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保障农村地区居民的饮水安全,是广大农民群众的基本需求,是农村居民身体健康和生活稳定的保证,是落实科学发展观和建设新农村的重要部署,是农村地区水利工作中一项长期的重要任务。必须高度重视,实施安全强化措施。
【关键词】饮水安全;存在问题;改进措施;水质检测
近年来,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乡镇和城市的生活、生产用水量逐年增加,一些城市、村镇供水紧张,缺水严重,原有的供水工程因水源不足或规模较小已不能满足用水需求,严重制约着当地经济的发展。为此,要依靠政府调控,将财政、计划、扶贫、民政的人饮项目进行捆绑,把农村供水建设和生态环境建设、新农村建设有机结合在一起,加大工程投资力度,努力开展水田林综合治理,保护植被,涵养水源。
一、农村饮水面临的主要问题
首先要调查清楚农村地区的饮水现状,地方政府及水利局应该组织有关专家和骨干在农村地区管辖范围内开展饮水现状调查,并对具有代表性的饮用水源进行抽样卫生安全化验工作。
对于仍延用传统井水进行取水的一些地区,由于水井没有调节水量作用,加上遇上干旱时节,水源经常枯竭,致使水量不足。虽然部分地区安装了简易的自来水或集中供水点,但由于当时限于资金的不足,工程设施简陋,工程供水能力差,加之管理不善,用水量严重不足等情况要据调查资料及化验报告显示,对水质、水量、用水方便程度及水源保证率等方面的比重做到数据准确、根据翔实。多种因素交互造成的技术问题主要有:
1.工程设计规模偏大。目前农村供水工程平均的实际供水规模只占设计规模的1/3,造成工程供水能力的浪费,主要原因有:一是农村管网延伸需要一段时间,农民改变用水卫生习惯、接受用水付费还需要一个过程,用水量的增长是一个缓慢的过程;二是《村镇供水技术规范》宣贯力度不够,工程技术人员对农民日用水定额的计算还存在误解,并且期望供水工程能尽可能满足未来新增的用水需求,超前量过大;三是全国有2亿多农民外出务工,他们全年有10多个月不生活在农村,造成供水能力过剩。
2.净水处理、消毒工艺不当或不全。据卫生部门统计,现行的工程中仅30%有消毒设施,高氟、苦咸水处理工程约有30%处理后水质不达标,其主要原因是考虑到农村供水工程面广、量大、单个工程规模小,《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GB5748-2006)对农村地区日供水规模1000吨或者受益人口10000人以下的工程,在14项主要指标要求上有所放松,另外一个主要因素就是受投资有限的制约,对一些水质较好的深井水为供水水源的工程简化了净化和消毒工艺;二是一些高砷、高氟、苦咸水和微污染水处理工程,采用火山石、三氧化二铝等吸附措施的,吸附剂再生工艺相对复杂,总的运行成本较高,并且对运行环境、操作人员素质要求高,如果没有财政补贴,农村地区接受起来尚有难度。三是农村供水技术人员对一些正在转化成生产力的新工艺新技术还缺乏细致了解,而对高砷、高氟等特殊水质处理在整个供水领域还是在不断攻关的课题。四是农村供水工程以县为单位实施,部分工程由乡镇负责建设和管理,在净水处理设备、材料选择上视线优先,为了节省投资,往往是最低价中标,不可避免地造成一些小厂生产的质量不高的设备、管材进入农村供水工程,影响供水质量。
3.工程可持续运行面临挑战。目前农村供水工程水价只能勉强达到运行成本,主要原因是:一是受投资制约,部分工程建设时就因陋就简,先天不足,运行一段时间后维修费用高;二是水价不足以弥补成本,折旧、大修理费,连按规范要求的定期水质化验费用也难保证;三有些地方供水管网长,道路与村庄的建设以及耕作等影响,人为破坏加大,漏水损失大,维修费用高;四是在水价不到位、农村供水水厂分散、规模小、受益人口和用水量小,单方水运行成本较大,受农民经济承受能力及付费意识的影响,农民接受起来还有一定困难。
二、提高农村饮水安全措施
为使农村供水的水质符合国家现行《生活饮用水水质标准》,解决农村人畜饮水安全工作势在必行。
1.保证水源的可持续性。水源布局要合理,既要考虑当前,又要考虑长远;既要考虑水量,又要考虑水质。有条件的地方,可以建设一些高标准的水源工程,保证群众在特大干旱年份有水吃。要十分珍惜深层地下水资源,确需开采深层地下水时,一定要做到采补平衡,确保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
2.要保证工程的可持续性。根据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需要和农民的承受能力确定工程建设规模和标准,建设资金要充足,工程要配套,质量要达标。在选择工程方案时要充分听取群众的意见,根据民意选择工程形式和建设方式。
3.要注意统筹规划,水量水质并重,防治结合:(1)加强对饮用水水源的保护。(2)加强安全饮用水工程建设,在供水设施简陋且饮水不安全的地方,可以建自来水工程;对水源受污染严重且恢复困难的已有饮水工程,更换新水源;对缺乏必要水处理设施的已有饮水工程,增加水处理设施。(3)加强水质检测建设。
4.加强用水管理,防止季节性供水不足。通过制度约束以及宣传教育,提高用水群众节约用水意识。在春夏季节加大对用水户的检查力度,严禁用水户用自来水灌溉,力争消除季节性供水不足的矛盾。
5.加大宣传力度,让群众明白水费收取的重要性和必要性,争取足额收取水费,弥补管理经费不足。
农村地区饮用水安全问题,事关农民群众的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更制约着县域经济下农村地区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和社会稳定。为了改善农村地区饮水难的现状,各部门要实地考察当地水资源污染情况和与之相关的潜在问题,在全面研究论证的基础上,切实解决好农村的饮水安全问题。农村饮水安全工程建设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涉及方方面面,把这项民生工程建好,需要我们做大量卓有成效的工作。
【关键词】饮水安全;存在问题;改进措施;水质检测
近年来,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乡镇和城市的生活、生产用水量逐年增加,一些城市、村镇供水紧张,缺水严重,原有的供水工程因水源不足或规模较小已不能满足用水需求,严重制约着当地经济的发展。为此,要依靠政府调控,将财政、计划、扶贫、民政的人饮项目进行捆绑,把农村供水建设和生态环境建设、新农村建设有机结合在一起,加大工程投资力度,努力开展水田林综合治理,保护植被,涵养水源。
一、农村饮水面临的主要问题
首先要调查清楚农村地区的饮水现状,地方政府及水利局应该组织有关专家和骨干在农村地区管辖范围内开展饮水现状调查,并对具有代表性的饮用水源进行抽样卫生安全化验工作。
对于仍延用传统井水进行取水的一些地区,由于水井没有调节水量作用,加上遇上干旱时节,水源经常枯竭,致使水量不足。虽然部分地区安装了简易的自来水或集中供水点,但由于当时限于资金的不足,工程设施简陋,工程供水能力差,加之管理不善,用水量严重不足等情况要据调查资料及化验报告显示,对水质、水量、用水方便程度及水源保证率等方面的比重做到数据准确、根据翔实。多种因素交互造成的技术问题主要有:
1.工程设计规模偏大。目前农村供水工程平均的实际供水规模只占设计规模的1/3,造成工程供水能力的浪费,主要原因有:一是农村管网延伸需要一段时间,农民改变用水卫生习惯、接受用水付费还需要一个过程,用水量的增长是一个缓慢的过程;二是《村镇供水技术规范》宣贯力度不够,工程技术人员对农民日用水定额的计算还存在误解,并且期望供水工程能尽可能满足未来新增的用水需求,超前量过大;三是全国有2亿多农民外出务工,他们全年有10多个月不生活在农村,造成供水能力过剩。
2.净水处理、消毒工艺不当或不全。据卫生部门统计,现行的工程中仅30%有消毒设施,高氟、苦咸水处理工程约有30%处理后水质不达标,其主要原因是考虑到农村供水工程面广、量大、单个工程规模小,《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GB5748-2006)对农村地区日供水规模1000吨或者受益人口10000人以下的工程,在14项主要指标要求上有所放松,另外一个主要因素就是受投资有限的制约,对一些水质较好的深井水为供水水源的工程简化了净化和消毒工艺;二是一些高砷、高氟、苦咸水和微污染水处理工程,采用火山石、三氧化二铝等吸附措施的,吸附剂再生工艺相对复杂,总的运行成本较高,并且对运行环境、操作人员素质要求高,如果没有财政补贴,农村地区接受起来尚有难度。三是农村供水技术人员对一些正在转化成生产力的新工艺新技术还缺乏细致了解,而对高砷、高氟等特殊水质处理在整个供水领域还是在不断攻关的课题。四是农村供水工程以县为单位实施,部分工程由乡镇负责建设和管理,在净水处理设备、材料选择上视线优先,为了节省投资,往往是最低价中标,不可避免地造成一些小厂生产的质量不高的设备、管材进入农村供水工程,影响供水质量。
3.工程可持续运行面临挑战。目前农村供水工程水价只能勉强达到运行成本,主要原因是:一是受投资制约,部分工程建设时就因陋就简,先天不足,运行一段时间后维修费用高;二是水价不足以弥补成本,折旧、大修理费,连按规范要求的定期水质化验费用也难保证;三有些地方供水管网长,道路与村庄的建设以及耕作等影响,人为破坏加大,漏水损失大,维修费用高;四是在水价不到位、农村供水水厂分散、规模小、受益人口和用水量小,单方水运行成本较大,受农民经济承受能力及付费意识的影响,农民接受起来还有一定困难。
二、提高农村饮水安全措施
为使农村供水的水质符合国家现行《生活饮用水水质标准》,解决农村人畜饮水安全工作势在必行。
1.保证水源的可持续性。水源布局要合理,既要考虑当前,又要考虑长远;既要考虑水量,又要考虑水质。有条件的地方,可以建设一些高标准的水源工程,保证群众在特大干旱年份有水吃。要十分珍惜深层地下水资源,确需开采深层地下水时,一定要做到采补平衡,确保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
2.要保证工程的可持续性。根据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需要和农民的承受能力确定工程建设规模和标准,建设资金要充足,工程要配套,质量要达标。在选择工程方案时要充分听取群众的意见,根据民意选择工程形式和建设方式。
3.要注意统筹规划,水量水质并重,防治结合:(1)加强对饮用水水源的保护。(2)加强安全饮用水工程建设,在供水设施简陋且饮水不安全的地方,可以建自来水工程;对水源受污染严重且恢复困难的已有饮水工程,更换新水源;对缺乏必要水处理设施的已有饮水工程,增加水处理设施。(3)加强水质检测建设。
4.加强用水管理,防止季节性供水不足。通过制度约束以及宣传教育,提高用水群众节约用水意识。在春夏季节加大对用水户的检查力度,严禁用水户用自来水灌溉,力争消除季节性供水不足的矛盾。
5.加大宣传力度,让群众明白水费收取的重要性和必要性,争取足额收取水费,弥补管理经费不足。
农村地区饮用水安全问题,事关农民群众的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更制约着县域经济下农村地区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和社会稳定。为了改善农村地区饮水难的现状,各部门要实地考察当地水资源污染情况和与之相关的潜在问题,在全面研究论证的基础上,切实解决好农村的饮水安全问题。农村饮水安全工程建设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涉及方方面面,把这项民生工程建好,需要我们做大量卓有成效的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