解鉴赏的基础上,向着“语用”大胆地迈出一步呢?
一、聚焦字词,在改写诗句中体会表达的精准
教学古诗词,理解意思是必不可少的,但绝不是唯一的教学目标。作为语文教师,我们不仅要注意到所有人都会想到的诗意理解,关注到大部分人都会留意到的意境画面,还要关注普通读者看不到,发现不了的作者的遣词造句。我们要引导学生静下心来细读,聚焦字词的运用,体用遣词造句的精妙,感受表达的妥帖,学习作者推敲用词的方法,从而养成精准表达的习惯。例如《咏柳》是三年级下册的一首古诗,诗的前两行写道:“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教学时,我们就可以引导学生联系生活,说一说自己在春天所看到的柳树的样子;再出示图片,进一步丰富学生脑海中的画面,让学生感受到柳树在色彩上的特点;接着引导学生用自己积累的词语来形容柳树的颜色,学生很快就说到了碧绿、翠绿等词语,浓缩为一个字,就成了“绿”。将“绿”字带入,便有了诗句:绿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从意思上讲,改编后的诗句没有什么问题,但是前两行诗中“绿”字的重复,显然不如原句表达得精准。这样设计教学,不仅能够让学生们体会到作者遣词造句的考究、用词的精准,同时,也能够让学生经历一次联系生活经验,尝试语言运用的过程。再如《渔歌子》是四年级下册的一首词,前两行仅有14个字,但却写到了山、水、鸟、花、鱼,勾勒出了一幅美丽的画面。作为语文教师,我们不仅要引导学生看到画面,欣赏到美景,还要引导学生关注到作者表达上的对仗,甚至可以让学生尝试着来对一对。
师:同学们,刚刚我们一起读了这首词的第三行,正确流畅,很好。下面我想请一位同学跟老师合作读一读。
师:我读青箬笠,你对——
生:绿蓑衣。
师:我读箬笠,你对——
生:蓑衣。
师:我读青,你对——
生:绿。
师:这首词的一、二两行,谁也能跟老师合作读一读?我读白鹭,你对——
生:鳜鱼。
师:我读飞,你对——
生:肥。但是好像有些不太对。飞是动作,肥不是动作。
师:那应该怎么对呢?
生:白鹭在天上飞,鳜鱼在水里游。应该对“游”。
师:是啊,这首词应该这样写对仗才工整:西塞山前白鹭飞,桃花流水鳜鱼游。可是作者没有这样写,到底是为什么?自己读一读,比一比。(生自由读)
生:因为“飞”和“肥”是押韵的。
师:是的,押韵了读起来才会朗朗上口,我们把整首词连起来读一读。
这样设计教学,学生不仅沉入到了語言文字之中,关注到了作者用词的讲究,同时还引发了学生的认知冲突,让学生在“愤悱”的状态下主动进行思考,尝试对对子,进行语言实践,并且在对比品析的过程中,体会到了作者用词的良苦用心。
二、发现写法,尝试运用中习得表达的手法
无论是古人,还是我们,写文章都是在抒发自己的情感,在表达手法上有很多相似之处。因此,在教学古诗词时,我们也要学会在诗词中走个来回,一方面要理解诗词的内容,另一方面,还要关注作者是怎样表达出来的。潜心细读,用语文教师的专业眼光审视,我们不难发现诗词在表达上的秘妙。写花草树木,我们会关注到它的颜色、形状,从而写出它的特点,古人也是如此,“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这不就是在描绘柳树的颜色和柳枝的形状吗?我们写人,常常会用一个人极具代表性的衣着等局部特征来指代这个人,最经典的莫过于做了好事之后别人问到我们的名字时的回答:“我的名字叫做红领巾。”其实,古诗词中也不乏这样的描写,比如《渔歌子》一词中对钓者的描写“青箬笠,绿蓑衣”。教学时,我们要引导学生关注作者表达方法,并引导学生尝试着进行表达实践,在语言实践中习得表达能力。教师先出示高鼎的《村居》和杨万里的《宿新市徐公店》,让学生自由读,发现其中的人物都是写儿童。在这样的基础上,展开了以下的教学。
师:古诗词就是这样,正因为有了人,才让它显得更有生机,变得更有趣,但是,今天学习的《渔歌子》这首词却很特别,好像没有人呀,你怎么看?
生:有人,箬笠是人戴的,蓑衣是人穿的。
师:大家看这幅插图,是不是一下子就看到了老者身上的青箬笠、绿蓑衣?用最具代表性的事物代替人,这是一种非常重要的写作方法。同学们再看看图,除了箬笠和蓑衣,你还看到了这个人身上什么典型特征?
生:白头发、白胡须、钓鱼竿。
师:那现在谁能试一试,把这首词中的“青箬笠,绿蓑衣”改一下,用你观察到的典型特征说一说。
生:一钓竿,一小舟,斜风细雨不须归。
生:白头发,银胡须,斜风细雨不须归。
这个教学片段中,笔者先引导学生找到《村居》和《宿新市徐公店》中人物的直接描写:“儿童散学归来早,忙趁东风放纸鸢”和“儿童急走追黄蝶,飞入菜花无处寻”,再引导学生讨论《渔歌子》中有没有写人的问题,从而发现作者是用一个人极具代表性的衣着等局部特征来指代这个人的这一写法。发现了写法后,我们一定要让学生去动笔实践,尝试着表达,哪怕学生的表达并不流畅,用词并不精准,这都不重要,重要的是已经迈出了这一步,开启了运用语言的实践之旅。 三、创设情境,填空补白中培养表达的能力
古诗词语言凝练,言简义丰,值得我们细细品味。编者在编写古诗词这类课文时,为了帮助学生理解诗意,往往都会配以插图,这些都是非常好的教学资源。教学时,我们一定要精心创设情境,让学生入情入境,在想象补白、填写内容的过程中进行语言表达的实践,不断丰富头脑中的画面,在对诗词有更深入的理解的同时,逐渐形成表达能力,养成表达习惯,提高语文素养。例如南宋诗人翁卷的《乡村四月》一诗中写道:“乡村四月闲人少,才了蚕桑又插田。”的确,四月是个忙碌的季节,刚刚结束了种桑养蚕的农活,又开始在稻田中插秧了。那么除了这两种农事,人们还要干哪些农活呢?在南方,人们在种桑、养蚕、插秧,北方的人们又在干些什么呢?在引入资料,学生有所了解后,我们也不妨引导学生来补白:乡村四月闲人少,才了__ __又____ 。
教学古诗词时,我们常常会引导学生进行拓展阅读,读内容相关的诗词,读主题类似的诗词,教师呈现这些拓展内容时往往方式太过直接,形式太过单一。有时候,只是稍稍变一下形式,我们就能让拓展阅读的内容变为填空表达的语境,让学生在拓展阅读的过程中经历一次语言运用的实践。请看下面《渔歌子》的教學片段。
师:张志和不想回去,可是,他的哥哥特别希望他回去,为了让他回去,还写过这样一首词:
和答弟志和渔父歌
唐 张松龄
乐是风波钓是闲,草堂松径已胜攀。
__ ___,_ ____,__ ___且须还。
生:王老师,你出示的这首词后两行不完整。
师:没关系,大家可以对照着张志和的这首词来猜一猜。张志和写道:斜风细雨不须归,他的哥哥可能会写道——
生1:狂风暴雨且须还。
生2:狂风大浪且须还。
生3:江上危险且须还。
师:张志和写道:青箬笠,绿蓑衣,斜风细雨不须归。他的哥哥可能会写道——
生:狂风起,大浪来,江上危险且须还。
生:乌云黑,细雨密,狂风大浪且须还。
师:这是你们写的版本,大家想不想看看他哥哥写的版本。
(出示张松龄完整版的《和答弟志和渔父歌》,学生齐读)
师:哥哥和弟弟的词是对应的,我读:太湖水,洞庭山,你对——
生:青箬笠,绿蓑衣。
师:我读:狂风浪起且须还。你对——
生:斜风细雨不须归。
师:且须还!
生:不须归。
根据张志和的词猜一猜张松龄的词相对应的句子是怎样写的,这其实就是一次语言的实践运用,就是一种表达的尝试,经历了“语用”的过程,拓展阅读也变得更加深入了,让人印象深刻了。走向“语用”,有时可以事半功倍,我们何乐而不为呢!
(作者单位:陕西师范大学附属小学)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指出:语文课程是一门学习语言文字运用的综合性、实践性课程。关注“语用”已经成为广大小学语文教师的共识,甚至成为一种教学习惯。语文课堂上,我们常常会看到教师们创设语言运用的情境,引导学生在语言实践中习得语言,提升语文素养。但欣喜的同时我们也发现,这样的“语用”训练似乎只存在于现代文的教学中,在古诗文的教学,特别是古诗词的教学中,“语用”似乎还是一个盲区。教学古诗词,一线教师大都还停留在理解赏析的层面,“语用”这块处女地还未曾被开垦。古诗词的教学中,我们该怎样在理解鉴赏的基础上,向着“语用”大胆地迈出一步呢?
一、聚焦字词,在改写诗句中体会表达的精准
教学古诗词,理解意思是必不可少的,但绝不是唯一的教学目标。作为语文教师,我们不仅要注意到所有人都会想到的诗意理解,关注到大部分人都会留意到的意境画面,还要关注普通读者看不到,发现不了的作者的遣词造句。我们要引导学生静下心来细读,聚焦字词的运用,体用遣词造句的精妙,感受表达的妥帖,学习作者推敲用词的方法,从而养成精准表达的习惯。例如《咏柳》是三年级下册的一首古诗,诗的前两行写道:“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教学时,我们就可以引导学生联系生活,说一说自己在春天所看到的柳树的样子;再出示图片,进一步丰富学生脑海中的画面,让学生感受到柳树在色彩上的特点;接着引导学生用自己积累的词语来形容柳树的颜色,学生很快就说到了碧绿、翠绿等词语,浓缩为一个字,就成了“绿”。将“绿”字带入,便有了诗句:绿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从意思上讲,改编后的诗句没有什么问题,但是前两行诗中“绿”字的重复,显然不如原句表达得精准。这样设计教学,不仅能够让学生们体会到作者遣词造句的考究、用词的精准,同时,也能够让学生经历一次联系生活经验,尝试语言运用的过程。再如《渔歌子》是四年级下册的一首词,前两行仅有14个字,但却写到了山、水、鸟、花、鱼,勾勒出了一幅美丽的画面。作为语文教师,我们不仅要引导学生看到画面,欣赏到美景,还要引导学生关注到作者表达上的对仗,甚至可以让学生尝试着来对一对。
师:同学们,刚刚我们一起读了这首词的第三行,正确流畅,很好。下面我想请一位同学跟老师合作读一读。
师:我读青箬笠,你对——
生:绿蓑衣。
师:我读箬笠,你对——
生:蓑衣。
师:我读青,你对——
生:绿。
师:这首词的一、二两行,谁也能跟老师合作读一读?我读白鹭,你对——
生:鳜鱼。
师:我读飞,你对——
生:肥。但是好像有些不太对。飞是动作,肥不是动作。
师:那应该怎么对呢?
生:白鹭在天上飞,鳜鱼在水里游。应该对“游”。
师:是啊,这首词应该这样写对仗才工整:西塞山前白鹭飞,桃花流水鳜鱼游。可是作者没有这样写,到底是为什么?自己读一读,比一比。(生自由读)
生:因为“飞”和“肥”是押韵的。
师:是的,押韵了读起来才会朗朗上口,我们把整首词连起来读一读。
这样设计教学,学生不仅沉入到了語言文字之中,关注到了作者用词的讲究,同时还引发了学生的认知冲突,让学生在“愤悱”的状态下主动进行思考,尝试对对子,进行语言实践,并且在对比品析的过程中,体会到了作者用词的良苦用心。
二、发现写法,尝试运用中习得表达的手法
无论是古人,还是我们,写文章都是在抒发自己的情感,在表达手法上有很多相似之处。因此,在教学古诗词时,我们也要学会在诗词中走个来回,一方面要理解诗词的内容,另一方面,还要关注作者是怎样表达出来的。潜心细读,用语文教师的专业眼光审视,我们不难发现诗词在表达上的秘妙。写花草树木,我们会关注到它的颜色、形状,从而写出它的特点,古人也是如此,“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这不就是在描绘柳树的颜色和柳枝的形状吗?我们写人,常常会用一个人极具代表性的衣着等局部特征来指代这个人,最经典的莫过于做了好事之后别人问到我们的名字时的回答:“我的名字叫做红领巾。”其实,古诗词中也不乏这样的描写,比如《渔歌子》一词中对钓者的描写“青箬笠,绿蓑衣”。教学时,我们要引导学生关注作者表达方法,并引导学生尝试着进行表达实践,在语言实践中习得表达能力。教师先出示高鼎的《村居》和杨万里的《宿新市徐公店》,让学生自由读,发现其中的人物都是写儿童。在这样的基础上,展开了以下的教学。
师:古诗词就是这样,正因为有了人,才让它显得更有生机,变得更有趣,但是,今天学习的《渔歌子》这首词却很特别,好像没有人呀,你怎么看?
生:有人,箬笠是人戴的,蓑衣是人穿的。
师:大家看这幅插图,是不是一下子就看到了老者身上的青箬笠、绿蓑衣?用最具代表性的事物代替人,这是一种非常重要的写作方法。同学们再看看图,除了箬笠和蓑衣,你还看到了这个人身上什么典型特征?
生:白头发、白胡须、钓鱼竿。
师:那现在谁能试一试,把这首词中的“青箬笠,绿蓑衣”改一下,用你观察到的典型特征说一说。
生:一钓竿,一小舟,斜风细雨不须归。
生:白头发,银胡须,斜风细雨不须归。
这个教学片段中,笔者先引导学生找到《村居》和《宿新市徐公店》中人物的直接描写:“儿童散学归来早,忙趁东风放纸鸢”和“儿童急走追黄蝶,飞入菜花无处寻”,再引导学生讨论《渔歌子》中有没有写人的问题,从而发现作者是用一个人极具代表性的衣着等局部特征来指代这个人的这一写法。发现了写法后,我们一定要让学生去动笔实践,尝试着表达,哪怕学生的表达并不流畅,用词并不精准,这都不重要,重要的是已经迈出了这一步,开启了运用语言的实践之旅。 三、创设情境,填空补白中培养表达的能力
古诗词语言凝练,言简义丰,值得我们细细品味。编者在编写古诗词这类课文时,为了帮助学生理解诗意,往往都会配以插图,这些都是非常好的教学资源。教学时,我们一定要精心创设情境,让学生入情入境,在想象补白、填写内容的过程中进行语言表达的实践,不断丰富头脑中的画面,在对诗词有更深入的理解的同时,逐渐形成表达能力,养成表达习惯,提高语文素养。例如南宋诗人翁卷的《乡村四月》一诗中写道:“乡村四月闲人少,才了蚕桑又插田。”的确,四月是个忙碌的季节,刚刚结束了种桑养蚕的农活,又开始在稻田中插秧了。那么除了这两种农事,人们还要干哪些农活呢?在南方,人们在种桑、养蚕、插秧,北方的人们又在干些什么呢?在引入资料,学生有所了解后,我们也不妨引导学生来补白:乡村四月闲人少,才了__ __又____ 。
教学古诗词时,我们常常会引导学生进行拓展阅读,读内容相关的诗词,读主题类似的诗词,教师呈现这些拓展内容时往往方式太过直接,形式太过单一。有时候,只是稍稍变一下形式,我们就能让拓展阅读的内容变为填空表达的语境,让学生在拓展阅读的过程中经历一次语言运用的实践。请看下面《渔歌子》的教學片段。
师:张志和不想回去,可是,他的哥哥特别希望他回去,为了让他回去,还写过这样一首词:
和答弟志和渔父歌
唐 张松龄
乐是风波钓是闲,草堂松径已胜攀。
__ ___,_ ____,__ ___且须还。
生:王老师,你出示的这首词后两行不完整。
师:没关系,大家可以对照着张志和的这首词来猜一猜。张志和写道:斜风细雨不须归,他的哥哥可能会写道——
生1:狂风暴雨且须还。
生2:狂风大浪且须还。
生3:江上危险且须还。
师:张志和写道:青箬笠,绿蓑衣,斜风细雨不须归。他的哥哥可能会写道——
生:狂风起,大浪来,江上危险且须还。
生:乌云黑,细雨密,狂风大浪且须还。
师:这是你们写的版本,大家想不想看看他哥哥写的版本。
(出示张松龄完整版的《和答弟志和渔父歌》,学生齐读)
师:哥哥和弟弟的词是对应的,我读:太湖水,洞庭山,你对——
生:青箬笠,绿蓑衣。
师:我读:狂风浪起且须还。你对——
生:斜风细雨不须归。
师:且须还!
生:不须归。
根据张志和的词猜一猜张松龄的词相对应的句子是怎样写的,这其实就是一次语言的实践运用,就是一种表达的尝试,经历了“语用”的过程,拓展阅读也变得更加深入了,让人印象深刻了。走向“语用”,有时可以事半功倍,我们何乐而不为呢!
(作者单位:陕西师范大学附属小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