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玩电脑玩农业 情侣乡村闯天地

来源 :吉林农业·百姓创富指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peiyhpyh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今年27岁的刘洪宇和女友王昕可谓“金牌组合”,先是携手在网络游戏领域赚了300多万元,继而共同经营现代农业基地,不过一年时间就小有成就,吸引了纷纷登门求购蔬菜的商人。
  两个都不是农业科班出身的“80后”怎么就心甘情愿当起了“农民”?这还要从头说起。
  
  上大学之前的人生是父母安排的,后面的日子,我想自己走
  
  这两位“80后”都是四川省成都市新都区人,从小青梅竹马。高中毕业,刘洪宇被保送到四川大学的临床医学专业;王昕考入中央财经大学,之后留学英国,拿到了曼彻斯特大学的国际金融硕士学位。和很多“80后”一样,他们眼界开阔、活泼自信。刘洪宇酷爱网络游戏,本科时号称“打遍全校无敌手”,并且“超级喜欢周星驰的电影”;王昕则热衷上网购物,喜欢漂亮的衣服和化妆品。
  大学之前的刘洪宇一直是个听话的乖孩子,尽管父母并没有给他太大的压力,可他总觉得存在无形的拘束。进了大学,学校宽松的环境让他思考起自己以后的路来:“一进学校,我就有一种感觉,医生不是我想要的职业。我上大学之前的人生是父母安排的,后面的日子,我想自己走。”
  毕业后,刘洪宇没有像父亲希望的那样成为一位医生,而是选择到一家外资医药公司做销售。一年半之后由于销售业绩好刚刚获得了升职机会,他又从网络游戏中嗅到了商机,辞了工作,做起了网络游戏虚拟装备交易。
  王昕留学归国后,比刘洪宇还能“折腾”——短短一年就换了3份工作:“工作环境太受拘束,我喜欢自由自在嘛。在英国留学的时候,受当地人的影响,我认为,钱重要,但工作得开心更重要,做自己想做的事情更重要。”
  两人干脆专门做网游,几乎24小时守在电脑前,困了轮班睡觉,饿了就吃外卖,十天半月不出门儿。两人把生意做到了国外,赚到了第一桶金。
  钱是赚到了,可由于几乎足不出户,与社会严重脱节,刘洪宇觉得生活越来越虚幻。他俩决定放弃网络游戏,去寻找感觉更“实在”的项目。
  2006年4月的一天,中央电视台《每日农经》的一期节目同时吸引住了两人的目光。节目里介绍的,是浙江丽水农科所研发的成套现代农业科技项目。看着看着,两个人不禁兴奋起来:项目所需的资金投入不是很高,而生产的农产品能够卖出好价钱,这不就是他们一直要寻找的项目嘛!
  后面的事快得超乎他们的想象。4月去浙江考察,5月回成都注册成立广天农业高科技有限公司,6月招人、租地、修路,盖房,建大棚、进设备……一切安排妥当,刘洪宇和王昕的现代农业基地,就这么建起来了。
  
  这就是我们的事业,可不是玩两天就走
  
  他俩的农业基地在新都区斑竹园镇柏水村二组,面积54亩,第一次租约就签了22年。刘洪宇说:“我们打算长远地做下去,这就是我们的事业,可不是玩两天就走。”每天早早地起床,刘洪宇都到地里看看庄稼的长势,帮着工人整理菜秧子。王昕则负责做账、分析市场、整理资料、联系政府部门。
  这一次,他们投入了近400万元,除了两人之前赚的,双方家里还支持了一小部分,他们必须尽快收益,起码要先能维持起基本运作。
  刘洪宇和王昕早有了主意。要说快,芽苗菜算得上一个典型,只要有合适的温度、湿度和光照,一周便可收割上市。公司建了6个芽苗生产车间,每个车间整整齐齐摆满了排列着芽苗盘的架子,每隔一段距离都有一个小小的水阀,计算机系统一旦“感觉”车间内的湿度不够,水阀便“沙沙”地喷出水雾。短短几天,芽苗就长了起来,整个车间绿茵茵的,一室清香。
  
  打开市场,是当务之急
  
  2006年10月,刘洪宇和王昕连续半个月晚上20时就到达蔬菜批发市场,过了凌晨5时方才离开,依靠自家芽苗菜的过硬品质,一位又一位批发商被说服同意购买他们的芽苗菜。
  批发商李建英看中了他们芽苗菜的优良品质,也看中了这两个年轻人的诚意和勇气,成了广天公司最早的合作伙伴之一。刘洪宇和王昕那时还不知道,李建英是成都家乐福最大的蔬菜供应商之一,直到有一天,李建英主动提出带他们去家乐福和负责人见面。
  当刘洪宇把还带着水珠的芽苗菜样品捧出来时,家乐福生鲜部的经理有些兴奋,连连说这样的产品他只在广州见过,当场就问他们什么时候能进场,要给他们腾出最好的位置。
  刘洪宇和王昕马上回去,赶做摆放芽苗菜的架子,印制宣传册,做宣传板,还请了促销员。
  第一天的热卖场面让王昕现在提起还很得意:“简直太受欢迎了,有的顾客都不要我们把菜割下来,直接把盘底的无纺布一裹就带走了。”那一天,他们卖出了200多盘。
   一战成名,广天公司的芽苗菜在超市打开了销路。直接给各个超市供货,需要付出大量的时间和精力,为了集中力量搞好生产,他俩最终选择了全部卖给批发商的简单操作,李建英和他们合作至今。
  由于采用了全方位的立体空间栽培,占地60平方米的车间,芽苗菜的日产量为一吨(若用土地栽培,达到此产量需要60亩)。光靠卖芽苗菜的收入,就可以维持整个农场的日常开支了。
  搞现代农业,我们可以赚钱,还可以为当地经济作贡献,没了运行经费的后顾之忧,刘洪宇和王昕放开手脚尝试现代农业技术:
  建设了1500平方米的育苗温室,通过“植物电场发生器”,刺激种子使其苏醒,从而达到迅速发芽生长的目的;用管道水培的方式种奶油生菜,用立体式栽培模式,生菜长得又快又好,还大大提高了单位面积产量;用珍珠岩培养基来培育树苗,一片叶子一个月就能长成树苗,使苗木培育实现了低成本和高效率;把黄瓜苗嫁接在南瓜秧上,借助南瓜强大的抗病毒能力,让黄瓜几乎不用施农药;他们还成功掌握了先进的“气雾培”栽培模式,植物种在大圆桶里,营养液通过桶里的喷头自动转化成雾气,发达的根系充分地吸收营养,实现“爆发性生长”:一株南瓜只结一个南瓜,可以长到几百斤重,一株番茄能结出5000个果子。
  这些技术不仅仅给人带来视觉上的冲击,也带来实实在在的收益。刘洪宇举了个例子:在大棚里面栽种的番茄,使用了他们掌握的技术后,一亩的年产量可以达到1.5万公斤,按照年平均价格每公斤1.2元的保守计算,收入总计为1.8万元,公司除去工人工资、化肥投入、设备消耗等各项成本,1亩至少有5000元的利润。
  可是基地总共只有54亩,限制了利润的扩大。刘洪宇和王昕正在推广“公司+农户”的模式。刘洪宇说:“现代农业,要走规模化、产业化的道路。个人的力量是有限的,可是把农户的力量聚集起来,发展前景将无可限量。一方面农民增收了,一方面公司通过提供种苗和统一销售这两个环节获得利润。”
  他俩现在给农民的条件相当优惠:先免费提供种苗、技术和肥料,蔬菜长成了卖给公司后,这笔费用再从销售款里扣除。为了吸引农民的加盟,他俩打算每亩地给农民1000元的补助。
  王昕说:“这就像商场开业大酬宾一样,不过这个补助肯定只有先加入的才能享受,我们没有那么多钱。”
  现在他们已经联系好了周边的30多户农民,准备从6月开始合作种蔬菜。
  刘洪宇很自信地说,400万元的投资,在4年内可以收回。
  目前,广天公司已有20来个员工,包括8位学农业出身的大学生。蔬菜销售情况也很喜人,一些批发商自己开车到公司来拉菜,有时因为已经卖光而白跑一趟。
  刘洪宇已经忙得没有时间玩网络游戏,王昕买东西时也不像以前那样动辄花掉一两千元:“想想那笔钱,是多少斤黄瓜钱哦!”
  不过他俩比过去更开心:“这种生活,就是我们想要的感觉。”
其他文献
推着自行车,从500元起家到成为一个影响中外的企业家;从一块平凡的小红薯到一个超越平凡的大产业,他将红薯低廉的身价提高了23倍,使当地的薯农富了起来,而自己也拥有了3000多万元的资产,拥有了一个年产值近亿元的企业。  1960年出生于四川三台县谭家沟;1982年毕业于西南农业大学后被分配到安县土产果品公司,后又被调到三台县建设区任科技副区长;1992年在绵阳开始了创业历程。  1960年出生于四
期刊
1999年7月,21岁的张毓一毕业就当上了一名导游,日子过得时尚、充裕。  2000年夏天,张毓带团去海南,她在路边的小店吃了一些当地水果,没想到引起了食物中毒,一连好几个小时昏迷不醒。后来经过抢救,她才算脱离了危险,可是食物中毒损害了她的脑神经,再后来,她出现了视力模糊、说话困难、呼吸困难等症状。张毓对导游工作越来越感到力不从心。2000年10月,她无奈地辞去了工作。  张毓想换一份相对轻松、利
期刊
“如果你有一个新的商业形态想获得巨大成功,那你就来成都,这里可以让你梦想成真。”   说这句话的是张洪黔。  说这个名字肯定很多人都不知道,但说“阿伦故事”酒吧,那你不是去那里坐过,就是正在去的路上。   贵州小伙子张洪黔(别名阿伦)在短短7年里,从成都的第一家阿伦故事做起,到现在已经拥有230多家直营和加盟连锁酒吧;其子品牌“老鼠爱大米咖啡馆”则把店面开到了咖啡连锁品牌强势的台湾。   阿伦所做
期刊
他是一名曾因家庭困难而申请缓交学费的贫困大学生,为了学费当起了“倒爷”,却发现了更大的商机,成为校园经济的开拓者。他就是钱俊冬,他的创业故事与众不同。    在困境中挺住    1981年,钱俊冬出生在一个农民家庭,因为自小家里贫困,三个姐姐也都先后放弃了学业,全家人省吃俭用专供钱俊冬上学,所以钱俊冬学习很刻苦,成绩一直不错。  1999年4月,一场家庭变故影响到了他的学习,考分并不理想,他跟着父
期刊
当越来越多的农民涌进城里务工寻找致富门路的时候,一些大学生刚好相反,他们自愿放弃优越的城市生活,回到农村种菜、养猪……     在安远县三百山镇“众诚瓜果栽培基地”,笔者见到了6名“80后”的大学生。虽来自五湖四海,但相同的“田园梦”使他们走到了一起,从借款30万元起家,到近百亩的现代农业瓜果栽培基地的形成,五彩斑斓的田园承载着他们的“绿色梦想”。    创业冲破观念壁垒    “现在的条件已经好
期刊
举目望去,都是雕塑——除了一张单人床之外,刘文亮这间10来平方米的小工作室几乎被雕塑挤占了每一寸空间。除了人们熟悉的爱因斯坦、史泰龙、猫王等名人塑像之外,更多的是普通人的塑像。  “这些都是根据顾客提供的照片雕塑的,您拿几张照片来,我就能给您捏个‘自己’带回家。”刘文亮指了指身后的工作台,在贴满照片的黑板下,一座完全依据照片制作的泥塑即将完工,从相貌到神态都像是照片的立体版。在过去的两个多月里,这
期刊
中国户外用品第一本土品牌的缔造者——北京探路者旅游用品有限公司总经理盛发强,给“探路者”下的定义是:心怀梦想敢为天下先,无畏险阻、勇于战胜自我。     他自己就是这样一个“探路者”     在北京回龙观探路者公司所在地,记者见到的盛发强看上去有几分斯文,话语声音平和,浑身上下没有强壮的肌肉块,唯一可以见证他经常野外生活的可能就是他发黑的健康的肤色。   “我不是专业登山者。”盛发强虽然登过梅里雪
期刊
一提到创业,有人可能首先想到手中要有不少的资金才能创业,把资金放在第一位。其实有时你做事的方法、创业项目的选择才是最重要的。一年净赚20万元对于两年前的我就是梦想,甚至想都不敢想。因为那时我所在的单位效益不好,每月每人仅能领到680元的生活费,妻子早就下岗了,在家带孩子,儿子刚上二年级,还有年迈的双亲。妻子也多年没买新衣服了,一直穿着结婚时买的那几件。生活的重担压得我喘不过气来,实实在在体会到日子
期刊
当今的年轻人追求个性与时尚,精致漂亮的鞋子倍受女孩子们喜爱。因此开家独具风格的“鞋吧”生意一定不错。   在杭州的密度桥路上,有一家叫“偶遇鞋吧”的小鞋店,门面小的很容易被错过,但“偶遇鞋吧”这个名字,在杭州的白领圈内早已是耳熟能详,生意自然红火了。创业者不妨借鉴一下试着开家“个性鞋吧”。  一市场分析:  国内的鞋类消费观念太过落后,大部份消费者还习惯于去购买那种款式正统的皮鞋,而国外的消费者却
期刊
什么行业最有发展潜力?什么创业项目最具亮点?哪些项目最适合青年人创业?面对这些问题,答案就在我们身边。生活水平提高了,个性化的服务需求就增加;崇尚以人为本的观念,各类生活顾问就有了市场。仔细盘点,当下十大最具潜力的青年创业项目新鲜出炉。     1、景观设计工作室   “城市,让生活更美好”,这不仅是2010年上海世博会的主题,更是城市的发展趋势:关注人居环境,强调人与自然和谐共处。中国城市化的进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