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近年来,信息网络技术的发展和普及,极大地推动了我国高校的档案管理工作的快速发展,也为加强和改进高校档案管理工作带来了新的机遇,拓展了高校档案管理的空间和渠道,提供了更多的管理资源。利用网络信息化有针对性地开展形式多样的档案管理,提高高校档案管理工作的效率。本文结合网络信息化形态下高校档案管理工作实际,谈几点认识和体会。
关键词 高校档案 网络体系 建设 管理
中图分类号:G271 文献标识码:A
1 网络信息化对高校档案管理工作的影响
1.1 对高校档案管理工作的积极影响
(1)路径方便快捷。在以往传统媒介环境下,高校档案管理工作的形式比较单一,主要是通过面对面档案管理与服务的方式进行,常常因为受到时间、场地、人员、成本、信息等因素的影响,高校档案管理工作有时无法在第一时间或异地进行,造成档案管理工作的效果大打折扣。在网络信息化下,由于信息形式的多样,高校档案管理工作可以采取多种形式进行沟通交流,使得管理工作素养得到升华。(2)相比传统的传媒下高校档案管理工作,网络信息化更具有高效率、高准确率,传统管理方法在效率、准确性、及时性方面都不如网络信息化,因此,对于网络信息化而言,对促进高校档案管理工作发挥了良好作用。在网络信息化下,在上述传统管理手段的基础上,又有了新的信息平台,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在网络和手机短信平台上的档案管理工作手段逐渐成熟并有快速发展的趋势。
1.2 对高校档案管理工作的消极影响
在网络信息化的作用下,虽然可以让各部门和各单位更快地获取高校档案管理工作方面的内容和关键,但由于这些信息安全性都需要考量。并且由于信息存储的容量和上传下载的速度都受到一些客观因素的影响。
2 网络信息化下高校档案管理工作网络体系建立的重点和难点
当前高校档案管理工作还存在不少薄弱环节和问题,主要表现在:一是部分地方和高校领导对高校档案管理工作的重要性认识不到位,随着网络高校档案管理工作实践全面展开,高校档案工作网络体系应在全面总结高校档案管理工作进网络的工作经验基础上,开始对网络环境下进行综合、系统的研究。二是高校档案管理工作与学校管理实际结合不紧,针对性、实效性和吸引力、感染力不强。在经验和对策研究的基础上,深入的高校档案管理工作体系已经在一些局部领域展开,重点集中在网络作为高校档案管理工作介体的研究方面。研究者更加关注网络给高校档案管理工作所带来的机遇和条件,在理论认识上不再局限于对网络负面影响的分析,更强调了档案管理工作网络的必要性、构建高校档案管理工作网络阵地的原则等。另外,档案管理工作实效性和开展性不强,方法和手段单一。三是高校档案管理工作队伍整体素质不强、数量不足问题未得到很好解决。高校档案管理工作岗位缺乏吸引力,发展目标不明确,待遇偏低。有的学校专职高校档案管理工作者的职称、待遇得不到落实。
3 新时期高校档案管理工作网络体系建立的途径
3.1 构建和谐的档案管理网络文化
首先要求档案馆积极挖掘馆藏历史文化资源,为网络文化产业发展提供内容素材,并且充分发挥档案馆的人才、设备、设施和经验优势,依照社会文化需求,以用户需要为导向,扩大信息采集范围,实现服务内容多样化;其次,要求档案馆打破地域限制,依托整个网络实现服务对象的社会化;再次,网络文化中个性的张扬,要求档案馆在满足用户一般档案信息需求的同时高度重视特殊性文化信息需求,根据本馆资源及人员知识水平建立自己的特色数据库,组织特色资源上网,实现服务特色化。
3.2 构建网上网下全时关注、全程覆盖的立体交叉网络
要通过高校档案管理工作网络体系建立与开展,拓展和丰富高校档案管理工作的载体、途径和形式,打造高品质、多样化的档案管理网络文化。这些文化品牌一方面依托于校园文化的优势资源,能够弘扬学校历史传统,培育人文素质和科学精神;另一方面紧跟网络技术发展的新动向,紧贴师生需求的新变化,能够满足广大师生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将极大地延伸高校档案管理工作的空间,充实教育资源,丰富校园网上精神文化生活。
3.3 拓宽信息服务渠道
网络环境下,档案馆一方面要利用优势馆藏,开发具有本馆特色、地域特色及时代特色的数据库上网,健全档案文化服务内容资源。另一方面,应充分挖掘网络信息资源,利用网络沟通与数据交流的便捷性与其他档案馆及信息服务机构展开合作,提供多角度的信息来源,帮助用户一站式地获取所需信息知识。
3.4 培养管理人员的网络媒介素养
要通过网络信息化形态下高校档案管理工作,提高管理工作人员的信息素养和网络媒介素养。这包括使管理工作人员的网络道德意识和法制观念得到强化;使管理工作人员学会如何选择信息、挖掘信息、处理信息、分辨信息、综合利用信息;使管理工作人员树立正确的网络观,遵守网络道德规范,合理使用网络资源,达到身心全面健康发展。
3.5 培养高素质人才队伍
网络环境对高校档案管理人员提出了新的要求,他们除了要掌握档案学基础理论和档案工作基本技能外,还要适应新的信息环境,掌握现代信息技术,具备较高的外语、计算机和网络应用能力,掌握相应的检索、信息存储与处理及通信技术等。另外,档案人员还应具有较高的人文素质和知识评价水平,能够对繁杂的信息进行分类标引和有效管理,能够开发出有价值的信息产品,为用户提供增值服务,才能成为一名网络环境下合格的文化服务提供者。
4 结论
建设以师生为中心的服务文化是档案馆适应网络文化要求的重要手段。网络信息化形态下高校档案管理工作者只懂得一些网络技巧是不够的,还必须是现实生活里做高校档案管理工作的行家里手,要继承和发扬传统高校档案管理工作的优良传统、成功经验、有效形式和方法,开展多层次、多形式的管理工作。
参考文献
[1] 关玲.浅析信息化时代高校档案管理的创新思路[J].贺州学院学报,2013.2:99-101.
[2] 陆帅帅.浅谈电子校务背景下的高校档案管理[J].办公室业务,2013.11:97.
[3] 潘昕,李名家.高校档案服务校园文化建设的实践与思考——基于档案管理现代化的视角[J].华中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2:133-136.
[4] 金俊兰.现代高校档案管理的价值体系和跟踪[J].兰台世界,2013.8:60-61.
[5] 初庆华.新时期高校档案管理工作重要性研究[J].科技创新与应用,2013.7:289.
[6] 李莉鸿,卢宏伟.高校档案管理促进教学发展的有效途径[J].科技信息,2013.7:259+295.
[7] 吕慧.论高校档案管理队伍思想道德素质建设的新要求[J].教育教学论坛,2013.26:11-13.
关键词 高校档案 网络体系 建设 管理
中图分类号:G271 文献标识码:A
1 网络信息化对高校档案管理工作的影响
1.1 对高校档案管理工作的积极影响
(1)路径方便快捷。在以往传统媒介环境下,高校档案管理工作的形式比较单一,主要是通过面对面档案管理与服务的方式进行,常常因为受到时间、场地、人员、成本、信息等因素的影响,高校档案管理工作有时无法在第一时间或异地进行,造成档案管理工作的效果大打折扣。在网络信息化下,由于信息形式的多样,高校档案管理工作可以采取多种形式进行沟通交流,使得管理工作素养得到升华。(2)相比传统的传媒下高校档案管理工作,网络信息化更具有高效率、高准确率,传统管理方法在效率、准确性、及时性方面都不如网络信息化,因此,对于网络信息化而言,对促进高校档案管理工作发挥了良好作用。在网络信息化下,在上述传统管理手段的基础上,又有了新的信息平台,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在网络和手机短信平台上的档案管理工作手段逐渐成熟并有快速发展的趋势。
1.2 对高校档案管理工作的消极影响
在网络信息化的作用下,虽然可以让各部门和各单位更快地获取高校档案管理工作方面的内容和关键,但由于这些信息安全性都需要考量。并且由于信息存储的容量和上传下载的速度都受到一些客观因素的影响。
2 网络信息化下高校档案管理工作网络体系建立的重点和难点
当前高校档案管理工作还存在不少薄弱环节和问题,主要表现在:一是部分地方和高校领导对高校档案管理工作的重要性认识不到位,随着网络高校档案管理工作实践全面展开,高校档案工作网络体系应在全面总结高校档案管理工作进网络的工作经验基础上,开始对网络环境下进行综合、系统的研究。二是高校档案管理工作与学校管理实际结合不紧,针对性、实效性和吸引力、感染力不强。在经验和对策研究的基础上,深入的高校档案管理工作体系已经在一些局部领域展开,重点集中在网络作为高校档案管理工作介体的研究方面。研究者更加关注网络给高校档案管理工作所带来的机遇和条件,在理论认识上不再局限于对网络负面影响的分析,更强调了档案管理工作网络的必要性、构建高校档案管理工作网络阵地的原则等。另外,档案管理工作实效性和开展性不强,方法和手段单一。三是高校档案管理工作队伍整体素质不强、数量不足问题未得到很好解决。高校档案管理工作岗位缺乏吸引力,发展目标不明确,待遇偏低。有的学校专职高校档案管理工作者的职称、待遇得不到落实。
3 新时期高校档案管理工作网络体系建立的途径
3.1 构建和谐的档案管理网络文化
首先要求档案馆积极挖掘馆藏历史文化资源,为网络文化产业发展提供内容素材,并且充分发挥档案馆的人才、设备、设施和经验优势,依照社会文化需求,以用户需要为导向,扩大信息采集范围,实现服务内容多样化;其次,要求档案馆打破地域限制,依托整个网络实现服务对象的社会化;再次,网络文化中个性的张扬,要求档案馆在满足用户一般档案信息需求的同时高度重视特殊性文化信息需求,根据本馆资源及人员知识水平建立自己的特色数据库,组织特色资源上网,实现服务特色化。
3.2 构建网上网下全时关注、全程覆盖的立体交叉网络
要通过高校档案管理工作网络体系建立与开展,拓展和丰富高校档案管理工作的载体、途径和形式,打造高品质、多样化的档案管理网络文化。这些文化品牌一方面依托于校园文化的优势资源,能够弘扬学校历史传统,培育人文素质和科学精神;另一方面紧跟网络技术发展的新动向,紧贴师生需求的新变化,能够满足广大师生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将极大地延伸高校档案管理工作的空间,充实教育资源,丰富校园网上精神文化生活。
3.3 拓宽信息服务渠道
网络环境下,档案馆一方面要利用优势馆藏,开发具有本馆特色、地域特色及时代特色的数据库上网,健全档案文化服务内容资源。另一方面,应充分挖掘网络信息资源,利用网络沟通与数据交流的便捷性与其他档案馆及信息服务机构展开合作,提供多角度的信息来源,帮助用户一站式地获取所需信息知识。
3.4 培养管理人员的网络媒介素养
要通过网络信息化形态下高校档案管理工作,提高管理工作人员的信息素养和网络媒介素养。这包括使管理工作人员的网络道德意识和法制观念得到强化;使管理工作人员学会如何选择信息、挖掘信息、处理信息、分辨信息、综合利用信息;使管理工作人员树立正确的网络观,遵守网络道德规范,合理使用网络资源,达到身心全面健康发展。
3.5 培养高素质人才队伍
网络环境对高校档案管理人员提出了新的要求,他们除了要掌握档案学基础理论和档案工作基本技能外,还要适应新的信息环境,掌握现代信息技术,具备较高的外语、计算机和网络应用能力,掌握相应的检索、信息存储与处理及通信技术等。另外,档案人员还应具有较高的人文素质和知识评价水平,能够对繁杂的信息进行分类标引和有效管理,能够开发出有价值的信息产品,为用户提供增值服务,才能成为一名网络环境下合格的文化服务提供者。
4 结论
建设以师生为中心的服务文化是档案馆适应网络文化要求的重要手段。网络信息化形态下高校档案管理工作者只懂得一些网络技巧是不够的,还必须是现实生活里做高校档案管理工作的行家里手,要继承和发扬传统高校档案管理工作的优良传统、成功经验、有效形式和方法,开展多层次、多形式的管理工作。
参考文献
[1] 关玲.浅析信息化时代高校档案管理的创新思路[J].贺州学院学报,2013.2:99-101.
[2] 陆帅帅.浅谈电子校务背景下的高校档案管理[J].办公室业务,2013.11:97.
[3] 潘昕,李名家.高校档案服务校园文化建设的实践与思考——基于档案管理现代化的视角[J].华中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2:133-136.
[4] 金俊兰.现代高校档案管理的价值体系和跟踪[J].兰台世界,2013.8:60-61.
[5] 初庆华.新时期高校档案管理工作重要性研究[J].科技创新与应用,2013.7:289.
[6] 李莉鸿,卢宏伟.高校档案管理促进教学发展的有效途径[J].科技信息,2013.7:259+295.
[7] 吕慧.论高校档案管理队伍思想道德素质建设的新要求[J].教育教学论坛,2013.26:11-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