铸造德育品牌?增强德育实效

来源 :中国德育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ytsxz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青岛西海岸新区教体局主动适应中学生德育工作的新形势、新任务,以提升学生思想道德素质为重点,以实现学生素质的可持续发展为主要目标,不断加强德育队伍建设,拓宽德育工作渠道,丰富德育形式,开展形式多样的主题实践活动,努力开创全区中小学德育工作的新局面,取得了明显成效。围绕德育重点工作,努力实现理念创新、方式创新,不断增强德育工作的实效性。
  一、以队伍建设为抓手夯实基础
  全球化进程的快速演进以及社会转型和利益格局调整导致的价值多元与冲突,网络等大众媒介的急速发展与高度商业化,都势必对人生观、价值观尚处于形成阶段的未成年人造成影响。现代青少年生活的急剧变化深刻地影响着他们精神生命成长的外部环境和社会生态,也必然对德育方法科学化程度和德育工作者专业化水平提出更高要求。提升教师专业素养、提高教师育德能力已经成为学校发展的紧迫任务,也是德育工作得以顺利实施的重要一环。
  首先,注重班主任队伍建设。新区认真贯彻落实国家、省、市《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和教育部《关于进一步加强中小学班主任工作的意见》等文件要求,把中小学班主任工作摆在突出位置,印发了《青岛市中小学班主任工作创新实验区实施方案》,通过系列试点工作的开展,不断探索新形势下加强班主任工作的新思路、新方法,取得了较为显著的成绩。新区通过完善制度,进一步建立健全班主任工作机制,把班主任培训纳入校本培训范畴,采取校际交流、网络研修、班主任论坛等多种形式培训,提高班主任队伍整体素质。组织开展班会优质课、优秀班主任评选表彰活动,激励广大班主任爱岗敬业,勤勉有为。
  青岛西海岸新区香江路第二小学提出了“适合就是最好”的教师成长发展新方式。通过尊重人的成长规律,尊重差异,以主动的态度植于教师心中,“唤醒”教师主动发展的“内生动力”。学校创办了“于永正名师工作室”“候青燕音乐工作室”“于殿英足球工作室”“柳迎梅专注力英语工作室”“薛连华莲花心语班主任工作室”“赵冰萤火虫创客营工作室”,这六个工作室因需求而选择,因选择而适合,因适合而出众。它们带来的学校文化影响是巨大的,名师的旗帜效应对全体加入工作室的老师产生不可替代的榜样力量,一大批老师迅速成长起来,他们开发的课程成为省内优质课程。教师们心中有梦想,身边有榜样,自己有目标,实现了个性成长。目前西海岸新区已成立60多个名班主任工作室,每个工作室通过“发展规划引领、课题研究促进、访学交流提高、案例撰写促进”等四条途径,实现工作室成员与学校德育研究的“双发展”,引领青年班主任尽快实现专业成长。今年8月3—5号,新区弘文学校将举办全国首届“我的文化我的班”班级文化建设经验大会,这无疑会对班主任队伍整体素质提升有积极影响。
  其次,加强德育干部队伍建设。一是健全德育组织。在全区配备专(兼)职德育负责人,在学校内部形成了以政教处为龙头,团委(少先队)、学生会、班主任、思想品德教师为主力的学校德育工作网络,使得德育工作层层落实。二是强化培训提高。通过自学研读、集中学习、论坛交流、外出考察观摩等方式,利用寒暑假期,进行德育干部、班主任培训,更好地促进德育干部更新德育观念和管理理念、提升德育干部综合素质及专业发展能力、提高德育干部管理水平和能力。通过特聘专家、学者、名师深入学校,通过高层论坛、专家讲座、名师工作室建设等途径,加快德育干部和教师的业务素养。
  最后,推进全员育人导师制、教师一岗双责制。全员育人导师制是学校教职员工全员参与德育、全面关心学生健康成长的一种协同育人机制,学校通过学生和教师双向选择等方式,为每名学生确定导师,对学生的学习生活、心理健康、生涯规划等各个方面予以指导。一岗双责制度引导广大教师认真履行教书、育人职责,将“传道”与“授业解惑”统一起来,关爱每个学生的健康成长。新区贯彻落实青岛市局提出的“教师人人做学生成长导师制度和教书育人‘一岗双责’考核制度”要求,认真分析工作中存在的突出问题,整合、优化育人资源,育人理念不断提升,德育工作也更接地气。
  香江路第二小学将全员导师育人工作列为学校的一项重点工作来做,学校提出了让学校充满生命的精彩的核心理念,其实就是尊重每个学生差异,让每个学生都能成为最好的自已。而全员导师育人工作就是整合多种资源对学生进行思想道德、心理健康、行为规范等方面“一对一”或“一对多”的指导、教育和帮助,从而满足学生个性差异之需求。学校提出了“诚信、尚美、自主、活力”育人目标。要求每位老师尊重差异,关注每个学生个体,让每个生命都有光芒。
  二、以主题活动为抓手推进建设
  活动是学校德育工作实施的主要途径之一。新区一直坚持德育实效性只有在主体的创造性活动中才能有效呈现,德育最有效的途径就是让学生通过亲身经历去感悟。德育不仅要提高学生的道德认识,更应引导学生付诸道德行为。新区以主题教育实践活动为抓手,紧密围绕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活动全过程。通过机动灵活、鲜活生动,寓教于乐、寓教于美实践活动,不断增强吸引力和感染力,有效地促进了学生思想道德建设工作的实效性。
  首先,狠抓文明行为习惯养成教育。青岛西海岸新区第二实验小学德育工作以“创新”与“融合”为着力点,以“主题化、课程化”主题教育活动为切入点,倡导“把有意义的事情做得有意思”,将梦想、感恩、自信根植于孩子们的灵魂深处;倡导“教育及唤醒,从心动到行动”,深入挖掘养成教育的内驱力,为学生的幸福人生擦亮底色。学校认为每学年的第一学期,是对学生进行行为习惯培养的关键期,所以学校举行大雁路队、文明行为、游戏课间、自我管理四个主题活动,培养学生站好队、走好路,说好话、行好礼,护好身、健好体,管好班、律好己的良好习惯,使学生变得站队、走路规范有序了,说话、做事彬彬有礼了,课间活动文明、安全了,勇于担当的责任意识更强了。
  其次,开展丰富多彩的社会实践活动。新区教体局先后在各中小学开展了读书大赛、诵读经典、感恩教育、诚信教育等一系列活动。通过组织“全球青少年攝影大赛”、全国青少年读书活动、“青岛市中小学读书节”“中国梦我的梦”“三爱三节”等系列教育活动,分别以不同的形式,不断丰富教育内涵,收到明显成效。   西海岸新区第二实验小学根据月份组织感恩主题活动,如:三月“感恩父母孝亲月”,四月“感恩英模励志月”,五月“感恩同学互助月”,六月“感恩老师故事月”。一个学期四个主题的感恩教育,帮助孩子们找回感恩的心,学校配以“感恩的我”感恩课程,课程设计通过了解、讲述、行动让学生知恩、识恩、感恩,学生抒写自己在感恩活动中的点滴感受,记录自己践行感恩的足迹,领悟生命的真谛。
  西海岸新区太行山路小学借助传统节日、读书节、“以经典为友”、“作家进校园”等不同形式的活动,通过学生的广泛参与、深入体会,来培养学生的民族文化根基;借助国际间交流互访、研学旅行活动开拓学生的国际视野;更通过邀请来访外国学生居住当地家庭、留学生到校上国际理解教育课、共同演出等形式加强不同文化的互融互通。
  第三,不断创新思维,拓展实践渠道。借助经济、文化、旅游业的快速发展契机,新区先后与中国石油大学、山东科技大学、青岛职业技术学院、黄海学院等签订协议,挂牌建立7个区中小学生综合实践基地、3个海洋教育实践基地。通过与小口子军港实现多层面的军校共建,与董家口港建立多个实践活动基地。充分利用重大节假日、纪念日和团队活动日,开展“清明网上祭英烈”“向国旗致敬”“与梦同行”等形式多样的爱国主义主题实践活动。
  青岛西海岸新区珠江路小学充分利用高校资源,定期组织学生到石油大、山科大、港湾学院的重点实验室进行探究学习,定期组织学生参观青岛水族馆和海军博物馆,为学生了解海洋知识搭建了平台。学校还组织学生赶海拾贝,增强了学生主动探究大海的欲望。
  三、以课程建设为抓手打造载体
  课程是学校德育工作实施的重要载体。通过德育课程,教师能更有针对性地开展德育工作,将德育的目标、内容、途径、评价等统筹考虑,使德育工作更加系统化,从而达到进一步提高德育实效性的目的。西海岸新区将德育课程的构建作为推进德育工作的重要路径,力求做到整体设计、主题明确,既有具体的实施载体,又能彰显各学校的办学理念。
  首先,加强德育课程建设。坚持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渗透到中小学的思想政治理论课和思想品德课教学之中,落实三进工作(进教材、进课堂、进学生头脑),开齐开足课程。
  青岛西海岸新区太行山路小学确立了学校的行动纲领—“太行养中华正气,书香育世界情怀”。在“正气”的引领下,让基础教育通过传统文化走向国际化,培养有根的中华少年,培养了解世界、走向世界的中华少年。为实现这一目标,学校构建起以“中华韵,世界情”为主题的学校课程体系。其中“中华韵”系列主要是传统文化课程,“世界情”系列主要是现代国际理解教育课程。“中华韵”基础性必修课程由“礼仪教育”“国学”系列课程和“写字”“诵读”等小微课程构成;“中华韵”选修模块课程内容从百家姓到汉字故事,再到诗词欣赏、象棋、茶艺、古琴等达到了30多个版块。“世界情”系列课程包括“英语剧社”“小外交官”“模拟联合国”“同一个世界”等系列课程,加强“国际理解”教育渗透,塑造学生世界情怀。
  兰亭小学通过“学雅养正”课程构建和校本课程开发,让学生从小“存好心、说好话、行好事、做好人”。学校立足实际开展了“蒙正课程”“书道课程”“七彩课程”等校本课程。其中“书道课程”是以书法为载体,让学生以书润德、以书启智、以书健身、以书育美、以书立志、以书圆梦。正是多元架构的课程化体系,使“學雅养正”有了生命的摇篮,使无形的德育回归到教育本质。
  四、以品牌建设为抓手提高实效
  2011年起,新区加大德育品牌培育创建和德育优秀案例的征集工作。截至目前,新区实验初中、兰亭小学等7所中小学校被评选为市级优秀德育品牌学校,新区第二实验小学等17所学校被评为区级优秀德育品牌学校,12个工作案例被评为青岛市德育工作优秀案例。
  青岛西海岸新区实验初级中学为扎实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切实推动德育工作高水平发展,打造了“完美教育,德润学子”的德育品牌。学校坚持以培养学生健全人格为核心,以人生观教育和道德践行教育为重点,以尊重学生、回归生活、知行合一为原则,以民主化德育、个体化德育、实践性德育、美德型德育为主要方式,以“课程育人,优化学科渗透;以文化人,浸润学子心灵;活动育人,丰盈德育载体;实践育人,创新知行合一;管理育人,凸显以人为本;协同育人,扩展发展空间”为渠道,打好学生的人生底色。学校通过完美教育,培养学生的健全人格,成就孩子的智慧人生。
  兰亭小学围绕“写好人生每一笔”这一办学理念,积极创建“学雅养正”德育品牌,形成了鲜明的办学特色。“养正”取自《易·蒙》中的“蒙以养正,圣功也”,指每个人从童年开始,就要接受正确的教育。“雅”源于《诗经》,寓意着追求美好与高尚的雅正品性。“学雅养正”,即学生通过“雅言、雅行、雅趣、雅品、雅量、雅思”的“六雅学习”,养成良好的做人、处事习惯,追求言谈文雅、举止优雅、情趣高雅、气质儒雅、胸襟和雅、学力博雅的“身心两健,气质独特”修身目标,从而拥有慧中秀外的素养。“学雅养正”让孩子们时时处处气质优雅、行为文明,兰亭的教育将伴随他们越走越远。
  育人为本,德育为先。新区坚持做好顶层设计,四大举措齐头并进,构建德育工作的立体框架。各学校在区教体局的统筹下,充分结合自身的办学理念和学生特点,形成了独具特色的德育品牌。在推进有效德育工程的下一阶段,相信西海岸新区将继续探索适合的发展路径,在巩固现有成果的基础上不断创新,使区域德育工作真正做到有效、高效、长效。
  责任编辑︱李 诗
其他文献
雨花区是长沙市的教育大区。针对国内外形势的新变化和当前青少年的道德现状,雨花区教育局在加强全区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工作中,着眼长远,以务实的态度,创新性地开展工作,努力构建和谐德育体系,让学生在德育之雨的滋润下绽放生命的美丽之花。    整合资源,丰富德育内涵    陶行知说过“生活即教育”“社会即学校”。脱离儿童生活实际的说教是无效的,真正的教育应该 “润物细无声”,让未成年人走进社会,在现实生
“教有法而无定法”,我们需要遵循因材施教的原则,有所选择,有所甄别,有所借鉴,有所改造。  很多教育者的育人经验中,都不乏有令人拍案叫绝的智慧之举,值得我们学习;但并非所有的优秀经验都可以复制。如果使用不恰当,本来“可以攻玉”的“他山石”也会变成“砸脚石”。我们既要充分考虑自身的能力、特点和被教育者的个性差异,又要考虑前人之法应用时所处的具体情境。经验再好,都是人家的;我们只可借鉴,切不可照搬照抄
他者,不单单有利于我们认识自我,更重要的是,主动承认他者有利于我们从具有唯我性的个人主体转向具有他者性的共生主体。  自第八次课程改革起,品德课堂教学就一直强调“我—你”的关系。教材中的内容也在体现着“我—你”关系,例如:“有多少人为了我……”,告诉学生人人为我,我为人人;“在公共汽车上”,让学生分辨公共场所的文明或不文明行为;“怎样与人相处”,让学生懂得与人相处要将心比心。“我—你”关系,对道德
在对农村青少年财商培养的过程中,要确立农村学校的主体地位。尽管家庭和社会都肩负着农村青少年财商教育的责任,但学校作为农村的地域文化中心,有能力也有义务担负起对农村青少年财商教育的主要责任。  随着我国居民收入水平的提高,“消费主义”越来越深入人心。同时,“互联网 ”经济的出现进一步掀起了消费热潮。在此趋势下,各大购物网站也频频推出各种“购物节”,以满足大众的消费需求。网络购物消除了消费的地域和空间
5月28日上午,国新办召开新闻发布会,介绍中华文明起源与早期发展综合研究成果有关情况。教育部教材局巡视员申继亮在发布会上表示,随着中华文明探源工程研究成果的发布、发表,教育部正在积极对接,把这些新的成果及时反映到教科书里面。  申继亮表示,教育部一直很重视历史教育,從小学道德与法治课程开始就介绍一些重要的历史知识,初中、高中设有必修的历史课。特别在初中根据学生认知理解能力,介绍中华文明起源的一些内
毛岸英,一个闪亮的名字,以其短暂而光辉的一生,在人们心中留下了一笔无价的精神财富—岸英精神。随着时代的变迁和学校的发展,我们必须充分挖掘岸英精神的深刻内涵,赋予它时代的特征,使其成为引领学校昂首前行的红色旗帜和激励师生奋发向上的榜样力量。于是,经过深入分析、集思广益,我们提出构建以“传承岸英精神,做最好的自己”为核心的理念系统。我们认为,“传承岸英精神”就是要传承毛岸英“大爱、坚韧、好学、担当、力
一提起教育,大多时候人们自然就想到了学校,从小学、中学到大学。其实,自孩子呱呱坠地起,他们就已经入读了人生的第一所学校,那就是家庭,父母就是他们的第一任老师。美国社会学家古德说过:整个人类社会中最基础的关系是家庭关系,一个人社会性的获得、与人相处的能力都是在家庭中获得的。家庭是教育的第一环境,孩子所受的家庭教育从出生到上学再到毕业,甚至到工作都一直在影响着孩子的成长。苏霍姆林斯基说:只有学校教育而
摘 要公民义务意识是公民公共空间意识的重要内容,亦是公民教育的应有之意。康德的义务观为公民义务意识的培养提供了学理上的解释和说明。一方面我们要区分公民在公共空间中的法权义务与道德义务;另一方面,我们要注重从义务感与公共理性精神两个维度考察公民义务意识。基于此,我们应该在学校教育中培养学生的共同体意识、合理的权利义务观念和公民践行义务的意识。  关 键 词公共空间;公民义务意识;学校教育  近年来,
中国德育:徐局长,您好。很高兴采访您。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加强中小学德育是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必然要求,是深化教育领域综合改革、促进学生健康成长的现实选择。面对当前的新形势新要求,金华市有怎样的德育规划?  徐志坚:党和政府历来高度重视德育。《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明确提出:“坚持德育为先,立德树人,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融入国民教育全过程。”在
近年来,大观小学紧紧围绕“致大观而尽精微”的办学目标,立足人的文明素养提升,在学校整体规划的框架下,以礼仪教育为特色发展的突破口,立足礼仪课程的开发和实施,拓展实施路径,丰富教育内涵,从规范学生的行为习惯做起,培养其良好的文明素养和知书达理品质的形成,取得了显著的教育效果。  开发认知性课程  满足学生系统学礼的需要  1.我的教材我做主  学校引进礼仪教育专著《和爸爸妈妈一起学礼仪》《青少年礼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