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长链非编码RNA-GAS5_39在胃癌组织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
【机 构】
:
上海交通大学附属第一人民医院普外科 201600,上海交通大学附属第一人民医院普外科 201600,上海交通大学附属第一人民医院普外科 201600,上海交通大学附属第一人民医院普外科 201600,
【出 处】
:
中华实验外科杂志
【发表日期】
:
2020年37期
其他文献
目的观察微小RNA(miRNA,miR)-193a-5p靶向调控Ras相关结构域家族蛋白2(RASSF2)表达抑制炎性因子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与白细胞介素(IL)-1β水平及其对心力衰竭模型大鼠心脏功能的影响。方法取60只12~16周龄的清洁级Wistar大鼠(30只雄鼠,30只雌鼠)。2.5%戊巴比妥钠(35mg/kg)麻醉大鼠,暴露大鼠心脏后,随机选择15只大鼠进行缝合(对照组),1
目的探讨CC趋化因子受体2(CCR2)在瓣膜间质细胞成骨转化中的作用及其机制。方法2020年6月东南大学附属中大医院实验室通过胶原酶消化法改良后实施体外分离大鼠瓣膜间质细胞后进行培养、鉴定,并以随机抽签法将细胞分成试验组及对照组。对照组细胞培养基中加入2 ml的RPMI 1640完全培养液,试验组细胞培养基中则加入RPMI 1640完全培养液以及1.0 ng/ml的MCP-1。比较两组细胞中CCR
目的探讨四肢肌内静脉畸形的临床分期及手术效果。方法收集2016年1月至2018年12月就诊于河南省人民医院的四肢肌内静脉畸形病例336例,其中男163例,女173例,年龄范围为5~65岁,平均16.7岁。结合患者主诉、体格检查及磁共振成像(MRI)检查明确诊断,根据术前临床症状、关节活动度、X线片和MRI检查,将四肢肌内静脉畸形分为4期,分别为Ⅰ期疼痛期、Ⅱ期可逆性功能障碍期、Ⅲ期功能障碍期、Ⅳ期
目的探讨微小RNA(miRNA,miR)-188-3p在肝癌发生发展中的作用及其机制。方法收集2018年2月至2019年10月武汉市中心医院肝胆胰外科经手术切除并病理证实的21例原发性肝癌组织标本及对应的13例癌旁组织标本,细胞培养肝癌细胞,用生物信息学预测miR-188-3p和N-myc下游调节基因1(NDRG1)的靶向匹配关系,并用双荧光素酶报告基因系统鉴定。Lipo3000转染miR-188
目的探讨细胞程式死亡-配体1(PD-L1)糖基化修饰在结直肠癌转移中的机制。方法对2014年至2015年中山大学附属第六医院收治的401例结直肠癌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总结,其中PD-L1低表达组321例,高表达组80例,并进行卡方检验及生存分析。应用免疫组织化学及免疫印迹及独立样本t检验检测PD-L1在发生转移与否的结直肠癌肿瘤组织中的表达水平及相对分子质量差异;构建PD-L1-Knock-out稳
目的采用生物信息分析方法探讨RUNT相关转录因子1(RUNX1)在肠癌中的表达及其与患者预后的关系。方法采用生物信息分析方法分析肿瘤基因组图谱(TCGA)数据库中RUNX1基因的表达(mRNA)情况。应用蛋白-蛋白作用网络数据库STRING构建RUNX1基因编码蛋白相互作用网络,对蛋白网络中的基因进行基因本体论(GO)和京都基因及基因组百科全书(KEGG)分析,预测其可能功能及信号通路。根据RUN
目的观察hsa_circ_0007637在非小细胞肺癌(NSCLC)组织中的表达,并探讨其临床意义。方法收集2017年2月至2018年9月从广西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NSCLC患者的癌组织和癌旁组织样本25对,提取组织标本RNA,采用实时定量反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qPCR)法检测hsa_circ_0007637在NSCLC及癌旁组织中的表达,并分析其与临床病理特征的相关性,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
目的通过非标记蛋白质组学技术研究肺腺癌中蛋白质表达。方法选取北京大学人民医院5例未经治疗的肺腺癌患者,提取肿瘤组织和配对癌旁组织的总蛋白,通过高效液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进行质谱分析。质谱原始数据使用Maxquant软件进行查库和非标记定量分析。Maxquant所得的查库文件使用Perseus软件进行分析。肺腺癌肿瘤组织与配对癌旁组织进行配对t检验,筛选出差异表达蛋白后并对差异蛋白进行基因本体论(G
目的对经皮长接骨板、经皮耻骨上支髓内螺钉、经皮前环钉棒系统内固定骨盆前环双侧骨折(双侧耻骨纵行骨折)的稳定性生物力学效果进行比较。方法使用三维有限元法,建立双侧耻骨纵行骨折模型,模拟经皮长接骨板、经皮耻骨上支髓内螺钉、经皮前环钉棒系统及其组合固定前述骨折的模型,以髋关节中点的各向位移作为稳定性的量化指标,对模拟垂直下压载荷、前后剪切载荷、左右牵拉载荷状态下骨折的稳定性进行量化和比较。位移越小稳定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