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水是生命之源,是人类历史文明发展的重要因素。儒家以水比德,强调水的智性,以水象征君子的道德风范与品格;道家以水喻道,赋予水以象征内涵,暗喻道的博大境界。我们做人应当如水一样,当智,谦卑,不争,勇往直前。
关键词:先秦儒道诸子;以水比德;以水喻道
水是生命之源,谈起水,每个人并不陌生。然而水者,何也?古代大禹治水、精卫填海的神话传说我们耳熟能详;近代东方大河文明,西方海洋文明我们略知一二;五行学说,将金木水火土归结为宇宙万物的本原,泰勒斯认为万物生于水,又反归于水,以及《红楼梦》“女儿是水做的骨肉。”经典语句等。“故水者何也?万物之本原,诸生之宗室也。”水灵动、柔弱、畅达的特性使得水在中国历史文明的发展中扮演了重要的角色,如古代依水而建的城楼村落,百姓的生活离不开水,文人的创作离不开水等。水之德性自然而然成为中国古典哲学的一个重要特征,尤以儒道两家对水之德性的推崇为突出。
人之所以喜爱一定的自然物,是因为人的某种品性与之有着相类似的特征。先秦作为中国思想活跃的一个重要时期,水情结在儒道诸子哲学思想中展现得淋漓尽致。儒家学者以水比德,强调水的智性,以水象征人的道德风范及君子人格。道家学者以水喻道,水常被用来比喻道的渊源博大的境界。以下,笔者对儒道两家有关水德的论述展开分析。
一、道德之水
孔子首开“以水比德”之风,将水德看作道德化身的记载,最早出现在《论语·雍也》。子曰:“知者乐水,仁者乐山。知者动,仁者静。知者乐,仁者寿。”因人的品性、趣味是多方面的,对这句话的理解,不能片面解读为智者是乐山的,仁者是乐水的。知者、仁者与山、水之间看似分别具有动、静、乐、寿等属性,实则两者互相交错,互相渗透,知者、仁者既乐山又乐水,既可乐又可寿,两者并不矛盾,可兼得,是一种和谐的关系。“比德”是将自然事物的形态与人的某些品性的对应关系作意象化的比附,从而将自然拟人化,人的情感得以对象化。在这里儒家把山水看作有道德属性,以水的奔流不息比拟智者的性情好动,以山的稳重不迁比拟仁者的性情好静,来象征君子既要沉静稳重,又要不断进取提升。孔子这种“山水比德比智”的“比德”,就是从伦理道德和人格心理结构的角度去观照自然景物,正因如此,人的道德情怀与大自然的水乳交融,使得儒家思想一定程度上看上去亲近自然。
为何说智者乐水呢?《韩诗外传》卷三有如下解释:“问者曰:夫智者何以乐于水也?曰:夫水者缘理而行,不遗小间,似有智者;动而下之,似有礼者;蹈深不疑,似有勇者;障防而清,似知命者;历险致远,卒成不毁,似有德者……此智者所以乐于水也。”这段话是说水具有缘理而行的特性,即使是很小的地方都不漏掉,这就像有智慧的人一样。向下方运动,这与有礼貌的人一样;到跳进深潭而不犹豫,与勇敢的人一样;在有阻碍的地方变得很清澈,与知道自己命运的人一样;一定要达到终点,不会后悔,与有德行的人一样。因此,智者乐于水也。水灵动的特性与人性情才情的发展有着至关重要的关系,故文人学者往往寄情于山水之间,在与大自然的心灵接触中,创作出一篇篇华丽的文章。
在《荀子·宥坐》篇中,也记载了孔子有关水的言论:孔子观于东流之水。子贡问于孔子曰:“君子之所以见大水必观焉者是何?”孔子曰:“夫水,大遍与诸生而无为也,似德。其流也埤下,裾拘必循其理,似义。其洸洸乎不淈尽,似道。若有决行之,其应佚若声响,其赴百仞之谷不惧,似勇。主量必平,似法。盈不求概,似正。淖约微达,似察。以出以入,以就鲜洁,似善化。其万折也必东,似志。是故君子见大水必观焉。”这里,孔子对水性的推崇可以归纳为“九德”:“仁爱”“高义”“智慧”“果决和勇毅”“明察秋毫”“包容”“立身正直”“有度”“信念和意志”。因水之特性可以启发君子比喻自己的道德修养,见大水必观之,无疑是在观照君子自身。从孔子的回答中我们可以看出,孔子主要关照的是水所象征、暗喻的人的各种品德,在他心目中,水是道德高尚之士的象征,要想成为仁义之士,就得具备守正不阿、不畏艰辛,勇往直前的精神品质。正如《论语·述而》记载到,子曰:“饭疏食,饮水,曲肱而枕之,乐亦在其中矣。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饮水在这里是指仁义之士安贫乐道的一种生活情怀和态度,以饮水比德,从水的哲学中暗喻君子品性,是孔子思想中水情结的具体表现。
二、仁义之水
与孔子所推崇的水之“九德”比附君子品性的道德体系不同,“仁义”在孟子的思想体系中占据了重要的地位。在孟子心中,水是仁人义士的化身,《孟子·尽心上》中有这样一段言论:“孔子登东山而小鲁,登泰山而小天下,故观于海者难为水,游于圣人之门者难为言。观水有术,必观其澜……流水之为物者,不盈科不行;君子之志于道也,不成章不达。”是说流水这种东西,不注满低洼处就不会继续向前流;君子立志于道,不到一定的程度就不可能通达。”孟子在这里以水“厚积渐进”的特征来象征君子要用超然物外的心境来看待世俗纷扰,思想境界要不断提高,方可似水一样不断前进。
另外,孟子在徐子引用孔子赞美水的话,但不知其意的问题中答道:“源泉混混,不舍昼夜,盈科而后进,放乎四海。有本者如是,是之取尔。苟为无本,七八月之间雨集,沟浍皆盈;其涸也,可立而待也。故声闻过情,君子耻之。”在这段话中,孟子以水喻人,认为水源源不断流淌的原因在于水之源头,而人应如此,不能忘其本,否则必将枯竭。在这里孟子提到的君子羞耻之心是其“义”思想的萌芽,是其仁义思想中的重要部分,他看重的是水的脚踏实地、不务空名的精神,暗喻君子应持身有道、淡泊名利、不为五斗米折腰。《荀子·君道》“原清則流清,原浊则流浊”更是对这一观点的印证。
与孔孟思想体系不同,荀子在水之德性的言论中更多观照的是水的政治功能。作为民本主义者,“民水君舟说”是对其民本思想的印证。《荀子·王制》记载到:“君者,舟也;庶人者,水也;水则载舟,水则覆舟。”把舟水关系比喻成君民关系,强调百姓的重要性,是荀子对水特性的最高评价。 在以上三位儒家大师的解读中,水灵动、柔弱、畅达的特性显示了人的智慧,象征着君子的各种精神品质。三者对水之德性的推崇,可以更好地教导我们如何看待这个世界,观水,读水,进而悟出人生哲理。
三、境界之水
在道家思想中,老子对水的推崇主要體现在水的“包容”“柔弱不争”。“道”是老子哲学思想的核心,老子崇尚取法自然,自然无为,将虚静看作悟道、至道的途径,在这里可以把心无杂念,涤除玄览的虚静看作是无为,柔弱不争。《道德经》中记载到:“天下之柔弱莫过于水,而攻坚,强莫之能先。其无以易之。故弱胜强,柔胜刚,天下莫能知,莫能行。”这段话以水为例,说明了弱可以胜强、柔可以胜刚的道理,老子认为水虽看似柔弱,却能够滴水穿石,淹田毁舍,圣人应当持身有道,就像水一样,甘愿处于卑下柔弱的位置,实行“无为而治”。《道德经》第八章记载到“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处众人之所恶,故几于道。”意思是说最善的人像水一样,善于滋润万物而不与万物相争,处在人们都不喜欢的地方,所以最接近于“道”。这里老子以水的形象来说明“圣人”是道的体现者,因圣人之言有类于水,而水德是近于道的。在老子这里,水不但是老子心目中“道”的具体外化,更是圣人理想人格的象征。老子的无为、柔弱不争的处世思想目的是适应世情,通过与外界的和谐以实现自身的目的。这一思想也影响了后来的韩非思想,“法、术、势”对道家的解释,使“无为”提升到了一种新的境界。
在道家另一位代表人物庄子看来,水是他心目中道的化身,如大海象征着“道”的博大境界。《庄子·德充符》“人莫鉴于流水而鉴于止水,唯止能止众止”庄子借用孔子言论是说只有心如止水,所鉴之物随之而止,这样才可以观物。《庄子·刻意》“水之性,不杂则清,莫动则平;郁闭而不流,亦不能清;天德之象也。”含义是水的本性,不混杂就会清澈,不搅动就会平静,封闭不流动也不会清澈,这是自然本质的现象。从这两段可以看出,庄子更强调个体的自由,通过一种忘却物我的状态去观照世间万物,摆脱外物的侵扰束缚,希企回复人的天真本性,以实现对有限现实的精神超越,达到一种逍遥的境界。
儒家眼里,智者乐水,以水喻德,方可成君子;道家眼里,心如止水,自然无为,方可悟道、至道。作为自然界最普遍不过的水在儒道两家的不同阐释恰好体现了儒道两家伟大的哲学思想。虽各有千秋,但对水之德性的阐释都给后人留下了宝贵的精神财富,为中华文化添加了一笔浓重的色彩。作为新时代青年的我们,若我们做人能如水一样,当智,谦卑,不争,处事如水,为人如水,那我们的人生将如溪水般奔流不息。
参考文献:
[1]李山译注.管子.中华书局,2016.
[2]王弼.老子道德经注.中华书局,2011.
[3]杨伯峻.论语译注.中华书局,2012.
[4]杨伯峻.孟子译注.中华书局,2010.
[5]于淑娟.韩诗外传研究.上海古籍出版社,2011.
[6]安继民,高秀昌注译.庄子.中州古籍出版社,2008.
[7]安继民注译.荀子.中州古籍出版社,2010.
作者简介:王海亮(1993—),男,汉族,山东潍坊人,硕士研究生,主要研究方向:文艺学。
关键词:先秦儒道诸子;以水比德;以水喻道
水是生命之源,谈起水,每个人并不陌生。然而水者,何也?古代大禹治水、精卫填海的神话传说我们耳熟能详;近代东方大河文明,西方海洋文明我们略知一二;五行学说,将金木水火土归结为宇宙万物的本原,泰勒斯认为万物生于水,又反归于水,以及《红楼梦》“女儿是水做的骨肉。”经典语句等。“故水者何也?万物之本原,诸生之宗室也。”水灵动、柔弱、畅达的特性使得水在中国历史文明的发展中扮演了重要的角色,如古代依水而建的城楼村落,百姓的生活离不开水,文人的创作离不开水等。水之德性自然而然成为中国古典哲学的一个重要特征,尤以儒道两家对水之德性的推崇为突出。
人之所以喜爱一定的自然物,是因为人的某种品性与之有着相类似的特征。先秦作为中国思想活跃的一个重要时期,水情结在儒道诸子哲学思想中展现得淋漓尽致。儒家学者以水比德,强调水的智性,以水象征人的道德风范及君子人格。道家学者以水喻道,水常被用来比喻道的渊源博大的境界。以下,笔者对儒道两家有关水德的论述展开分析。
一、道德之水
孔子首开“以水比德”之风,将水德看作道德化身的记载,最早出现在《论语·雍也》。子曰:“知者乐水,仁者乐山。知者动,仁者静。知者乐,仁者寿。”因人的品性、趣味是多方面的,对这句话的理解,不能片面解读为智者是乐山的,仁者是乐水的。知者、仁者与山、水之间看似分别具有动、静、乐、寿等属性,实则两者互相交错,互相渗透,知者、仁者既乐山又乐水,既可乐又可寿,两者并不矛盾,可兼得,是一种和谐的关系。“比德”是将自然事物的形态与人的某些品性的对应关系作意象化的比附,从而将自然拟人化,人的情感得以对象化。在这里儒家把山水看作有道德属性,以水的奔流不息比拟智者的性情好动,以山的稳重不迁比拟仁者的性情好静,来象征君子既要沉静稳重,又要不断进取提升。孔子这种“山水比德比智”的“比德”,就是从伦理道德和人格心理结构的角度去观照自然景物,正因如此,人的道德情怀与大自然的水乳交融,使得儒家思想一定程度上看上去亲近自然。
为何说智者乐水呢?《韩诗外传》卷三有如下解释:“问者曰:夫智者何以乐于水也?曰:夫水者缘理而行,不遗小间,似有智者;动而下之,似有礼者;蹈深不疑,似有勇者;障防而清,似知命者;历险致远,卒成不毁,似有德者……此智者所以乐于水也。”这段话是说水具有缘理而行的特性,即使是很小的地方都不漏掉,这就像有智慧的人一样。向下方运动,这与有礼貌的人一样;到跳进深潭而不犹豫,与勇敢的人一样;在有阻碍的地方变得很清澈,与知道自己命运的人一样;一定要达到终点,不会后悔,与有德行的人一样。因此,智者乐于水也。水灵动的特性与人性情才情的发展有着至关重要的关系,故文人学者往往寄情于山水之间,在与大自然的心灵接触中,创作出一篇篇华丽的文章。
在《荀子·宥坐》篇中,也记载了孔子有关水的言论:孔子观于东流之水。子贡问于孔子曰:“君子之所以见大水必观焉者是何?”孔子曰:“夫水,大遍与诸生而无为也,似德。其流也埤下,裾拘必循其理,似义。其洸洸乎不淈尽,似道。若有决行之,其应佚若声响,其赴百仞之谷不惧,似勇。主量必平,似法。盈不求概,似正。淖约微达,似察。以出以入,以就鲜洁,似善化。其万折也必东,似志。是故君子见大水必观焉。”这里,孔子对水性的推崇可以归纳为“九德”:“仁爱”“高义”“智慧”“果决和勇毅”“明察秋毫”“包容”“立身正直”“有度”“信念和意志”。因水之特性可以启发君子比喻自己的道德修养,见大水必观之,无疑是在观照君子自身。从孔子的回答中我们可以看出,孔子主要关照的是水所象征、暗喻的人的各种品德,在他心目中,水是道德高尚之士的象征,要想成为仁义之士,就得具备守正不阿、不畏艰辛,勇往直前的精神品质。正如《论语·述而》记载到,子曰:“饭疏食,饮水,曲肱而枕之,乐亦在其中矣。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饮水在这里是指仁义之士安贫乐道的一种生活情怀和态度,以饮水比德,从水的哲学中暗喻君子品性,是孔子思想中水情结的具体表现。
二、仁义之水
与孔子所推崇的水之“九德”比附君子品性的道德体系不同,“仁义”在孟子的思想体系中占据了重要的地位。在孟子心中,水是仁人义士的化身,《孟子·尽心上》中有这样一段言论:“孔子登东山而小鲁,登泰山而小天下,故观于海者难为水,游于圣人之门者难为言。观水有术,必观其澜……流水之为物者,不盈科不行;君子之志于道也,不成章不达。”是说流水这种东西,不注满低洼处就不会继续向前流;君子立志于道,不到一定的程度就不可能通达。”孟子在这里以水“厚积渐进”的特征来象征君子要用超然物外的心境来看待世俗纷扰,思想境界要不断提高,方可似水一样不断前进。
另外,孟子在徐子引用孔子赞美水的话,但不知其意的问题中答道:“源泉混混,不舍昼夜,盈科而后进,放乎四海。有本者如是,是之取尔。苟为无本,七八月之间雨集,沟浍皆盈;其涸也,可立而待也。故声闻过情,君子耻之。”在这段话中,孟子以水喻人,认为水源源不断流淌的原因在于水之源头,而人应如此,不能忘其本,否则必将枯竭。在这里孟子提到的君子羞耻之心是其“义”思想的萌芽,是其仁义思想中的重要部分,他看重的是水的脚踏实地、不务空名的精神,暗喻君子应持身有道、淡泊名利、不为五斗米折腰。《荀子·君道》“原清則流清,原浊则流浊”更是对这一观点的印证。
与孔孟思想体系不同,荀子在水之德性的言论中更多观照的是水的政治功能。作为民本主义者,“民水君舟说”是对其民本思想的印证。《荀子·王制》记载到:“君者,舟也;庶人者,水也;水则载舟,水则覆舟。”把舟水关系比喻成君民关系,强调百姓的重要性,是荀子对水特性的最高评价。 在以上三位儒家大师的解读中,水灵动、柔弱、畅达的特性显示了人的智慧,象征着君子的各种精神品质。三者对水之德性的推崇,可以更好地教导我们如何看待这个世界,观水,读水,进而悟出人生哲理。
三、境界之水
在道家思想中,老子对水的推崇主要體现在水的“包容”“柔弱不争”。“道”是老子哲学思想的核心,老子崇尚取法自然,自然无为,将虚静看作悟道、至道的途径,在这里可以把心无杂念,涤除玄览的虚静看作是无为,柔弱不争。《道德经》中记载到:“天下之柔弱莫过于水,而攻坚,强莫之能先。其无以易之。故弱胜强,柔胜刚,天下莫能知,莫能行。”这段话以水为例,说明了弱可以胜强、柔可以胜刚的道理,老子认为水虽看似柔弱,却能够滴水穿石,淹田毁舍,圣人应当持身有道,就像水一样,甘愿处于卑下柔弱的位置,实行“无为而治”。《道德经》第八章记载到“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处众人之所恶,故几于道。”意思是说最善的人像水一样,善于滋润万物而不与万物相争,处在人们都不喜欢的地方,所以最接近于“道”。这里老子以水的形象来说明“圣人”是道的体现者,因圣人之言有类于水,而水德是近于道的。在老子这里,水不但是老子心目中“道”的具体外化,更是圣人理想人格的象征。老子的无为、柔弱不争的处世思想目的是适应世情,通过与外界的和谐以实现自身的目的。这一思想也影响了后来的韩非思想,“法、术、势”对道家的解释,使“无为”提升到了一种新的境界。
在道家另一位代表人物庄子看来,水是他心目中道的化身,如大海象征着“道”的博大境界。《庄子·德充符》“人莫鉴于流水而鉴于止水,唯止能止众止”庄子借用孔子言论是说只有心如止水,所鉴之物随之而止,这样才可以观物。《庄子·刻意》“水之性,不杂则清,莫动则平;郁闭而不流,亦不能清;天德之象也。”含义是水的本性,不混杂就会清澈,不搅动就会平静,封闭不流动也不会清澈,这是自然本质的现象。从这两段可以看出,庄子更强调个体的自由,通过一种忘却物我的状态去观照世间万物,摆脱外物的侵扰束缚,希企回复人的天真本性,以实现对有限现实的精神超越,达到一种逍遥的境界。
儒家眼里,智者乐水,以水喻德,方可成君子;道家眼里,心如止水,自然无为,方可悟道、至道。作为自然界最普遍不过的水在儒道两家的不同阐释恰好体现了儒道两家伟大的哲学思想。虽各有千秋,但对水之德性的阐释都给后人留下了宝贵的精神财富,为中华文化添加了一笔浓重的色彩。作为新时代青年的我们,若我们做人能如水一样,当智,谦卑,不争,处事如水,为人如水,那我们的人生将如溪水般奔流不息。
参考文献:
[1]李山译注.管子.中华书局,2016.
[2]王弼.老子道德经注.中华书局,2011.
[3]杨伯峻.论语译注.中华书局,2012.
[4]杨伯峻.孟子译注.中华书局,2010.
[5]于淑娟.韩诗外传研究.上海古籍出版社,2011.
[6]安继民,高秀昌注译.庄子.中州古籍出版社,2008.
[7]安继民注译.荀子.中州古籍出版社,2010.
作者简介:王海亮(1993—),男,汉族,山东潍坊人,硕士研究生,主要研究方向:文艺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