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的发展对建筑设计的影响

来源 :人间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Z808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科技的发展,给建筑设计领域提供了更为多样的表现手法,使人们对人居建筑有了更高的要求,不仅要求建筑外表具有形式美,而且要求建筑给人们提供一个人性化的生活环境。
  关键词:科技革命;科学技术;建筑设计
  一、科技革命
  科技革命推动了社会生产力的迅速发展,影响和改变了人们的生活方式。英国第一次工业革命的开始,蒸汽机的问世,改变了传统的手工制作,十九世纪初发电机的发明和二十世纪中叶电子计算机的使用,都为艺术设计的各个领域注入了新的活力。时至今日,科学技术在一定意义上影响和促进了艺术设计的生产与发展,艺术设计的发展成果同样也推动了科技的进步。
  二、科技发展推动建筑设计的发展
  建筑设计包括了室内、外设计,人类社会的建筑设计经历了从手工业社会到信息化社会的发展过程。在现代设计文化的背景下,以往传统设计所遵循的一些原则和手法正渐渐被打破,人们在现代科技力量的支持下,找到了更加符合时代特点的设计理念和设计素材,使设计作品既富有时代感,又更符合人类新的审美性和实用性。
  三、科技发展影响建筑材料的变革
  建筑作为产品,最终要以实物形式呈现,因此,材料的特性会影响设计的造型与效果。而科技的进步,带来了材料的革命。材料是建筑产生的先决条件,不同的材料会带来不同的感受,并产生各异的心理反应。随着新材料、新技术的不断涌现,金属、玻璃、塑料等其他合成材料被越来越多的应用到建筑设计中,熟练掌握各种材料的性能和特性,将其有机结合,能够产生多样的视觉效果。
  (一)科技影响建筑外观设计材料运用。
  当玻璃、钢筋、混凝土被运用于建筑中,人们不再需要古老方法去建造房屋,而是可以根据自己的设计理念去创造,各种形态的摩天大楼拔地而起。科技的发展也使人们对建筑的装饰设计运用了各种全新的表现手法,比如后现代风格、波普风格、解构主义建筑、高技派等,这些都使设计观念产生了巨大的变革。而在现代科技推动下,最明显的是建筑结构体系的完善,材料表皮导致外观变幻的多种可能性,其次建筑设备进步也对建筑的外观设计产生很大影响,设计师表现出了人性化的设计思潮,更加注重地方性的和文化的体现,重视生态环境;在审美观念上,不再过于追求形式、注重以人为本的理念。
  (二)科技影响建筑室内材料设计运用。
  现代生活方式,生活节奏的改变促使人们对室内设计审美观念产生转变,回归自然的呼声越来越高。这些想法设计师都可以通过科技手段来实现,大面积的玻璃墙,让屋里屋外的景色融为一体,空调技术的运用即使是冬季都可以在温暖的屋里欣赏到无敌的雪景。比如智能控制门禁系统让人们的生活更安心;自动窗幕让人们更省心。而声光电的技术手段让室内的空间效果更赏心。
  现代社会,人口众多,资源却越来越稀缺。现代设计师们只有寻求新的途径,利用先进技术,节约木材,再通过机械裁切压弯等工艺,开发出新的装饰材料,才能更大限度的节约资源。也因此出现了现在运用广泛的夹板、复合地板、复合实木地板、板式家具等等,制作出的装饰材料风格简洁大方,同时手感也十分流畅。
  四、科技发展对建筑形态的影响
  20世纪50年代末,适逢第三次科技革命,人们的建筑审美随之提升,建筑形象在建筑设计中的地位越来越突出,城市建筑的造型也由传统单一的古板方盒子,开始向多变的结构造型转变。建筑中的高科技风格就是在这样的社会背景下产生的,即高技派(也称重技派)。 建筑中的高技派,不仅采用高技术手段,而且在形式上极力表现高技术的结构、材料、设备、工艺以及建造的拆卸或扩展可能等美感的建筑设计倾向,建筑造型、风格上注意表现“高度工业技术”的设计倾向。高技派典型的实例为法国巴黎蓬皮杜国家艺术与文化中心、香港中国银行等。
  科技的发展,也大大改变了木、陶、瓷、棉、麻等传统材料的外观面貌,从而影响到建筑内部装饰的形态。以室内装饰的玻璃和材料为例,电脑镀色和勒丝技术的出现,使玻璃不再只是透明采光。现代玻璃图案丰富,花色艳丽是过去使用清玻理时不可想象的。通过高科技的印丝手法,可以把棉、麻、纤维的纹样织在玻璃表面,使玻璃在视觉上和触觉上都让人改变了人们对它冰冷的看法。而且在设计手法上也是花样多变,时而做顶部处理,时而做墙面,时而做地面,使玻璃的效果更加光怪陆离。又如瓷砖这种大众化的装饰材料,也由于高科技手段的介入而生出千变万化的设计效果,仿木、仿石、仿皮的纹样,既可以创造出华丽尊贵的效果,也可以使室内倍感温馨,从而也使得室内装饰呈现多样性的风格特征。除了新型装饰材料图案色彩的运用以外,他们通过声色形光的搭配创造了让人赞叹不已的空间环境。
  五、科技发展对建筑设备的影响
  随着几次科技革命的深入和影响,古老的建筑艺术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科学技术奠定了人类梦想成真的基石。数百年前,人们只为能造出一座可以通往天堂的巴别塔而锲而不舍的追求,如今,高耸入云的摩天大楼已座座拔起,不再稀奇。当今建筑的功能日益丰富,建筑内部设备也越来越人性化、智能化。例如在医院建筑中,随着物流系统、医生工作站及电子病历、一卡通等智能化系统的引入,医院建筑设计及管理方式有了很大变化。就诊患者人流由集中转为分散,医务工作由分散转为集中,方便患者就医, 减少等候时间,利于医院管理。建筑智能技术是以建筑为平台,兼备建筑设备、办公自动化及通信网络系统,集结构、系统、服务、管理及它们之间的最优组合,向人们提供一个安全、高效、舒适、便利的建筑环境。
  科技的发展为建筑采光、通风、照明提供了有力保障,为在建筑物内人们居住、生活、工作提供便利条件。随着科技的进步,这些技术日趋成熟。建筑智能化已不再是梦想,在不久的将来,智能建筑将被广泛的修建,以造福人类。
  参考文献:
  [1]李华东.高技术生态建筑[M].天津:天津大学出版社,2002.
  [2]杨涛.建筑形态演进与科学技术发展[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13.
  [3]王受之.世界现代设计史[M].北京:中国青年出版社,2002.
  [3]宋静秋.浅谈建筑业科技[J].甘肃冶金,2004(26).
其他文献
初中英语学习中,后进生的转化一直是一个难题。要转化好后进生,就要先分析清楚后进生产生的原因。本文笔者以一个多年从事一线英语教学工作的经历。对后进生产生原因作出了自己
近年来,随着全球“汉语热”的持续升温,学汉语热潮逐年在世界兴起。不仅越来越多的外国人来中国学习汉语,连海外也纷纷开办教授中文的机构。这种令人鼓舞的前景给全球推广汉语带
我的家庭与许多家庭一样,对党对祖国有着特殊的感情,特别是在澳门回归祖国的20年里,我们亲身经历和见证了澳门的历史变迁。我的爷爷马万祺、父亲马有礼始终服务国家、服务澳门,他们爱国爱澳的“中国心、澳门情”成为了我们家族宝贵的精神财富,激励着后辈在新时代不懈奋斗!而今天,在澳门回归祖国20周年的特殊日子里,穿过记忆的长河讲述我们家的故事,我倍感荣幸和自豪!  “爷爷是我们马家的楷模!”  我的爷爷马万祺
摘要:全球经济快速发展的现状对高级技术人员的迫切以及大量的需求使得高等职业院校迅速发展起来。具备一定的技能与外语知识能力的高级人才炙手可热,英语学习持续高温现象。但是,职业院校的学生在英语学习策略的使用上却存在着很多不足之处,本文就针对这些问题进行了分析,并提出相对有效的加强职业院校在英语学习策略上的教学指导方法与措施。  关键词:职业院校;英语学习策略;培养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2016年2月19日,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在北京主持召开党的新闻舆论工作座谈会,并到人民日报社、新华社、中央电视台调研。党的十八大以来,党中央高度重视党的新闻舆论工作,从2013年出席全国宣传思想工作会议、发表重要讲话,到2015年底视察解放军报社,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对新闻舆论工作作出重要部署,强调要把党的新闻舆论工作做得更好,坚持正确导向,勇于改革创新,以正确的舆论引导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