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即选择

来源 :外国语文研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flyinghdl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内容摘要:诗歌是语言的艺术。诗歌的解析不仅可以从思想意义入手,更可以从语言学层面进行剖析。这样才能做到对诗歌之美的深度把握。本文拟采用认知语言学的核心理论,包括G. Faconnier的心理空间理论,G. Lakoff的理想认知模型(ICM)理论和Johnson及Talmy的意象图式理论,也就是从人类认知图式和心理表征的普遍规律出发,以物理(存在)空间、认知(心理)空间和语言(概念)空间为线索,分析罗伯特·弗罗斯特的哲理抒情诗《未选择的路》(“The Road Not Taken”)的空间意象图式及其构筑艺术,使读者能够更好地理解这首诗所蕴含的深刻的人生哲理,勇敢而理智地面对纷繁的人生,为自己的人生之路做出更好的规划与选择。
  关键词:《未选择的路》;诗歌意象;认知分析
  基金项目:本文研究得到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青年项目“基于语料库的英汉情感构式研究”(17JYC740061)和华中师范大学丹桂计划项目“英汉情感隐喻词汇的认知模式研究”(CCNU14A03036)的资助。
  作者简介:刘源佳,华中师范大学外国语学院讲师,华中师范大学语言与语言教育研究中心博士,主要从事认知语言学研究。
  Title: Life is Choice: the Spatial Image Schema Analysis of Robert Frost’s Famous Poem “The Road Not Taken”
  Abstract: Poetry is the art of language. The analysis of poetry can start with the meaning of thought and can also be analyzed from linguistic perspective. In this way, we can achieve a deeper grasp of the beauty of poetry. This paper intends to adopt the core theories of cognitive linguistics, including G. Faconnier’s psychological space theory, G. Lakoff’s Ideal Cognitive Model (ICM) theory, and Johnson and Talmy’s image schema theory, that is, from human cognitive patterns. Starting from the universal law of psychological representation, we use the physical (existence) space, cognitive (psychological) space and language (concept) space as clues, analyzing Robert Frost’s philosophical lyrics “The Road Not Taken”. The space image schema and its construction enable readers to better understand the profound life philosophy contained in this poem, bravely and rationally face the complicated life and make better way for their own life.
  Key words: “The Road Not Taken”; poetic imagery; cognitive analysis
  Author: Liu Yuanjia, Ph. D. in Linguistics, is lecturer at the School of Foreign Language and Literature, Central China Normal University (Wuhan 430079, China), specializing in cognitive linguistics. E-mail: [email protected]
  一、人生即選择
  “路”,尤其是岔路口,在人生紧要处,始终是对选择人的思想境界和理想高度的考验,也决定着他的生活态度和人生成败,使人充满了对选择的恐惧和选择后的惋惜,甚至庆幸或懊悔,因为人生就是选择,而任何选择都有丧失,都是一次非此即彼的较量。是选择平坦而舒服的坦途,随波逐浪,还是选择更加艰辛的、需要开拓的、充满挑战的荆路棘途,去开辟新的天地。这是随时都会摆在每个人人生关口的紧要问题。
  《未选择之路》(“The Road Not Taken”)是美国著名诗人罗伯特·弗罗斯特(Robert Frost,1874-1963)创作于1915年的一首脍炙人口的哲理性抒情诗。它最初收录于他的第三本诗集《山间》(Mountain Interval)(1916)中,近年来,又被收入我国中学语文教材,足见其深远的影响力和广泛的普适性。
  本文试用认知语言学的空间意象图式理论,以物理(存在)空间、认知(心理)空间和语言(概念)空间为线索,通过分析《未选择之路》语言象征内涵及其构成艺术,简要分析它所构筑的空间意象图式,使读者能够更好地理解这首诗以及同类诗歌所蕴含的深刻的哲学情思和心理图式,欣赏它通俗浅雅的语言艺术和深邃隽永的意象之美。
  二、物理(存在)空间图式
  所谓图式(schema),原为德国哲学家康德所提出的“先验图式”,20世纪70年代,认知语言学把它发展成为“图式理论”(Schema Theory),成为一个重要的认知模式,包括G. Faconnier的心理空间理论,G. Lakoff的理想认知模型(ICM)理论等。而Johnson和Talmy的意象图式(Image Schema)理论,最初从概念隐喻理论中提炼出来,它是“为了把空间结构映射到概念结构而对感性经验进行的压缩性的再描写”(转引自李福印189),是人类认知规律的语言概念体现。诗歌意象图式的构筑流程是诗人把心理空间结构映射到概念结构,再感性地描写客观世界的过程,或者说,客观世界的感性形象激活了诗人心中的空间图式,诗人以此提炼成为概念结构,谱写成诗,以言志抒情。诗歌《未选择的路》中对“路”的选择过程的思考就是空间意象图式的艺术再现,是诗人对生活空间作出理性提炼后的感性显现,是诗人思考和总结人生之“路”及其选择的意象图式的结构性映射和概念性表征。   在《未选择之路》中,诗人把对选择的深刻的哲学情思融入进富有象征蕴涵的“路”的空间意象里,揭示出他对人生道路选择过程和结果的深刻思考和对主动又无奈放弃另一种选择的无限感叹,形象地展示出他在面对充满变数的人生、社会和宇宙时的积极的人生观和价值观,构筑出一种两难选择的认知图式。他通过对两条路的选择及其结果的诗歌意象的陈列与思考,揭示出一条重要的人生之路的选择规律:人生之路的选择,没有对错之分,高下之别,但每一次重大的选择都会决定一生的道路,一辈子的成败与苦乐。
  根据认知规律,人类的空间意象图式可以归纳为三个互相连通的空间关系:
  物理(存在)空间→认知(心理)空间→语言(概念)空间
  它表明,在语言与客观世界之间存在着“认知”层次(文旭、匡芳涛81),即黑格尔在《逻辑学》中建立的逻辑认知空间体系:“存在论→本质论→概念论”。诗歌《未选择之路》的空间意象图式是人类这三个认知的层次的形象凝结,是物理(存在)空间、认知(心理)空间、语言(概念)空间的完美结合和艺术呈现(Lakoff 68-77)。
  全诗共四节,可分为三层。第一层(第1-2节)为物理(存在)空间,第二层(第3-4节)为认知(心理)空间,第一层和第二层结合为语言(概念)空间。所谓物理空间,是指客观世界中万事万物的空间存在形式和呈现方式,是事物存在、运动和变化的场域,是人类认识世界的起点和范式,也是语言所指的内涵和依据,更是诗歌取象的源泉和承载哲理的“容器”,即物象。其中,人类的活动,不论是动态的运动,或是静态的思考,无论简单还是复杂,都有其方向性,都遵循着一个共同之点,即“始源→路径→终点”的空间认知模式,即路径图式(Path Schema)。如图:
  A→B(C)
  这里,“A”为起点(source, starting point),“B(C)”为终点(destination, goal, end point),“→”表示路径(path)。路径图式常常被隐喻地延伸至 “现实目标”的活动,成为人类认知的基本图式。但这个静态的图式,一旦被选择,被运用,就成为一种动态的活动指南,指导人们的行动,让人们领略对人生即选择的经验感悟和哲学思考,才能成为一个有效的认知空间。诗歌《未选择的路》利用“路”的岔口的客观性与诗人选择的主观性的矛盾构成的物理空间成功地折射出人的心理空间图式,隐喻地给读者提供了一幅完整的人生抉择的路径图画。
  “黄色的树林里分出两条路,/可惜我不能同时去涉足,/我在那路口久久伫立,/我向着一条路極目望去,/直到它消失在丛林深处”(蒲度戎154)。第1节交代了诗歌的物理空间:树林里有两条道路,各有特色,其中一条荒芜、艰难,深浅难测,另一条平坦、宽敞,绿树掩映。诗人站在岔路口,面临着抉择。本诗的物理空间,表面看来是一个简单的路径图式,并在物理空间展开,也就是,在金黄的树林中有一个分岔路口,有两条通往不同方向的道路,方向不明,祸福不清,相当于从始源点A地出发有两个终点B或C,构成两条无法相交的路线。路上的风景不同,抵达的目的地也不同。这看似只是一个单纯的平面图式,然而其中也包含着多维度的立体图景。创作这首诗歌的时候,人生的路径和方向的差异引发了诗人的哲学思考。诗人当时身处伦敦,喧嚣而匆忙,而其挚友托马斯正在一战的战场上,浴血奋战,生死未卜。由此,诗人想到道路的选择对人生的影响,对祸福的攸关。于是,他以自己在美国新罕布什尔州(New Hampshire)曾遭遇的一次择路经历为背景,创作的这首著名的哲理小诗,抒发自己对人生道路选择的困惑、无奈和警示,并用直白通俗的诗语把“岔路”和对“路”的选择上升为认知的意象图式和哲学范式(Levinson 115),即(1)人不可能同时行走两条路,正如人不能两次踏进同一条河流一样;(2)人也无法预知未来之路的祸福;(3)任何选择既有两难与痛苦,也充满选择的魅力与苦乐;(4)一条路一番景象,一个选择就是一段人生,一旦选定就无法回头,但是勇敢者自有勇敢者的选择,或者说,任何勇敢的选择总有所得,于是,“I took the one less traveled by”。由此,诗人在一幅现实的空间画面里隐蕴了无限的人生感悟和思考,象征地构筑出一个由两条静态的岔路和行动者动态的选择的独特空间意象图式,充满诗情画意和人生哲理。
  “但我却选了另外一条路,/它荒草萋萋,十分幽寂,/显得更诱人,更美丽;/虽然在这条小路上,/很少留下旅人的足迹”(蒲度戎154)。在诗中,诗人作为存在于容器图式中的主体,仿佛置身在一个抽象的“容器”结构(树林,灌木丛,岔路口,小路)之中。在这个物理空间里,诗人体验着一种前所未有的选择的困惑,经受着两难抉择的精神的彷徨和折磨,以及外部空间世界对人的活动的局限和自由造成的矛盾和痛苦。由树林、道路所构成的物理空间成为人类活动的“骨架”,既提供了选择的空间,也制造了选择的限制,是对人类理性选择的经验组织和形象映射。在这里,诗人叙写了自己对另一条路的选择心态和选择图式,即(1)不随俗,(2)有挑战性,(3)充满奋斗的艰辛与欢乐,(4)成就自己,实现梦想,也暗含着对这次选择的评价图式:稳妥的选择自有庸长(平长)的享受,但艰难的选择却充满奋斗后的欢畅。因为,当时,这条路虽然“荒草萎萎,十分幽寂”,但在诗人眼中,它却“显得更诱人,更美丽”。因为,“其实地上本没有路,走的人多了,也便成了路”(鲁迅)。事实上,当时从军的路可能前途无量,而诗人之路,舞文弄墨,常常动荡不安,祸福难料,而且是在乱世做诗人,自然寂寞、穷困,甚至落寞之路,然而现在却也抒写人生,硕果累累,成为著名诗人。可见,任何选择无所谓好坏,只取决于境界的高下,取决于是否符合自己的理想。这就是道路选择的上下图式(up-down):不同的道路,不同的选择,唯有理想能够判定其高低。
  三、认知(心理)空间图式
  认知空间,又称心理空间,是人类对于物理空间感知和体验的结果。心理空间可以被认为是储存某特定域信息的临时性容所,是人们在进行思考、交谈时为了达到局部理解与行动之目的而构建的独特的概念域(李福印169)。《未选择之路》是其物理空间(“路”)的图式映射和心理再现,是人生选择在诗人心里刻印的表象和引发的映射,由此形成独特的人生选择心理图式。   选择的断然、舍弃的惋惜和回忆时的无奈,构成了《未选择之路》的认知(心理)空间。诗人对两条路的两种不同描写,其实抒发的是诗人当时心理上对未来人生方向的两种思考和困惑,对选择即舍弃的警示。诗中的主体“我”,站在黄叶下,面对着双重的矛盾和两难的苦恼,第一重矛盾和苦恼是面对选择,不能同时涉足两条路。在这一重矛盾中,诗人描述了“我”站在岔路口,为不能同时涉足两条路而感到的徘徊与遗憾:一条路平坦、通畅、舒适,极目可望见它的尽头,是一条康庄大道,波澜不惊,这应该是人生的首选;而另一条路幽寂荒凉,却与众不同,隐藏着不定的险恶与机遇,难以回头,充满着引人探索的诱惑和的前途难卜的恐惧。第二重矛盾是诗人在经受不能同时涉足两条路又不得不选择的彷徨与遗憾之后,做出选择的忐忑、惶恐和苦恼,“恐怕我难以再回返”、“ 我将轻声叹息将往事回顾”(蒲度戎154)。在经历了复杂的心理矛盾过程之后,“我”终于选择了那条人迹更少的路,想让另一条路留待后日去走,可这显然是作者做出抉择后的一种心理上的自我安慰,因为用有限的生命去做无限的选择,显然是不可能的,而且,“Yet knowing how way leads on to way, /I doubted if I should ever come back(我知道路径延绵无尽头,恐怕我难以再回返)”。但诗人对人迹罕至的路的选择并不是草率决定的,而是通过对诸多空间因素进行取舍之后做出的郑重选择,虽然他知道另一条路可能平坦通畅,但是人生就是一种挑战,一种探索,因循只是弱者的选择,挑战才能活出精彩!他毅然选择了那条幽寂荒凉的路,去开辟,去创造,因为那里有胜利的欢乐,有战斗在召唤!
  “那天清晨落叶满地,/两条路都未经脚印污染。/啊,留下一条路等改日再见!/但我知道路径延绵无尽头,/恐怕我难以再回返”(蒲度戎154)。诗中的“我”即是全诗的焦点。在这里,诗人交代,尽管“我”对另一条路也心存留恋,但却宁愿走一条人迹罕至的路。这表明了“我”不愿随俗的心迹和志向,愿意去“上下求索”和走自己的路的决心,虽然言辞平淡,但充满豪迈。从诗中我们也可以看到诗人流露出的踌躇和矛盾:选择使自己失去了另外的可能性和机会,而那边的风景或许更加迷人,充满另外的不为人知的乐趣和光明。这是诗人对只能选择一条路而感到的遗憾,也是一个正常人的正常情志。
  “我”遥想到未来在回首往事时,或许会叹息地回想起这个决定了一生命运的选择。但是,条条大路通罗马,处处人生出精彩。谨慎的选择,埋头的奋斗,就不会有后悔,虽然“也许多少年后在某个地方,/我将轻声叹息将往事回顾:/一片树林里分出两条路—— /而我选择了人迹更少的一条,/从此决定了我一生的道路”(蒲度戎154),但“我”会庆幸当时的选择。每个人的人生道路各不相同,冷暖自知,亦无怨无悔,因为“That has made all the difference”。诗人将“我”的心理活动和日后的回头,描写得细致入微,生动的筆墨也把“我”充满理性分析和情感困惑的心理空间清晰地展现在了读者面前,充满亲切,更充满了启示。
  黄色的树林(yellow wood)作为诗歌的背景,也许象征着一种成熟,也许是一种人生暮年的象征,也许是对人们选择人生道路的一种警醒,更可能是为人生道路的选择营造一种悲戚的场景:“both lay in leaves no step had trodden black”(蒲度戎154)。诗人巧妙地把生活中的感性经验组构成了《未选择的路》的概念结构,使物理空间上升为心理空间。诗人通过语言映现世界,利用象征构造他心中的概念结构,即对“路”的审视、选择和升华。这里,诗人将全诗的思绪推到了最高潮,他将“黄色树林”里的两条路与可能不同的人生道路、与人生的无奈和前途未卜与成败结合了起来,让我们意识到这偶然的选择或许会影响到一个人的命运,影响他无法挽回的一生。诗歌在这里戛然而止,为读者营造了一个无限的想像与思索的空间。
  四、语言(概念)空间图式
  语言(概念)空间是人类利用特殊的语言结构所表征的认知空间,也是黑格尔逻辑体系里的最高阶段,在认知语言学中,概念化是人类最基本的认知能力。对空间的语言描写总是以认知心理和规律为基础的,是对物理空间的解释和升华,及其概念式提炼,由此形成基本的认知图式“景物→表象→概念”。人类的体验、思考和探索依赖并丰富人类的心理空间,但目前,人类还不能直接剖开心扉去直观地探索这认知(心理)空间,“言为心声”,只能借助语言空间的研究成果,比如隐喻、象似性、意象图式等,来揭示或解释人类空间认知的方式、结果及特征(李福印219)。因为,在精神界,语言是人与世界的中介、中项,是一种“传达的原素”(黑格尔416)。而语言是隐喻的。隐喻通过语言对生活现象观察和人生探索的概念化表达。由此形成认知图式中的第三阶段:语言(概念)空间。诗歌《未选择之路》通过概念驱动-句法制导接口,以隐喻意象Life is a journey构成新颖的语言概念空间,物化认知图式Journey is a choice。它将现实生活中的道路比喻成人生之路,将岔路口比喻成人生面临的抉择,人生走向上的十字路口,而语言空间却是“two roads diverged in a wood”,“with a sigh”,“took the one less traveled by”,它们构成一个完整的路径-力图式。
  语言(概念)空间是一个路径-力图式。力图式的基本要素是:施力者、方向、路径、强度和因果顺序,推动事物沿着路径朝一个方向移动(孙亚 51),它的实现方式与路径图式一样:A→B(C)。从力的原理看,也许付出的代价越大,所得的收获也相应地越大。在生活中,人们必须克服路途中的重重阻碍,才能更好地品味人生。诗歌《未选择之路》中构筑的语言图式是:(树林→路→)岔路口 = 选择之路+未选择之路。它走过了物理空间和认知空间,使语言空间“路”立体而多维,多角度地折射诗歌的心绪。虽然诗人选择了一条“人迹更少的”,更艰难的路,它决定了他一生的道路,成就了诗人,但是,从力的障碍清除图式(Removal of restrain)看,诗歌突出了诗人在选择时的矛盾:对克服现实选择的重重障碍和心理压力的自豪和对放弃一条未曾选择的路的留恋和惆怅。“And sorry I could not travel both”中的“couldn’t ”就带有明显的障碍特点,说明所要克服的对两条路的贪欲,所要克服的心理压力,所要克服的物理空间因素,产生障碍的根源,等等,“could”表示“能力”时,表明力在运动时没有障碍,但“could”意义的重点是“实施某种行为的潜在能力”,即施力者有足够的能力完成某个行为,所以本句中的couldn’t又与Johnson在力图式中所提到的潜在性图式(Enablement)吻合(孙亚 52-53)。但是,诗人没有过多去描写他所选择的道路,而是去突出那条他舍弃了又恋恋不舍的路,并把诗歌标题为“The road not taken”。因为,他正行进在他所选择的道路上,一切还没有定论,而另外一条路,在惋惜中显得更加迷人,因为逝去的东西,得不到的东西,总是最好的,总是最让人留恋的。   在《未选择之路》这首诗的语言空间里,始源域(Journey)和目标域(Life)形成鲜明的路径图式,表明,生活中每个人都是一个旅行者(traveler);生活的目标就是目的地;实现目标的途径就是道路;每一条道路都有其岔口,正如生活中的十字路口,都导致不同的人生,而人生苦短,不允许有太多的回头路;谨慎而勇敢的的选择才是人生的紧要,也是人的境界、眼光和品格的检验。因此,人们常常用始源域Journey来理解目标域Life(李福印189),构成人类认知的语言(概念)空间。诗中表示Life is a journey的标志性词语wood,roads,ways,travel,traveler和diverge为始源域Journey向目标域Life的映射起到了重要作用。诗歌《未选择之路》通过始源域Journey向目标域Life的映射所构成的语言概念空间向人们传达了两个深刻的人生哲理:(1)人生处处面临选择,做出一个选择,就接受了一种生活,当然,也放弃了另一种人生,错过了另一段精彩;(2)面对选择,不要过于衡量得失,评判成败,而是在成功时,不用趾高气扬,一时处于低谷,也不必去追悔,懊恼,事后诸葛亮是最无益的,因为选择本身比结果更重要,而且,人生的成败不仅仅在于选择,更在于选择后的努力和实现这选择的过程。
  五、结语
  道路决定人生,图式制约选择。诗歌《未选择之路》这首淡雅优美的哲理小诗通过其精巧的构造艺术,向我们呈现了一幅完整的认知空间意象图式。在物理(存在)空间里,诗人描写的是在一个现实的树林中,人对不同实际道路的选择,在心理(认知)空间里,诗歌刻画的是人面对岔路的徘徊和惆怅,而语言(概念)空间构筑的是对人生岔路选择的象征。在诗中,诗人不仅描写了他在不同道路间的选择,尤为重要的是,当他选择了一条路的时候,他又对另一条路充满了遐想与留恋。人生即选择。在这里,诗人强调了人生的偶然性与神秘性,提醒读者人生本来就有无限丰富的可能性,但是有选择就有机会,有选择也注定有遗憾,“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当决定在一条道路上行走时,完全可以欣赏其他路上的景色,但伫立岔路口时,却需谨慎和胆识,因为不同的命运取决于我们不同的选择。这或许是不经意的选择,但“ages and ages hence”,当蓦然回首时,方能知道它多么深远地影响了我们的生活。
  引用文献【Works Cited】
  黑格尔:《逻辑学》。杨一之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01。
  [Hegel. Logic. Trans. Yang Yizhi. Beijing: Commercial Press, 2001.]
  Lakoff, G. “Categories and Cognitive Models”. Cognitive Science Technical Report. Institute of Cognitive Studies. Berkeley: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19 (1982): 68-77.
  李福印:《认知语言学概论》。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8。
  [Li, Fuyin. Introduction to Cognitive Linguistics. Beijing: Peking UP, 2008.]
  蒲度戎:《英语诗歌欣赏》。重庆:重庆大学出版社,2008。
  [Pu, Durong. Appreciation of English Poetry. Chongqing: Chongqing UP, 2008.]
  Stephen C. Levinson. The Space of Language and Cognition—Exploration of Cognitive Diversity. London: Cambridge UP. 2008.
  孫亚:《语用和认知概论》。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8。
  [Sun, Ya. Introduction to Pragmatics and Cognition. Beijing: Peking UP, 2008.]
  文旭、匡芳涛:语言空间系统的认知阐释。《四川外语学院学报》3(2004):81-86。
  [Wen, Xu and Kuang Fangtao. “Cognitive Interpretation of Linguistic Space Systems.” Journal of Sichuan International Studies University 3 (2004): 81-86.]
  责任编辑:张甜
其他文献
[收稿日期] 2015-11-01  [作者简介] 张磊(1985-),男,黑龙江哈尔滨人,东北师范大学历史文化学院博士研究生。  ①例如日本德川时代位居幕府儒官最高位的林凤冈(1644—1732)在《复仇论》中写道:“复仇之义,见于礼记,亦见于周官,亦见于春秋传,唐宋诸儒亦议之。丘氏于大学衍义补详论之也”。见[日]小岛康敬:《围绕赤穗浪士复仇事件的论争》,载今井淳、小泽富夫编:《日本思想论争史》
期刊
[收稿日期] 2015-11-16  [基金项目] 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东亚史上的‘落差—稳定’结构与区域走向分析”(编号:15ZDB063)。  [作者简介] 刁书仁(1954-),男,吉林怀德人,历史学博士,东北师范大学历史文化学院教授。  ①中村栄孝:《事大紀行目録》,《青丘学叢》第1号,1930年,第177—184頁。  ②吴晗辑录的《朝鲜李朝实录中的中国史料》书稿,早在1966年以前已
期刊
[收稿日期] 2015-10-27  [基金项目] 教育部重大项目“现代中国的日常生活”(编号:2011JJD770026)。  [作者简介] 李军(1974-),男,山东烟台人,南开大学历史学院博士研究生,日本爱知大学中国研究科博士研究生。  ①东方出版中心在2007年出版了《中国馆藏满铁资料联合目录》全套共30卷,每卷约100余万字,全书约3 000余万字,内容包括30余万种文献资料的目录及索
期刊
[收稿日期] 2015-10-13  [作者简介] 张琳(1987-),女,山西长治人,南开大学历史学院博士研究生。  ①Judaea/Judea指《圣经》中的犹大王国(the Kingdom of Judah,c.a.930 BCE—586 BCE)的领地,大致相当于现以色列南部地区。波斯帝国时期,Judah被称为Yehud(阿拉米文),希腊化时期希腊作家称其为“Ioudaia”(Josephu
期刊
内容摘要:朱振武的《福克纳的创作流变及其在中国的接受与影响》对诺贝尔文学奖得主福克纳及其中国接受者的审美心理进行了深度探索,该论著顺应了当前美国文学研究主张跨界、跨学科的国际潮流,同时又牢牢扎根于中国福克纳和外国文学翻译批评的实际。《福》体现了著者作为中国学人高度的批评自觉和文化自觉,它采用的研究理念和技术路线对学界反思如何更好地从事外国文学研究提供了一定启示。  关键词:福克纳研究;朱振武;审美
期刊
内容摘要:全国马列文艺论著研究会“建构与认同:马克思主义文论与人类命运共同体”学术研讨会于2021年4月24日在华中师范大学召开。会议安排了圆桌讨论部分,两场圆桌讨论以“马克思主义文学批评与当代”和“高校马克思主义文学批评教学探讨”为主题,就经典马克思主义文学批评和马克思主义文学批评教学展开讨论,涉及马克思主义文学理论与实践、马克思主义文学批评与“艺术生产”、马克思主义文学批评与农村文化建设、高校
期刊
内容摘要:《小说世界》是20年代商务印书馆旗下发行量最大的小说专刊,该刊物的显著特征在于长期大量刊发国外翻译小说。从它创刊的1923年到停刊的1929年,7年间发行264期杂志中共刊发了503篇翻译小说,呈现出一派丰富多彩的翻译景观。本文认为,这些译作为今天考察20世纪20年代域外小说中文翻译状况留下重要的史料;同时,通过刊发翻译小说,《小说世界》参与、改变、重塑了20年代本土白话文都市小说的新想
期刊
[收稿日期] 2015-11-09  [作者简介] 纐纈厚(1951-),男,毕业于日本国立一桥大学社会学研究科,政治学博士,专业为日本近现代史、亚洲现代政治军事论。现任山口大学理事·副校长、人文学部教授兼山口大学东亚研究科博士生导师,中国辽宁师范大学客座教授,韩国和平统一研究所海外研究员等职。主要著作有:《日本海军的终战工作》(1996年,中央公论社)、《侵略战争》(1999年,筑摩书房,在台湾
期刊
《外国语文研究》(ISSN 1003-6822,CN42-1863/H)是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批准和认定、华中师范大学主办、华中师范大学外国语学院承办的外语类学术理论期刊,双月出版,国内外公开发行。本刊采取同行匿名审稿,主要刊登外国文学研究(包括比較文学、世界文学)和文学、文化翻译研究及外国文化研究等领域的原创学术论文。欢迎海内外学者赐稿。投稿请以WORD文档投稿至编辑部邮箱(fllr@mail.
期刊
内容摘要:张甜的专著《城市想象与犹太文化:索尔·贝娄城市小说研究》是贝娄研究的最新成果。该书将城市性与犹太性有机结合起来,试图全面、深入地挖掘贝娄城市小说中的各种文化信息,将历时性的城市变化作为研究主轴,将共时性的城市空间作为具体剖面,紧扣犹太性与城市认知之间的关联,清晰地勾勒出贝娄城市小说创作的全景图。本文认为《城市想象与犹太文化》一书对当下国内的美国文学研究、犹太文学研究和城市小说研究,都能起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