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思维是大脑对表象、概念进行分析、判断、综合、推理的加工过程。因此,思维的过程是人脑对客观事物的反映过程。贾岛为了准确表达“在月光皎洁、夜阑人静的晚上,通过寺门掩闭的门声,传达求访人的心意”,曾在马背上反复吟哦,而留下了“推敲”的典故。这里的“反复吟哦”就是思维的过程。“推敲”就是在思维过程中形成语言。贾岛“推敲”一例,形象地说明了作文是思维能力和语言表达的综合表现。作文如画竹,只要动笔前把观察来的材料在思维这个大熔炉里反复“煅烧”,反复思索,反复研究,才能使行文如画竹一样,栩栩如生,从而展现出文字如画的神韵,探究出写作的规律。
叶圣陶说过:“想的过程也就是形成语言的过程。”他还形象地讲了一个故事:“古代词人看见杏花开得堆满树枝,蜂儿在花间来来往往,他想,这个景象闹哄哄的,蜂儿固然闹哄哄,杏花挤挤挨挨的开出来也是闹哄哄,这里头蕴蓄着多少春意啊!于是一句有名的词句形成了:‘红杏枝头春意闹’。”这就生动地说明了语言和思维、语言和兴趣的关系。
在作文教学中,激发学生的思维兴趣,是一条行之有效的途径。
实践证明:旺盛的写作情趣是思维训练的动力。当代教育家魏书生先生很注意培养学生积极思维的能力,想方设法培养学生的成功意识。“顺应学生”、“脑子里上进的火花去推动他大脑机器的运转”,学生的大脑机器一旦运转起来,说明“学生掌握了自学方法,兴趣就高;学习兴趣高,效果就好”。学生有了主动的求知欲,那么,教学就会出现“好表现自己”的效果。因此,作文教学中,我充分利用学生的“好表现自己”的上进意识,采用了一放、二收、三汇编的办法,提高了学生愿意写作的积极性。“放”,是让学生写后自改,放手让他们办各种文学小报,并鼓励他们向报刊杂志投稿,以创造成功的机会;“收”就是把他们满意的习作,尽量在校报《致远》上选登,并一年搞一次“佳作汇编”,向校内外展示,以此点燃学生的写作“火花”,让他们永葆创作热情。这种主动性促进了学生的积极思维,这种积极思维反过来又促进了学生习作水平的提高。
思维兴奋起来了,如何能保持健康的发展态势,这就需要解决规律问题。古人云:“文无定法。”强调文章写法的灵活性,摒弃模式化。其实“思无定契,理在恒存”,“文扬笔苑,有术有门。”(《文心雕龙·总术》)这两句话讲的就是“定规”的道理。主要在于培养学生正确的思维方法,掌握思维的一般规律。
1.“发”中求“收”的规律
“发”指发散思维,“收”指的是集中思维。没有“发”,思维不开阔;没有“收”,难于择优定向。这两种对立统一的思维方式,在写作中有明显的区别。
记得十多年前的一道中考模拟作文题是:“读散文诗《萤火虫》有感”。根据信息源,我让学生联系生活实际,发散出了以下论题或论点:无私奉献;默默无闻;执着追求;生命不息,奋斗不止;无私,才会真诚奉献;内因与外因;不要妄自菲薄……哪一个最切合文旨呢?我采用“收”的思维方法,引导学生把上面发散出来的观点,一个一个同题旨比较,看是否切题旨,是否有思想深度和现实意义,是否是自己熟悉的生活。这样,很快便确定了“一个人只有无私,才会有真诚的奉献”这个论点。
有一次,我让学生“以某物为线索写一篇回忆性散文”,发现学生的立意都比较好,只是选材不典型。这次我是先“收”后“放”,亲自下水实践。我便拿出家里曾用过的一盏煤油灯,让学生围绕“灯”这一事物,先说出与灯有关的人和事,而后,对众多的材料进行了筛选,最后选了三件事:解放前,爷爷、奶奶为了生计在油灯下磨豆腐做生意;建国后,母亲在油灯下教我认字;今天,我们全家在如同白昼的灯光下深情回忆油灯的过去,更畅想家庭光明的未来。这样,从纵的方向思维,选取的三件事,既有代表性,又有现实意义,反映了不同时期人们的思想和精神面貌。立意变深了,选材也得当,学生也自然明白了回忆性散文的思维和选材的方法。这种“收”中有“放”、“放”中有“收”的“放收”结合的方法,收到了明显的教学预期。
2.同中求异的规律
“同”,是求同思维;“异”,是求异思维。没有“同”找不出事物的共性,没有“异”,“同”就难以发展。有这样一个例子,有个初二学生写了一篇题为《一个尊敬的人》的文章,文章叙写了六件事。思维过程是这样的:这“可敬”的六件事摘要如下:白天在校上课,晚上到医院给父亲陪床;带头为灾区儿童捐赠学习用品和衣物;发现同学作业有错,必亲自叫去纠正;送病重的小红到医院挂水;与路遇殴打学生的歹徒搏斗;他衣着朴素,总穿一条褪了色的裤子。
从这几件事看来,他写的是老师,而且是可敬的老师,但选材不典型,排列混乱。我用求异法,着力引导学生找出老师可敬之中的可尊之处。通过比较,学生很快发现老师最值得尊敬的是他向灾区儿童捐物和与歹徒搏斗。因为这些不是一般人所能做到的,所以便具备了一般性中的特殊性,当然,这种无私奉献和舍生取义的行为,不是一般的“可敬”了,而是具备了英雄的形象。抓住了“异”,文章便出现了新意,思想高度也具备了。这样,学生也就自然领悟了郑板桥“删繁就简三秋树,领异标新二月花”的道理。
“领异标新”的思维方式,可纵,可横,可正,可反,都有助于学生拓宽思维疆域,促进文章的创新。有意组织学生多多进行这种思维训练,对于作文的提炼观点尤为重要。
总之,“无删则无剪,无异则无新”,放收结合,同中求异,确实是作文教学思维训练中不可忽视的一项。
叶圣陶说过:“想的过程也就是形成语言的过程。”他还形象地讲了一个故事:“古代词人看见杏花开得堆满树枝,蜂儿在花间来来往往,他想,这个景象闹哄哄的,蜂儿固然闹哄哄,杏花挤挤挨挨的开出来也是闹哄哄,这里头蕴蓄着多少春意啊!于是一句有名的词句形成了:‘红杏枝头春意闹’。”这就生动地说明了语言和思维、语言和兴趣的关系。
在作文教学中,激发学生的思维兴趣,是一条行之有效的途径。
实践证明:旺盛的写作情趣是思维训练的动力。当代教育家魏书生先生很注意培养学生积极思维的能力,想方设法培养学生的成功意识。“顺应学生”、“脑子里上进的火花去推动他大脑机器的运转”,学生的大脑机器一旦运转起来,说明“学生掌握了自学方法,兴趣就高;学习兴趣高,效果就好”。学生有了主动的求知欲,那么,教学就会出现“好表现自己”的效果。因此,作文教学中,我充分利用学生的“好表现自己”的上进意识,采用了一放、二收、三汇编的办法,提高了学生愿意写作的积极性。“放”,是让学生写后自改,放手让他们办各种文学小报,并鼓励他们向报刊杂志投稿,以创造成功的机会;“收”就是把他们满意的习作,尽量在校报《致远》上选登,并一年搞一次“佳作汇编”,向校内外展示,以此点燃学生的写作“火花”,让他们永葆创作热情。这种主动性促进了学生的积极思维,这种积极思维反过来又促进了学生习作水平的提高。
思维兴奋起来了,如何能保持健康的发展态势,这就需要解决规律问题。古人云:“文无定法。”强调文章写法的灵活性,摒弃模式化。其实“思无定契,理在恒存”,“文扬笔苑,有术有门。”(《文心雕龙·总术》)这两句话讲的就是“定规”的道理。主要在于培养学生正确的思维方法,掌握思维的一般规律。
1.“发”中求“收”的规律
“发”指发散思维,“收”指的是集中思维。没有“发”,思维不开阔;没有“收”,难于择优定向。这两种对立统一的思维方式,在写作中有明显的区别。
记得十多年前的一道中考模拟作文题是:“读散文诗《萤火虫》有感”。根据信息源,我让学生联系生活实际,发散出了以下论题或论点:无私奉献;默默无闻;执着追求;生命不息,奋斗不止;无私,才会真诚奉献;内因与外因;不要妄自菲薄……哪一个最切合文旨呢?我采用“收”的思维方法,引导学生把上面发散出来的观点,一个一个同题旨比较,看是否切题旨,是否有思想深度和现实意义,是否是自己熟悉的生活。这样,很快便确定了“一个人只有无私,才会有真诚的奉献”这个论点。
有一次,我让学生“以某物为线索写一篇回忆性散文”,发现学生的立意都比较好,只是选材不典型。这次我是先“收”后“放”,亲自下水实践。我便拿出家里曾用过的一盏煤油灯,让学生围绕“灯”这一事物,先说出与灯有关的人和事,而后,对众多的材料进行了筛选,最后选了三件事:解放前,爷爷、奶奶为了生计在油灯下磨豆腐做生意;建国后,母亲在油灯下教我认字;今天,我们全家在如同白昼的灯光下深情回忆油灯的过去,更畅想家庭光明的未来。这样,从纵的方向思维,选取的三件事,既有代表性,又有现实意义,反映了不同时期人们的思想和精神面貌。立意变深了,选材也得当,学生也自然明白了回忆性散文的思维和选材的方法。这种“收”中有“放”、“放”中有“收”的“放收”结合的方法,收到了明显的教学预期。
2.同中求异的规律
“同”,是求同思维;“异”,是求异思维。没有“同”找不出事物的共性,没有“异”,“同”就难以发展。有这样一个例子,有个初二学生写了一篇题为《一个尊敬的人》的文章,文章叙写了六件事。思维过程是这样的:这“可敬”的六件事摘要如下:白天在校上课,晚上到医院给父亲陪床;带头为灾区儿童捐赠学习用品和衣物;发现同学作业有错,必亲自叫去纠正;送病重的小红到医院挂水;与路遇殴打学生的歹徒搏斗;他衣着朴素,总穿一条褪了色的裤子。
从这几件事看来,他写的是老师,而且是可敬的老师,但选材不典型,排列混乱。我用求异法,着力引导学生找出老师可敬之中的可尊之处。通过比较,学生很快发现老师最值得尊敬的是他向灾区儿童捐物和与歹徒搏斗。因为这些不是一般人所能做到的,所以便具备了一般性中的特殊性,当然,这种无私奉献和舍生取义的行为,不是一般的“可敬”了,而是具备了英雄的形象。抓住了“异”,文章便出现了新意,思想高度也具备了。这样,学生也就自然领悟了郑板桥“删繁就简三秋树,领异标新二月花”的道理。
“领异标新”的思维方式,可纵,可横,可正,可反,都有助于学生拓宽思维疆域,促进文章的创新。有意组织学生多多进行这种思维训练,对于作文的提炼观点尤为重要。
总之,“无删则无剪,无异则无新”,放收结合,同中求异,确实是作文教学思维训练中不可忽视的一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