栽培因子对棉株蕾花铃形成时空分布影响的研究

来源 :江西棉花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iyan300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研究采用二次回归组合设计的最优混合设计(311设计),在湖南特殊的环境条件与栽培技术体系下探讨了栽培因子对棉株不同座果点蕾花铃的影响.即伏前桃在总铃数中所占的比例随播期推迟而减少,随密度增大而略有增加,施氮量过多或过少均减少伏前桃的比例:秋桃的比例随播期推迟而增加,随密度增大反而降低,随施氮量的增加而增加,伏桃在总铃敷中的比例最高,各个处理平均达到62%左右。根据三桃的总数与比例得出处理3为较好的栽培模式,即播期为4月9日,密度为19755株/hm^2,施氮量为337.5kg/hm^22。
其他文献
1棉花红叶茎枯病的症状与特点棉花红叶茎枯病又称凋枯病、红叶枯病、死花棵,是棉花生长中后期的重要病害。红叶茎枯病在7月中旬始见病株,花铃期为危害盛期,叶片大量枯焦死亡。
因近几年来流入浙江余姚市的棉花品种较多,为寻找适合余姚棉区更好的主栽品种,2008年引进各地优势品种共7个,进行比较试验。
杂交拂制种技术关系到杂交拂种的成本、杂交种的纯度.影响到杂交拂产量的高低和植拂的经济效益。杂交拂的栽培方法不同于常规拂,只有采取高效的栽培技术才能充分发挥杂交拂的增
通过对杂交棉"湘001"开花及脱落记载,研究棉花不同果节位及不同时期的蕾铃脱落规律,并结合天气情况分析杂交棉蕾铃脱落与天气的关系。结果表明:杂交棉不同果节位的脱落规律为自
杂交棉的推广普及促进了棉花“低大优”栽培体系的形成,增产增效显著。但在密度下降后普遍出现了对密度偏稀的担忧。生产实践中多少密度较为合理?经过对大面积不同类型棉田种植
棉蚜和棉叶螨是河西走廊棉区两种主要虫害,在棉花整个生育期均造成为害,防治过程中化学药剂广泛持续的使用,使害虫抗性增加,为害逐年加重,造成的损失和防治成本呈逐年加大的趋势,致
绿盲蝽在鲁西北麦套棉区1年发生4~5代,以卵在棉田周边杨树上越冬,8月下旬是绿盲蝽在棉田中发生的高峰期;对绿盲蝽的防治应采用农业防治与化学防治相结合的综合防治措施。
凸包在计算几何中占有着重要地位,不仅仅作为理论基础,非几何的问题往往可以通过提取分析简化为抽象的凸包几何思想。传统的凸包生成算法在处理点集规模较大的情况时,消耗时
年前不久,中央人民广播电台经济科技信息中心邀请部分著名经济学家,就“1999年经济发展趋势与经济报道取向”进行了卓有成效的研讨。兹将专家发言摘要刊发,以飨读者。
为了保证云计算中数据的安全性,将基于角色和信任的访问控制模型相结合,提出一种基于信任-角色的混合云计算访问控制模型。该模型在基于角色的访问控制基础上引入信任度的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