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刚刚过去的2012年,陕西省深入推进知识产权战略,服务经济社会科学发展,近期知识产权战线再传捷报:专利年申请量首次突破4万件,达到43608件,同比增长35.3%,实现自2010年首次过2万件之后每年增万件、两年翻一番。2012年,陕西省知识产权局按照陕西省委、省政府关于全面建设西部强省的战略部署,以提高知识产权运用能力为主线,深入推进全省知识产权战略实施,激励创造,加强保护,强化管理,深化服务,全省知识产权工作为陕西省经济社会发展作出了应有贡献。
一、深入实施知识产权战略,推进知识产权制度建设,专利数量质量再创新高
充分发挥省知识产权工作协调领导小组及其办公室的功能,落实知识产权战略年度推进计划。陕西省政府办公厅印发了《关于制定完善知识产权战略的实施意见》,10个省辖市、杨凌示范区以及韩城市紧紧围绕辖区产业特点,先后出台了知识产权战略实施意见,规定了切实可行的保障机制,并建立了设区市知识产权协调领导工作机制。
对施行8年多的《陕西省专利条例保护条例》进行修订,新《陕西省专利条例》于2012年10月1日起实施,为制度性推进陕西省专利工作提供了法律保障。出台了《陕西省中小企业知识产权战略实施方案》,专利、商标、版权、植物新品种、地理标志等知识产权领域相关工作跃上新台阶。2012年,全省新增商标注册2.5万多件,新增驰名商标18件,新增省著名商标503件,新增地理标志5个。
实施“专利数量与质量双提升”工程,激励和服务以企业为主体的专利创造。2012年,全省专利申请量为43608件,同比增长35.3%,实现了自2010年首次过2万件(22949件)之后每年增万件、两年翻一番,数量居全国第十、比上年前进4位。发明专利申请17043,增长30.7%,数量继续保持全国第九、西部第一。专利授权量14908件,增长27.8%。企业申请、职务申请和战略新兴产业申请占比增大,专利申请结构继续优化,申请质量进一步提高,实现了高点起步、跨台阶式发展。
二、促进知识产权与经济融合, 质押融资实现飞速增长
协调62家企业通过知识产权质押方式获得融资10.11亿元,是2011年的8.64倍,居全国前列。质押融资呈现出“广、大、多、高”的特点:一是融资范围更广,已拓展至电子、医药、机械、农业、影视文化等8个领域;二是覆盖地区扩大,获得成果的市(区)由去年的5个增至9个;三是参与银行增多,由去年的7家增至14家;四是单笔融资额创新高,陕西八鱼渭南油脂工业有限公司以“八鱼”商标权质押获贷2亿元,杨凌东科麦迪森制药有限公司以一项专利权质押贷款2000万元。继续实施专利产业化孵化计划、专利创业富民工程,重点支持实施专利技术转化孵化项目320项,其中省级30项。几年来的孵化取得了较好的效果,据国家统计局陕西调查总队数据显示,2011年陕西省企业专利实施率达90.2%,2.5万种产品拥有专利,企业专利产品产值达3500亿元,占当年全省生产总值的28%,专利企业经济发展速度明显高于全省国民经济各行业发展的平均水平。西电公司荣列全国20个“中国专利金奖”之一,另有6项专利获“中国专利奖优秀奖”。
三、加强专利行政执法 ,知识产权保护取得新进展,创新工作取得新突破
全年全省受理专利案件173件,结案129件。受案量比2011年的22件增长了7倍,受到国家知识产权局表彰奖励。检查商场63次,检查商品2.9万件。协助延安常态药业阻止广东竞争对手以专利侵权为由对陕西省企业畅销产品提起的禁产禁售诉讼;指导陕西汉王药业应对四川竞争对手在国家专利复审委提起的请求宣告汉王药业专利无效的案件初战告捷,使其专利权得到了初步维持,保护了年纳税4000多万元的企业正常经营。
开展重点经济科技项目知识产权评议工作,完成“单双级重型汽车车桥技术出口项目”和“用于材料加工的千瓦级半导体激光加工系统项目”两个项目的实评试点,总结出了“三环节紧扣破题,两路径结点立意”的陕西评议试点经验,得到了国家知识产权局的充分肯定和高度评价。
实施“企业知识产权能力提升工程”。参与制定国家标准《企业知识产权管理规范》并在50家企业开展“贯标”试点工作,成为全国5个试点省份之一。对企业进行一对一辅导,帮助完善企业知识产权管理制度、工作体系和运行机制,为陕西省培育知识产权优势企业、实现企业知识产权管理升级进行了尝试,取得初步成效。指导建立了陕西省首个知识产权联盟——陕西省钛及稀有金属材料产业专利联盟。
全国首个知识产权公共服务标准在陕西省诞生。由专利信息检索、专利申请受理代办服务(下转第33页)(上接第34页)等五大类的公共服务标准体系于2012年6月通过国家标准委员会验收,成为全国首个知识产权公共服务标准体系。陕西省知识产权局全部对外公共服务类项目通过实行标准化管理,优化了程序,规范了行为,提高了效率,代办处专利申请受理差错率由原来的百分之五降到万分之三以内,进入全国领先行列。
四、常规性工作扎實推进,频现新亮点
全面开展信息服务和战略研究工作。选择陕西省石油装备、新能源汽车、数控机床、太阳能光伏、风力发电与输变电设备5个行业领域开展专利预警分析工作,发布预警报告。建成数控机床、石油装备、太阳能光伏、新能源汽车、风力发电与输变电5个行业专利专题数据库。获得国家知识产权局3个研究项目的批准立项。
知识产权宣传、培训日趋专业。组织了“4·26”知识产权宣传周、“中国专利周”活动,举办了“高新杯”创新发明大赛。知识产权内容首次进入陕西省委党校和省行政学院。首次与国家知识产权局人事司联合,在中国知识产权培训中心举办了“陕西省优势企业知识产权管理高级培训班”。联合省国资委、省中小企业促进局举办了企业知识产权管理规范试点培训班。充分发挥“知识产权讲师团”作用,深入市(区)开展各类专业培训。
以高校专利技术转移转化为重点,建立完善专利展示交易平台。精心组织专利产品参加“西洽会”、“杨凌农高会”展览、展示、交易。新建了“西安高新区知识产权展示交易网”,成功举办了“高校专利项目推介对接会”。全年累计组织实体展示项目超过600余项,网上展示项目2000余项,促成了10余项专利技术项目转化。
知识产权与校园紧密结合。在全国首先开展了高校知识产权管理规范的研究和制定工作,组织西安交通大学等4所高校开展试点,为推动全国高校知识产权管理规范的出台先行先试。与团省委联合举办“大学生工业设计创新大赛”,大赛由企业设定设计题材,获奖作品直接获得应用。与省科协联合举办了“中小学知识产权宣传普及活动”。
一、深入实施知识产权战略,推进知识产权制度建设,专利数量质量再创新高
充分发挥省知识产权工作协调领导小组及其办公室的功能,落实知识产权战略年度推进计划。陕西省政府办公厅印发了《关于制定完善知识产权战略的实施意见》,10个省辖市、杨凌示范区以及韩城市紧紧围绕辖区产业特点,先后出台了知识产权战略实施意见,规定了切实可行的保障机制,并建立了设区市知识产权协调领导工作机制。
对施行8年多的《陕西省专利条例保护条例》进行修订,新《陕西省专利条例》于2012年10月1日起实施,为制度性推进陕西省专利工作提供了法律保障。出台了《陕西省中小企业知识产权战略实施方案》,专利、商标、版权、植物新品种、地理标志等知识产权领域相关工作跃上新台阶。2012年,全省新增商标注册2.5万多件,新增驰名商标18件,新增省著名商标503件,新增地理标志5个。
实施“专利数量与质量双提升”工程,激励和服务以企业为主体的专利创造。2012年,全省专利申请量为43608件,同比增长35.3%,实现了自2010年首次过2万件(22949件)之后每年增万件、两年翻一番,数量居全国第十、比上年前进4位。发明专利申请17043,增长30.7%,数量继续保持全国第九、西部第一。专利授权量14908件,增长27.8%。企业申请、职务申请和战略新兴产业申请占比增大,专利申请结构继续优化,申请质量进一步提高,实现了高点起步、跨台阶式发展。
二、促进知识产权与经济融合, 质押融资实现飞速增长
协调62家企业通过知识产权质押方式获得融资10.11亿元,是2011年的8.64倍,居全国前列。质押融资呈现出“广、大、多、高”的特点:一是融资范围更广,已拓展至电子、医药、机械、农业、影视文化等8个领域;二是覆盖地区扩大,获得成果的市(区)由去年的5个增至9个;三是参与银行增多,由去年的7家增至14家;四是单笔融资额创新高,陕西八鱼渭南油脂工业有限公司以“八鱼”商标权质押获贷2亿元,杨凌东科麦迪森制药有限公司以一项专利权质押贷款2000万元。继续实施专利产业化孵化计划、专利创业富民工程,重点支持实施专利技术转化孵化项目320项,其中省级30项。几年来的孵化取得了较好的效果,据国家统计局陕西调查总队数据显示,2011年陕西省企业专利实施率达90.2%,2.5万种产品拥有专利,企业专利产品产值达3500亿元,占当年全省生产总值的28%,专利企业经济发展速度明显高于全省国民经济各行业发展的平均水平。西电公司荣列全国20个“中国专利金奖”之一,另有6项专利获“中国专利奖优秀奖”。
三、加强专利行政执法 ,知识产权保护取得新进展,创新工作取得新突破
全年全省受理专利案件173件,结案129件。受案量比2011年的22件增长了7倍,受到国家知识产权局表彰奖励。检查商场63次,检查商品2.9万件。协助延安常态药业阻止广东竞争对手以专利侵权为由对陕西省企业畅销产品提起的禁产禁售诉讼;指导陕西汉王药业应对四川竞争对手在国家专利复审委提起的请求宣告汉王药业专利无效的案件初战告捷,使其专利权得到了初步维持,保护了年纳税4000多万元的企业正常经营。
开展重点经济科技项目知识产权评议工作,完成“单双级重型汽车车桥技术出口项目”和“用于材料加工的千瓦级半导体激光加工系统项目”两个项目的实评试点,总结出了“三环节紧扣破题,两路径结点立意”的陕西评议试点经验,得到了国家知识产权局的充分肯定和高度评价。
实施“企业知识产权能力提升工程”。参与制定国家标准《企业知识产权管理规范》并在50家企业开展“贯标”试点工作,成为全国5个试点省份之一。对企业进行一对一辅导,帮助完善企业知识产权管理制度、工作体系和运行机制,为陕西省培育知识产权优势企业、实现企业知识产权管理升级进行了尝试,取得初步成效。指导建立了陕西省首个知识产权联盟——陕西省钛及稀有金属材料产业专利联盟。
全国首个知识产权公共服务标准在陕西省诞生。由专利信息检索、专利申请受理代办服务(下转第33页)(上接第34页)等五大类的公共服务标准体系于2012年6月通过国家标准委员会验收,成为全国首个知识产权公共服务标准体系。陕西省知识产权局全部对外公共服务类项目通过实行标准化管理,优化了程序,规范了行为,提高了效率,代办处专利申请受理差错率由原来的百分之五降到万分之三以内,进入全国领先行列。
四、常规性工作扎實推进,频现新亮点
全面开展信息服务和战略研究工作。选择陕西省石油装备、新能源汽车、数控机床、太阳能光伏、风力发电与输变电设备5个行业领域开展专利预警分析工作,发布预警报告。建成数控机床、石油装备、太阳能光伏、新能源汽车、风力发电与输变电5个行业专利专题数据库。获得国家知识产权局3个研究项目的批准立项。
知识产权宣传、培训日趋专业。组织了“4·26”知识产权宣传周、“中国专利周”活动,举办了“高新杯”创新发明大赛。知识产权内容首次进入陕西省委党校和省行政学院。首次与国家知识产权局人事司联合,在中国知识产权培训中心举办了“陕西省优势企业知识产权管理高级培训班”。联合省国资委、省中小企业促进局举办了企业知识产权管理规范试点培训班。充分发挥“知识产权讲师团”作用,深入市(区)开展各类专业培训。
以高校专利技术转移转化为重点,建立完善专利展示交易平台。精心组织专利产品参加“西洽会”、“杨凌农高会”展览、展示、交易。新建了“西安高新区知识产权展示交易网”,成功举办了“高校专利项目推介对接会”。全年累计组织实体展示项目超过600余项,网上展示项目2000余项,促成了10余项专利技术项目转化。
知识产权与校园紧密结合。在全国首先开展了高校知识产权管理规范的研究和制定工作,组织西安交通大学等4所高校开展试点,为推动全国高校知识产权管理规范的出台先行先试。与团省委联合举办“大学生工业设计创新大赛”,大赛由企业设定设计题材,获奖作品直接获得应用。与省科协联合举办了“中小学知识产权宣传普及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