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探讨内镜下黏膜剥离术(ESD)后发生迟发性出血、穿孔和消化道狭窄等并发症的危险因素。
方法回顾性分析本院消化外科于2011年1月至2014年12月行ESD的793例消化道病变患者的完整资料,将所有患者分别分为迟发性出血组(n=67)和非出血组(n=726)、穿孔组(n=47)和未穿孔组(n=746)以及消化道狭窄组(n=38)和非狭窄组(n=755),采用单因素分析和Logistic多因素回归分析对患者临床基础资料、病变相关资料、手术相关资料等进行独立危险因素分析。
结果在行ESD的患者中,迟发性出血、穿孔和消化道狭窄的发生率分别为8.45%、5.93%和4.79%。单因素分析显示:迟发性出血的危险因素为长期服用抗凝药物、胃窦发生病变、病变直径≥5 mm以及病变分次切除;术后穿孔的危险因素为病变直径≥5 mm以及手术时间≥90 min;消化道狭窄的危险因素为食管发生病变、病变直径≥5 mm以及病变深度至固有肌层。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表明:迟发性出血危险因素的危险度排序为胃窦发生病变>病变分次切除>长期服用抗凝药物>病变直径(≥5 mm);穿孔危险因素的危险度排序为手术时间(≥90 mm)>病变直径(≥5 mm);消化道狭窄危险因素的危险度排序为食管发生病变>病变直径(≥5 mm)>病变深度至固有肌层。
结论行ESD的患者长期服用抗凝药物、胃窦病变以及分次切除病变的应注意迟发性出血,手术时间较长易发生术后穿孔,而对于食管病变和病变较深的患者尤其应该注意消化道狭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