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鲁迅先生是中国文学史上著名的文学家,在书籍装帧设计领域上,鲁迅先生拥有丰富的实践经验和完整的理论体系。以鲁迅先生的书籍装帧设计作品为切入点,从设计理念、设计应用和设计效应等多方面探析其装帧设计思想,为飞速发展的中国书籍设计领域提供理论指导和思想借鉴。
关键词:鲁迅;装帧设计;设计思想
装帧设计不光是对图书封面要有风格鲜明的设计,还是指从书籍文稿到成书出版的整个设计过程,所有过程都是为书籍的内容服务的,并且二者是相互影响的。五四运动后,鲁迅先生成为这一时期的一位优秀的书刊设计者,他的书籍设计风格独特而富有魅力,创新了一种全新的书籍设计方式,还开创了一种个人色彩鲜明的装帧设计艺术风格,为当时千篇一律的沉闷的书刊设计注入了一股新鲜血液,将中国现代书籍设计推入了一个充满活力的新时代。
一、师承传统、改革创新的书籍装帧设计理念
新文化运动之后,鲁迅先生在继承民族传统的同时,融合了西方文化,对当时固有的图书版式设计进行了革新,借鉴与结合了西方的图书装帧设计,设计出了新的方便阅读的形式,一改中国传统古籍两遍对称式的板式设计。为了保护读者的视力,把题目扩大字距,对题目的板式布局进行自由的排版设计;对于书籍的目录页也进行了大胆的革新,例如先生对《莽原》的第一版进行改革,上部印制书刊名、下部印制书刊目录的样式;[1]对于书籍的版权页,先生说:“我想这回不如另出新样,于书之最前面加一页,大写书名,更用小字写明借书人及刻工等事。”[2]
鲁迅曾在寄给曹聚仁的信中说道:“我是十年前的毛边党,至今脾气还没有改。”[3]鲁迅先生对毛边书的偏爱并非只是因为自己的阅读和审美喜好,而是他认为毛边书在阅读时也可以方便读者,如果读者不小心弄脏了书籍,可以直接切去。新式的封面设计结合了毛边书的装帧,中西结合的设计,让整本书的观感体验也非常与众不同,朴实中略带一点随性大方之美。[4]
二、动静结合、推陈出新的书籍装帧设计应用
在书籍装帧设计上,鲁迅把动态和静态设计的结合运用得非常好。先生曾去信给友人:“我以为中国正须有这样一类的书,应该介绍。那便是书中的图画,就有一百三四十幅了,纵观当下出版业,恐怕没有一个书店敢于出版的罢”。[5]1928年,《北新》就开始对《近代美术史潮论》进行连载和刊登,在连载的时候使用了单独的编码制,不与这本刊物中其他文章的页码有联系。
这本书结束连载之后,《北新》中的每一期所登相关的页码可以单独拆分出来,再根据页码排序插入图画,就能装订成一本书。这不仅经济适用,而且方便读者阅读收藏,在这样静态和动态的结合之下,不仅让读者有了自己动手操作的实践体验,也给图书增加了更多的可操作性和实用性。
三、鲁迅先生的书籍装帧设计效应:别具一格的广告美
为了能让读者更加及时全面地了解到相关书籍的信息,鲁迅先生所编辑出版的书籍除了在报刊上刊登书籍广告作为宣传之外,还会先行发放一些装帧设计精巧的书样来引起读者的阅读兴趣以此来扩大发行的影响,他认为图书的内容决定了图书的展现形式,而书籍的展现形式有能够反作用于书籍的内容。[6]所以图书形式和书籍内容相统一的出版物,广告宣传的效果很优秀,也能够极大地刺激读者的购买欲和消费冲动。
虽然不能一一列举鲁迅先生在这几十年当中积累下来的众多的设计思想效应,但是本文的探究中依旧可以展现鲁迅在装帧设计中对书籍的创新应用地游刃有余,同时把广告意识和广告效果发挥地恰到好处,这是鲁迅先生为我们留下的丰富的书籍装帧设计经验,是每个书刊设计者都必备的基本素养。
四、鲁迅先生的书籍装帧艺术风格
随着新文化运动的蓬勃开展,鲁迅先生对了书刊的内容和书刊的形式都有了全新的定义,把图书报刊的装帧艺术推进了一个新的审美高度,也在这一时期,中国涌现了一大批优秀的书籍装帧设计者,鲁迅先生通过自己多年累积的实践经验形成一套独特的关于图书装帧设计思想和艺术风格。
先生还会根据书籍装帧的主旨和需要设计了各种形式的书法,使其呈现出不同的气质和特点。对于一些文字的笔画,先生会对其进行合理的粗细调节,依次来增强视觉效果并体现了鲜明的书籍装帧思想和艺术风格。鲁迅先生的书籍装帧设计体现出书刊装帧艺术内容上的协调,在对作品和社会负责的基础上,将个人风格独特的书刊装帧,突显了“编辑美是一种具体形态的美,是物质美和精神美的高度统一。”[7]
四、结语
虽然中国现代书籍装帧艺术的发展并没有像欧洲的新艺术运动那样来势汹汹声势浩大,但它也深刻见证了中国书籍装帧领域发展的每一个阶段[8],回顾历史,先生为现代中国的书籍装帧艺术发展有重要的推动作用。他的书籍装帧设计风格、人文思想、编辑美学,还包括他的艺术理论都对书籍装帧设计从业者产生了深刻的影响。他独具一格的书籍装帧风格和装帧艺术理论,不仅为我国当时的书籍装帧设计指明了方向、推动了装帧艺术的发展,对当代中国图书装帧设计行业及相关领域也具有丰富的实践指导意义和深远的影响。
参考文献
[1] 姬长武.鲁迅图书装帧设计思想探究[J].学术探索,2013(06):56-58.
[2] 鲁迅.鲁迅全集.第12卷[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1:232.
[3] 鲁迅.鲁迅全集.第3卷[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1:15.
[4] 高方英. “一种新的试验”——鲁迅译《近代美术史潮论》及其他[C]. 上海鲁迅纪念馆.纪念鲁迅定居上海90周年学术研讨会论文集.上海鲁迅纪念馆:上海鲁迅纪念馆,2017:131-142.
[5] 金韻.鲁迅先生与中外版画集[J].检察风云,2012(20):88-90.
[6] 张惠民.编辑美学论[M].河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2.
[7] 朱建霞.鲁迅书籍装帧艺术理念对现代书籍装帧设计的影响[J].大舞台,2013(08):112-113.
作者简介:崔萍萍 女 1997年3月2日 山东烟台 汉族 青岛科技大学传媒学院硕士研究生
关键词:鲁迅;装帧设计;设计思想
装帧设计不光是对图书封面要有风格鲜明的设计,还是指从书籍文稿到成书出版的整个设计过程,所有过程都是为书籍的内容服务的,并且二者是相互影响的。五四运动后,鲁迅先生成为这一时期的一位优秀的书刊设计者,他的书籍设计风格独特而富有魅力,创新了一种全新的书籍设计方式,还开创了一种个人色彩鲜明的装帧设计艺术风格,为当时千篇一律的沉闷的书刊设计注入了一股新鲜血液,将中国现代书籍设计推入了一个充满活力的新时代。
一、师承传统、改革创新的书籍装帧设计理念
新文化运动之后,鲁迅先生在继承民族传统的同时,融合了西方文化,对当时固有的图书版式设计进行了革新,借鉴与结合了西方的图书装帧设计,设计出了新的方便阅读的形式,一改中国传统古籍两遍对称式的板式设计。为了保护读者的视力,把题目扩大字距,对题目的板式布局进行自由的排版设计;对于书籍的目录页也进行了大胆的革新,例如先生对《莽原》的第一版进行改革,上部印制书刊名、下部印制书刊目录的样式;[1]对于书籍的版权页,先生说:“我想这回不如另出新样,于书之最前面加一页,大写书名,更用小字写明借书人及刻工等事。”[2]
鲁迅曾在寄给曹聚仁的信中说道:“我是十年前的毛边党,至今脾气还没有改。”[3]鲁迅先生对毛边书的偏爱并非只是因为自己的阅读和审美喜好,而是他认为毛边书在阅读时也可以方便读者,如果读者不小心弄脏了书籍,可以直接切去。新式的封面设计结合了毛边书的装帧,中西结合的设计,让整本书的观感体验也非常与众不同,朴实中略带一点随性大方之美。[4]
二、动静结合、推陈出新的书籍装帧设计应用
在书籍装帧设计上,鲁迅把动态和静态设计的结合运用得非常好。先生曾去信给友人:“我以为中国正须有这样一类的书,应该介绍。那便是书中的图画,就有一百三四十幅了,纵观当下出版业,恐怕没有一个书店敢于出版的罢”。[5]1928年,《北新》就开始对《近代美术史潮论》进行连载和刊登,在连载的时候使用了单独的编码制,不与这本刊物中其他文章的页码有联系。
这本书结束连载之后,《北新》中的每一期所登相关的页码可以单独拆分出来,再根据页码排序插入图画,就能装订成一本书。这不仅经济适用,而且方便读者阅读收藏,在这样静态和动态的结合之下,不仅让读者有了自己动手操作的实践体验,也给图书增加了更多的可操作性和实用性。
三、鲁迅先生的书籍装帧设计效应:别具一格的广告美
为了能让读者更加及时全面地了解到相关书籍的信息,鲁迅先生所编辑出版的书籍除了在报刊上刊登书籍广告作为宣传之外,还会先行发放一些装帧设计精巧的书样来引起读者的阅读兴趣以此来扩大发行的影响,他认为图书的内容决定了图书的展现形式,而书籍的展现形式有能够反作用于书籍的内容。[6]所以图书形式和书籍内容相统一的出版物,广告宣传的效果很优秀,也能够极大地刺激读者的购买欲和消费冲动。
虽然不能一一列举鲁迅先生在这几十年当中积累下来的众多的设计思想效应,但是本文的探究中依旧可以展现鲁迅在装帧设计中对书籍的创新应用地游刃有余,同时把广告意识和广告效果发挥地恰到好处,这是鲁迅先生为我们留下的丰富的书籍装帧设计经验,是每个书刊设计者都必备的基本素养。
四、鲁迅先生的书籍装帧艺术风格
随着新文化运动的蓬勃开展,鲁迅先生对了书刊的内容和书刊的形式都有了全新的定义,把图书报刊的装帧艺术推进了一个新的审美高度,也在这一时期,中国涌现了一大批优秀的书籍装帧设计者,鲁迅先生通过自己多年累积的实践经验形成一套独特的关于图书装帧设计思想和艺术风格。
先生还会根据书籍装帧的主旨和需要设计了各种形式的书法,使其呈现出不同的气质和特点。对于一些文字的笔画,先生会对其进行合理的粗细调节,依次来增强视觉效果并体现了鲜明的书籍装帧思想和艺术风格。鲁迅先生的书籍装帧设计体现出书刊装帧艺术内容上的协调,在对作品和社会负责的基础上,将个人风格独特的书刊装帧,突显了“编辑美是一种具体形态的美,是物质美和精神美的高度统一。”[7]
四、结语
虽然中国现代书籍装帧艺术的发展并没有像欧洲的新艺术运动那样来势汹汹声势浩大,但它也深刻见证了中国书籍装帧领域发展的每一个阶段[8],回顾历史,先生为现代中国的书籍装帧艺术发展有重要的推动作用。他的书籍装帧设计风格、人文思想、编辑美学,还包括他的艺术理论都对书籍装帧设计从业者产生了深刻的影响。他独具一格的书籍装帧风格和装帧艺术理论,不仅为我国当时的书籍装帧设计指明了方向、推动了装帧艺术的发展,对当代中国图书装帧设计行业及相关领域也具有丰富的实践指导意义和深远的影响。
参考文献
[1] 姬长武.鲁迅图书装帧设计思想探究[J].学术探索,2013(06):56-58.
[2] 鲁迅.鲁迅全集.第12卷[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1:232.
[3] 鲁迅.鲁迅全集.第3卷[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1:15.
[4] 高方英. “一种新的试验”——鲁迅译《近代美术史潮论》及其他[C]. 上海鲁迅纪念馆.纪念鲁迅定居上海90周年学术研讨会论文集.上海鲁迅纪念馆:上海鲁迅纪念馆,2017:131-142.
[5] 金韻.鲁迅先生与中外版画集[J].检察风云,2012(20):88-90.
[6] 张惠民.编辑美学论[M].河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2.
[7] 朱建霞.鲁迅书籍装帧艺术理念对现代书籍装帧设计的影响[J].大舞台,2013(08):112-113.
作者简介:崔萍萍 女 1997年3月2日 山东烟台 汉族 青岛科技大学传媒学院硕士研究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