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与西方国家普遍重视中专教育形成鲜明对照的是,作为一个人口众多的制造业大国,中国的中专在最近十几年里不断萎缩,大学却越来越兴旺,中国的技职学校千方百计地想把自己升级为大学,而中国的学生也根本没有想过将技校或职业学校当成自己的求学目标。但现实却是,一方面,大学毕业生找工作越来越难;另一方面,用人单位则又总是抱怨招不到自己所需要的人才,新招来的大学生往往要重新经过两三年的培训才能达到企业所需要的技能。近年来,一些瑞士在华企业为了提高自己的竞争力,开始与中国的大学合作,给大学生提供类似瑞士国内的学徒培训模式。然而,这些企业的善举正面临挑战,瑞士科技文化中心主任施莱格尔说:“在中国,所有人都想上大学,但当说起技术工人和职业培训时,他们却并不感兴趣。”
根深蒂固的名校情结
中国千百年来一直传承的儒家教育文化,决定了中国人总觉得学徒式教育是很低级的教育,跟农民工没什么区别。在传统文化中,教育就是为了当官,学习就是为了将来考取功名,光宗耀祖。古代儿童的启蒙读物《三字经》说得很清楚:“扬名声,显父母,光于前,裕于后。”这种教育观念流传到现代社会,就导致了中国人有很重的名校情结,把能上名校当做一个人教育成功的标志。所以中国的父母从孩子小时候就鼓励他们将来上北大、清华,似乎考上北大、清华就是最大的荣耀,甚至是人生的终极目的。河南洛阳一位中学校长曾这样鼓励学生们:“今日考上北大、清华,明日死了也值!”湖北恩施某高中甚至为该校一位考上清华的学生塑雕像,以鼓励在校学生努力学习。
不仅如此,高学历也是中国学生竞相追逐的目标。在中国,学历对生活的影响可谓无处不在,从求职到职位晋升,甚至连谈恋爱也无法摆脱学历的影响。中国青年报的一次调查显示72.7%的人认为中国社会对高学历者更尊重,81.6%的人承认自己重视学历。
在这种环境下,中国父母普遍无法接受自己的孩子没有能力上大学这件事,所以不论孩子的资质和兴趣如何,都先去拿个学位再说,这样他们才不会丢脸,甚至还能在亲朋好友面前炫耀一番。尤其是持续多年的独生子女政策,更加重了这一倾向,试想,只有这么一个宝贝子女,哪个父母希望他(她)做一份很普通的技工呢?因此,中国大部分学生都是被潮流推着读完高中、大学,乃至研究生、博士,只有那些在人们眼里实在没出息的学生才不得不选择职业学校。由此造成了中国社会畸形的就业结构,不仅使学生本人浪费了大量的时间和金钱,而且给中国经济的发展带来很大的负面影响。
高等教育的误区
上世纪90年代末,中国开始大跃进式的大学扩招计划,表面上看起来是件好事,既为我国持续快速发展的经济提供了更多的高学历人才,也使得更多年轻人享受到了高等教育的机会。然而,高校扩招只是数量上扩充,没有质量上的提高,制造了大量高学历、低水平在社会实践中无用武之地的人。导致的后果就是大学毕业生待业的问题越来越严重,“人才市场”处于一种供过于求的状况,而实际上真正高素质、高水平的人才仍紧缺。
实际上,我国仍然是发展中国家,目前的经济发展模式以劳动密集型经济为主,面临的主要任务是如何把“制造大国”转型为“制造强国”,我们急需的不是高学历、低技能的人才,而是各种熟练劳动力和技术人员,因此,在人才培养上不切实际地盲目追求高层次人才的数量,推进高等教育的浮夸式发展,使得教育不仅难以发挥应有的作用,反而会浪费大量的人力、物力和财力。这是我国教育发展模式的重大失误。
如此盲目发展高等教育,不但国家要投入巨大的教育经费,而且家庭也要背负沉重的学费负担。高校学生毕业后,不管是学生本人还是家长都希望社会能为他们提供就业的机会和较高的报酬,一旦这个愿望不能实现,人们心里就会产生不满和仇恨情绪,如果社会上这种情绪沉积多了,就有可能对社会安定造成威胁。因此,不发展教育一个国家就没有希望,盲目发展教育同样也会给一个国家造成危害。
印度就是个前车之辙。印度独立后高等教育迅速普及,但同样也只是数量上扩充,没有质量上的提高;而且,高等教育的扩充与初等、中等教育比例不均衡、不协调,高等教育无根基可言。印度政府为此付出了高昂的代价,直到今天在人才竞争力方面仍然处于劣势。因此,像印度、中国这样人口众多、人均经济水平不高的国家,应理性发展普通高等教育,大力发展中等职业教育。
持续低端的“中国制造”
由于传统观念的制约以及最近十几年来高等教育的大跃进,在中国接受职业教育的学生人数非常有限,再加上师资水平的限制,这些学生的技术能力也很难保证。所以很多企业的技术人员通常文化水平很低,很多技术操作都是只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据估计,如今我国技术工人的平均素质在许多方面还比不上20世纪50年代和60年代。
这些技术人员不仅无法实现自主创新,更会因为无知犯一些低级的错误。某中国公司从德国引进一批设备,但使用一段时间后发现某个零件经常坏,这一问题在德国从没出现过。后来,德国专家经过实地考察发现这个问题是技术人员的误操作造成的。说明书上写着该零件的螺丝需要先向右拧4圈,再向左拧半圈,而该公司的员工则直接向右拧3圈半。使用别国的先进技术尚且会出问题,更不要说自主研发了。
尽管中国从事制造业的人员素质偏低,导致“中国制造”始终处于中低端,但凭借其廉价的劳动力和大规模加工制造的优势,中国依然还能成为全球制造业的中心。不过,中国制造业的优势正在逐渐削弱。随着快速成型制造(又称3D印刷技术)的飞速发展,我们关于制造业的思维模式也将彻底被颠覆。快速成型制造只需要在电脑上绘制出产品草图,然后按下印刷按钮,产品就可以在原材料的层层添加过程中慢慢成型,它可以是汽车的零部件,也可以是一台钢琴或一架飞机。快速成型制造无需生产线,所需的原材料也只是原来的1/10,这大幅削减了生产成本,让企业可以进行本地化生产,并根据市场需求快速做出反应。未来,跨国公司为了寻找低劳动力成本的海外大规模生产将终结,深圳的装配线、供应链、规模经济将过时,中国的制造业正面临着严重危机。
要想扭转这一局面,必须向德国等西方国家学习,通过中等技术教育的训练,使生产第一线的产业工人的素质获得普遍提高,只有这样,中国的制造业才有望走向高端制造。
根深蒂固的名校情结
中国千百年来一直传承的儒家教育文化,决定了中国人总觉得学徒式教育是很低级的教育,跟农民工没什么区别。在传统文化中,教育就是为了当官,学习就是为了将来考取功名,光宗耀祖。古代儿童的启蒙读物《三字经》说得很清楚:“扬名声,显父母,光于前,裕于后。”这种教育观念流传到现代社会,就导致了中国人有很重的名校情结,把能上名校当做一个人教育成功的标志。所以中国的父母从孩子小时候就鼓励他们将来上北大、清华,似乎考上北大、清华就是最大的荣耀,甚至是人生的终极目的。河南洛阳一位中学校长曾这样鼓励学生们:“今日考上北大、清华,明日死了也值!”湖北恩施某高中甚至为该校一位考上清华的学生塑雕像,以鼓励在校学生努力学习。
不仅如此,高学历也是中国学生竞相追逐的目标。在中国,学历对生活的影响可谓无处不在,从求职到职位晋升,甚至连谈恋爱也无法摆脱学历的影响。中国青年报的一次调查显示72.7%的人认为中国社会对高学历者更尊重,81.6%的人承认自己重视学历。
在这种环境下,中国父母普遍无法接受自己的孩子没有能力上大学这件事,所以不论孩子的资质和兴趣如何,都先去拿个学位再说,这样他们才不会丢脸,甚至还能在亲朋好友面前炫耀一番。尤其是持续多年的独生子女政策,更加重了这一倾向,试想,只有这么一个宝贝子女,哪个父母希望他(她)做一份很普通的技工呢?因此,中国大部分学生都是被潮流推着读完高中、大学,乃至研究生、博士,只有那些在人们眼里实在没出息的学生才不得不选择职业学校。由此造成了中国社会畸形的就业结构,不仅使学生本人浪费了大量的时间和金钱,而且给中国经济的发展带来很大的负面影响。
高等教育的误区
上世纪90年代末,中国开始大跃进式的大学扩招计划,表面上看起来是件好事,既为我国持续快速发展的经济提供了更多的高学历人才,也使得更多年轻人享受到了高等教育的机会。然而,高校扩招只是数量上扩充,没有质量上的提高,制造了大量高学历、低水平在社会实践中无用武之地的人。导致的后果就是大学毕业生待业的问题越来越严重,“人才市场”处于一种供过于求的状况,而实际上真正高素质、高水平的人才仍紧缺。
实际上,我国仍然是发展中国家,目前的经济发展模式以劳动密集型经济为主,面临的主要任务是如何把“制造大国”转型为“制造强国”,我们急需的不是高学历、低技能的人才,而是各种熟练劳动力和技术人员,因此,在人才培养上不切实际地盲目追求高层次人才的数量,推进高等教育的浮夸式发展,使得教育不仅难以发挥应有的作用,反而会浪费大量的人力、物力和财力。这是我国教育发展模式的重大失误。
如此盲目发展高等教育,不但国家要投入巨大的教育经费,而且家庭也要背负沉重的学费负担。高校学生毕业后,不管是学生本人还是家长都希望社会能为他们提供就业的机会和较高的报酬,一旦这个愿望不能实现,人们心里就会产生不满和仇恨情绪,如果社会上这种情绪沉积多了,就有可能对社会安定造成威胁。因此,不发展教育一个国家就没有希望,盲目发展教育同样也会给一个国家造成危害。
印度就是个前车之辙。印度独立后高等教育迅速普及,但同样也只是数量上扩充,没有质量上的提高;而且,高等教育的扩充与初等、中等教育比例不均衡、不协调,高等教育无根基可言。印度政府为此付出了高昂的代价,直到今天在人才竞争力方面仍然处于劣势。因此,像印度、中国这样人口众多、人均经济水平不高的国家,应理性发展普通高等教育,大力发展中等职业教育。
持续低端的“中国制造”
由于传统观念的制约以及最近十几年来高等教育的大跃进,在中国接受职业教育的学生人数非常有限,再加上师资水平的限制,这些学生的技术能力也很难保证。所以很多企业的技术人员通常文化水平很低,很多技术操作都是只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据估计,如今我国技术工人的平均素质在许多方面还比不上20世纪50年代和60年代。
这些技术人员不仅无法实现自主创新,更会因为无知犯一些低级的错误。某中国公司从德国引进一批设备,但使用一段时间后发现某个零件经常坏,这一问题在德国从没出现过。后来,德国专家经过实地考察发现这个问题是技术人员的误操作造成的。说明书上写着该零件的螺丝需要先向右拧4圈,再向左拧半圈,而该公司的员工则直接向右拧3圈半。使用别国的先进技术尚且会出问题,更不要说自主研发了。
尽管中国从事制造业的人员素质偏低,导致“中国制造”始终处于中低端,但凭借其廉价的劳动力和大规模加工制造的优势,中国依然还能成为全球制造业的中心。不过,中国制造业的优势正在逐渐削弱。随着快速成型制造(又称3D印刷技术)的飞速发展,我们关于制造业的思维模式也将彻底被颠覆。快速成型制造只需要在电脑上绘制出产品草图,然后按下印刷按钮,产品就可以在原材料的层层添加过程中慢慢成型,它可以是汽车的零部件,也可以是一台钢琴或一架飞机。快速成型制造无需生产线,所需的原材料也只是原来的1/10,这大幅削减了生产成本,让企业可以进行本地化生产,并根据市场需求快速做出反应。未来,跨国公司为了寻找低劳动力成本的海外大规模生产将终结,深圳的装配线、供应链、规模经济将过时,中国的制造业正面临着严重危机。
要想扭转这一局面,必须向德国等西方国家学习,通过中等技术教育的训练,使生产第一线的产业工人的素质获得普遍提高,只有这样,中国的制造业才有望走向高端制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