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09风暴:甲型H1N1流感
甲流在2009年造成了世界范围的大暴发,当时中国城市的感染率达到18%,农村的感染率达到17%,由于当时H1N1为新型流感,因此较难控制。
甲流肆虐期间,引起重症患者死亡的因素主要有两个:一是非常严重的肺部病变导致患者缺氧死亡,二是波及到其他的器官,特别是影响到心肌功能。英美研究人员当时发现,甲流比普通流感更易伤肺。
这一发现与中医对甲流热毒袭肺证的认识不谋而合。当年我国甲流的防控效果远远好于欧美国家,正是由于中医药在甲流防治中所起到的突出作用。
在抗击甲流的战役中,小儿肺热咳喘口服液为保护儿童健康作出了巨大贡献。其组方以麻杏石甘汤和白虎汤为基础,配伍板蓝根、鱼腥草、双黄连等药物增强其抗病毒作用,治疗中医热毒袭肺症(即甲流)疗效显著。由于疗效确切,小儿肺热咳喘口服液于2009年至2010年甲流期间,先后被黑龙江、甘肃、浙江等省认定为全国首个儿童预防和治疗甲型H1N1流感的储备药品。同时,国家卫生部、中华中医药学会也将小儿肺热咳喘口服液推荐为儿童甲型H1N1流感的防治药物。
不速之客:H7N9禽流感
在抗击“非典”(SARS)胜利10周年之际,一场新的疫情又在引发人们的担忧。今年3月31日,中国发现全球首例人类感染H7N9禽流感病例。
流感主要表现为典型的病毒性肺炎,起病急,病程早期均有高热(38℃以上)、咳嗽等呼吸道感染症状。起病5-7天出现呼吸困难,重症肺炎并进行性加重,部分病例可迅速发展为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并死亡。由于目前对该疾病临床特征的认识还很有限,它是否会引起轻型病例或其他临床表现尚不清楚。
H7N9病例的出现立即引起了国家相关部门的高度重视。在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印发的诊疗方案中,纳入了中医药防治内容。对于“疫毒犯肺,肺失宣降”的病例,参考处方为:桑叶、金银花、连翘、炒杏仁、生石膏、知母、芦根、青蒿、黄芩和生甘草;对于“疫毒壅肺,内闭外脱”的病例,参考处方为:炙麻黄、炒杏仁、生石膏、知母、鱼腥草、黄芩、炒栀子、虎杖、山萸肉和太子参。都是水煎服,每日1-2剂,每4-6小时口服一次。
对于中医药应对H7N9禽流感的效果,卫计委新闻发言人邓海华表示,中医药在我国抗击传染病的历史上发挥过重要作用。各地卫生行政部门也组织专家,结合本地实际制订H7N9禽流感中医药防治技术方案,目的也是为了更好地发挥中医药在防控H7N9禽流感方面的作用。
冬春高发季节性流感
在冷暖交替季节,人体抵抗力降低,很容易被感冒侵扰。因为季节性流感每年都有,因此人群普遍具有免疫力。但2009年的甲流(H1N1)和此次引起关注的H7N9禽流感则是以前从没流行过的新病毒,人体内没有抗体,一些病人感染后,病情会迅速加重,危害不能轻视。
流感具有一定的季节性,流行高峰主要在冬季和春季,预防它,最有效的方法就是提高人群的疫苗接种率。
出于安全考虑,专家强调,对鸡蛋过敏或处于急性发热和慢性病发作期的人,不太适合接种流感疫苗。此外,6个月以下的孩子不建议接种;6个月到3岁的孩子,接种剂量也与成人不同。
但专家也提醒大家,普通感冒90%以上由多种病毒引起,所以流感疫苗不能预防普通感冒,也不能用来预防禽流感病毒感染。因此,如果想要彻底跟上呼吸道感染“绝缘”,除了打疫苗,注意保暖、加强锻炼、少去人多的场所、居室通风等措施也不能忽略。
尤其孩子,一旦出现了感冒发热、咳嗽等症状,可在医生的指导下服用清热解毒、抗流感的药物,如小儿肺热咳喘口服液。
曾经威胁人类的禽流感病毒
1.H7N9型禽流感致病性不明确
H7N9禽流感:最新发现感染人类
2013年3月上海、安徽发现人感染H7N9型禽流感,是全球首次发现的新亚型流感病毒,目前对该病毒及其所致疾病的研究资料十分有限!
2.H5N1型禽流感高致病性
H5N1禽流感:对人类威胁最大
1997年香港3岁男童感染N5N1死亡。这是全球首宗人类感染H5N1的个案。此后该病毒在全球流行,成为目前对人类威胁最大的禽流感病毒。
3.H5N2型禽流感人感染几率低
2004年台湾出现禽类感染H5N2的疫情,但发现有接触鸡只的人员被检测出体内含H5N2禽流感抗体,显示H5N2禽流感可以传给人。
4.H9N2型禽流感毒性相对较弱
2003年,香港一名5岁男童感染H9N2病毒,与鸡H9N2病毒样本比对发现,病毒基因极其相似,表明H9N2病毒可传染人类,引发流感。
5.H7N7型禽流感低致病性
2003年荷兰,80余人感染禽流感病毒,一名57岁的荷兰兽医感染后死于并发症。此后H7N7型禽流感在整个欧洲蔓延。
6.H7N2型禽流感危险性较小
美国一男子2003年发烧和咳嗽,确认感染H7N2,成为美国第二例人禽流感病毒病例。2007年英国四人感染H7N2型禽流感病毒。
7.H7N3型禽流感不常感染人类
2004年加拿大1工作人员在视察暴发H7N3禽流感的养鸡场后出现结膜炎和喉痛、咳嗽等症状,被确认感染H7N3禽感染病毒,后治愈。
甲流在2009年造成了世界范围的大暴发,当时中国城市的感染率达到18%,农村的感染率达到17%,由于当时H1N1为新型流感,因此较难控制。
甲流肆虐期间,引起重症患者死亡的因素主要有两个:一是非常严重的肺部病变导致患者缺氧死亡,二是波及到其他的器官,特别是影响到心肌功能。英美研究人员当时发现,甲流比普通流感更易伤肺。
这一发现与中医对甲流热毒袭肺证的认识不谋而合。当年我国甲流的防控效果远远好于欧美国家,正是由于中医药在甲流防治中所起到的突出作用。
在抗击甲流的战役中,小儿肺热咳喘口服液为保护儿童健康作出了巨大贡献。其组方以麻杏石甘汤和白虎汤为基础,配伍板蓝根、鱼腥草、双黄连等药物增强其抗病毒作用,治疗中医热毒袭肺症(即甲流)疗效显著。由于疗效确切,小儿肺热咳喘口服液于2009年至2010年甲流期间,先后被黑龙江、甘肃、浙江等省认定为全国首个儿童预防和治疗甲型H1N1流感的储备药品。同时,国家卫生部、中华中医药学会也将小儿肺热咳喘口服液推荐为儿童甲型H1N1流感的防治药物。
不速之客:H7N9禽流感
在抗击“非典”(SARS)胜利10周年之际,一场新的疫情又在引发人们的担忧。今年3月31日,中国发现全球首例人类感染H7N9禽流感病例。
流感主要表现为典型的病毒性肺炎,起病急,病程早期均有高热(38℃以上)、咳嗽等呼吸道感染症状。起病5-7天出现呼吸困难,重症肺炎并进行性加重,部分病例可迅速发展为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并死亡。由于目前对该疾病临床特征的认识还很有限,它是否会引起轻型病例或其他临床表现尚不清楚。
H7N9病例的出现立即引起了国家相关部门的高度重视。在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印发的诊疗方案中,纳入了中医药防治内容。对于“疫毒犯肺,肺失宣降”的病例,参考处方为:桑叶、金银花、连翘、炒杏仁、生石膏、知母、芦根、青蒿、黄芩和生甘草;对于“疫毒壅肺,内闭外脱”的病例,参考处方为:炙麻黄、炒杏仁、生石膏、知母、鱼腥草、黄芩、炒栀子、虎杖、山萸肉和太子参。都是水煎服,每日1-2剂,每4-6小时口服一次。
对于中医药应对H7N9禽流感的效果,卫计委新闻发言人邓海华表示,中医药在我国抗击传染病的历史上发挥过重要作用。各地卫生行政部门也组织专家,结合本地实际制订H7N9禽流感中医药防治技术方案,目的也是为了更好地发挥中医药在防控H7N9禽流感方面的作用。
冬春高发季节性流感
在冷暖交替季节,人体抵抗力降低,很容易被感冒侵扰。因为季节性流感每年都有,因此人群普遍具有免疫力。但2009年的甲流(H1N1)和此次引起关注的H7N9禽流感则是以前从没流行过的新病毒,人体内没有抗体,一些病人感染后,病情会迅速加重,危害不能轻视。
流感具有一定的季节性,流行高峰主要在冬季和春季,预防它,最有效的方法就是提高人群的疫苗接种率。
出于安全考虑,专家强调,对鸡蛋过敏或处于急性发热和慢性病发作期的人,不太适合接种流感疫苗。此外,6个月以下的孩子不建议接种;6个月到3岁的孩子,接种剂量也与成人不同。
但专家也提醒大家,普通感冒90%以上由多种病毒引起,所以流感疫苗不能预防普通感冒,也不能用来预防禽流感病毒感染。因此,如果想要彻底跟上呼吸道感染“绝缘”,除了打疫苗,注意保暖、加强锻炼、少去人多的场所、居室通风等措施也不能忽略。
尤其孩子,一旦出现了感冒发热、咳嗽等症状,可在医生的指导下服用清热解毒、抗流感的药物,如小儿肺热咳喘口服液。
曾经威胁人类的禽流感病毒
1.H7N9型禽流感致病性不明确
H7N9禽流感:最新发现感染人类
2013年3月上海、安徽发现人感染H7N9型禽流感,是全球首次发现的新亚型流感病毒,目前对该病毒及其所致疾病的研究资料十分有限!
2.H5N1型禽流感高致病性
H5N1禽流感:对人类威胁最大
1997年香港3岁男童感染N5N1死亡。这是全球首宗人类感染H5N1的个案。此后该病毒在全球流行,成为目前对人类威胁最大的禽流感病毒。
3.H5N2型禽流感人感染几率低
2004年台湾出现禽类感染H5N2的疫情,但发现有接触鸡只的人员被检测出体内含H5N2禽流感抗体,显示H5N2禽流感可以传给人。
4.H9N2型禽流感毒性相对较弱
2003年,香港一名5岁男童感染H9N2病毒,与鸡H9N2病毒样本比对发现,病毒基因极其相似,表明H9N2病毒可传染人类,引发流感。
5.H7N7型禽流感低致病性
2003年荷兰,80余人感染禽流感病毒,一名57岁的荷兰兽医感染后死于并发症。此后H7N7型禽流感在整个欧洲蔓延。
6.H7N2型禽流感危险性较小
美国一男子2003年发烧和咳嗽,确认感染H7N2,成为美国第二例人禽流感病毒病例。2007年英国四人感染H7N2型禽流感病毒。
7.H7N3型禽流感不常感染人类
2004年加拿大1工作人员在视察暴发H7N3禽流感的养鸡场后出现结膜炎和喉痛、咳嗽等症状,被确认感染H7N3禽感染病毒,后治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