辛伐他汀联合阿司匹林防治缺血性脑血管病效果及药学分析

来源 :医药界·学术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ackydu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中图分类号】R743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550-1868(2014)09
  【摘要】目的:探讨辛伐他汀联合阿司匹林防治缺血性脑血管病的临床疗效,并分析其药学作用机理。方法:选取2012年11月到2013年11月我院收治的缺血性脑血管病患者共60例,随机分组后分别进行治疗,所有患者均按照常规模式进行治疗,对照组30例患者在此基础上给予阿司匹林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用辛伐他汀药物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30例患者在接受上述治疗后,短期治疗总有效率为93.3%,患者的症状消失时间为(5.31±1.68)d,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0.0%,随访结果显示观察组中共5例(16.7%)患者的长远疗效欠佳;对照组的短期治疗总有效率为76.7%,患者的症状消失时间则为(9.74±2.41)d,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26.7%,长远疗效较差的患者数量为11例(36.7%)。观察组患者的短期疗效及长远效用均显著优于对照组,组间比较结果有显著差异,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辛伐他汀联合阿司匹林治疗缺血性脑血管病,可显著改善患者的短期治疗效果和长远疗效,患者的生活质量得到答复提高,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关键词】缺血性脑血管病;辛伐他汀;阿司匹林;药学机理
  缺血性腦血管病属临床上常见的多发疾病,随着我国人口老龄化趋势的日趋明显,其发病率也逐年上升。社会调研结果显示,缺血性脑血管病的发病人群呈现出年轻化趋势[1]。如何对缺血性脑血管病进行有效防治,是临床医务人员急需解决的重点问题。我院于2012年11月-2013年11月对缺血性脑血管病患者采取药物联合治疗,患者的短程治疗效果及长远疗效均较佳。现将具体研究内容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2年11月-2013年11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60例缺血性脑血管病患者,作为本次的研究对象。所有患者经颅脑CT确诊,且均符合第五届全国脑血管疾病学会中提出的诊断标准。排除标准:①合并严重心血管病或心律失常患者;②重要脏器出现明显功能性障碍患者;③合并其它恶性肿瘤等严重疾病患者;④有缺血性脑血管病史的患者[2]。将入选患者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和对照组患者各30例,观察组中男性患者17例,女性患者13例,患者年龄42-68岁,平均年龄(56.8±2.4)岁;对照组患者中男性16例,女性患者14例,年龄45-70岁,平均年龄(57.5±3.1)岁。两组患者的年龄、性别、临床表现即病情严重程度等一般资料对比结果未见显著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所有患者均对本次研究保有充分知情权,且均清楚地了解可能产生的效果,并自愿参与到本次研究中,符合伦理学原则。
  1.2 治疗方法
  对照组患者入院后即进行血压控制、改善脑部营养情况、维持体内酸碱平衡等治疗,合并有高血脂患者嘱其进行低脂饮食。给予阿司匹林肠溶片(生产批号:国药准字H20065051,规格为100mg×48片/盒)治疗,给药剂量为1片/次,每日一片,于饭后以温水送服。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患者的治疗基础上加用辛伐他汀(生产批号:国药准字J20090001,规格为40mg×5片/盒)进行药物治疗,药物用法为20mg/次,每日一次,服药时间以晚饭后为佳。
  1.3 疗效判断标准
  按照治疗前后的神经功能缺损评分改善程度[3],对药物的治疗效果进行判定。
  显效:经上述治疗后,患者的神经功能缺损评分的降低幅度>80%,患者的临床表征基本消失;好转:治疗前后患者的神经功能缺损评分下降幅度50-80%,临床症状有所改善;无效:经治疗后,患者的神经功能缺损评分较治疗前的下降幅度<50%,临床指征无明显改善。总有效率=显效率+好转率。
  1.4 观察指标
  统计两组患者的症状消失时间及不良反应发生率,并于治疗后进行8-12个月随访,统计患者的病情复发情况,将症状消失时间和病情复发率作为本次研究的观察指标。
  1.5 统计学方法
  使用SPSS19.0软件包对本次研究中的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计数资料采取率(%)表示,组间率对比采取x2检验;症状消失时间属计量资料,以均数±方差(x±s)为表达形式,组间比较采取t检验;对比以P<0.05为有显著性差异和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治疗效果
  观察组30例患者在接受上述治疗后,显效患者19例(63.3%),好转9例(30.0%),无效2例(6.7%),总有效率为93.3%;对照组中显效患者共15例(50.0%),好转8例(26.7%),无效7例(23.3%),总有效率为76.7%。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组间治疗效果有明显差异,P<0.05。详细见下表1。
  2.2 不良反应发生率及症状消失时间
  统计结果显示,观察组患者的症状消失时间为(5.31±1.68)d;对照组患者的症状消失时间则为(9.74±2.41)d。观察组患者的症状消失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组间比较结果有明显差异(t=9.023,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观察组中有2例患者出现轻微胃肠胀气,1例患者主诉有轻微头痛,观察组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0.0%;对照组患者中有5例患者出现恶心或呕吐等消化系统反应,有2例患者表现出轻微皮肤过敏,1例患者发生一定程度的肝功能损伤,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26.7%。观察组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组间比较结果有明显差异,X2=9.307,P<0.0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3 治疗后复发情况
  随访结果显示,观察组中共5例(16.7%)患者的长远疗效欠佳;对照组患者中长远疗效较差的患者数量为11例(36.7%)。观察组患者的长远疗效显著优于对照组,组间比较结果有明显差异(P<0.05)。详细见下表2。   3 讨论
  3.1 药学作用机理分析
  阿司匹林属环氧化酶-1拮抗剂,可直接作用于环氧化酶-1上丝氨酸对应的羟基,使丝氨酸羥基发生乙酰化作用,进而达到抑制酶活性的目的。环氧化酶-1活性的抑制会对花生四烯酸的正常代谢过程造成阻碍[4],在环内过氧化物的合成过程中发挥拮抗作用,直接影响到血栓素-2在体内环境中的含量水平;而血栓素-2在血小板激活释放中发挥重要作用,血栓素-2含量的降低,可在一定程度上对血小板的释放和聚集过程产生阻滞作用,显著降低血栓的形成几率,从而使患者的脑血管缺血现象得到有效改善,达到治疗目的。
  辛伐他汀属羟甲基戊二酸单酰辅酶-A抑制剂,具有良好的降脂疗效,临床上多用于高胆固醇血症或冠心病等心血管疾病的治疗[5]。辛伐他汀的药学作用机理主要包括:①药物可提高血管内细胞的舒缩能力,促进纤维蛋白溶解能力的上升;②可持续性保持患者动脉中粥样硬块的稳定状态,有效阻滞血小板的集聚和平滑肌细胞的增殖;③可在一定程度上调节患者的免疫过程,加速细胞更新速度,对患者的心功能改善产生一定的积极作用。
  3.2 疗效分析
  缺血性脑缺血即一过性脑缺血发作(TIA),其发病机制为:由于其它因素导致部分脑部血管出现缺血现象,引起缺血部位发生脑功能障碍,使患者表现出局灶性神经症状[6]。患者的临床表现主要有突发性偏侧运动障碍、过性黑蒙交叉运动、眩晕、复视等。有研究表明,1/3的TIA患者经治疗后会出现病情复发现象,患者的预后质量不佳[7]。对缺血性脑血管病患者采取相应措施,有效预防病情复发是治疗关键,临床上多将抗血小板凝聚药物作为主要治疗药物。
  综上所述,临床上使用辛伐他汀与阿司匹林联合疗法治疗缺血性脑血管病,不仅可更好地改善患者的神经功能,还可降低患者的治疗后复发率,进一步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可广泛推广使用。
  参考文献
  [1]谭小平.阿司匹林联合辛伐他汀防治缺血性脑血管病临床研究[J].海峡药学,2012,24(3):150-151
  [2]王婧.辛伐他汀联合阿司匹林防治缺血性脑血管病的临床观察[J].医学信息(下旬刊),2011,24(9):21+22
  [3]陈超.辛伐他汀联合阿司匹林防治缺血性脑血管病的临床效果分析[J].中国医药指南,2011,09(5):89-90
  [4]张兴.缺血性脑血管病应用辛伐他汀与阿司匹林联合防治效果分析[J].中国社区医师(医学专业),2011,13(25):40
  [5]黎永超,吴宗劲,葛海峰.辛伐他汀合用小剂量阿司匹林防治缺血性脑血管病的临床观察[J].临床合理用药杂志,2010,03(9):55-56
  [6]陈炳星.辛伐他汀防治缺血性脑血管病68例的临床观察[J].中外医学研究,2011,09(2):36-37
  [7]侯爱华.辛伐他汀联合阿司匹林在缺血性脑血管病二级预防中的临床疗效观察[J].中外健康文摘,2011,08(44):220-221
其他文献
【中图分类号】R285.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550-1868(2014)09  【关健词】鱼腥草注射液 过敏性休克  1、 临床资料  患者男性,42岁,民工。因咳嗽、咳痰、咽痛6小时来院就诊。查体:体温38.6℃,咽充血,双侧扁桃体Ⅱ度肿大,未见脓苔,双肺呼吸音粗,未闻及干湿性罗音,心腹查体未见异常。血常规:WBC8.2×109/L,N:81.3%,L:52.6%。初步诊断为:上
期刊
【中图分类号】R47 【文献标识码】C 【文章编号】1550-1868(2014)09  【摘要】呼吸机相关性肺炎(VAP)是机械通气患者常见并发症之一,临床治疗效果差,致死率高。提出加强病房及环境管理,严格执行无菌操作,预防误吸和反流,加强呼吸机管路及气道管理,保持口腔清洁,有助于减少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的发生。  【关键词】呼吸机相关性肺炎 预防 护理  呼吸机相关性肺炎(Ventilator?
期刊
【中图分类号】R969.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550-1868(2014)09  【摘要】目的观察联合用药后绝经妇女子宫宫颈软化的情况和取环术时镇痛的效果。方法:选择2009年1月—2013年12月来站要求取环的绝经妇女,经B超检查子宫萎缩,估计宫颈扩张困難的。结果: 联合用药后宫颈软化扩张好,取环时镇痛效果好,79例中有6例宫颈管闭锁,探针无法进去宫腔未取,其余全部取出。未发生一例
期刊
【中图分类号】R471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550-1868(2014)09  【摘要】为了积极推行现代化医院倡导的院前、院中、院后的一体化医疗护理服务模式,将医疗护理服务延伸至患者出院后,我院护理部从2013年始联合临床医生组成了出院病人家访服务小组,开展了出院病人的家访服务,对我院各临床科室的部分出院病人进行了医疗服务满意度调查及健康教育干预,取得了一定的成效,大大提高了社会、患者
期刊
【中图分类号】R473.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550-1868(2014)09  【摘要】性病一般是由于特定的微生物发生感染所引起的恶性疾病,性病患者还经常同时并发存在一些相关的炎症病变情况,出现与病变的程度所平行的相关不良症状,使患者不容易恢复或进一步的恶化,对患者的日常生活造成严重的不良影响。在性病门诊的医疗工作中,常会出现患有性病感染的患者不自知的情况,患者及就诊者对性病及预防
期刊
【中图分类号】R446. 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550-1868(2014)09  【摘要】 目的 了解本地区生殖道支原体感染及耐药状况,为临床治疗支原体感染的抗生素选择提供参考依据。 方法 采用珠海丽珠试剂股份有限公司的药敏试剂盒,用液体培养的方法分离鉴定解脲支原体和人型支原体并做9种药敏实验。 结果 在2022例门诊病人中,解脲支原体阳性检查800例,人型支原体阳性检出210例。
期刊
【中图分类号】R271.1 【文献标识码】C 【文章编号】1550-1868(2014)09  【摘要】目的:了解成都市新津县新平镇20-60岁已婚农村妇女妇科疾病患病情况及相关因素分析。方法:对该镇1200余名在籍已婚妇女进行妇科疾病普查。结果:患病人数843人,总患病率为70.25%,其中阴道炎症患病率最高,占总患病人数50%以上,以低年龄组居多;子宫肌瘤以41-50岁年齡组患病率最高。主要相
期刊
【中图分类号】R7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550-1868(2014)09  【摘要】目的:探讨低分子肝素钠在妊高症中应用体会。方法:88名妊娠高血压综合征产妇患者根据随机抽签原则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44例,对照组给予常规基础治疗,治疗组在此基础上治疗组加用低分子肝素治疗。结果:治疗后对照组总有效率为86.4%,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7.7%,治疗组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对比差异有统
期刊
【中图分类号】R4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783(2013)12-0001-01  【关键词】老年患者;高血压;健康教育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农村生活水平的提高,高血压对人类健康的危害越来越大。不但引起心脏、脑、肾脏等人体重要器官的严重并发症,而且病程较长长,预后差,致残率高,严重影响生活质量和生命质量,影响劳动力人口健康。积极预防、治疗可制止和逆转高血压病对靶器官损害,所
期刊
【中图分类号】R57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550-1868(2014)09  【摘要】目的:探讨不同中医证型溃疡性结肠炎患者细胞因子IL-6的变化,为临床辩证提供客观化指标。方法:按西医诊断标准,收集溃疡性结肠炎病例,进行临床调查,填写中医证候调查表,分为六个中医证型:湿热内蕴证、气滞血瘀证、脾胃虚弱证、脾肾阳虚证、阴血亏虚证、肝郁脾虚证,采用放射免疫法检测溃疡性结肠炎患者及正常对照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