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教学策略是为实际的教学服务的,是为了达到一定的教学目标和教学效果而实施的;教学策略的选择行为不是主观随意的,有效的教学策略是达成一定教学目标的关键。
关鍵词:新课改;教学策略;教学效果
教学策略是实施教学过程中的教学思想、方法模式、技术手段这三方面动因的简单集成,是教学思维对其三方面动因进行思维策略加工而形成的方法模式。在教学论的层面上,教学策略注重以系统论、信息论、控制论等理论来阐述教学过程的本质和现象。
教学策略是为实现某一教学目标而制订的、付诸于教学过程中实施的整体方案,它包括合理组织教学过程,选择具体的教学方法和材料,制订教师与学生所遵循的教学行为程序。
本文就笔者多年化学教学实际,浅谈有效化学教学中教学策略的运用。
一、兴趣化教学策略
新课程标准中明确要求培养学生持续的化学学习兴趣。兴趣是认知的源泉,根据青少年心理特点和教材的编写风格及新课标的理念,都需要运用兴趣化教学策略,从而调动学生学习化学的动力,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能力。为了培养学生学习化学兴趣,常见的教学方法有:
1.趣味实验法。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在教学中除了要做教材中的演示实验,还有自行开发的一些趣味实验,以激发学生的兴趣。例如,我们在学习原电池之时,除了通过演示教材中的实验来帮助学生学习原电池原理之外,我们还可以创设水果原电池,进一步加深学生对原电池原理的理解。
2.分组竞争法。在教学中需要营造竞争的氛围,使压力变为动力,激发学生认知积极性。例如,在进行化学计算教学时,可组织学生进行分析、列式和计算比赛,可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
3.课外活动法。通过制作教具、模型,举办化学知识讲座,化学课外小发明,化学竞赛,参观与化学有关的工、农业部门,进行社会热点问题的调查,撰写化学小论文等活动,让学生感到所学知识有理有趣。这些活动能活跃课堂气氛,开阔学生视野,激发他们的兴趣,从而为下一步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
二、生活化教学策略
新课程标准中明确要求学生了解化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关系,逐步学会分析和解决与化学有关的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因而化学教学离不开我们的日常生活,需要实施生活化教学。实施生活化教学要注意以下两点:
1.将生活中的化学带入化学课堂,用生活中的化学生动地诠释教材中的化学理论,为化学注入新的活力。例如,碳酸钠和碳酸氢钠是生活中常用的化学物质,我们在进行这部分内容的教学之时,将生活中二者的用途、鉴别方法引入课堂,会使我们的化学课堂变得更为生动。
2.化学教学要服务于生活,让学生在课余走进生活,用我们所学的化学知识服务于生活,弥补课堂传授间接经验的不足,多组织一些贴近生活实际的教学活动,使理论联系实际,让学生学以致用。
三、信息化教学策略
在信息高速发展的时代,我们要跟上时代的步伐,实施信息化教学。信息化教学策略最终目的是学生不再是信息简单机械的接受者,而要让学生成为信息的运用者,在互动的信息中将知识进行重组,从而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因而实施信息化教学要注意以下三点:
1.利用网络信息丰富教材内容,让学生及时了解世界上化学发展动态和化学研究新的成果。
2.获取知识的途径不再局限于课堂,可以让学生进行讨论,辨证、采访、上网、观看有关化学知识的影片和参观一些与化学有关的工、农业部门等等,这些形式不但可以扩大学生知识面,而且能激发其兴趣,发挥学生的特长。
3.授课者不仅是教师,还可以是工程师及研究人员或者是具有丰富知识和实践的人,甚至可以是学生,都可以给学生作专题报告,从而扩大学生的知识面,激发学生的兴趣。
四、探究性教学策略
课程改革的目的是倡导从学生和社会发展的需要出发,激发学生的主动性和创新意识。在学习过程中,学生通过实验探究和体会科学探究活动,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学会科学探究的方法和初步形成科学探究的能力。教师在实施探究性教学策略时要注意以下四点:
1.革新课堂观,适应新课改要求。探究性教学改变了人们的教育观念,明确教师是学生学习的引导者、组织者和合作者,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教师要树立以学生全面发展为本的观念,在重视基础知识、基本技能的同时,关注学生学习方法的养成,情感和态度的培养。科学探究既是一种方法,又是一种学习目标。进行探究性教学时要充分发挥课堂教学的主渠道作用。
2.体会规律的推理过程,加深学生对规律的理解和记忆。化学反应规律是前人在实践基础上总结的科学结论,教学时可以将前人探索化学反应规律的过程进行简化或是理想化处理,让学生充分体验科学探究过程的乐趣和魅力,这样可以加深学生对化学反应规律的记忆。在探究的基础上让学生充分发表自己的见解,在思维和推理过程中进行归纳和总结,这样形成的记忆一般比较深刻。
3.在实验中进行探究,让学生感受探究的乐趣
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化学实验在化学教学中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实验教学是提高化学教学质量的重要环节。由于实验对象或实验条件的不同,往往得到的实验产物也不相同,如果对实验后的产物进行现研究,可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促进学生思维发展,发挥学生潜能,进一步开发学生的智力,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例如,进行实验室直取乙烯的实验时,教师不妨在验证乙烯化学性质的基础上添加一个实验探究,分析乙烯气体中所含的杂质实验。通常测定出的主要杂质有CO2、SO2、乙醚,随后教师继续引导学生分析产生杂质的原因,这样学生会对此实验记忆深刻。
4.成立化学课外探究小组,培养学生探究能力。成立化学课外探究小组,并设立研究课题,不仅能巩固和加深课堂教学的基础知识,还提高实验操作基本技能,扩大学生的知识领域,激发学生的兴趣,培养学生的协同合作能力,有利于创造性人才的培养。因而根据学生的个人兴趣,心理特征、知识层次和能力要求,通过丰富多彩的课外探究学习活动,可为学生个性特长的发挥和创新能力的培养提供广阔空间。
总之,教学过程是一个彼此之间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的整体,其中任何一个子过程都会牵涉到其他过程。因此,在选择和制订教学策略时,必须统观教学的全过程,综合考虑其中的各种要素。选择有效的教学策略,将具体的教学方式、措施等优化组合,为实现教学目标创造良好的策略条件。
参考文献:
梁惠燕.策略本质教学新探.[J].教育导刊,2004.
(作者单位 西藏自治区日喀则地区二高)
关鍵词:新课改;教学策略;教学效果
教学策略是实施教学过程中的教学思想、方法模式、技术手段这三方面动因的简单集成,是教学思维对其三方面动因进行思维策略加工而形成的方法模式。在教学论的层面上,教学策略注重以系统论、信息论、控制论等理论来阐述教学过程的本质和现象。
教学策略是为实现某一教学目标而制订的、付诸于教学过程中实施的整体方案,它包括合理组织教学过程,选择具体的教学方法和材料,制订教师与学生所遵循的教学行为程序。
本文就笔者多年化学教学实际,浅谈有效化学教学中教学策略的运用。
一、兴趣化教学策略
新课程标准中明确要求培养学生持续的化学学习兴趣。兴趣是认知的源泉,根据青少年心理特点和教材的编写风格及新课标的理念,都需要运用兴趣化教学策略,从而调动学生学习化学的动力,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能力。为了培养学生学习化学兴趣,常见的教学方法有:
1.趣味实验法。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在教学中除了要做教材中的演示实验,还有自行开发的一些趣味实验,以激发学生的兴趣。例如,我们在学习原电池之时,除了通过演示教材中的实验来帮助学生学习原电池原理之外,我们还可以创设水果原电池,进一步加深学生对原电池原理的理解。
2.分组竞争法。在教学中需要营造竞争的氛围,使压力变为动力,激发学生认知积极性。例如,在进行化学计算教学时,可组织学生进行分析、列式和计算比赛,可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
3.课外活动法。通过制作教具、模型,举办化学知识讲座,化学课外小发明,化学竞赛,参观与化学有关的工、农业部门,进行社会热点问题的调查,撰写化学小论文等活动,让学生感到所学知识有理有趣。这些活动能活跃课堂气氛,开阔学生视野,激发他们的兴趣,从而为下一步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
二、生活化教学策略
新课程标准中明确要求学生了解化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关系,逐步学会分析和解决与化学有关的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因而化学教学离不开我们的日常生活,需要实施生活化教学。实施生活化教学要注意以下两点:
1.将生活中的化学带入化学课堂,用生活中的化学生动地诠释教材中的化学理论,为化学注入新的活力。例如,碳酸钠和碳酸氢钠是生活中常用的化学物质,我们在进行这部分内容的教学之时,将生活中二者的用途、鉴别方法引入课堂,会使我们的化学课堂变得更为生动。
2.化学教学要服务于生活,让学生在课余走进生活,用我们所学的化学知识服务于生活,弥补课堂传授间接经验的不足,多组织一些贴近生活实际的教学活动,使理论联系实际,让学生学以致用。
三、信息化教学策略
在信息高速发展的时代,我们要跟上时代的步伐,实施信息化教学。信息化教学策略最终目的是学生不再是信息简单机械的接受者,而要让学生成为信息的运用者,在互动的信息中将知识进行重组,从而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因而实施信息化教学要注意以下三点:
1.利用网络信息丰富教材内容,让学生及时了解世界上化学发展动态和化学研究新的成果。
2.获取知识的途径不再局限于课堂,可以让学生进行讨论,辨证、采访、上网、观看有关化学知识的影片和参观一些与化学有关的工、农业部门等等,这些形式不但可以扩大学生知识面,而且能激发其兴趣,发挥学生的特长。
3.授课者不仅是教师,还可以是工程师及研究人员或者是具有丰富知识和实践的人,甚至可以是学生,都可以给学生作专题报告,从而扩大学生的知识面,激发学生的兴趣。
四、探究性教学策略
课程改革的目的是倡导从学生和社会发展的需要出发,激发学生的主动性和创新意识。在学习过程中,学生通过实验探究和体会科学探究活动,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学会科学探究的方法和初步形成科学探究的能力。教师在实施探究性教学策略时要注意以下四点:
1.革新课堂观,适应新课改要求。探究性教学改变了人们的教育观念,明确教师是学生学习的引导者、组织者和合作者,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教师要树立以学生全面发展为本的观念,在重视基础知识、基本技能的同时,关注学生学习方法的养成,情感和态度的培养。科学探究既是一种方法,又是一种学习目标。进行探究性教学时要充分发挥课堂教学的主渠道作用。
2.体会规律的推理过程,加深学生对规律的理解和记忆。化学反应规律是前人在实践基础上总结的科学结论,教学时可以将前人探索化学反应规律的过程进行简化或是理想化处理,让学生充分体验科学探究过程的乐趣和魅力,这样可以加深学生对化学反应规律的记忆。在探究的基础上让学生充分发表自己的见解,在思维和推理过程中进行归纳和总结,这样形成的记忆一般比较深刻。
3.在实验中进行探究,让学生感受探究的乐趣
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化学实验在化学教学中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实验教学是提高化学教学质量的重要环节。由于实验对象或实验条件的不同,往往得到的实验产物也不相同,如果对实验后的产物进行现研究,可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促进学生思维发展,发挥学生潜能,进一步开发学生的智力,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例如,进行实验室直取乙烯的实验时,教师不妨在验证乙烯化学性质的基础上添加一个实验探究,分析乙烯气体中所含的杂质实验。通常测定出的主要杂质有CO2、SO2、乙醚,随后教师继续引导学生分析产生杂质的原因,这样学生会对此实验记忆深刻。
4.成立化学课外探究小组,培养学生探究能力。成立化学课外探究小组,并设立研究课题,不仅能巩固和加深课堂教学的基础知识,还提高实验操作基本技能,扩大学生的知识领域,激发学生的兴趣,培养学生的协同合作能力,有利于创造性人才的培养。因而根据学生的个人兴趣,心理特征、知识层次和能力要求,通过丰富多彩的课外探究学习活动,可为学生个性特长的发挥和创新能力的培养提供广阔空间。
总之,教学过程是一个彼此之间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的整体,其中任何一个子过程都会牵涉到其他过程。因此,在选择和制订教学策略时,必须统观教学的全过程,综合考虑其中的各种要素。选择有效的教学策略,将具体的教学方式、措施等优化组合,为实现教学目标创造良好的策略条件。
参考文献:
梁惠燕.策略本质教学新探.[J].教育导刊,2004.
(作者单位 西藏自治区日喀则地区二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