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盛春之季,花开之时,开什么样的花结什么样的果,每一片花瓣的飘落都更增一份对果实的期待,孕育正是花的功能所在,果实才是未来。一直以来,我们虽然经常借鉴一些课堂教学设计的新原理、新理念,如“研究性学习”、“翻转课堂”、“磨课”等,为什么往往容易忽视课堂目标的现实,课堂在新理念的指挥下跳起盛装舞步、展现华丽,却因机械仿照极易失去自我呢?并且,在热烈的追随之中,对节拍错乱和偶尔跌倒难以释怀,甚至由此产生怀疑。最终,课堂纠结于表演与真实之间,甚至审美完全地倒向表演。为此,我们有必要正视完美设计之中的漏洞和理想过程中的意外,这些其实是更真实而精彩的课堂花絮,不应诟病为穿帮。
花絮与穿帮的区别
很多时候,我们特别崇拜一些强力打造的娱乐节目。实际上,“吉尼斯纪录”类高招技能是经过几年甚至十几年的强化训练,并且也经常有不成功的,这类我们比较明白。但是,有些娱乐节目我们可能不太清楚过程,对天才表演崇拜不疑,于是对一系列有争议的概念更缺乏明晰认识。例如,人类对“大脑”能力的认识还不太明确,特殊的、有倾向的一类想象力、记忆力这是不是科学家已经研究清楚的大脑主要功能呢?模仿力、判断力、毅力以及尚未发现的其他要素是不是大脑更重要的素质?并且,对思维与记忆来讲也有偏重“科学”、“技术”、“文化”等不同的功能特点,或者通常说的“理科”、“工科”、“文艺”、“哲学”等思维方式的偏重不同。不论是天生,还是后来形成,“科学功能的大脑”更重创造思维,“技术功能的大脑”偏向重复思维,如爱因斯坦的大脑是公认的科学功能的大脑。我们举这个例子的目的不是指责一个节目,而是提醒看节目的人如何看科学的完整性,而不要被设计元素误导为对大脑强度的单方向定义。由此可鉴,研究课堂要看课堂的整体性、可延续性等多重要素,应避免对理念设计崇拜而进行简单理解,避免脱离课堂的真实需求。
区分完美设计的花絮与穿帮,对于认识课堂的真实效益是有帮助的。同样是一堂课的设计元素失败,穿帮与花絮大不相同。就拿录音来说,一种情况是,学生完成了自己录制的音频文件,文件详细信息显示文件类型并非是音频文件,这些小细节已经表明并非声音文件,不用播放就早已经穿帮。另一种情况是,学生也进行了录音,但没有按照要求录制什么诗歌之类,却录制了自己的内容,或者复制了多段歌曲串烧,不论模仿还是创新,这都是花絮。如果说怕穿帮的只是在制作虚拟之美,那么显然有花絮的却成就了真实之美。
花絮如何变得更美
我第一次看到电影把拍摄花絮放在后面展示时,很诧异为什么把剧中那些令人崇拜的动作“造假”的场面放出来让人梦醒?猜测是不是这样会让人看到更真实的拍摄场景,让演员们增加亲和力?或者,告诉观众有些设计会失败得很惨,别去模仿……总之,我对敢于公开拍摄花絮的电影很敬佩。例如,电影《少年派的奇幻漂流》的花絮,让观影者知道了原来电影是在水池中拍摄的,使人不禁开始敬佩其制作团队的技术高超。又如,苹果的30周年纪念广告也是一个很好的例证,一部完整的广告片之后是另一部广告片的拍摄花絮,前面展现历史与未来是一种理念的发展与思考,后者对现实的反思与回顾是一种负责任的科学技术的展现。
回到课堂,我们无意反对表演式展示,在最短的时间内展现最美最好的课堂风采本身就是一种娴熟技能。但是,在这其中过度抬高设计,会让学生望洋兴叹,如果再有不诚实的贴金夸张,会高不可攀。这样的课堂漏洞与错误很容易被认为是穿帮。不论出于什么用意,如果是为了学生学习,穿帮与花絮都可以转化为更美好的课堂环节,还会因此更多一些课堂的拓展与创新,更真实地展现课堂魅力。
例如,前述音频文件的穿帮问题或花絮,教师不必回避,且可以发挥拓展。可以小贴士的方式提示,或者专题讨论的形式,对文件类型名的内核意义进行讨论。例如,不论图片、文字或其他软件都改成.mp3类型的文件,一般的音频播放器无法识别,因为修改类型名只是改了一个文件名的标志,并没有涉及文件的主体编码。从而引申到类型名只是一种标准的名称,它的背后是技术标准而不是修改名字的操作可以控制的。另外还可以做一点有趣的发挥,如以此进行简单的文件加密等。
技术学习本身就是一个不断发现与质疑、模仿与探索的过程,对一些突发问题进行创新学习那会是更高的境界。正视花絮并善于驾驭、发扬它的作用,会是让课堂更美的一种助力。
花絮可以超越完美
展现都是力图表现完美,因此就会尽力掩饰缺陷,这本无可厚非,因为完美的感受会让人更愉悦。而学习,总会贯穿一定的思维冲突、行动磨炼,能够一直保持完美就变得非常困难。其实并非所有学习都适合愉悦,有些需要受苦才能获得真知,如程序设计学习。当完美很难达到或者不能持续的时候,因审美眼光已高难以再接受平凡设计的时候,怀疑与痛苦开始产生。其实,我们看到在全国巡讲的很多名师课(特征明显的是“演讲”类课),一位名师一直只讲两三节相同内容的课,这些课已经千锤百炼,再加课前的准备、发动以及名师光环照耀,在有限的课时之中学生与老师都高度兴奋、配合投入,课堂因此更加完美。这些先决条件都会让广大普通教师的日常授课望洋兴叹,产生临渊羡鱼不如退而相忘于江湖的消极心态。
真实的课堂,往往问题多多。我们要在这些课堂中欣赏花絮,品味这些曲折,学习者与施教者共同经历知识的逐步酝酿过程,在发现问题、解决问题中不断进步。我们结合最近较流行的两个概念“微课”与“翻转课堂”,举例来分析一下花絮如何在新理念中发挥力量超越完美。
微课的渊源,不要只说可汗和他的网络视频学院,他是引起这场风暴的蝴蝶,如果认识不到这一点而盲目崇拜与模仿,会又一次走上当年“资源库建设”的歧路。学生有问题,在路上遇到老师或学长,就地用树枝演算这道题的原理、方法等核心要素,这也是微课。所以,要警惕把什么东西都做成微课,倾全国之力都来做系列微课程的趋势。这种要素主义学习很适合解疑,并非是系统学习的最佳方式,不然就又成了视频素材而已。微课的“微”需要很好地进行内涵研究与实践。不计投入、需求和结果,把教材内容再用微课搬一次家,容易让一线教师再一次对先进教学理念产生质疑并最终抛弃。回到本文的主题,平时学习过程中的技术难点、原理疑难和创新思维等学习花絮,却可以借助微课发光发热。 翻转课堂的来源,也可以追溯到苏格拉底的辩论式教学,平时自学,集中辩论。但是,辩论的前提必须是在充分自学的基础上。不论大学还是中学,我们想一想学生平时的学习时间多,还是在课堂的时间多?用少量的业余时间学习各科的知识,用大量的时间来进行讨论交流,这可能吗?更不用说,学习本身就是一个苦差事,大多数人在一定的集体环境中才有可能集中精力。所以,翻转课堂要有一定的适用性,更重要的是要有一定的度。在这一过程中,教师要发挥真正的民主学习,让学生有选择地去进行课外活动,如在社区采集了大量的、持续的数据以跟踪老人的健康与保健,较长时间之后再一起交流,以分析问题、得出结论、提出建议,类似这样的翻转才是有意义的。翻转的目的正是思维的积极碰撞,产生火花,正是把我们平时不看重的花絮铸造成精华。实际上翻转课堂作为名词引入中国已经有了变化,渐改为“在一堂课中翻转”,在课堂上先学后交流,有一定的适用性,当堂出现的花絮都可以成为推进讨论质量的力量,如果只是按视频、学案进行记忆式自学,讨论也仍然是一种回忆,而发挥思维冲突的花絮能够超越完美的安排。
越自主化的教学模式就越开放,也越容易产生内容、思维的各种意外花絮,把这些花絮效益发挥起来会给系统化设计增加活力。真实学习应是什么样的?真实课堂应是什么样的?我们在设计课堂、打造课堂的时候应尽量珍惜真实的思维火花、课堂花絮,让所谓完美课堂不再是真空理想,避免产生千篇一律的盲目流行破坏新理念、新设计。因为,千人一面之后要么会审美疲劳,要么是假面舞会,新理念会再一次被实效终结生机活力。
苍山点题
组织这样两篇文章的起因是,我们对一些作秀课的讨论,实际上作秀并不可怕,因为作秀的目的以展示为主,推广为辅,情感激励效益更多一些。对于微课和翻转课堂这些教育设计理念,大家是在真情实意地去追求。就像当年资源库建设,举国投入大量人力、物力,政府、公司、大学、中小学都努力研究、开发、推销、采购,我们付出了什么、收获了什么?这应是警钟。
真实课堂是系统化的学习,真正的学习动力应来自学生的内心,而不是形式。当然我们不反对形式的改进,要注意在形式改进中研究如何真正调动学生的内心。由内心出发,可以产生更多思维冲突和学习花絮。
第一篇文章,从众多遗憾记录中给我们提醒,教学是一个系统工程,要重教育内涵,把功夫更多用在实践的研究上很重要。
第二篇文章,从课堂花絮说起给我们启发,课堂教学不是机械加工,要尊重过程的曲折,合理地发挥疑问、意外等花絮的作用,提高新理念在真实课堂中的价值。
人在面对发展,尤其是面对新事物的时候会有各种心态,却容易失去初心、远离本心,需要借鉴经验避免错误,珍视真实课堂的实践理念的和谐发展。就像《遇见》所唱:“听见,冬天的离开,我在某年某月,醒过来,我想,我等,我期待,未来却不能理智安排”,“向左,向右,向前看,爱要拐几个弯才来”,但是我们还是要“往前飞,飞过一片时间海”,珍惜教育发展的每一个“最美的意外”,一天天去把更有生命力的教育谜底揭开。
在本期的讨论中,一些观点咨询了广东、重庆、安徽、山东的一些教育工作者,特此感谢!
花絮与穿帮的区别
很多时候,我们特别崇拜一些强力打造的娱乐节目。实际上,“吉尼斯纪录”类高招技能是经过几年甚至十几年的强化训练,并且也经常有不成功的,这类我们比较明白。但是,有些娱乐节目我们可能不太清楚过程,对天才表演崇拜不疑,于是对一系列有争议的概念更缺乏明晰认识。例如,人类对“大脑”能力的认识还不太明确,特殊的、有倾向的一类想象力、记忆力这是不是科学家已经研究清楚的大脑主要功能呢?模仿力、判断力、毅力以及尚未发现的其他要素是不是大脑更重要的素质?并且,对思维与记忆来讲也有偏重“科学”、“技术”、“文化”等不同的功能特点,或者通常说的“理科”、“工科”、“文艺”、“哲学”等思维方式的偏重不同。不论是天生,还是后来形成,“科学功能的大脑”更重创造思维,“技术功能的大脑”偏向重复思维,如爱因斯坦的大脑是公认的科学功能的大脑。我们举这个例子的目的不是指责一个节目,而是提醒看节目的人如何看科学的完整性,而不要被设计元素误导为对大脑强度的单方向定义。由此可鉴,研究课堂要看课堂的整体性、可延续性等多重要素,应避免对理念设计崇拜而进行简单理解,避免脱离课堂的真实需求。
区分完美设计的花絮与穿帮,对于认识课堂的真实效益是有帮助的。同样是一堂课的设计元素失败,穿帮与花絮大不相同。就拿录音来说,一种情况是,学生完成了自己录制的音频文件,文件详细信息显示文件类型并非是音频文件,这些小细节已经表明并非声音文件,不用播放就早已经穿帮。另一种情况是,学生也进行了录音,但没有按照要求录制什么诗歌之类,却录制了自己的内容,或者复制了多段歌曲串烧,不论模仿还是创新,这都是花絮。如果说怕穿帮的只是在制作虚拟之美,那么显然有花絮的却成就了真实之美。
花絮如何变得更美
我第一次看到电影把拍摄花絮放在后面展示时,很诧异为什么把剧中那些令人崇拜的动作“造假”的场面放出来让人梦醒?猜测是不是这样会让人看到更真实的拍摄场景,让演员们增加亲和力?或者,告诉观众有些设计会失败得很惨,别去模仿……总之,我对敢于公开拍摄花絮的电影很敬佩。例如,电影《少年派的奇幻漂流》的花絮,让观影者知道了原来电影是在水池中拍摄的,使人不禁开始敬佩其制作团队的技术高超。又如,苹果的30周年纪念广告也是一个很好的例证,一部完整的广告片之后是另一部广告片的拍摄花絮,前面展现历史与未来是一种理念的发展与思考,后者对现实的反思与回顾是一种负责任的科学技术的展现。
回到课堂,我们无意反对表演式展示,在最短的时间内展现最美最好的课堂风采本身就是一种娴熟技能。但是,在这其中过度抬高设计,会让学生望洋兴叹,如果再有不诚实的贴金夸张,会高不可攀。这样的课堂漏洞与错误很容易被认为是穿帮。不论出于什么用意,如果是为了学生学习,穿帮与花絮都可以转化为更美好的课堂环节,还会因此更多一些课堂的拓展与创新,更真实地展现课堂魅力。
例如,前述音频文件的穿帮问题或花絮,教师不必回避,且可以发挥拓展。可以小贴士的方式提示,或者专题讨论的形式,对文件类型名的内核意义进行讨论。例如,不论图片、文字或其他软件都改成.mp3类型的文件,一般的音频播放器无法识别,因为修改类型名只是改了一个文件名的标志,并没有涉及文件的主体编码。从而引申到类型名只是一种标准的名称,它的背后是技术标准而不是修改名字的操作可以控制的。另外还可以做一点有趣的发挥,如以此进行简单的文件加密等。
技术学习本身就是一个不断发现与质疑、模仿与探索的过程,对一些突发问题进行创新学习那会是更高的境界。正视花絮并善于驾驭、发扬它的作用,会是让课堂更美的一种助力。
花絮可以超越完美
展现都是力图表现完美,因此就会尽力掩饰缺陷,这本无可厚非,因为完美的感受会让人更愉悦。而学习,总会贯穿一定的思维冲突、行动磨炼,能够一直保持完美就变得非常困难。其实并非所有学习都适合愉悦,有些需要受苦才能获得真知,如程序设计学习。当完美很难达到或者不能持续的时候,因审美眼光已高难以再接受平凡设计的时候,怀疑与痛苦开始产生。其实,我们看到在全国巡讲的很多名师课(特征明显的是“演讲”类课),一位名师一直只讲两三节相同内容的课,这些课已经千锤百炼,再加课前的准备、发动以及名师光环照耀,在有限的课时之中学生与老师都高度兴奋、配合投入,课堂因此更加完美。这些先决条件都会让广大普通教师的日常授课望洋兴叹,产生临渊羡鱼不如退而相忘于江湖的消极心态。
真实的课堂,往往问题多多。我们要在这些课堂中欣赏花絮,品味这些曲折,学习者与施教者共同经历知识的逐步酝酿过程,在发现问题、解决问题中不断进步。我们结合最近较流行的两个概念“微课”与“翻转课堂”,举例来分析一下花絮如何在新理念中发挥力量超越完美。
微课的渊源,不要只说可汗和他的网络视频学院,他是引起这场风暴的蝴蝶,如果认识不到这一点而盲目崇拜与模仿,会又一次走上当年“资源库建设”的歧路。学生有问题,在路上遇到老师或学长,就地用树枝演算这道题的原理、方法等核心要素,这也是微课。所以,要警惕把什么东西都做成微课,倾全国之力都来做系列微课程的趋势。这种要素主义学习很适合解疑,并非是系统学习的最佳方式,不然就又成了视频素材而已。微课的“微”需要很好地进行内涵研究与实践。不计投入、需求和结果,把教材内容再用微课搬一次家,容易让一线教师再一次对先进教学理念产生质疑并最终抛弃。回到本文的主题,平时学习过程中的技术难点、原理疑难和创新思维等学习花絮,却可以借助微课发光发热。 翻转课堂的来源,也可以追溯到苏格拉底的辩论式教学,平时自学,集中辩论。但是,辩论的前提必须是在充分自学的基础上。不论大学还是中学,我们想一想学生平时的学习时间多,还是在课堂的时间多?用少量的业余时间学习各科的知识,用大量的时间来进行讨论交流,这可能吗?更不用说,学习本身就是一个苦差事,大多数人在一定的集体环境中才有可能集中精力。所以,翻转课堂要有一定的适用性,更重要的是要有一定的度。在这一过程中,教师要发挥真正的民主学习,让学生有选择地去进行课外活动,如在社区采集了大量的、持续的数据以跟踪老人的健康与保健,较长时间之后再一起交流,以分析问题、得出结论、提出建议,类似这样的翻转才是有意义的。翻转的目的正是思维的积极碰撞,产生火花,正是把我们平时不看重的花絮铸造成精华。实际上翻转课堂作为名词引入中国已经有了变化,渐改为“在一堂课中翻转”,在课堂上先学后交流,有一定的适用性,当堂出现的花絮都可以成为推进讨论质量的力量,如果只是按视频、学案进行记忆式自学,讨论也仍然是一种回忆,而发挥思维冲突的花絮能够超越完美的安排。
越自主化的教学模式就越开放,也越容易产生内容、思维的各种意外花絮,把这些花絮效益发挥起来会给系统化设计增加活力。真实学习应是什么样的?真实课堂应是什么样的?我们在设计课堂、打造课堂的时候应尽量珍惜真实的思维火花、课堂花絮,让所谓完美课堂不再是真空理想,避免产生千篇一律的盲目流行破坏新理念、新设计。因为,千人一面之后要么会审美疲劳,要么是假面舞会,新理念会再一次被实效终结生机活力。
苍山点题
组织这样两篇文章的起因是,我们对一些作秀课的讨论,实际上作秀并不可怕,因为作秀的目的以展示为主,推广为辅,情感激励效益更多一些。对于微课和翻转课堂这些教育设计理念,大家是在真情实意地去追求。就像当年资源库建设,举国投入大量人力、物力,政府、公司、大学、中小学都努力研究、开发、推销、采购,我们付出了什么、收获了什么?这应是警钟。
真实课堂是系统化的学习,真正的学习动力应来自学生的内心,而不是形式。当然我们不反对形式的改进,要注意在形式改进中研究如何真正调动学生的内心。由内心出发,可以产生更多思维冲突和学习花絮。
第一篇文章,从众多遗憾记录中给我们提醒,教学是一个系统工程,要重教育内涵,把功夫更多用在实践的研究上很重要。
第二篇文章,从课堂花絮说起给我们启发,课堂教学不是机械加工,要尊重过程的曲折,合理地发挥疑问、意外等花絮的作用,提高新理念在真实课堂中的价值。
人在面对发展,尤其是面对新事物的时候会有各种心态,却容易失去初心、远离本心,需要借鉴经验避免错误,珍视真实课堂的实践理念的和谐发展。就像《遇见》所唱:“听见,冬天的离开,我在某年某月,醒过来,我想,我等,我期待,未来却不能理智安排”,“向左,向右,向前看,爱要拐几个弯才来”,但是我们还是要“往前飞,飞过一片时间海”,珍惜教育发展的每一个“最美的意外”,一天天去把更有生命力的教育谜底揭开。
在本期的讨论中,一些观点咨询了广东、重庆、安徽、山东的一些教育工作者,特此感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