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大豆菌核病是大豆上的常见病害,由子囊菌亚门的真菌侵染引起。真菌以菌核在土壤内和病株残体中或混在种子里越冬,第2年在适宜的环境里产生子囊盘和子囊孢子,引发大豆菌核病。
1.发病特点
大豆菌核病主要侵染大豆茎部。田间以植株上部叶片褐枯死最先引人注意。这时病株的茎部已断续发生褐色病斑,上生白色棉絮状菌丝体及白色颗粒状物,后变黑色成为菌核。纵剖病株茎部,则见内有黑色圆柱形的菌核依次排列。病株枯死后呈灰白色,茎中空皮层往往烂成麻丝状,病株外部菌核易脱落。荚上病斑褐色,迅速枯死不能结荚,最后全荚呈苍白色,轻病荚虽可结粒,但病粒腐烂或干缩皱瘪。大豆菌核病菌属子囊菌亚门,核盘菌属。茎上形成的菌核圆柱形或鼠粪状,不规则形。外部黑色,内部白色,切面呈薄壁组织状。菌核在多雨、潮湿并有光照条件下才能萌发形成子囊盘。病原真菌以散落在土壤里和混在种子间的菌核越冬.越冬后的菌核环境适宜时萌发产生子囊盘和子囊孢子,成为田间初侵染来源。菌核在阴雨连绵的年份发生重,地势低洼、重茬地种和向日葵茬地发生重;此外,施氮肥过多,大豆生长繁茂,茎杆软弱,倒伏地段发病重。过度密植地,以及邻近向日葵的豆田发病较重。
2危害症状
主要为害地上部,苗期、成株均可发病,花期受害重,产生苗枯、叶腐、茎腐、荚腐等症。苗期染病茎基部褐变,呈水渍状,湿度大时长出棉絮状白色菌丝,后病部干缩呈黄褐色枯死,表皮撕裂状。叶片染病始于植株下部,初叶面生暗绿色水漫状斑,后扩展为圆形至不规则形,病斑中心灰褐色,四周暗褐色,外有黄色晕圈;湿度大时亦生白色菌丝,叶片腐烂脱落。茎秆染病多从主茎中下部分权处開始,病部水浸状后褪为浅褐色至近白色,病斑形状不规则,常环绕茎部向上、下扩展,致病部以上枯死或倒折。湿度大时在菌丝处形成黑色菌核。病茎髓部变空,菌核充塞其中。干燥条件下茎皮纵向撕裂,维管束外露似乱麻,严重的全株枯死,颗粒不收。豆荚染病现水浸状不规则病斑,荚内、外均可形成较茎内菌核稍小的菌核,多不能结实。
3.发病原因
3.1栽培管理对发病的影响
土地不平,排水不畅:封垄前未及时中耕培土,使菌核病病菌有了萌发的机会。大豆种植过密或施用氮肥过多,致使植株繁茂,透气性差,湿度增加,促使菌核病病菌萌发。
3.2前茬作物对发病的影响
近几年由于种植业结构的调整,各种经济作物发展迅速,造成大豆前茬的多样性,再加上不合理的轮作,使大豆菌核病发病率逐年提高。
3.3大豆重迎茬对发病的影响
由于受经济利益的驱动,一些种植户在自己承包的土地上连年种植大豆,导致大豆菌核病发病较重。对重迎茬大豆菌核病发病率调查,迎茬发病率为5.6%,重茬发病率为11.2%,而且随着重茬年数的增加发病率越高,重茬3年发病率为13.7%,重茬4年发病率为28.5%,重茬5年发病率为37.0%。
4.侵染循环
病原真菌以在土壤中和混在种子间的菌核越冬,种子亦可带病。病原菌通过伤口或角质层侵入寄之,衰老叶片,凋萎的花及纤弱的茎最易侵染。越冬后的菌核,环境适宜萌发产生子囊盘,子囊孢子为侵染源,菌核在土壤中可存两年,但在潮湿土壤中存活时间短。初次侵染引起发病后,病害扩大再侵染可能通过两种方式进行,一是由病株接触而相互感染,另一种方式是病叶或其他染病部分落干大豆茎的分枝处而引起发病。?向日葵等作物的菌核病与大豆菌核属同一种病菌,可以互相侵染。此病以混杂在种子里的菌核、茎秆内的菌核越冬第2年发病侵染。菌核在土壤中可以存活2年。向日葵茬种大豆、重迎茬大豆、低洼地大豆、密度大长势繁茂的大豆发病重。
5.防治方法
5.1及时排水,降低豆田湿度,避免施氮肥过多,收获后清除病残体。发生严重地块后,豆秆要就地烧毁,实行秋季深翻使遗留在土壤表层的菌核、病株残体埋入土下腐烂死亡。
5.2发病初期开始喷洒40%多硫悬浮剂600~700倍液或70%甲基硫菌灵可湿性粉剂500~600倍液、50%混杀硫悬浮剂600倍液、8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600~700倍液、50%扑海因可湿性粉剂1000~1500倍液、12.5%治萎灵水剂500倍液、40%治萎灵粉剂1000倍液、50%复方菌核净1000倍液,此外,每667平方米施用真菌王肥200ml与50%防霉宝(多菌灵盐酸盐)600g,对水60L于初花末期或发病初期喷洒,防效优异。或选择50%速克灵可湿性粉剂每公顷用药量1500克,对水喷雾;40%纹枯利可湿性粉剂800-1200倍液。50%农利灵可湿性粉剂每公顷用药量1500克,对水喷雾;25%施保克乳,油每公顷1050毫升,对水喷雾。一般于发病初期防治一次,7~10天后再喷一次,但一定要喷得均匀周到,才能得较好效果。
1.发病特点
大豆菌核病主要侵染大豆茎部。田间以植株上部叶片褐枯死最先引人注意。这时病株的茎部已断续发生褐色病斑,上生白色棉絮状菌丝体及白色颗粒状物,后变黑色成为菌核。纵剖病株茎部,则见内有黑色圆柱形的菌核依次排列。病株枯死后呈灰白色,茎中空皮层往往烂成麻丝状,病株外部菌核易脱落。荚上病斑褐色,迅速枯死不能结荚,最后全荚呈苍白色,轻病荚虽可结粒,但病粒腐烂或干缩皱瘪。大豆菌核病菌属子囊菌亚门,核盘菌属。茎上形成的菌核圆柱形或鼠粪状,不规则形。外部黑色,内部白色,切面呈薄壁组织状。菌核在多雨、潮湿并有光照条件下才能萌发形成子囊盘。病原真菌以散落在土壤里和混在种子间的菌核越冬.越冬后的菌核环境适宜时萌发产生子囊盘和子囊孢子,成为田间初侵染来源。菌核在阴雨连绵的年份发生重,地势低洼、重茬地种和向日葵茬地发生重;此外,施氮肥过多,大豆生长繁茂,茎杆软弱,倒伏地段发病重。过度密植地,以及邻近向日葵的豆田发病较重。
2危害症状
主要为害地上部,苗期、成株均可发病,花期受害重,产生苗枯、叶腐、茎腐、荚腐等症。苗期染病茎基部褐变,呈水渍状,湿度大时长出棉絮状白色菌丝,后病部干缩呈黄褐色枯死,表皮撕裂状。叶片染病始于植株下部,初叶面生暗绿色水漫状斑,后扩展为圆形至不规则形,病斑中心灰褐色,四周暗褐色,外有黄色晕圈;湿度大时亦生白色菌丝,叶片腐烂脱落。茎秆染病多从主茎中下部分权处開始,病部水浸状后褪为浅褐色至近白色,病斑形状不规则,常环绕茎部向上、下扩展,致病部以上枯死或倒折。湿度大时在菌丝处形成黑色菌核。病茎髓部变空,菌核充塞其中。干燥条件下茎皮纵向撕裂,维管束外露似乱麻,严重的全株枯死,颗粒不收。豆荚染病现水浸状不规则病斑,荚内、外均可形成较茎内菌核稍小的菌核,多不能结实。
3.发病原因
3.1栽培管理对发病的影响
土地不平,排水不畅:封垄前未及时中耕培土,使菌核病病菌有了萌发的机会。大豆种植过密或施用氮肥过多,致使植株繁茂,透气性差,湿度增加,促使菌核病病菌萌发。
3.2前茬作物对发病的影响
近几年由于种植业结构的调整,各种经济作物发展迅速,造成大豆前茬的多样性,再加上不合理的轮作,使大豆菌核病发病率逐年提高。
3.3大豆重迎茬对发病的影响
由于受经济利益的驱动,一些种植户在自己承包的土地上连年种植大豆,导致大豆菌核病发病较重。对重迎茬大豆菌核病发病率调查,迎茬发病率为5.6%,重茬发病率为11.2%,而且随着重茬年数的增加发病率越高,重茬3年发病率为13.7%,重茬4年发病率为28.5%,重茬5年发病率为37.0%。
4.侵染循环
病原真菌以在土壤中和混在种子间的菌核越冬,种子亦可带病。病原菌通过伤口或角质层侵入寄之,衰老叶片,凋萎的花及纤弱的茎最易侵染。越冬后的菌核,环境适宜萌发产生子囊盘,子囊孢子为侵染源,菌核在土壤中可存两年,但在潮湿土壤中存活时间短。初次侵染引起发病后,病害扩大再侵染可能通过两种方式进行,一是由病株接触而相互感染,另一种方式是病叶或其他染病部分落干大豆茎的分枝处而引起发病。?向日葵等作物的菌核病与大豆菌核属同一种病菌,可以互相侵染。此病以混杂在种子里的菌核、茎秆内的菌核越冬第2年发病侵染。菌核在土壤中可以存活2年。向日葵茬种大豆、重迎茬大豆、低洼地大豆、密度大长势繁茂的大豆发病重。
5.防治方法
5.1及时排水,降低豆田湿度,避免施氮肥过多,收获后清除病残体。发生严重地块后,豆秆要就地烧毁,实行秋季深翻使遗留在土壤表层的菌核、病株残体埋入土下腐烂死亡。
5.2发病初期开始喷洒40%多硫悬浮剂600~700倍液或70%甲基硫菌灵可湿性粉剂500~600倍液、50%混杀硫悬浮剂600倍液、8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600~700倍液、50%扑海因可湿性粉剂1000~1500倍液、12.5%治萎灵水剂500倍液、40%治萎灵粉剂1000倍液、50%复方菌核净1000倍液,此外,每667平方米施用真菌王肥200ml与50%防霉宝(多菌灵盐酸盐)600g,对水60L于初花末期或发病初期喷洒,防效优异。或选择50%速克灵可湿性粉剂每公顷用药量1500克,对水喷雾;40%纹枯利可湿性粉剂800-1200倍液。50%农利灵可湿性粉剂每公顷用药量1500克,对水喷雾;25%施保克乳,油每公顷1050毫升,对水喷雾。一般于发病初期防治一次,7~10天后再喷一次,但一定要喷得均匀周到,才能得较好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