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理课堂教学提问的原则性和艺术性

来源 :大东方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gag12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课堂提问是课堂教学的重要手段之一,是教师开启学生心智、促进学生思维、增强学生主动参与意识的基本控制手段,也是反馈调控,教学交流的首要方法。本文试从总结的两个注意点来阐述如何提高课堂提问的效率。
  初中学生年龄小,好奇心和求知欲都较强,在课堂上喜欢表现自己,但自我控制能力较差,注意力容易分散。如何针对初中学生的这些特点,设计处理好课堂提问,是提高课堂教学效果非常重要的一个环节。
  陶行知先生说过:“发明千千万,起点是一问,智者问得巧,愚者问得笨。”教师提出的问题要问得开窍,问得美妙,启人心智,同时又不失科学性和原则性,只有将原则与艺术相结合,才能提高提问的效率。
  一、课堂提问要具有原则性
  以点带面,针对性原则。“面”就是教师根据教学大纲的要求,熟悉一节课的内容,“点”就是这一节课的重点、难点,在课堂上教师要依据教学内容,不失时机地提出启发性问题,做到有的放矢,紧紧围绕重点,针对难点、扣住疑点,体现强烈的目标意识和明确的思维方法,避免随意性、盲目性和主观性。如针对压力概念的理解,为了突破压力和重力相混淆的模糊观念,教师可提出几个问题:粉笔盒压在桌面上的力与桌面有什么关系?手按图钉帽的力与钉帽表面的关系?重物压在输送带上的力与输送带表面的关系?让学生讨论,再归纳总结,三个力的方向都与支承物体表面垂直,从而引入压力的概念,说明压力不一定是物体的重力产生的。
  面向全体,适度性原则。提问要面向全体,从学生的实际出发,教室内不应有“被遗忘的角落”,要调动每个学生思考问题的积极性,让每个学生参与到教学过程中来,做到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因此课堂提问要选择一个“最高智能高度”进行设问,难易适度,让大多数学生能够“跳一跳”够得着,形成了生动活泼的学习局面,不仅全面提高了学生的素质,而且大面积提高了教学质量。如学习液体压强计算时,当推出公式p=ρgh时,就可提问液体压强与什么因素有关,因为可以直接从公式看出,学生敢于回答,教师再进一步发问:“这与上节课研究液体压强特点和规律是否相符?”从而加深对公式的了解,加深记忆,并能激发学生求知欲望。因此教学提问要考虑问题思考价值,同时也不能挫伤学生思维的积极性,影响学生学习的兴趣和信心。
  简明扼要,最优化原则。提问时要言简意明,忌过于空泛,提问过多成了喧宾夺主,浪费了教学时间。
  在精简问题的同时,要考虑问题要有集体教学的“合”,又有分类指导的“分”,兼具了“集体教学”、“复成教学”、“个别辅导”的优点,整体优化课堂教学,通过层层设疑,使学生的思维活动由表层逐渐转入深层,培养了学生思维的深刻性。例如:讲“牛顿第一定律”时,可先问:“任何物体都受力的作用,物体如果不受力会怎样?”引发学生主动思考,再进行小车从斜面下滑的演示实验,在实验中再提问:“如果木板表面比较光滑,小车如何运动?……假若木板绝对光滑,小车又会怎样运动?”学生在阶梯式的提问下,深入思考,得出结论,随后话锋一转,提出牛顿第一定律是通过什么方式得出的?从而引导学生了解牛顿第一定律导出的抽象过程达到最优层次。
  二、课堂提问要具有的艺术性。
  教师提出问题具有科学性、原则性的同时,也不能呆板,一成不变,要问得有技巧、有艺术,这样才能加深学生的记忆,达到质的效果。
  悬问。悬问这是教学中最经常采取的提问方式,一般用于引入课题,通过设疑,给学生造成一种跃跃欲试和急于求知的迫切情境,现在初中物理课程的章节前一般都有课前“?”,例如:讲机械运动的相对静止内容时,让学生阅读课前“?”,然后提出“在高速飞行的飞机上,法国飞行员为什么能顺利抓住德国子弹呢?”这不仅生动有趣,而且能引起学生急于追根寻底探明原因,从而使学生处于一种求知的学习状态中。
  曲问。曲问是运用“迂回战术”变换提问角度,问此意在彼,开发学生的思维能力。例如:学习牛顿第一定律和力的平衡后,这时教师可总结提问:“物体保持静止状态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有几种可能的条件”,再进一步设问:在平直公路上匀速行驶的汽车,其发动机是开启,还是关闭的?为什么?这种转弯提问方向,不仅可以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又能开发学生思维的逻辑性和灵敏性。
  逆问。逆问是教师有意从相反的方面提出假设,以制造相对矛盾,引发学生展开思维讨论,促使学生更深刻地理解和掌握知识。例如:讲到液体压强p=ρgh的应用时,也可从如图设问:两个相同容器装有质量相等的不同种液体,液面到底部的深度相同,则它们对底部的压强一样大,对吗?然后引发学生讨论辨析,最后老师加以总结、统一认识:液体的压强不仅与深度有关,还与液体密度有关。加深学生的理解。
  总之,课堂提问在遵循以上的原则性和艺术性下,为了使学生的探索、思考和建构更有效、更高效,教师在提问时,应与所设置的情景完美地结合,并应适时提示新旧知识间联系的线索,通过精心设置提问,让学生在讨论中把问题逐步引向深入,从而加深学生的理解,启发引导学生自己去形成概念,探究规律,纠正错误,完善认识,优化认识结构。
  (作者单位:福建省南安市诗山中学)
其他文献
识字对人的一生很重要。因为识字是阅读和写作的基础,是学习语文的开始,它也是低年级语文教学的重点,《语文课程标准》把学生“喜欢学习汉字,有主动识字的愿望”列为教学的主要目标。可见识字的重要性。现就如何提高小学低年级识字效率谈几点体会。  一、多教给学生识字规律,少让学生机械识记  识字量的多少直接影响学生的阅读和写作,然而,汉字数量多,笔画繁,结构复杂又使得教师要一个字一个字地教,学生要一个字一个字
期刊
教育专家指出:中学语文教学必须教学生“具有现代语文的阅读能力、写作能力和听说能力,具有阅读浅易文言文的能力。”一言说之,即听说读写能力,即培养有语文素养的人。这就需要一个培养过程,即学习过程。有人曾说,一个人的学习过程是这样的:小学教学重在“扶”,中学重在“半扶半放”,高中重 在“始放”,大学重在“全放”。由此可见,这个过程明显体现出逐步加深,互相联系的关系。这就是人们常说的“衔接”。何谓“衔接”
期刊
概念是数学知识系统中的基本元素。数学概念的建立是解决数学问题的前提。学生运用数学概念进行推理、判断过程中要得出正确的结论,首先要正确地掌握概念。这是决定教学效果的首要因素、基础因素和贯穿始终的因素。所以,概念教学在数学教学中有不容忽视的地位。概念是最基本的思维形式,数学中的命题,都是由概念构成的;数学中的推理和证明,又是由命题构成的。因此,数学概念的教学,是整个数学教学的一个重要环节;正确地理解数
期刊
随着国家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我们发现课堂教学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以往的“鸦雀无声”变成了“畅所欲言”,“纹丝不动”变成了“自由活动”,“被动接受”变成了“自主探索”,“教师表演”变成“师生互动”,学生的个性得到了张扬,教学气氛异常活跃。这一切确实令人惊叹万分。然而,反思让我们清醒,在热闹与自主的背后,也透射出放任与浮躁,折射出一个令人深思的问题——如何提高语文课堂教学的有效性,让语文课堂焕发生命的
期刊
阅读教学课是初中语文课堂教学的基本课型,它在整个初中语文教学中至关重要。高效活跃的阅读教学课堂,一定会对提高学生听、说、读、写能力产生极大的影响,若恒久坚持,学生综合语文素养会在不知不觉中得到很大提高。新课程改革的许多新理念给语文阅读课堂带来了无限的生机和活力,但是,由于传统教学思想的束缚,以及有些教师对新课标理解不深,穿“新鞋”走“老路”,在教学中仍存在着一些问题值得关注。可由于受应试教育的影响
期刊
读者服务工作是图书馆的基本职能,更是图书馆一切工作的归宿和出发点。现代化技术在图书馆工作中的应用,给图书馆读者服务工作带来了新的变革,使读者服务工作的方法越来越多样化、科学化、现代化。作为图书馆工作人员,要以读者为中心,运用各种方法,全方位、高效益地为读者服务。  一、服务是图书管理工作的根本  对图书馆来说,服务是第一位的,为读者服务被视为图书馆工作的宗旨。按时开馆闭馆、热情服务、细致工作是最基
期刊
随着新课改的逐步深入,学校及教师的教育思路也在发生变化,逐渐由原来的“一言堂”变为以学生为主体的互动式教学模式。在此背景下,高中体育教学也在不断地完善与改进,以学生的成长与发展作为主要出发点,通过创新的教育模式为学生营造愉快的课堂氛围,有效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能力。  一、当前高中体育教学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当前的高中体育教学中,多采用传统的教育方法和教育理念,对教学内容上仍以培养学生体育技能为主,
期刊
怎样根据教学内容和学生的实际设计提问,这就需要教师改进提问的方法,讲究提问的艺术,不断提高提问的质量。以下为笔者在教学实践中关于初中数学教学课堂提问的一些体会。  一、当前初中数学课堂教学提问时存在的问题。  有的老师的课堂上,很热闹,课堂气氛十分活跃,但问题却很肤浅,学生回答问题时是一问一答。表面上是轰轰烈烈,好象符合了课改的精神,给人感觉是学生自主了,可实际上什么内容都没有,毫无价值的提问,学
期刊
一定的历史事件不只是由一定的历史人物进行的,而是在一定的时间和一定的地点发生的,这种特定的地理位置和地理环境,在历史中的地位和作用,正如我国近代著名学者梁启超先生所说的:“读史不明地理则空间概念不确定,譬诸筑屋而拔其础也。”如果在历史教学中忽视地理空间的概念,就会影响到对历史问题的理解。同时,离开地图死记一些历史知识点,也容易出现乱套的现象,基于历史发展与地理分布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本人认为在初中
期刊
在平时的教学中,经常发现有的同学计算能力不行。不是数据处理错误,就是运算特别复杂,然后得不了正确结果。怎样才能扭转这个局面呢?中考《考试大纲》里对数学科“运算能力”能力有明确要求:“会根据法则、公式进行正确运算、变形和数据处理:能根据问题的条件,寻找与设计合理、简捷的运算途径;能根据要求对数据进行估计和近似计算”.其中特别提到“运算能力是思维能力和运算技能的结合.运算包括对数字的计算、估值和近似计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