木槿花开

来源 :时代报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blackfairy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我唱了一辈子戏,无名无分,冤啊!”身着枣红色衬衫的老人,刚见到我,就说出这样的话来。她唱的是什么戏?为什么唱了一辈子,觉得冤呢?这事还得从一篇文章说起。
  商城位于大别山麓,淮河南岸,鄂豫皖三省接合部,民间有“鸡鸣狗吠听三省”的说法。三省交合的深山区有一个“戏曲之乡”则不足为奇,封建割据的边缘化、人口的杂合化、文化的多元化和交通的相对闭塞,是商城成为戏曲之乡的主要原因。
  我家乡的小镇在1958年叫商城县越美人民公社,1975年分成两个乡,分别叫汪桥乡和观庙乡。这地方毗邻潢川仁和乡和光山白雀乡,被当地人成为“商城的西大门”。其中,观庙乡丘陵多,田地少。20世纪80年代分田到户后,农民闲暇时间多,唱戏看戏成为自娱自乐的主要形式,其中花鼓灯戏成为家乡人的最爱。
  儿时的家乡,山山水水、田间地头,不管男女老少,都可以哼上几句花鼓灯戏曲。上山砍柴時唱,下田栽秧时唱,打谷场上对唱,车水时唱,打夯时唱,办喜事时撒床歌,办丧事时唱七歌……笑时唱着笑,哭时歌着哭。在艺术形式上,这些花鼓灯的音调或高亢开阔,或自由舒展,或粗犷有力,或悠扬婉转,语言既有湖广韵味,又有江淮音型,于是便形成了刚柔并济的大别山风味。
  2019年春节期间,我写了一篇散文,叫《万象河畔的清音》,发表于当年第9期河南省文学期刊《奔流》上。散文主要描写家乡花鼓灯剧团团长张茂秀于80年代唱戏的盛况。今年春天,作品被张茂秀的儿媳看到并读给她听,老人家激动得眼眶涌起潮水。20多年了,她以为自己早已被人忘却,没想到我还能清晰地记得她当年唱戏的情景,并细腻地描绘出她当年唱戏的盛况。和张茂秀老人的儿子鲁传安加了微信,传安大哥告诉我,老人家唱了一辈子戏,她心里有很多话想对讲给世人听。8月4日下午,我终于见到那篇散文的主人公——少时家乡父辈们的偶像张茂秀先生。
  太阳如一个大火球,高高地挂在空中,晃得人睁不开眼。村子里的人在巷子里纳凉,男人们光着膀子,女人们穿着肥大的衣服。知了在树上“吱吱吱”不停地叫着。小狗趴在地上,肚子一起一伏,嘴巴大张,吐出了红舌头。
  驱车前往张茂秀人老人的家,按照传安大哥的指示线路,十几分钟后到达目的地。透过窗玻璃,我看到一座被绿树翠竹掩映的别墅。别墅的门前极其开阔,简直就是一个小广场,广场的四边木槿花正灼灼盛开。
  从车上下来,看见一位身穿枣红色上衣的老人,正在拉别墅大铁门,我想她应该是我要拜见的张茂秀先生了。张老步履稳健,两只手不时地上下舞动。她见了我,微微笑着,迎着我向屋内走去。张老第一句话就是“我冤啊,唱了一辈子戏,无名无分”。落座,屋里凉爽得很,看来张老为了迎接我到来,早早地打开空调。端过为我沏好的茶,张老转身从抽屉里拿出一个小本本。潮湿的纸张,泛黄的纸页,仔细看上面的文字,原来张老是家乡戏剧工作协会会员、嗨孜戏业务团长。仔细端详张老,她不是我想象中的鸡皮鹤发,她两鬓微微染霜,脸上的肌肤红润而富有活力,一双眼睛顾盼生辉。
  看过了证书,张老带我去看他们戏剧团的道具和服装。来到二楼我看到了红缨枪、大刀和棍子。女演员的头饰看上去是水晶做的,亮晶晶的,静静地躺在精致的小盒子里。本想看看箱子里的服装,无奈上面的东西太沉,无法打开。
  二楼太热,我随着张老走下一楼。坐在沙发上,张老说,她有一个愿望,想将自己的一生经历写成一本书。没想到张老却有这样的想法,“人过留名,雁过留声”,她是想让后辈记住她。
  我只是一位普通教师,一位文学爱好者,我很想告诉她,我没有能力帮助她。但面对张老热切的眼神,到嘴边的话,我收了回去。我说,天太热,我只能跟您交流一会儿,能写成啥样就啥样。
  张老喝几口水,在那个阳光热烈的下午,她向我讲述自己的故事。
  张茂秀,河南省商城县汪桥乡董畈村人,出生于1940年10月,地主家庭,家有17亩田,父亲30多岁就病逝了,撇下母亲、三个姐姐、一个哥哥和她。父亲是家里的顶梁柱,他的早逝让母亲和孩子们饱受苦难。田里的活无人干,有时请雇工,勉强维持生计。她只读了两个月私塾,学习《学耳》,幼年喜唱。9岁给一户人家做童养媳,那家主人待她很不好,早晨没睡醒,就将她叫起来放牛,怕牛跑丢了,主人将牛绳子拴在她身上。为了支撑家庭,母亲跟一个老医生学会给小孩儿看简单的病,家里的生活渐渐好转。1953年,母亲把13岁的她接回了来。
  1958年,年仅18岁的张老到了地方剧团黄家池剧团,师从李长和学习花鼓灯戏。张老进剧团个把星期就学会了唱戏,当时整个剧团有34人,和她同去的有十几人,学会唱戏的除了她有余启珍、余楚英。后来剧团改为铜山剧团,她开始学唱小生。
  说话间,徒弟余启学打来电话,说非常想念张老,简短的几句话,可以想见他们师徒情感深厚,张老说余启学曾表演《吴汉杀妻》中的旦角和青衣。
  张老接着讲述自己的经历。18岁的她登台演出,大炼钢铁时期,随时随地演唱,唱到哪儿,哪儿的人民公社就管饭。1959年张老雏鹰展翅,演唱渐渐被观众认可。她刻苦训练,渐渐有了一定表演基础,因此有了不错的经济收入,但剧团收入大多上交到公社。一个冬日,朔风凛冽,张老随剧团到地方表演,穿着单薄衣服的她冻得瑟瑟发抖,但还是坚持登台唱戏,这些都被台长李长和看在眼里。那次唱戏,她挣了3块6毛钱,台长拿去给张老做了一身棉衣。那天唱完戏后,张老被当时的人民公社打字员熊志英用敞篷车送回去,因此受了风寒。
  1959年,剧团被下放到六营东庙,演员们只能种田、种菜,如有人邀请,他们还去唱戏。
  学唱戏要有伙伴,张老经常和余启珍在小树林里搭戏。花木葱茏,溪水潺潺,鸟儿啼啭,在大自然的怀抱中她们就在小树林里唱和她的学妹们一唱一和,歌声清越,与天籁之声共和鸣。
  1961年,21岁的张老出落成亭亭玉立的大姑娘,女儿家也有了对爱情的憧憬与向往。这时,有人给介绍对象,说张家的男子英俊、李家的男子灵光,花季少女的脸上常常燃烧起红霞。肥水不流外人田,团长潘又亭极力争取,把她介绍给侄儿潘和连。然而这场婚姻仅仅维持4个月零10天,在剧团拉弦的公公就强迫儿子离了婚。正月十八张老离开潘家,其实这时已怀有身孕。三月初一,张老给父亲上坟,潘和连陪同。上完坟,张老和他一起回潘家。没想到,潘家已经将门封住,不准她进门了。原来,潘父已经在铜山街给潘和连另找了个媳妇。邻居夏大妈劝他不要相信父亲的话,和张老一起好好过日子。可他还是拗不过父亲的意愿,和张老离了婚。临走前,潘和连盛了一碗稀饭给张老吃。潘父生前娶了3个女人,她们都很喜欢张老。其中一个万姓女人,被前夫要回去,临走前送给张老两只母鸡和一个小米缸。   “今天想来,这场婚姻是一个阴谋,潘家人就是想让我成为残枝败柳,再嫁人时身价大跌,被折磨得不像人样,这样我就不会被别的剧团挖走。”张老满眼怨气。
  张老与潘和连离婚时,在法庭上,法官问张老是否同意离婚。明知肚中有个小生命的张老大声说:“我同意离婚,男人不是我的山,男人不是我的天!”这话语掷地有声,令法官感到震撼,当庭判男方给张老360斤粮食,两单两棉。
  离婚后,张老回到娘家,和母亲相依为命。生下孩子时,还有一点良心的潘和连带来20个鸭蛋来看孩子。
  女子本弱,为母则刚。张老在母亲的帮助下,带了孩子6年,其中在1963年、1964年、1965年,还坚持登台唱戏。
  1963年,张老跟县京剧团合作,将京剧团的唱词搬过来,用花鼓灯的唱法演唱,其中吸纳京剧的特点,京剧唱词和地方花鼓戏融为一体。张老的剧团无论走到哪儿,都能和群众打成一片。劇团的演员们帮助农民车水、犁田、收割,台上是演员,台下是农民。后来他们进县城表演,更是欢声一片。再后来,他们将县京剧团撵到乡下,京剧团的演员们不得不和农民一起体验生活。张老的剧团占据了县京剧团的舞台,她还记得7月7日唱《天河配》时,李长和唱青衣,张老唱牛郎。观众们对扮演牛郎的“男孩儿”赞叹不已。
  “老人家喝点水,等会儿再说吧。”我劝说道。老人家太渴望表达自己了,她要向我将尘封的往事一一和盘托出。
  “我想说说我的台长李长和的故事,因为我的命运与他息息相关。”健谈的张老又讲起了李长和。
  剧团台长李长和,本姓鲁,观庙人,因其父给共产党办事,惹怒了国民党,他父亲将膝下仨孩子卖了俩,其中李长和被卖给汪桥李家。苦难中长大的李长和来到戏剧团学唱戏,生、旦、净、末、丑几个行当他都学过,但最擅长的是青衣。张老清晰地记得他扮演《安安送米》中的庞氏,扮相清秀,歌声婉转。李长和见张老和老母亲带着孩子,很是艰难,就劝她再嫁。因在汪桥遭受婚姻的不幸,张老再也不愿意嫁给汪桥人了,害怕人家说她和潘和连藕断丝连。李长和就将张老介绍给观庙乡桃园村一鲁姓人家,鲁家青年是个孤儿,张老嫁到他家时,带着长子和600斤稻谷、几斤干腊肉去的,就这样组成一个新的家庭。
  十年动荡,剧团暂时解散,张老全身心做农活。深夜里,她常想念她的剧团,在县城表演时,是何等的风光!他们每一场演唱,座无虚席,演员们的一举一足都被观众模仿。在那个年代,她和剧团的演员们还能领一份国家正职的工资。可眼下,真的很无奈。她能有什么想法呢?也不敢有什么想法,一个地主家庭出身的女人,又能怎么样呢?
  1978年,十年动乱结束,张老重组剧团,新的剧团需要招兵买马,黄士超捐资添置部分服装、道具。80年代,为了添置道具,一群痴迷花鼓戏的老演员们,到武汉、走禹州,表现出对戏剧的极大热忱。
  李少林唱大鼓书,张老邀请他回剧团,是李少林教会她唱大鼓书的。挣不到钱,张老花一毛钱打车去斛山铺,唱几句,给一升米。后来偶遇一个唱书的,说了几句江湖话,张老和他对上了,遇到了知音,便邀请到家吃饭。炒了几个菜,吃了饭,较真本事,唱了几句,人家判断行事长短,张老说了两个小时。就这样将这些跑江湖的艺人招到剧团来。
  “张老,您为了花鼓戏的剧团立下了汗马功劳。记得小时候,常听大人说您割稻子唱戏,打猪菜时唱戏,做饭时唱戏,您婆婆就嫌弃您,说这样的儿媳哪有心思种田,有这回事吗?”我打断了张老的讲述,将多年前的疑惑向张老和盘托出。
  张老说,那都是谣言,她两次婚姻都没有婆婆。其实,她不是时时刻刻都唱戏,戏词在心里,要唱给懂她的人听。接着张老又向我娓娓讲述她的剧团。
  改革开放后,文艺百花齐放,百家争鸣,张老和她的剧团焕发出新的热情,他们为群众演出了无数场戏。田地分到户,老百姓在农闲时间,邀请她和剧团到各地唱戏。张老和剧团活跃在各个村落,他们的演唱丰富了百姓生活,张老因此成为百姓心中的名角。如今,回到家乡,问到上了年纪的人,只要你提到“张茂秀”三个字,大家马上想起了她:“不就是唱那个唱花鼓灯、扮演男人的嘛。”
  1989年,观庙乡乡长黄泰清曾写过一个剧本,以计划生育为题材,张老和她的剧团进了县城表演这个剧本。张老让胡秀英(她的儿媳兼徒弟)唱主角,她唱配角,徒弟获得两张荣誉证书,她自己得了一张荣誉证书。
  20个世纪90年代,农民们纷纷背井离乡,往城市务工,张老剧团的年轻演员们也远走他乡各谋生路。她的儿媳胡秀英、拉弦的长子鲁传安也前往南阳市做茶叶生意,他们的生意经营得红红火火。无奈,剧团又一次解散了。张老年纪大了,留守在家乡。但张老一直留恋登台唱戏的感觉,那对她来说实在太美妙了!
  《灯官》《狸猫换太子》《打龙袍》等都是张老剧团常演的曲目,其中《当铺认母》,张老烂熟于心。
  《当铺认母》又名《白扇记》,打锣腔剧目。这曲戏讲的是明朝辰州知府胡先志卸任返家,船过洞庭湖,遭强盗抢劫被杀。妻黄氏、女金莲被逼为贼首赵大为妻、妾,襁褓中幼子胡金元被逼抛入水中,黄氏留下口咬印记,幼子后为渔翁刘玉期夫妇所救,取名渔网。渔网长大外出寻母,途中与王有仁结为兄弟,王传以道情。一日,渔网宿古庙,得神灵所指至潜江,在赵大所开当铺管账。端午节趁赵大外出,编道情解忧,为其姐金莲所闻,得与母、姐相认。后持母所藏白扇,至京寻外公黄凯营救,终报仇雪恨。
  张老一边打着手势,一边给我讲述情节,口中念念有词:“喊一声胡知府快送金银,俺居家百十口刀刀杀尽。”“他叫我找亲母别哪望,想见我亲娘,必须去到潜江。”“我若是豪富子,就该所养,为什么将孩儿抛下船舱?我若是寒贫人,不能抚养,哪有那几件宝带在身上,金杯盏、犀牛角、象牙筷一双。”“他句句说的是洞庭湖事,说的是俺胡家冤枉。”张老说之唱之,舞之蹈之,眉眼里、脸颊上甚至整个腰身都是戏。戏文念完了,她感叹当今的社会形势大好,法制公正。我惊讶于张老惊人的记忆力和对戏曲的热爱。
  夜幕渐渐降临,张老留我吃晚饭。席间,张老说她唱了一辈子戏,从戏文里中悟到了做人的道理,并以此修身养性、教育子女。她养育了四个儿女,个个吃苦耐劳,善良俭朴,她为这些深感欣慰。
  要告辞了,张老说,她想在今年的春节,在家门前搭上戏台,召唤她的徒弟们一起登台演唱,她渴盼我能回家乡观看她的演出。我知道80岁的张老还想沉浸到艺术的殿堂里,再次享受那美好时光。
  走出门外,借着明亮的灯光,又看见张老门前的木槿花,一簇簇,一片片,开得红艳艳的,像燃烧的一团火。陡然觉得张茂秀老人家就像这眼前盛开的木槿花,倾尽全部的力量,绽放出生命的活力和丰采。
  责任编辑/董海燕
其他文献
摘要:随着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互联网技术在各行各业中都得到了广泛的应用。网络环境下,企业加快了档案管理信息共享机制的构建,促进企业各个部门各个环节之间的信息共享,提高了企业档案信息管理水平和效率的提升。本文针对网络环境下企业档案管理的信息共享机制构建相关内容进行分析,希望通过本文的分析能够促进企业档案信息管理工作的有效开展。  关键词:网络环境;企业档案管理;信息共享;机制建构  档案信息管理工作
期刊
“6名学生被北京大学、清华大学录取”——2019年高考,周口市太康县第一高级中学再创佳绩!从2012年至2019年的8年间,该校累计67人被清华北大录取。一本上线人数更是连续两年保持在千人以上,成为国内数十所“双一流”高校的优质生源基地。作为一个普通县城的高中,能取得这样优秀的成绩十分难得,而这一切与一个人息息相关,他就是太康县第一高级中学党委书记、校长沈世弘。  教育贵在方法,心善的孩子学习差不
期刊
摘要:真空加热炉在运行的过程中,因燃烧器空气滤网的原因,造成停炉事件,这是因为燃烧器采用的是全自动管理燃烧程序程控器,当进入燃烧器内的空气比不合适时,燃烧器就会发出报警并停止工作。当滤网出现破损时,杂质就会通过滤网进入到燃烧器内,造成燃烧器损坏,通过一种新的产品及技术解决了这个难题。  关键词:真空加热炉;空气比;效率  一、问题的提出  在油气田开采过程中,真空加热炉被广泛地应用在油气生产和集输
期刊
反腐倡廉必须常抓不懈,拒腐防变必须警钟长鸣。  水可载舟,亦可覆舟。亲民、爱民始终是中国共产党的执政之基。  —— 题记  1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对如何打赢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这场硬仗,提出了许多新观点、新论断,形成了反腐倡廉新认识新思想。  习近平总书记从保持和发展党的先进性和纯洁性、从获得人民群众支持信任的高度,来看待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提出了“坚决反对腐败,防止党在长期
期刊
“这不是外国人吗?咋来这么多?”  “这就是黑种人吧?我听说黑种人黑得像煤炭,这群人瞧着黑,也没有煤炭黑呀。”  “听说外国人是高鼻子,黄头发,他们的鼻子咋不高?头发也发红,这是哪国的人?”  “别瞧了,我们是辉县人,不是外国人。”  “哎呀,你们要不说话,我们还真当你们是外国人。脸黑头发红的,你们咋成这个样子了?”  这是发生在1977年夏天的故事。这一天,辉县三八招待所门前,好多辆大卡车载着“
期刊
千古呼唤  这是一片古老的土地。自春秋战国时期,原始先民就在这里居息和繁衍。这里的先民与北方羌人相互融合,与汉人茶马互市,在这片土地上开创了自己独特的文化。这里还诞生了《康定情歌》这首康藏高原上最响亮的情歌:“跑马溜溜的山上,一朵溜溜的云哟……”美好的旋律,唱出了大家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唱出几多朝阳,唱落几多夕照……  这是一片神秘的土地。海螺沟莽林泛涛、贡嘎山冰川交汇、木格错湖水天一色,塔公草原草
期刊
引 子  在北京西城区车公庄大街4号,有个近年来声名鹊起的文化创意园。走进大门,“新华1949”几个颇具设计感的大字镶嵌在镂空红色砖墙上。修旧如旧的工业厂房和绿树相互掩映,别有一番味道。  园区的林荫小道颇为宁静。银杏树已长大,形成一道道阳光斑斓的绿色走廊。两旁是颇有格调的老建筑,每幢都有独特的历史。“大字本楼”“苏式折板屋顶”风采依存,但又被修饰一新,呈现出简约大气、新旧和谐共生的设计风格。  
期刊
汝州位于河南省西南部,距离省会郑州、古都洛阳都很近,属浅山区,地形以丘陵和半丘陵为主,汝河穿越县域长达44公里,从地图上看区域似簸箕形。汝州东北部陵头镇朱沟(当地人念拙沟)村,是汝州县城西关居民到郑州登封蹬槽煤矿拉煤的必经之地,提起朱沟,“坡坡岭岭黑黢黢,沟沟坎坎破烂烂”是大家对她的第一印象。  2020年秋季,我沿207省道行驶,由南北向东北方向的一处石碑上所刻的“朱沟”二字,在这平坦的公路上远
期刊
2020年1月25日,庚子鼠年正月初一,河南省郏县县城。  上午12点左右,圣光集团董事长周运杰刚刚走出办公室,就被购买医疗防护用品的客户围住了。客户们都是老朋友,一边诉苦、一边争吵、一边恳求。他一边解释、一边道歉、一边承诺,急得满头大汗,却仍是难以脱身。  这些客户都已经签订销售合同,理应按时供货,但眼下疫情如火、国难当头,厂里生产的医用防护服和口罩都已列入国家调拨计划,暂时不能执行合同约定。虽
期刊
春节本是一个温馨、团圆、祥和而又喜庆的日子,然而,2020庚子年春节,这个美好的日子,却被一场新冠病毒阴霾所笼罩。一时间人们谈疫色变,心里恐惧不安,也有人若无其事,根本就不佩戴防护口罩,随意在大街上来回走动,处于“天是老大,我是老二”的我行我素自由散漫的状态。  瞬间,各级党委政府高度重视,全国上下数以千计的党员干部、抗“疫”志愿者纷纷投入到这场声势浩大的新冠疫情防控战斗中来。孙保顶就是其中一员,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