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来可由大脑意识控制汽车驾驶装置

来源 :科技与生活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kalagou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据国外媒体报道,近日,一支科学家研究小组成功研制一种大脑意识操控汽车的装置,驾驶者戴着这种特殊的耳机装置(其设计最初源自电脑游戏),所装配的传感器可通过无线技术与汽车的电子元件建立连接。
  “大脑驾驶员”系统通过摄影机、雷达和激光传感器与汽车连接在一起,能够形成其周围的全景3D图像。驾驶者戴上一个具有16个传感器的特殊帽状结构,能够接收到大脑的电磁信号。
  驾驶者在驾驶时必须“想到”向左或者向右,汽车便进行即时响应。这种由大脑意识控制汽车的系统叫做“大脑驾驶员(BrainDriver)”。
  驾驶者在驾驶时必须“想到”向左或者向右,汽车便进行即时响应。这种由大脑意识控制汽车的系统叫做“大脑驾驶员(BrainDriver)”,是由德国一支科学家小组成功研制的,目前他們正在测试该原型观测未来能否用于人们日常汽车驾驶。
  “大脑驾驶员”系统通过摄影机、雷达和激光传感器与汽车连接在一起,能够形成其周围的全景3D图像。驾驶者戴上一个具有16个传感器的特殊帽状结构,能够接收到大脑的电磁信号。
  这些大脑信号由一个计算机系统进行解析,进而能被理解成为代表向左和向右的不同特殊图识。在一项测试中,驾驶者通过大脑意识操控汽车向右转,尽管指令和汽车移动之间存在微小的延迟。在第二项测试中,主要测试该汽车系统的4种图识,确保驾驶者能够加速或者减速。
  这项研究是由德国柏林自由大学人工智能应用AutoNOMOS小组研制的,他们在设置大脑意识作为无手操控汽车的最佳方法之前使用iPad和视线轨道装置进行了测试。研究人员称,他们的测试汽车仅是一种“检验概念”,目前距离大脑完全自如控制汽车仍有一定的差距。
  目前,科学家还没有决定是否将这项最新技术应用于较广泛的民众应用,他们指出,“大脑驾驶员”系统当前尚不适合于长时间驾驶,我们仍需要做很多的努力,进一步完善人机交互界面,能够潜在地与驾驶自动化相结合。
  同时,科学家称这项技术不能在狭窄的空间进行测试,出于安全因素我们应当在较宽广的空间进行测试,比如机场。
  
  (腾讯科技)
其他文献
茶是我国人民的传统饮料,老年人多喜欢选择各种茶水来解渴。自古以来,茶被人们认为有延年益寿功能,对促进人体健康有重要作用。现代科学研究证明:经过分离鉴定的茶叶,已知其含化合物大约有500多种左右,有机化合物450种以上,构成这些化合物或以无机盐等形式存在的基本元素有30余种。不同茶叶所含的营养物质成分有所不同,波动范围也很大,蛋白质类(包括多种氨基酸)约占茶叶干物质量的20%~30%,脂肪的类脂物质
中国正在进行的第22航次大洋环球科考中,首次成功应用海底机器人进行深海考察。在本次科考中,中国自主研发的3500米无人缆控潜水器(ROV)完成了对南大西洋硫化物新区的探测工作,成功采集了海底硫化物和生物样品。国家海洋局该领域权威专家表示,这标志着中国大洋科学考察进入了机器人时代。  2010年12月8日开始的中国大洋22航次环球科考目前已完成第一、二航段的科考任务。“海龙号”无人缆控潜水器(ROV
利用特殊的改性方法生产的膨润土净水剂,处理以脱墨浆为主的新闻纸厂中段废水,具有明显地去除白水中油墨和胶黏物的效果.整个纸机水循环系统变得干净,成品质量和生产效率提高
香蕉采收后产生大量弃置于田间的茎秆,尝试采用无酸预水解的硫酸盐法蒸煮加上O-D1-Eop-D2漂白程序对香蕉茎、果柄和叶分别进行了溶解浆的制备。香蕉秆中占约3/4生物质量的茎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