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职“劳动政策法规”项目化课程构建

来源 :教育与职业·理论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keithforever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项目课程的改革,符合高职教育的规律,能实现学生专业能力、方法能力与社会能力的综合培养。运用文献资料法,在项目化课程改革的研究基础上,针对以软性职业能力培养为主,且无产品形成的文科类课程“劳动政策法规”探讨项目化开发的路径,给课程实践者们提供具体的项目课程开发操作流程。
  [关键词]工作任务分析 职业能力 项目设计 课程改革
  [作者简介]童丽(1979- ),女,湖南益阳人,广州番禺职业技术学院,讲师,硕士,研究方向为人力资源管理。(广东 广州 511483)
  [中图分类号]G642.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3985(2014)24-0128-03
  一、课程项目化改革的现实背景
  职业教育领域课程改革备受关注。关于项目课程改革的研究关注项目课程体系的宏观设计,在具体课程的项目化设计方面,从2010年出版的《高等职业院校项目化课程设计选编》一书,我们可以看出,该书选择化工、材料、机械、电子技术、计算机技术等专业的部分典型课程进行了项目化教学设计,其中90%以上的项目化课程改革都选择在理工科类的课程中进行,对于无具体产品形成的文科类课程涉及得非常少。
  本文选择“劳动政策法规”这门文科类课程,它涉及大量的、枯燥乏味的法规条款,要求学生记忆、理解和运用,对此进行项目化课程开发确属首例;同时,“劳动政策法规”属人力资源管理专业的核心课程,有就业岗位——劳动(员工)关系岗与之对应,对“劳动政策法规”课程进行项目化开发,利于职业能力的提升。
  二、关于项目化课程的研究述评
  目前,与“项目化”相关的研究主要包括三方面:**专业的项目化课程体系研究、具体一门课程的项目化开发以及项目化教学方法的研究。
  (一)“项目”的内涵
  克伯屈于1918年在哥伦比亚大学《师范学院学报》发表《项目(设计)教学法:在教育过程中有目的活动的应用》一文,首次提出了教学中的项目指:个体自己计划,运用已有的知识、经验,通过自己的操作,在具体的情景中解决实际问题。伯曼将课程中的“项目”分为:有结构的项目、与主题有关的项目、与体裁有关的项目、模板项目和开放性项目。徐国庆在《职业教育项目课程开发指南》一书中指出,职教课程中的“项目”可以理解为一件产品的设计与制作,或是一项服务的提供。赵志群指出,职业教育中“项目”是指完成一件工作或学习任务,这项工作或学习任务必须以生产出具体的、且具实际应用价值的产品为目的。郝超认为:实现理论知识与实践知识结合,职业技能与职业态度、情感综合的,其载体就是工作项目。
  (二)对项目课程的界定
  蒋庆斌认为,项目课程在组织课程内容时以岗位工作任务为中心来进行选择。项目课程的目的在于如何形成知识的有机组织,如何将职业能力具体化,如何让学生真正地做起来。
  徐国庆在2008年发表的《学科课程、任务本位课程与项目课程》一文中提到:项目课程以任务为课程设置与内容选择的参照点,以项目为单位组织内容,并以项目活动为主要学习方式。
  马成荣认为,项目课程中的项目是活动载体,项目可以围绕产品、设备的设计,问题的解决或服务的提供来展开,通过项目的开展,让学生完成项目中所包含的各项工作任务,并促进能力内化。
  雷正光认为,项目课程关键在于具体项目的设计以及课程实施过程中的“教学做”一体化。
  马军认为,项目课程的课程内容组织依照岗位工作任务要求,以学生自主完成工作任务为主要学习方式,以产品为目标,将学生的任务完成过程设计为教学过程的课程形式。
  总的来讲:项目课程以岗位工作任务为参照,选择、组织课程内容;项目课程通过设计整体性工作任务,让学生尝试自己解决问题,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培养学生所需的职业能力。
  三、“劳动政策法规”项目课程的开发路径
  (一)定位项目课程的培养目标
  在企业用工法制化日趋完善的今天,“劳动政策法规”已成为人力资源管理专业的核心技能课程。开设这门课程,我们培养的初衷是希望通过课程的学习,学生能充分掌握国家与地方的劳动政策、法规,以及能够运用劳动政策法规解决用工过程中出现的实际问题,并且能掌握正确处理劳资关系的方法和技巧等。
  高职教育课程培养的目标应为专业人才培养目标服务,而高职教育人才培养目标的重点放在对学生职业能力的开发上。针对“劳动政策法规”这门课程,若沿用传统的学科课程模式,我们老师关键是做好劳动政策法规知识的传授;学生学习的关键是感知、注意、记忆以及理解。显然这种教学模式不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也不能培养学生的职业能力。因此为实现高职人才培养的基本目标,需要打破以劳动政策法规知识传授为主要特征的传统学科课程模式,转变为根据企业日常劳动关系管理工作流程来组织课程内容,通过岗位工作任务的完成达到学生职业能力的培养目标。
  (二)分析岗位工作任务
  在开发项目课程的过程中,如何准确地把握工作岗位的能力、素质要求是项目课程开发成功的首要条件,完成这项工作需要进行工作任务分析,工作任务分析若不到位,那么课程内容的选择也就缺乏依据。
  工作任务分析是指针对某一具体工作岗位需要完成的各项工作任务进行梳理,目的是掌握该岗位完整的工作流程及具体的工作内容。
  1.选定与“劳动政策法规”课程培养目标接近的工作岗位。结合人力资源管理专业定位的就业岗位:行政人事文员、人力资源助理、招聘专员、培训专员、绩效专员、薪酬专员、劳动(员工)关系专员,我们了解到:劳动(员工)关系专员的岗位工作任务与“劳动政策法规”课程培养目标高度一致。因此,针对劳动(员工)关系专员岗,进行工作任务分析,可以有效地梳理岗位典型工作任务,并依此编排课程内容。
  2.有针对性地选择调研对象。要分析企业具体工作岗位的具体任务及对任职者的素质能力要求,首先要确定培养的学生一般在为哪类型企业服务,因此关键是根据毕业生的就业去向来确定我们进行工作任务分析的调研对象。   3.选择合适的调研方法。我们在进行工作任务分析时,主要采用会议研讨式任务分析法。会议研讨式任务分析法是指在任务分析专家的主持下,组织企业专家对特定岗位中的工作任务进行会议形式的研讨,并且制定出工作任务分析表。
  会议研讨式任务分析法的质量取决于五大关键要素:第一,任务分析专家(即主持人)的选择;第二,企业专家的选择;第三,组织好专业教师;第四,选择好记录员;第五,物质环境(如研讨室、纸笔、电子设备等)及资料(工作任务分析表)的准备。
  4.整理调研结果。通过会议研讨式任务分析法,整理与会企业专家的观点,通过分析专家的判断与整合,最终经过企业专家的修改和最终确认后,可以得出劳动关系专员岗(注:不同企业岗位名称可能存在不一致,可以整合类似或相近岗位)的工作任务。
  (三)确定职业能力
  高职教育在培养人才的过程中,关注学生的技能培养,容易忽视职业发展素质的培养,单纯地认为职业能力等同于专业技能。国外高职教育职业能力培养的主要模式CBE(competence based education)模式提出,职业能力主要包括态度、知识、经验和反馈。国内职业教育研究专家认为高等职业教育要重点开发学生的职业能力,包括专业能力(即基本的生存能力)、方法能力(即学会学习、学会工作的能力,属于基本发展能力范畴)和社会能力(即学会共处、学会做人的能力,属于基本发展能力范畴)。
  经过岗位工作任务分析,我们将“劳动政策法规”课程按照劳动(员工)关系岗的典型工作任务将课程内容编排成新员工入职、劳动合同管理、社会保险工作、离职员工管理、劳动争议处理等五大项目,并依此确定课程培养所能开发学生的关键职业能力。
  专业能力培养:(1)运用《劳动合同法》,进行新员工入职手续办理及试用期考核转正工作;(2)运用《劳动合同法》,进行劳动合同管理(包括合同订立、变更、解除、终止及续订);(3)运用《社会保险法》,进行社会保险工作的处理;(4)运用《劳动合同法》,进行员工离职手续的办理及离职沟通处理;(5)运用《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进行劳动争议处理。
  方法能力培养:(1)团队开展项目计划、组织及协调的能力;(2)信息搜集及处理能力;(3)独立学习新技术的能力。
  社会能力培养:(1)团队学习中的合作能力;(2)项目成果展示过程中的自信心及主动性;(3)语言及文字表达能力。
  (四)进行项目设计
  项目设计是指在工作任务分析和职业能力定位的基础上,围绕着工作任务学习的需要,进一步进行活动载体的设计。
  1.确定项目设计模式。按照项目与任务的关系来分,项目设计常见的模式有三种:循环式、分段式和对应式。
  循环式项目设计是指按产品生产或服务提供的难度从简单到复杂,将课程内容设计成若干项目,每个项目都包括该门课程所对应岗位工作的典型任务,所有项目中所体现的工作过程基本一致。这样学生就能反复重演完整的工作过程,职业能力能得到不断提升。
  分段式项目设计是指一门课程只选择一个大型的、完整的综合项目,这个综合项目包含整门课程所对应岗位工作的所有典型任务,按照工作流程,划分任务界限,每一项任务对应一个小项目,通过逐步完成所有小项目,最终完成这个综合项目。
  对应式项目设计是指岗位工作任务之间相互并行,并不存在明显的相互依赖或明显的流程关系,并且其工作成果相对独立,针对每个任务进行独立的项目设计。
  进行项目设计,首要是确定项目与工作任务之间的匹配模式,一般会根据具体岗位工作的性质,在上述三种项目设计模式中进行选择,也可以综合运用各类项目设计模式。
  2.组织各项目的具体内容。首先需要从与培养目标接近的工作岗位出发,抓住实际工作任务和职责需求,把典型的岗位工作职责作为课程的主体内容;然后分析专业课程体系设置,将项目化课程的前置专业性基础课程,同步的专业课程的开设情况进行梳理;最后在课程教学内容编排与设计时,综合考虑与这些课程在知识、技能、现实工作流程上的配合问题,剔除课程交叉重叠的部分。
  3.编制项目教学方案。项目教学方案的编制应着手解决两大工作:整门课程的项目设计以及具体每个项目的教学方案。
  整门课程的项目设计应包括课程项目、各项目任务安排以及学时分配等。
  具体每个项目的教学方案应包括项目目标、具体工作任务(包括任务分解、材料与工具准备、注意事项等)、相关实践知识、相关理论知识、项目考核评价、拓展提高、思考练习及实践运用等栏目。为项目化教学的实施提供背景资料、操作规范说明和进程指导方案。
  (五)实施保障
  项目课程改革的实践过程中,有效实施的保障可能会面临困境。保障项目课程付诸实践,需要从项目课程开展所需教学资源的配套、校企合作开发机制以及学校政策支持等方面做足功夫。
  1.教学资源方面的保障。教学资源是一个非常宽泛的概念,包括教学材料、教学设备、教学环境、教学手段等各方面。项目课程是着重解决学生实际操作能力、培养职业能力的课程模式,所以用于学生操作的教学资源尤为重要,如来自企业的真实项目(包括生产项目、服务项目等)。但是在高职教育实践中,我们在课堂时间内不太可能根据教学内容及进度的需要及时从企业获得足够的、合适的项目,因此为了达到提高教学质量的目的,往往考虑设计模拟项目,但模拟项目的开展,需要专门建设等同于具体职业工作各种客观条件的教学环境,而这种仿真教学环境的设计,也需要多方力量的支持。
  2.校企合作开发项目课程时的角色定位。校企合作开发项目课程,在这种合作机制中,我们应该明确企业专家和课程教师团队各自的角色。企业专家熟悉工作过程本身,但对于教育理念、对教学对象的认识都比较陌生,因此企业专家主要在岗位工作任务调研、岗位能力分析工作中发挥作用。
  项目课程开发最终是由课程教师团队来完成,他们熟悉自己领域的专业知识,掌握职业教育规律,了解学生的学习状态,无疑教师必须是项目课程开发的主体。
  3.政策支持。学校应该从政策层面鼓励教师进行教学改革。目前学校层面的政策支持大致从课程建设专项经费、成立专业建设指导委员会、校企合作管理办法出台等方面展开。学校还应进一步探索支持方式和支持力度,比如优先资助项目化教材建设,对教学改革项目加大支持力度,对教师进企业深化职业技能给予制度支持等。
  四、结语
  课程实践者们请注意:我们能否将一门课程成功搭建成项目化课程,前提条件是一定要明确课程的培养目标,确定与课程培养目标高度相关的工作岗位。项目课程开发的核心环节是工作任务分析与项目设计,工作任务分析若不到位,那么课程内容的选择也就缺乏依据,没有项目设计,这种课程顶多只能算作任务课程;要使项目课程有效实施,必须要从教学资源、校企合作、政策支持等多方面予以配套。
  [参考文献]
  [1]戴士弘,毕蓉.高职教改课程教学设计案例集[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7.
  [2]郝超,蒋庆斌.试论高职教育项目课程的基本内涵[J].中国高等教育研究,2007(7).
  [3]姜大源,吴全全.当代德国职业教育主流教学思想研究[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7.
  [4]童丽.高职人力资源管理专业课程教学情境的创设——以《劳动政策法规》课程为例[J].广州番禺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1(6).
  [5]徐国庆.学科课程、任务本位课程与项目课程[J].职教论坛,2008(20).
  [6]徐国庆.职业教育项目课程开发指南[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9.
  [7]徐国庆.职业教育项目课程的内涵、原理与开发[J].职业技术教育,2008(19).
  [8]杨文明.高职项目教学理论与行动研究[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8.
其他文献
文章利用调查问卷和数据统计方法,分别从教师和学生两个角度对民办高校体育兼职教师职业道德行为现状进行评价,并提出了促进其职业道德建设的对策和建议。
目的探讨下调长链非编码RNA核仁小分子RNA宿主基因3(lncRNA SNHG3)的表达对人胃癌细胞增殖、侵袭和凋亡的影响及可能的机制。方法采用qRT-PCR法检测不同胃癌细胞株(BGC-823、
[摘要]大学生在开展志愿服务活动时,很少把志愿服务与专业知识结合起来。文章以体育专业学生为例,分析大学生志愿服务现状,提出以专业设置为基础成立相应的志愿服务队伍,以服务活动为导向建立相应的志愿服务章程,加强志愿服务活动的制度建设等策略。  [关键词]体育专业 大学生志愿服务 专业设置 结合 策略  [作者简介]李霞(1979- ),女,四川达州人,四川文理学院体育系,讲师,硕士,研究方向为思想政治
期刊
肺泡破裂挺过高考,“坚强哥”拿604分。今年,惠州有一位“很励志”的考生。6月8日,他忍了16个小时的剧痛参加完理综和英语两科考试,考完后因为疼痛難耐,当晚送医院急诊。(据7月2日《南方都市报》)  “坚强哥”确实够坚强,在肺泡破裂的情况下坚持十几个小时完成了高考,也难怪就连医生也感叹“这种剧痛,孩子是怎么忍过来的”。可是,笔者认为这种坚强并不值得提倡,万一出点事怎么办?同时,这种故事也并不励志,
通过构建亚硫酸盐转运蛋白(SSU1)基因重组表达载体,获取能够高效表达SSU1基因的酵母工程菌株。根据酿酒酵母SSU1基因序列设计引物,以提取的酿酒酵母AH109基因组DNA为模板,PCR扩
1例67岁女性患者,因颜面部、眼睑浮肿半年余入院。患者10年前因反复皮疹,未间断使用曲安奈德外用制剂至今,半年前发现血压升高,最高180/90 mm Hg(1 mm Hg=0.133 k Pa),本次入
针对FSAE比赛,提出了一种赛车的仿真优化方法以缩短赛车设计周期,并得到赛车最佳传动速比。利用ADVISOR代码的开放性,针对FSAE赛事的比赛项目对ADVISOR自带的整车模型进行了
[摘要]在大学生中开展“中国梦”宣传教育,要厘清中国梦的内涵和意义,要解决“一阵风”的问题,要将其有机融入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要解决宣传教育“两张皮”的问题,要将其与解决大学生实际问题相结合,增强宣传教育实效性。  [关键词]中国梦 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  [作者简介]赵曙光(1967- ),男,江苏沭阳人,淮阴工学院人文学院,副教授,硕士,研究方向为中国传统文化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江苏 淮安
[摘要]现代社会,大众传媒对大学生的影响越来越大,对大学生的素质养成有正面和负面的影响。教育的本质是信息传播,高校要充分运用传播的规律,以达到最佳的传播效果,当前应当主要从提高教师传播能力,当好信息传播的“把关人”,增强与学生信息传播中的互动,掌握应有的传播技巧以及使用恰当的教育媒体等方面,促进大学生人文素养的发展。  [关键词]传播学视域 大学生 人文素质 培养  [作者简介]贺秋炎(197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