形而上和形而下的朋友

来源 :视野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fdghghjhghjjh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经历了岁月的流逝,我们的朋友看似很多,事实上却很少。有些朋友的存在是与你分享形而上生活的,有些朋友则是与你分享形而下生活的——在两者之间,很少有形而上和形而下相互兼容的。
   在二十多年前的鲁迅文学院,我和迟子建曾同居一室两年多。当时,我们的生活很单纯,除了上课之外就是写作。我俩背对背、面朝墙壁而写作。大家都叫她迟子,这是一个美好的名字。我记住了迟子的故乡塔河县,那是黑龙江省靠近漠河的一座寒冷县城,而我则来自西南边疆的另一种县城。迟子面朝墙壁,那时候她喜欢使用每页有五百字的稿纸写作中短篇小说,我则喜欢在黑色的笔记本上写作诗歌……如果细听,可以听到两个人的钢笔在纸上落下又扬起来再落下去的声音;如果细听,能感觉到两个人的心跳声游荡起的语词……
   除了写作外,我們会在周末乘公交车到王府井书店买书,去中国美术馆看画展,到东四吃小吃。我们还会带上浴具到附近国棉厂公共浴室去洗澡……我记忆中的迟子是最美的女作家,她的嗓音充满北国冰雪般干净而晶莹的旋律,她喜欢穿长到膝头的裙子,她肩上永远披着一头乌黑浓密的直发,而她的眼睛,明亮中有一种神秘的力量……我们曾在两年的时光中一起写作、生活,度过了那些有泪也有笑的时光。在形而上和形而下之间,我们曾有着自己身体中长出的翅膀,在各自的语词中飞翔。同时,在20世纪80年代末与90年代初的珍贵时光中,有着我们在形而下生活的种种刻骨铭心的记忆。谢谢你,亲爱的迟子,写下这些文字时,仿佛又与你面朝墙壁而写作,你的钢笔尖落纸的声音……仿佛又带我回到了我们在东四的黄昏分享小吃的情景……
   朋友,他们稀少,是大地上的矿物质,是枝头的露水,是宽广的海洋……有这样一位朋友,她离我很远又很近。每当我遇到悲伤的事情时,第一个想到的就是她。这时候,我的身体中充满了数之不尽的阴郁。在某个角落,我浑身颤栗地拿起手机给她打电话,电话那边的她,总能在我发出来的第一个语音之中,感受到我的心境。我听到了她的声音,她是我在这个世界上最信赖的女友。我的所有秘密的滋生或灭寂,都可以告诉她,包括生活的荒芜和现实累积的所有焦虑都可以在第一时间转述给她。于我,她是这个世间最有仁慈和耐心的聆听者,当我打通电话后,我开始了表达——我的话语如同射出的箭,无论这枚箭上带着露水还是剧毒,它终将抵达一个该去的地方;她接受了这枚箭镞,并抚慰着上面的露水和剧毒。我在电话的另一边能感受到她的仁爱,无论我的倾诉是风暴还是秋风,她总能敞开怀抱接纳。
   除了电话外,我们会在某座公园、咖啡馆静坐下来——除了她,我从未如此倾诉过,她或许就是上苍赐予我的倾听者。当我对她倾诉时,我似乎是面对亲爱的神在祈祷。这样的朋友,一生中只有一个。她除了倾听外,还能抚慰我,让一种力量游荡于我的内心,使我再次勇敢独立而自由地上升,去经历世界上那些美妙的时间的磨砺。
   朋友,是除了自我之外,移动在我们身体之外的另一些光影,是他们的存在使我们成为原始森林中不断成长的一棵树。我们在风雨和阳光中成长着,有时候会将枝叶垂向旁边的另一棵树。我们低语着,共同抵挡着天空中的风暴,也共同分享着垂照我们的阳光。朋友,是彼此的朗照,让我们感知到自己的缺陷,并借助朋友的那束光,照耀自己。
   朋友,就像一阵阵耳语,你能倾听到他们的声音时,说明朋友就在你身边;要相信,无论他们距离你多远,他们总在你身边的田地里劳作,在你旁边的房间里生活。有朋友真好,看吧,在那云朵的变幻中,你的朋友来了,他们来了。他们是为了你的存在,渡过河流而来的;他们是因为某种风暴的降临而来的……他们已在来的路上,透过云穹之光,可以看见他们脸上的光;透过大地尘埃,可以聆听到他们穿越尘土的脚步声声。
其他文献
1  许多年前,在感情上吃了苦头的我,跑到深圳来避难。下飞机,出机场,拖着两个硕大的行李箱,来到330路机场大巴跟前。看看那锃亮、高大的330路大巴,我顷刻间觉得自己更加渺小了。我的大箱子倒是坚挺硬朗、傻不愣登地支棱着,蓬头垢面、满脸愁容的我,望着它进行了绝望的计算:要怎样才能把箱子搬到车上去。立起来、放倒、侧放,无论从哪个面下手,我都没办法把箱子抬离地面放上车去。车上沿窗户坐着一溜儿乘客,此时此
我的座右铭是“生命在于静止”,高中三年,从不参加学校的运动会。   高一,人家参加运动会,我自己在教室里画画。高二则是在广播室里播报各班来稿:“惊天枪后疾如飞,勇往直前不后退。高一(2)班运动员正像离弦的箭一般冲向终点,加油,加油!”   选我念稿,可能是因为歌咏比赛的时候我唱过“战士双脚走天下,四渡赤水出奇兵”,那会儿都说我嗓子好。   运动会结束了,团委书记王浩找到我,说要带我去见一个人
我們许多人的青春都奉献给了四个字:“按部就班”。按部就班地上高中、大学,读了研究生,找了工作……  在别人眼中,我们都是“优秀”的代名词,而你自己始料未及的是,在不断的“优秀”当中,我们却把自己的人生活成了“平庸”。你要做什么?  你肯定纳闷,我为什么在以科技闻名的斯坦福提出这个问题呢?大学学位当然是给人们带来众多的机会,这还有什么需要质疑的吗?  但那不是我提出的问题。这里的“做”并不是指工作,
《馬关条约》原件
如今硅谷是天才汇聚之地,世界上有好多地方都在努力复制硅谷,从英国(泰晤士谷)到迪拜(硅谷绿洲)。除了少数例外,它们都失败了。这是为什么呢?  美国记者埃里克·韦纳说,原因之一是他们以为硅谷是一个公式,忘记了它是一种文化,是特定时代和特定地点的产物。而复制硅谷失败最重要的原因是他们太急切了。政治家希望他们还在位时就看到结果,总裁希望到下一个季度就看到结果,而雅典、杭州等这些创意城市都是长期酝酿的产物
一  你愿意花多久时间去等待一通或许收得到也或许收不到的手机短讯呢?你又应该花多久时间去等?据说文学力量亘古常新,多久以前的伟大作品,今人读来依然动人心魄。有时是的。比方说古巴比伦史诗《吉尔加马什》里的这一句: “喜乐将因哀病而佝偻,当汝返归尘土,吾将为汝披发,吾将披上狮皮漂泊旷野。”隔了三千年,从两河之间的平原来到这南太平洋的海滨,我依然能在这里头读到无尽的哀伤。  可是我也必须承认现实。生活环
从前乡间多篱笆,各家院子、菜园,不砌围墙,扎篱笆。  乡人管篱笆为篱笆墙,是说篱笆也是道墙,只是不用土、砖、石头建筑。篱笆最初是姓“竹”的,这从名字上就能看出。乡间还有句俗话——一个篱笆三个桩——是说篱笆的基本构造,得有桩,不然就不经风,立不住。  院落是家的延伸,是家向屋前屋后的扩张,它是半封闭性质的,只表明一种范围。篱字“竹”下一个“离”,也说明一种距离关系,它是家的警示区。这一结构概念,决定
聞一多在绘画、写诗之余,对篆刻艺术也钟情有加。  1927年夏,他在给饶孟侃的信中,幽默风趣地表达了他对篆刻艺术的热爱之情:“绘画本是我的原配夫人,海外归来,逡巡两载,发妻背世,诗升正室。最近又置了一个妙龄的姬人——篆刻是也。似玉精神,如花面貌,谅能宠擅专房,遂使诗夫人顿兴弃扇之悲。”  1944年,闻一多给华罗庚刻印一方,边款为:“顽石一方,一多所凿。奉贻教授,领薪立约。不算寒碜,也不阔綽。陋于
北齐时武成帝致书河南王孝瑜:“吾饮汾清二杯,劝汝邺酌两碗。”其时武成在晋阳,孝瑜在河南,千百里之思,遥劝三杯两盏。  青稞酒正该在雪里喝。青稞本性至寒,青稞酒有冰雪之意,喝下去一道寒光攻心,刀刀見血,血就热了。  《红楼梦》里贾宝玉大雪天要喝酒,薛宝钗讲了一篇道理,说是酒要温了才好,否则冰凉的酒用肠胃去暖它,怎么经得住?这说的是南方的老酒,如果是北方的烧酒,那一定温不得,因为烧酒是冰凉的火,冰消了
上世纪前半叶,无数作家、诗人、画家在回忆1920年代巴黎文青生活时,都提到一间酒吧,蒙帕纳斯大街上的洛东达。  当时洛东达的名声,不会比现在中国文青眼里查令十字街84号的书店小。  不过,我到伦敦时,查令十字街84号已“可耻”地沦陷了,变成了一家麦当劳。  烂作家写文章都喜欢过度引用名人名言,这一点毫无疑问,雪村是这样,李海鹏也是这样。当然,必要的引用还是应该的,比如,马雅可夫斯基有这样的诗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