乌石17-2油田压裂井水泥环完整性评价

来源 :科学技术与工程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uohuona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为了准确评价压裂井固井水泥环完整性,针对乌石17-2油田压裂井开展了交变载荷条件下的水泥环完整性失效评价实验,并基于交变压力疲劳累积损伤原理及失效准则分析了压裂井水泥环完整性失效原因,得到了围压30 MPa及交变载荷条件下水泥环完整性的失效规律.结果表明:交变压力使水泥石内部组织受到损伤,其力学性能指标(如抗压强度等)随着交变压力循环次数的增加而降低;套管-水泥石界面粘结强度较小,压裂加压过程中水泥环产生塑性变形导致卸压时套管与水泥环界面应变不一致,当界面拉应力超过界面粘结强度时,界面分离形成微环隙;围压30 MPa及交变载荷条件下水泥环完整性失效首先以微环隙为主,增大水泥石弹性及变形能力有助于保障其完整性.该结论可为乌石17-2油田压裂井水泥浆体系完善及压裂施工作业提供技术参考,有助于保证压裂井水泥环完整性.
其他文献
天水市秦州区地理位置特殊,以滑坡为主的地质灾害频繁发生,严重威胁当地居民的生命财产安全.为了有效缓解秦州区地质灾害进一步扩大,通过全面调查城区北山的(吴家崖-成纪新城段)地质灾害类型、分布范围、结构特征、影响因素等,结合专家学者对该区域滑坡、不稳定斜坡、崩塌和泥石流的研究成果,对其稳定性、危害方式及潜在经济损失进行评价.针对各地质灾害点自身形成条件和发育特点,紧密衔接城市发展规划,提出工程治理、部分搬迁和监测预警等多项行之有效的治理方案.该方案的实施不仅可以保障城区北山地段地质灾害危险区域内人员与物资的安
教育部2018年下发的《教育信息化2.0行动计划》中提出,到2022年我国教育教学基本实现“三全两高一大”的发展目标,建成“互联网+教育”大平台,发展基于互联网的教育服务新模式、探索信息时代教育小学语文习题讲评中运用智慧作业进行分层教学新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