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美术是学生认识世界、提升审美能力的一门重要学科。美术教学需要培养学生的个性,因为个性是学生美术创意的基础。文章对美术教学中学生个性缺失的原因进行客观分析,对美术教学中培养学生个性的策略进行探究。
关键词:美术教学;个性;审美能力;生活
中图分类号:G623.75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8-3561(2018)01-0093-01
个性是一个人在处理问题或与别人相处过程中表现出来的一种状态,美术教学能让学生个性得到培养和发展。但并不是开设了这门课程就能让学生成为富有个性的人,教师还需要进行引导。通过教师的引导,有个性的学生会更有个性,个性平平的学生会变得有个性,这对教师来说是一个很大的挑战。本文对美术教学中学生个性缺失的原因进行客观分析,并在此基础上对美术教学中培养学生个性的策略进行探究。
一、美术教学中学生个性缺失的原因
美术大家都有自己的风格,他们的作品自成一派,这是个性使然。但在学生身上为什么会缺失这种个性呢?主要有三点原因:一是学生缺乏想象力和创造力,而这些能力对学生个性的形成起着决定性作用,学生如果不具备这些能力,就会缺乏创造性,作品就会没有创意;二是课堂教学氛围不利于学生的美术学习,有的教师要么照本宣科,要么随便让学生看一些作品,学生的学习状态很差,导致美术课堂教学效率不高,教学效果不佳;三是教师在课堂上的干预过多,学生没有太多的自由空间,导致他们个性被压制。学生没有个性的原因和教师的教学密切相关,要想培养学生的个性,教师就必须改变自己的教学方式,把这些问题都一一解决,只有这样,才能培养学生的个性,提升学生的美术素养。
二、在美术教学中培养学生个性的策略
(1)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并不是天生的,有很大的可塑性,教师如果能抓住这一点,注重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那么学生的个性培养目标就能实现。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需要教师在美术课堂上给学生以鼓励,让他们再接再厉,不断进步,取得更大成绩。比如,教师可就学生看似荒唐的作品进行深入了解,让他们说出自己的创意,鼓励他们大胆创作。也可以通过鉴赏美术作品来开发他们的创造力,让学生慢慢锻炼,逐渐形成美术学习能力和自己独特的风格。比如,教师可引导学生讨论某个作品,让学生充分发表自己的看法,“一百个读者就有一百个哈姆雷特”。教师让学生的想法互相交融,会产生更多的创造力。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不是一蹴而就的,教师在这个过程中要有耐心,要持之以恒,要通过各种方法来实现培养目标。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培养起来了,他们的个性培养也就容易了。
(2)营造良好的课堂氛围。课堂氛围是课堂教学成功与否的关键所在,在美术课堂中,教师如果不在状态,也不注意学生的学习状态,课堂教学氛围不活跃,就不能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有的美术教师在上课时,只是把教材内容给学生读一遍,然后在黑板上画幅画让学生临摹,这样的课堂教学不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不利于学生个性的培养。要培养学生的个性,教师应致力于营造良好的课堂氛围,在上课时如果发现学生积极性不高,就要利用学生感兴趣的话题来调节气氛。如果学生积极投入,教師应给予表扬和鼓励,让学生的学习热情更加高涨,让学生的个性发挥更加充分。学生十分敏感,教师如果在教学中不用心,他们很快就会感受到,因此,教师一定要用心工作,从而赢得学生的好评。课堂氛围的营造不是教师或学生单方面就可以实现的,需要教师和学生相互配合,相互体谅,这样才能让课堂处于融洽和谐的氛围中。课堂氛围足够好的时候,学生想象力和创造力就能得到更好发挥,有助于他们个性的形成。
(3)教师要减少干预。在学校的美术课中,有的教师还依然采取传统的教学方式,让学生听讲、做练习,一切都按照自己的思路走,把课堂主动权完全掌握在自己手中,学生只能被动地接受。这样的教学方式虽然能够完成教学任务,但对于学生来说,无疑是一种煎熬,学生没法放松,没法让自己的思维得到转换,想问题的方式往往一成不变,个性自然不明显,这都是因为教师在课堂上干预太多,让学生被压制,没有自由的空间。教师如果能减少干预,学生就能有自由的思考时间,就能大胆地进行创作,就会在想象的天空中自由翱翔,对学生个性的培养会大有裨益。
(4)用生活引领学生个性。美术来源于生活,美术教学应与生活相联系。在美术教学中,教师要引领学生关注生活,在生活中发现美好的事物,培养学生独特的审美能力,进而发展学生的个性。在“变废为宝”的活动中,教师可以让学生搜集身边的废弃物,并引导学生将这些废弃物制成各种各样的美术作品。把生活与美术创造融为一体,能培养学生的创造力和想象力,发展学生个性。
三、结束语
总之,学生的个性培养需要教师在教学方式方法上做出改变。美术教师要注重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营造良好的课堂氛围,减少对学生的干预,用生活引领学生个性,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1]闻华.浅谈小学美术课堂教学模式中对学生创造能力的培养[J].学苑教育,2015(24).
[2]石剑青.浅析个性化教学在小学美术教学中的应用[J].小学教学参考,2011(30).
关键词:美术教学;个性;审美能力;生活
中图分类号:G623.75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8-3561(2018)01-0093-01
个性是一个人在处理问题或与别人相处过程中表现出来的一种状态,美术教学能让学生个性得到培养和发展。但并不是开设了这门课程就能让学生成为富有个性的人,教师还需要进行引导。通过教师的引导,有个性的学生会更有个性,个性平平的学生会变得有个性,这对教师来说是一个很大的挑战。本文对美术教学中学生个性缺失的原因进行客观分析,并在此基础上对美术教学中培养学生个性的策略进行探究。
一、美术教学中学生个性缺失的原因
美术大家都有自己的风格,他们的作品自成一派,这是个性使然。但在学生身上为什么会缺失这种个性呢?主要有三点原因:一是学生缺乏想象力和创造力,而这些能力对学生个性的形成起着决定性作用,学生如果不具备这些能力,就会缺乏创造性,作品就会没有创意;二是课堂教学氛围不利于学生的美术学习,有的教师要么照本宣科,要么随便让学生看一些作品,学生的学习状态很差,导致美术课堂教学效率不高,教学效果不佳;三是教师在课堂上的干预过多,学生没有太多的自由空间,导致他们个性被压制。学生没有个性的原因和教师的教学密切相关,要想培养学生的个性,教师就必须改变自己的教学方式,把这些问题都一一解决,只有这样,才能培养学生的个性,提升学生的美术素养。
二、在美术教学中培养学生个性的策略
(1)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并不是天生的,有很大的可塑性,教师如果能抓住这一点,注重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那么学生的个性培养目标就能实现。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需要教师在美术课堂上给学生以鼓励,让他们再接再厉,不断进步,取得更大成绩。比如,教师可就学生看似荒唐的作品进行深入了解,让他们说出自己的创意,鼓励他们大胆创作。也可以通过鉴赏美术作品来开发他们的创造力,让学生慢慢锻炼,逐渐形成美术学习能力和自己独特的风格。比如,教师可引导学生讨论某个作品,让学生充分发表自己的看法,“一百个读者就有一百个哈姆雷特”。教师让学生的想法互相交融,会产生更多的创造力。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不是一蹴而就的,教师在这个过程中要有耐心,要持之以恒,要通过各种方法来实现培养目标。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培养起来了,他们的个性培养也就容易了。
(2)营造良好的课堂氛围。课堂氛围是课堂教学成功与否的关键所在,在美术课堂中,教师如果不在状态,也不注意学生的学习状态,课堂教学氛围不活跃,就不能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有的美术教师在上课时,只是把教材内容给学生读一遍,然后在黑板上画幅画让学生临摹,这样的课堂教学不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不利于学生个性的培养。要培养学生的个性,教师应致力于营造良好的课堂氛围,在上课时如果发现学生积极性不高,就要利用学生感兴趣的话题来调节气氛。如果学生积极投入,教師应给予表扬和鼓励,让学生的学习热情更加高涨,让学生的个性发挥更加充分。学生十分敏感,教师如果在教学中不用心,他们很快就会感受到,因此,教师一定要用心工作,从而赢得学生的好评。课堂氛围的营造不是教师或学生单方面就可以实现的,需要教师和学生相互配合,相互体谅,这样才能让课堂处于融洽和谐的氛围中。课堂氛围足够好的时候,学生想象力和创造力就能得到更好发挥,有助于他们个性的形成。
(3)教师要减少干预。在学校的美术课中,有的教师还依然采取传统的教学方式,让学生听讲、做练习,一切都按照自己的思路走,把课堂主动权完全掌握在自己手中,学生只能被动地接受。这样的教学方式虽然能够完成教学任务,但对于学生来说,无疑是一种煎熬,学生没法放松,没法让自己的思维得到转换,想问题的方式往往一成不变,个性自然不明显,这都是因为教师在课堂上干预太多,让学生被压制,没有自由的空间。教师如果能减少干预,学生就能有自由的思考时间,就能大胆地进行创作,就会在想象的天空中自由翱翔,对学生个性的培养会大有裨益。
(4)用生活引领学生个性。美术来源于生活,美术教学应与生活相联系。在美术教学中,教师要引领学生关注生活,在生活中发现美好的事物,培养学生独特的审美能力,进而发展学生的个性。在“变废为宝”的活动中,教师可以让学生搜集身边的废弃物,并引导学生将这些废弃物制成各种各样的美术作品。把生活与美术创造融为一体,能培养学生的创造力和想象力,发展学生个性。
三、结束语
总之,学生的个性培养需要教师在教学方式方法上做出改变。美术教师要注重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营造良好的课堂氛围,减少对学生的干预,用生活引领学生个性,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1]闻华.浅谈小学美术课堂教学模式中对学生创造能力的培养[J].学苑教育,2015(24).
[2]石剑青.浅析个性化教学在小学美术教学中的应用[J].小学教学参考,2011(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