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你同行

来源 :作文通讯·初中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bc123student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题目
  月亮与星星同行,天空显得美丽璀璨;小鹿与溪水同行,身后留下欢声一片。成长路上与父母同行,我们的生活充满幸福与温馨;与书籍同行,我们的思想变得睿智深刻;与困难同行,我们的内心便多一份坚韧和拼搏……请以“与你同行”为题,写一篇作文。
  要求:1.内容具体,有真情实感;2.文体不限(诗歌、戏剧除外);3.不少于600字;4.文中请回避与你相关的人名、校名、地名。
  题解
  首先要注意“你”这个词。第二人称“你”会构成一种“对话”式结构,这种倾诉式的作文其实特别易于抒情。比如,“你”替换成父母亲人,写一篇情感感悟类作文,可以瞬间降低作文难度。另外,第二人称“你”可以是被拟人化的事物,如书籍、困难等概念性词汇也可以入题。因此阅读类和成长励志类作文也可以写。
  再次,要注意“同行”这个词。分析好这个词,有助于我们在立意方面拔得头筹。“同行”即“一同行路”,“一同”就是方向一致、志同道合,可以是兴趣相同,结伴而行,也可以是心灵上的陪伴。值得注意的是,“同行”的重点在于写“一段时间”,即使作文中主人公们共同走了一段实际的路,我们也要把重点放在这段路的引申意义上,哪怕使用“蒙太奇”的手法来表述这“一段时间”内心的成长或感悟。
  龙应台曾说:“父子母女一场,不过是一人看着另一人渐行渐远,远行的那人用背影告诉你:‘不必追。’而我则多庆幸,路途漫漫,与你并肩前行。”“同行”只是一个短暂的过程,“分离”是人生的必然。因此在写“同行”的过程时,则会生出一种感恩与珍惜之情!这也是成长的意义。不同的人会在某个阶段陪我们“同行”一段路,而席慕蓉说:“所有的悲欢都已成灰烬,任世间哪一条路我都不能与你同行。”有的爱是以聚合为目的,但有的爱是以分离为目的,比如至亲之爱——为了你能更加独立,为了你能成功地走出他们的庇护。所以这样的陪伴之“爱”“同行之爱”能写得更有意义、更富深情!
  学生例文
  与你同行天津南开中学九年级 邵镜伊
  侧耳倾听,你有“乱石穿空,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的豪放;你有“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的闲适;你有“知君何事泪纵横,断肠声里忆平生”的伤感。在成长之路上,是你告诉我不可能一帆风顺,也是你告诉我只要坚持不懈,前方一定会有鲜花灿烂盛放。钢琴,与你同行,真好!
  小时候,我向往精致华美的钢琴,它的声音仿佛微风吹动着树叶,展现出生命的活力。我迫不及待地央求父母请来一位钢琴老师,可之后的练习过程不那么顺利。长时间的练习让我的手臂酸软麻木,我却无法演奏一段完整的乐曲。钢琴这颗种子仿佛被深埋在土壤中,迟迟不肯生根发芽。放弃的念头像藤蔓一样缠绕在我心头,令我心烦意乱。
  在一次疲惫不堪的练习后,我头昏脑涨地走在大街上,突然,一抹嫩绿映入眼帘。走近一看,原来是一株从极狭窄的砖缝中新生的嫩芽。这里潮湿又狭小,可它坚韧顽强,就像我心中的钢琴种子,努力冲破阻碍,拼命生长。我很受触动:成长之路何尝不是如此?它不会风平浪静,而是充满坎坷和挑战。我抬起头,夜空已繁星闪烁,映照着整座城市,也照亮了我脚下的路。
  从此,我更加刻苦地练习。终于有一天,我镇定地坐在舞台上,琴声如翩翩起舞的蝴蝶,扇动着轻盈的翅膀,又好像悠远的天空中洒下灿烂的阳光……我的视线模糊起来,我似乎看到心中那颗钢琴种子终于破土而出、生根发芽,绽放出最绚烂的花朵。那条街道旁,那株不知名的野花已悄然盛放。与你同行,你告诉我只要坚持不懈,一定会有战胜困境的鲜花悄然盛放。
  草长、蝉鸣、叶落、雪飘……我终于相信,每一条走过的路,都有它不得不跋涉的理由,每一条要走下去的路,都有它不得不选择的方向。与你同行,心之所向,素履以往,生如逆旅,一苇以航。
  教师点评
  学一艺、成一事往往伴随着艰难挫折。作者选取学习钢琴的人生经历为素材,将学钢琴路上的思考与成长,与无名野花的顽强生长以双线插叙的方式展开,巧妙自然,别具匠心。语言优美有诗意,耐人寻味。
  (赵洪宇)
  与你同行天津南开中学九年级 王耀辉
  记得那时,微风拂面,柳枝抽出嫩芽,影子荡漾在潺潺的溪水中,一幅生机盎然的景象。我坐在桌旁,手中握着笔,把一个个歪歪斜斜的字写在纸上。这时,你悄悄站到我身后,用宽大的手握住我的小手,把字一笔一画地落在纸上,十分工整。我回头看你,你的脸上挂满了笑容与耐心,耳边又响起那温柔的声音:“写字要用心,多练习才能写好。’
  与你同行,与爱同行,墨色褪去,幸福犹存。
  每到桂花飘香的日子,你就为我做桂花糕。院子里满是你精心呵护的桂花树,枝叶间点缀着几朵淡黄色小花,清香扑鼻。石案前,你將糯米粉、油和糖水搅拌均匀,轻轻压入磨具中。蒸好后撒上糖桂花,盛在盘子里。洁白如玉的桂花糕氤氲着淡淡的桂香,融入口中,清甜爽口,细腻松软。
  与你同行,与爱同行,桂花落了,温暖犹存。
  一到秋天,天气逐渐变得干燥,我就嗓子痛。不爱喝水的我经常咳嗽。我知道,你又忙碌开了。早晨,你早早起床,将梨切成小块,和泡好的银耳一起放到砂锅中。辛苦了一天的你还要耐心地为我熬梨水,一刻也不离开。熬好之后,还要晾好,待温度正好才端进我的屋里来。屋子顿时弥漫着梨香,清甜、淡雅,沁人心脾,久久不能忘怀。
  与你同行,与爱同行,梨香散去.温馨犹存。
  亲爱的姥爷,你在天堂过得还好吗?于雾里,于梦中,我再次望到你的背影。与你同行,感受墨香、桂香与梨香,感受爱的温度……
  教师点评
  这是一篇考场作文,文题中的“你”不做具体限制,而亲人、亲情是同学们日常生活中接触最多、感触最深的,因而很多同学选择写这一题材。本文作者选取典型细节,以细腻又饱含深情的笔触娓娓道来。语言优美隽永,情感真挚感人,在考场作文中十分难得。   (赵洪宇)
  与你同行天津南开中学九年级 左静平
  杨柳凝翠,碧水沉烟,闲坐窗前,煮一壶清茶,将经年旧梦都泡在里面。时光缄默,岁月静好,书籍啊,只因有你,我的生活多了一道色彩。与你同行,掠过氤氲晨夕,回头望,是那羽翼渐丰的韶华。
  书桌上,清风掀动书页,已辨不出是哪个年代的墨迹。那年梅花,不知遗落在谁家院墙下;那支凤钗,不知斜插在谁的青丝上;那条预言,不知镌刻在谁的命运里;那位舞女,不知萦绕在谁的眼眸中……
  闭上眼睛,细细品味,阵阵书香映脑海。与你同行,信步文学花园,读墨色阑珊,读尘心静美,读闲适淡然,读花间往事,更读一缕素韵映书笺。
  我喜欢纯真浪漫的三毛,为追寻心中那棵“橄榄树”,她踏遍万水千山;我喜欢读知性灵动的纳兰词,感受“我是人间惆怅客,断肠声里忆平生”的飘逸;我喜欢读深情大度的余秋雨,感慨他对历史文化的独到见解。徜徉书海,我与安利柯一起感受爱的教育,与泰戈尔赏《飞鸟集》,与冰心看《繁星》,阅《春水》。
  打开如诗的心篱,研一池墨香,用浅浅的文字把清风明月描进人生画卷。书籍,与你同行,心灵的芳香弥漫曾经,任红尘纷扰,心白清风月朗。浅吟低唱,且行且安。
  啁啾青鸟,葱郁年华。书籍啊,无论何时,你都陪伴左右。我与杜工部下襄阳至洛阳,闻春夜喜雨、剑传蓟北,悲哉茅屋为秋风所破,哀哉朱门酒臭路有死骨;与稼轩一起看佳人于灯火阑珊处,醉里挑孤灯看剑,梦回战鼓号角连营,惜哉白发已生;与李清照同问海棠是否依旧,听雨打芭蕉,看鸥鹭争渡,苦哉深睡不消残酒。
  “吾心似秋月,碧潭清皎洁。”文字是有味道的,是灵动的。只要当自己觉得自然随意、倾心怡心了,便已沉醉其中。书籍啊,与你同行,我总是怦然心动。“草在结它的种子,风在摇它的叶子,我们静静的,不说话。”
  岁月极美,美在辗转,春有新枝,夏有葱绿,秋有收获,冬有蕴藏,而我们,可以和着阳光写诗。书香,与你同行,这样的日子,心中若有一间书屋,可在书中寻日月。此时,只有一人、一心、一片纯洁的世界。
  教师点评
  这篇习作真正写出了阅读之美——除了增长知识,还有愉悦思维和陶冶性情之效果。可以将人从凡俗琐事中抽离出来。文章语言优美清新,流畅洗练,意境与内容浑然天成,这唯有多读书才能做到。
  (赵洪宇)
  与你同行天津南开中学九年级 张鹤延
  人生是一条河,左岸是需要把握的青春年华,右岸是值得怀念的旧时光。过去的日子如同颗颗珍珠撒在岸边,当阳光温暖地洒落,我轻轻拾起最耀眼的一颗,拾起那些与你同行的点滴记忆。
  外婆的院子里长满她亲手种的桂树,每到开花时节,淡黄色的小花就在枝叶间肆意开放,如同一群正在玩捉迷藏的小孩子。这时,外婆就会为我做桂花糕。做好的桂花糕摆在盘中,晶莹剔透,散发着桂花香,也氤氲着外婆对我的爱。我的童年便在桂树下与外婆一起度过。外婆一日日老去,行动越来越迟缓,可她仍惦记着给我做桂花糕,外婆的愛陪伴着我,与我同行。
  沉重的书包把妈妈的手指勒得发白,书包里装满我的学习用书和文具,妈妈执意每天为我拿着。过马路时,她总会一手提着书包,一手紧握着我的手。我能清楚地感觉到,那双粗糙的、青筋蜿蜒的手有力又温暖。上车后,她双手吃力地把书包放在我旁边,继而微微活动一下已僵直的手腕。我看着这双手,那是最美的妈妈的手,我蹒跚学步时,她保护着我,我入睡时她轻柔地抚拍着我,每天为我做可口的饭菜。妈妈无微不至的爱陪伴我成长,与我同行。
  小时候,屋前的窄巷是我玩耍的天地,雨季十分湿滑,巷前的青石砖总是布满厚厚的青苔,我玩耍时一不小心滑倒了,重重摔在地上。我疼得大哭起来,站在一旁的爷爷并没有扶起我,而是语重心长地说:“路要自己走,一路上有许多挫折,怎能因一点小小的磨难就停止了呢?!”那时的我听不懂这话的意义。长大后,经历了一次次挫折,我才渐渐理解了爷爷的教诲。爷爷的话激励着我,与我同行。
  人间至味是清欢。抓不住明月的影,但求留住一颗琥珀般的心。亲人的爱无时无刻不在陪伴着我,见证着我的成长。正因为与爱同行,我才能在人生之旅中不断前进,无所畏惧。
  教师点评
  亲情无言,它的伟大不体现在豪言壮语中,更多体现在日复一日的默默陪伴与付出中,我们唯有用心观察生活才能感受到亲情的滋养。莫怀戚写《散步》,朱自清写《背影》,胡适写《我的母亲》,无不是从小事、细节中展现亲情。本文作者写的是生活中最平凡的小事,定格细节,徐徐展开,让读者感受到亲人对“我”的深情关爱,也感受到“我”默默注视亲人的深情目光。说“生活给人灵感”,毋宁说“观察生活给人灵感。”
  (赵洪宇)
其他文献
素材展台  素材1  老师把我叫进办公室,让我朗读以下词语:  吃饭、睡觉、觌氅、餮鼗、曩磲、蕤颥、鳎鹕、鲦鲻、耱貊、貘鍪、籴耋、瓞耵。  我傻了眼,目瞪口呆!  老师语重心长地说:“看看,是不是发现自己除了吃饭、睡觉,什么都不会?明天是不是应该再努力一点儿?”  素材2  “本宫昨日幸会周公,喜出望外,流连忘返。今日课上喜获恩师春风化雨,听得本宫如醉如痴,频频颔首,有再向周公当面请教之必要。若能
如果有人告诉你,即使你身无分文,也可以吃到香喷喷的饭菜,你相信吗?在奥地利首都维也纳,只要你能找到“德旺餐厅”,这个美丽的梦想就能变为现实。  这是一家开了15年的巴基斯坦餐厅,餐馆老板是巴基斯坦人德旺和他的奥地利妻子娜塔莉。餐馆提供素食咖喱、肉类、米饭、大饼、沙拉、酱汁和巴基斯坦甜点。餐厅最有名的地方在于在这里就餐的顾客,可随自己的意愿付款结账。  至于为什么要开这样一家餐厅,还得从16年前德旺
我还记得第一次见到它时惊艳的感觉。  我随着人群,悄无声息地前行,在这鸦雀无声的展厅中,仿佛连呼吸都是一种罪过。隔着一尘不染的玻璃,我静静欣赏着射灯下一幅幅书法作品。忽然我的目光一下子被吸引了过去,“终于找到你了!”一聲欣喜的惊叹脱口而出。它便是天下第二行书———《祭侄文稿》。  与颜真卿一贯的方正端庄、雄强圆厚的风格截然不同:《祭侄文稿》那苍黄的纸本上浓墨大字恣意狂放,不修边幅,最突出的还是作品
不得不承认,世上的事的确很不一样。励志的故事读过很多,刻苦的例子也记得不少,但我一直认为它们只是不真实的传说,而其中的主人公很可能只是虚拟的人物。  北京的夜晚似乎刚刚开始,马路上人很多,大家共同分享着这座城市柔和明亮的灯光。我默默地向前走,不远处的广场上音乐声不断,人们说笑嬉闹着,有些人还在跳舞,气氛欢快热烈。可就在广场前的第二盏路灯下,有一个奇怪的、不一样的身影。他的神态那么平静、那么安详,與
春光潋滟,清风如醉,我轻挽广袖,缓步前行,空气中尽是春日的醇香。  乐音袅袅,华裳绰约,我们走到台上,声情并茂地朗诵着中华的赞歌。朗诵的准备过程并不顺利,我们不断选词、换词,排练时间极其紧迫,历经一次次磨合,我们终究还是凭着对中华文化的热爱完成了演出。从掌声中,我知道接连数日的辛苦排练得到了肯定,这更加坚定了我继续追寻诗词之美的决心。  无论是周朝的“窈窕淑女,君子好逑”,还是汉朝的“有一美人兮,
总有一些事让我们纠结。它或许关乎道义,关乎尊严,关乎生命,关乎财富……它使我们难以抉择,又不得不抉择。它似乎是我们成长路上的绊脚石,若能战胜它,我们就能茁壮成长。  一次期中考试,我考了全班倒数第九名。我十分纠结:该不该告诉父母呢?要是父母知道了,怕是接下来一段时间我都不好过了,肯定会挨罚,比如不让看电视或玩游戏,最关键的是,我不想讓对我抱有殷切期望的父母灰心失望,不想让为我呕心沥血的他们脸上又添
我是一名深海导游,今天,我荣幸地带着全城首富黛克思夫人在海底观光,并负责为她讲解。  “這就是海葵。瞧,那儿有几条小丑鱼……”我穿戴着特制装备在海底声情并茂地讲解着。  “啊!”黛克思夫人突然发出一声尖叫,我连忙回头看她,却被一只庞然大物吓呆了:一头鲸鱼的尸体渐渐下沉到我们身边,它的脊椎骨被咬断了,腹部有一个巨大的穿刺伤口,大小能骑进去一辆自行车。这是谁干的?我的大脑一片混乱。  “喂,刚接到FW
老屋门前本来是有一架秋千的。  秋千不大,木质的,原本放在一个售楼处门口用来招揽顾客。后来,房子卖完了,它就被遗弃了。细心的外公发现后,把它搬到屋后的小院里擦洗干净,这架秋千便成了我们的“私有财产”。  对于小区的孩子们来说,秋千是个稀罕物。每每放学后,小伙伴们就聚到小院来争抢秋千,人多位小,我们常常因此打得不可开交。这时,外婆总会出面给我们当“和事佬”。伙伴们一个个轮流坐上秋千,外婆一个个地推。
我不是“天赋型”的写作选手。所有经验都是自己一步步摸索出来的。平日里多积累写作素材是提升写作能力的第一步。第二步是不断练笔。阅读与观察是激发我写作灵感的两大法宝。  ——李梓萍  新生代感言  我不是“天赋型”的写作选手。所有经验都是自己一步步摸索出来的。  平日里多积累写作素材是提升写作能力的第一步。刚入初中时,我缺少写作素材,反反復复地扯同样几件事,将它们生搬硬套进各种题目。老爸买了几套作文辅
两百年后的2218年,人类终于突破了技术难关,创造了一种机器,名为“超级复制”。顾名思义,它的作用就是复制一切,包括艺术品、稀缺资源、器官,甚至生命。人们再也不会因疾病而死亡,现有的生物和资源也不会彻底消失,只要有一个样本,便能复制出千千万万个同样的生命和资源……人类终于真正实现不劳而获“一劳永逸”了。  作为两百年前的“古代人”,我有幸采访了“超级复制”的创造者——零先生和壹女士。  我从时空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