隐匿性肺癌并颅内多发转移误诊1例分析

来源 :中国误诊学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ally20095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隐匿性肺癌因缺乏肺癌的典型症状、体征和存在部位不寻常、体积小等特点,在临床上很容易误诊。然而当隐匿性肺癌发生继发颅内转移又缺乏中枢神经系统特异的症状、体征时,更易误诊。对我院收治1例分析如下。
其他文献
1 病例报告  男,45岁.主因上腹痛1 d余,左腰腹痛12 h急诊入院.既往有高血压病史.于入院前1 d饮酒后出现上腹部疼痛,为隐痛伴胀满,无恶心、返酸、嗳气;无恶心、呕吐.于12 h
2005—01~2006—01我骨科应用湖北省康通医药科技有限公司生产的济安舒能(长效抗菌膜)治疗和护理压疮11例,疗效显著,现分析如下。
“夹心层”,即中等收入家庭,他们的住房现状表明,启动了十年的房改急需检讨既往。    “二次房改”在房地产市场激起一阵涟漪。14位房地产界专家学者日前联名上书国土资源部,建议进行二次房改,解决中等收入家庭的住房问题。    “夹心层”有多厚    近来,“夹心层”的说法日益走俏。通常说的“夹心层”很薄,上下夹住它的两层都比“夹心层”厚得多,可是关于收入层次的“夹心层”却是指中等收入家庭,而这个阶层
官本位意识及行政主导科研和学术的体制,或为诺奖为国人难以企及的主要原因。    在国人庆祝国庆的时候,诺贝尔奖也陆续颁出。今年的诺贝尔物理奖由美籍华人、被称为“光纤之父”的高锟和另两位美国人获得,但对我们来说,高锟的获奖可能更刺动神经:为什么又是华人而不是中国本土科学家获得诺奖?  在诺奖的百多年历史上,共有400多位获奖者,尽管此前有6位华裔科学家位列其中,但中国本土却没有贡献一位诺奖获得者。这
2000-01~2005-10我院共收治小儿病毒性心肌炎207例,以消化道症状为首发表现者48例,其中误诊为消化系统疾病23例,分析如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