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有攻击性行为怎么办

来源 :孩子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iangur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强强去年由外地转到我们幼儿园,刚来不久,他的行为就表现得很有攻击性。
  第一次:一位小朋友带了新玩具到幼儿园来,强强很想玩,于是霸道地去抢,小朋友不干。他就一拳打了过去。那位小朋友哭了起来,强强却得意地在一旁玩玩具。
  第二次:长廊上的小朋友都在嬉戏玩耍,强强悄悄地选了一个小朋友必经的地方坐下,然后故意伸腿出去,把小朋友绊倒在地上,自己开心得哈哈大笑。
  诸如此类的事情不断发生。强强为什么会有这么强的攻击性呢?
  通过家访及其他方面的了解,我们找到了其中的缘由。强强3岁进幼儿园,在这段时间里由于他母亲经常上夜班,父亲常出差,双方对强强关爱都很少。由于缺乏父母的关注,强强变得非常敏感,往往对外界的各种刺激作出过度的反应以引人注意,同时也是为了发泄自己的不满情绪。
  造成强强刁蛮霸道性格的还有一个非常重要的原因。由于强强的父母很忙,强强由爷爷奶奶抚养。老人对孙子宠爱有加,尽量满足他的各种要求,逐渐使孩子养成惟我独尊的性格,愿望一旦没有实现,就会变成攻击性行为。
  强强的母亲很溺爱孩子,从不打骂孩子,出了事最多只是轻言细语地说两句,不痛不痒,强强根本听不进去,还不等母亲说完,他就跑到一边玩去了。强强的父亲脾气暴躁,儿子只要不听话就又打又骂。这一来不仅起不到任何教育作用,反而更加重了强强的逆反心理。
  经过详细的了解之后,我们调整了对强强的教育方式。
  首先试着和他做朋友,经常与他说话,了解他的兴趣与爱好,拉近彼此之间的距离,让他感受到老师对他的关注与爱。每当他与同伴发生矛盾时,我们先了解整个事件的前因后果,再告诉他如果换一种方式对待小朋友,小朋友也会好好对他的。平时对他的教育,我们以鼓励、表扬为主,一发现他有点滴进步,就当着全班同学的面大大地表扬他,以这种方式帮助他唤起别人的注意,鼓励大家和他成为好朋友,鼓励其他小朋友学习他的长处,让他感受到友爱的温暖,增强自信心和荣誉感。有一次,强强在园子里捡到1块钱,他拾起交给了老师。老师抓住这件事,不仅当着全班同学的面表扬了他,还奖给他一朵小红花,并把这件事写在学校的墙报上。强强的脸上露出了少有的欣喜的笑容。
  其次,考虑到强强的行为与他的家庭教育方式有很大的关系,我们找机会与家长交流,尽量在教育观念上与他们达成共识,建议强强的父母多对他的进步给予鼓励,教给他正确分辨是非和解决问题的方法,做得不对的地方不能迁就,一定要让他改正过来。
  经过我们苦口婆心的教育和家长的配合,强强的行为有了很大的转变。那天,一个小朋友在看一本连环画,强强很想看,但他不再像过去那样抢着来看,而是友好地与那个小朋友商量:“我们一起看好不好?”小朋友同意了,他才高高兴兴地坐下与小朋友一起看书。看到这一场面,我们都欣慰地笑了:强强终于走上了健康成长的道路。
  
  责任编辑:林景新
其他文献
一对可爱的小鸭子的命运,牵动着儿子幼小的心夏。直觉里他懂得对生命的尊重。这直觉让我们惊讶,更让我们惭愧……    终于,5岁的儿子如愿以偿,得到了一对小鸭子。  周末下班,我刚进家门,儿子就迫不及待地将我拉到阳台。“爸爸送给我一对小鸭子。这是它俩的家。”儿子指着角落里的一个漂亮纸箱轻声对我说。我知道,那是他最最喜欢的电动机器人的包装盒。小鸭子叽叽叽地叫了起来,儿子眼睛一亮,乐开了:“小家伙还没睡啊
期刊
对孩子来说,家庭或贫或富是与生俱来的,因而也是无从选择的。如果在孩子刚刚开始懂事时,成人社会就有意无意地加深他们的贫富意识,那么对他们的人格塑造和心理健康,都可能起到无可挽回的负面影响:对穷孩子来说,强烈的贫富意识往往会使得原本就十分自卑的心理更加自卑;对富孩子来说,由此而产生的盲目的优越感,往往会导致他们成为自以为“高人一等”的小霸王。  所幸的是,许多国家都在为淡化孩子的贫富意识而作着努力——
期刊
孩子到了入托的年龄,到底上1日托好还是全托好?事实上,这是件因人而异的事,它与孩子本身的气质类型、3岁以前的家庭环境以及父母的教养方法有关。以下个案,可以让您了解什么类型的孩子最好不要送全托。    睡不着的茵茵     茵茵两岁九个月时,父母离异了,茵茵跟了母亲。在目睹了父母的争战和父亲的拂袖而去后,孩子变得脆弱和早熟。半年后,茵茵要上幼儿园了。妈妈刘蔚忙于生计,狠狠心,把女儿送进了全托幼儿园。
期刊
前不久,我们在花园小区买了一套新居,环境相当好,本以为读小学三年级的女儿会高兴,谁知她情绪低落地和我商量:“能不能不搬?”我该如何安慰女儿呢?  苏州 窦旺暮    搬家不光是大人的事,也应顾及到孩子的情绪。迁居或许对孩子的影响更大,所以父母要做好孩子的“安抚”工作。以下几点建议供你参考:  1.与女儿好好沟通,向她讲明迁居的原因。  2.尽量不要在学期中间搬家,避免孩子中途转学;迁居前落实好新学
期刊
日本人高桥在阿根廷作访问学者。一天。高桥在家宴请学院的同事。餐宴上,高桥5岁的儿子把一位客人盘子里的炸鱼抓起来吃了,高桥太太严厉地责备了孩子。按照日本的规矩,接下来客人就该表态了:“噢,孩子,如果我的炸鱼好吃,就请再吃一点吧。”没想到她听到的话却令她目瞪口呆。客人正色说:“小主人,你多大了?布宜诺斯艾利斯的孩子和日本的孩子。哪个有礼貌啊?孩子,你干了对我不礼貌的事!你要是明白的话,请再拿一份炸鱼还
期刊
即使夫妻感情很好的家庭,也存在着玩笑式的对孩子感情上的争夺。尤其是母亲们,普遍比她们的丈夫更喜欢孩子的依恋和缠绕,更喜欢孩子用初谙世事的语言说出对母亲感情的偏向。常听到年轻妈妈满脸骄傲地抱怨道:“我儿子自小粘我,跟他爸爸倒挺敬而远之的。”孩子的恋母情结受到母亲有意识的引导后,加剧了大城市里普遍存在的“小家庭亲情关系向母性群体倾斜”的趋势。  儿童疏远父亲的“后遗症”将在孩子今后的成长中显露出来,这
期刊
去年万圣节,我5岁的儿子参加了学校组织的南瓜灯比赛,他对自己能够参赛感到无比骄傲。他发挥稚嫩的艺术感,异想天开,又刻又画。儿子拖着大南瓜,自豪地来到学校餐厅。我们把南瓜与其他小选手的作品放在一起,那完全是富有创造性的作品:彩色南瓜,雪人南瓜,恐怖南瓜,甚至有一只吹着泡泡糖,戴着棒球帽、满脸雀斑的南瓜。我不禁想:裁判要选出胜者可不容易了。  我想裁判一定也是这么想的,因为他们没有选出获胜者。那天晚上
期刊
8岁的儿子气喘嘘嘘地从外面跑回家,问我:“爸爸,小朋友追着打我,怎么办?”我反问了一句:“你说呢?”他犹豫了一下,答道:“与他对打?!”我以鼓励的目光对此表示了肯定,于是,他冲了出去。 在许多家长看来,孩子在外边打架简直就是天大的事,父母把孩子送到幼儿园或者学校时总忘不了要叮嘱一句:乖乖的,不要和别人打架啊!要是孩子哪天鼻青脸肿的回来了,做父母的要么乖儿宝贝地哄个不停,要么吹胡子瞪眼,大骂孩子惹是
期刊
坐落在深圳鲸山别墅里的蛇口国际学校已有10年的历史了。站在学校门口,可以远远地眺望到海。从小学预备班、一年级到九年级(相当于我国小学一年级到初三),这所学校共有130多人。学生来自英、美,澳、德、韩等20多个国家,通用语言是英语。按照美国的教学模式,学校年中设立春假、暑假、秋假和圣诞假4个假期。  在学校的十多个教室里,没有传统意义上的课桌,学生们就那么围着几张方桌上课。其中有一个教室很特别:门上
期刊
我丈夫经常给儿子买剑、枪之类的攻击性玩具,儿子和小伙伴们便用来玩些战争或打斗游戏。儿子会不会因此而变得好斗和残忍呢?  哈尔滨刘雅琴  玩“枪”和“好战”之间并无太大的联系,孩子端着机关枪也不一定是要与人“开战”。明智的家长都会明白,凶狠好斗的少年犯绝对不是因为小时候玩过“官兵捉强盗”的游戏而导致犯罪的。  而且,男孩玩枪、剑一类的玩具是有年龄阶段的,一般到小学高年级后就不会再有太大热情了。在这个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