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城市道路沥青路面施工过程中,会出现施工工艺质量控制及技术处理、精细化施工方面的一些问题,还存在许多缺陷。本文就城市道路沥青路面施工技术及质量缺陷控制谈一些看法。
关键词:沥青路面;质量缺陷
现在在城市道路建设中,沥青混凝土路面道路发展很快,其使用功能及效果也较好。它不仅体现于工程施工速度较快,而且也体现于城市道路较美观及环保的改善。但是,在实施工程施工过程中,会出现施工工艺质量控制及技术处理、精细化施工方面的一些问题,还存在许多缺陷,因此,加强施工控制,对消除工程质量缺陷,提高路面施工质量,确保工程质量具有重要的意义。本文就城市道路沥青路面施工技术及质量缺陷控制谈一些看法。
一、施工技术要点
沥青路面施工主要工序是: 基层准备和放样、沥青混凝土混合料的拌和、运输、摊铺、碾压、检测、缺陷处理等。
(一)基层准备和放样
1.对下承层进行检查、验收,对其标高进行纵断面水准测量,调整由于沉降、施工误差引起的纵向不平顺。根据处理方案在摊铺前对各种裂缝进行处理,对下承层必须清扫、冲洗干净,沥青混凝土空隙中不应有泥砂,铲除中、下面层上的油饼,对于局部被水泥浆污染的地方应喷洒粘层沥青。
2.测量放样。测量放样是直接影响路面平整度、高程的关键工序,下面层施工时摊铺机采用两边走钢丝控制摊铺厚度、高程及横坡的方式。由于摊铺机带有自动找平装置,测量人员在铺筑下面层底口边线外20cm设置控制规定纵坡的参考弦线,每隔10m中桩定点,即用2.5mm弹簧钢丝用张紧器拉紧,张力一般控制在100kN,每根长度200m左右,让自动找平仪传感器的触件沿着弦线移动。 沥青砼中面层、上面层的施工采用非接触式自动平衡梁控制方式。
(二)沥青混合料的拌合和运输
在混合料拌和过程中要从混合料级配、沥青用量、拌合温度和时间等方面进行全方位的控制,以提高混合料的摊铺效果,沥青混合料拌和时,要控制好温度和拌和时间。尽可能低的拌和温度及最短的拌和时间可降低沥青结合料的氧化和挥发成分的损耗,保证沥青的质量。沥青混合料在运输过程中,必须将其充分覆盖,以防止沥青在高温时受阳光、空扩展卡所造成的氧化及沥青混合料温度的降低。
(三)沥青混合料的摊铺
1.铺宽度和平整度。根据铺设路面的宽度可利用熨平板的伸长调整摊铺宽度。在设定摊角宽度时应尽量减少纵向接缝,使全断面一次铺成。部分加宽路段,可采用两台摊铺机排成梯形联合作业。在设置纵向接缝时,纵向接缝宜与车道标线一致。为了控制摊铺时的平整度,摊铺机熨平板的自动找平装置需要有一个准确的基准面。摊铺作业混合料温度过低将导致摊铺销铺作业困难,碾压时达不到较好的密实度和平整度。而实际运输过程中,混合料的温度不可避免要降低,正常情况下,摊铺时的温度不得低于110~130℃也不得高于165℃。
2.摊铺速度。摊铺沥青混合料中面层采用走浮动式基准梁来控制摊铺厚度与纵断面高程,并随时用水准仪跟踪检测松铺高程及压实后的高程。沥青混合料必须匀速、连续不断地摊铺。根据所采用的沥青拌合楼生产能力及沥青摊铺机的机械性能来确定摊铺机的摊铺速度。
(四)沥青混合料的碾压
摊铺成型后及时进行碾压,碾压前技术人员要认真检查,发现有局部离析及边缘不规则时要进行人工修补。轻型双钢轮压路机先稳压一遍,稳压时尤其注意起步及停车的速度。碾压时力求速度均衡、行走要直、工作面长度不要大于50m.稳压完成后即可进行复压,复压完毕后用轮胎压路机进行终压。碾压过程中技术人员要随时检查,发现有缺陷及时处理。沥青混合料压实以试验段确定的碾压组合及程序进行,压实分初压、复压和终压三个阶段。
(五)施工缝的处理
沥青路面施工缝处理的好坏对平整度有一定的影响,通常连续摊铺路段平整度较好,而接缝处较差。因此,接缝水平是制约平整度的重要因素之一。处理好接缝的关键是切除接头,用3m直尺检查端部平整度,以摊铺层面直尺脱离点为界限,用切割机切缝挖除。新铺接缝处采用斜向碾压法,适当结合人工找平,可消除接缝处的不平整,使前后两路段平顺衔接。
二、施工质量缺陷控制
(一)路面平整度的质量控制
1.质量存在的问题:当摊铺机在摊铺施工过程中,存在缺乏路面平整度的观测,以及需人工端锹送料(减料)的平整,有的局部地方压路机碾压后有可能出现凹凸不平的缺陷情况,如忽视就容易使路面碾压成小齿坑,如遇雨水产生渗透就会使新路面质量影响破损较大。
2.控制措施:(1)重视路面平整度摊铺观测。除要随时检测摊铺机标尺及轨道外,还必须有专人在摊铺路面前方下蹲式予以观测,并指挥和督促,端锹和拿刮板组合人员对需调整局部地方予以填充和平整。(2)对粗集和细集料过于堆积的地方,必须均匀标准的分散平铺(整)精细施工压实操作。
(二)基层与构造物透层与粘层的质量控制
1.质量存在的问题:路基基础喷洒透层油不均匀,渗透不够,但有的局部地方又过于喷洒。粘层油涂擦构造物(特别是卧石边)或接头尤多表现突出,乱涂、乱擦、漏涂、漏擦,甚至还会出现野蛮施工。
2.控制措施:(1)透层油:路面横向喷洒一定要均匀,透入基层深度不宜小于5mm(无机结合料稳定集料基层)~10mm(无结合料基层),并能与基层连接成一体。透层油的质量应符合设计、规范技术质量标准要求,卧石边喷洒一定要采取响应措施予以隔层保护控制,不得胡乱喷洒。(2)粘层油:卧石、路缘石、雨水口、检查井等构造物与新铺沥青混合料的侧面一定要均匀涂擦粘层油,并要掌握其材料的规格和用量,涂擦要规范、标准。
(三)道口、道边、道角质量的控制
1.质量存在的问题:由于道口、道边、道角面积较窄和较小,摊铺机摊铺不可能到位,这些地方只能人工配合,于是就容易出现忽视集料的堆积,忙乱操作施工,形成高低不平、坡道不顺坡、卧石边“长胡子”现象,产生上述地段不美观、不到位、不整齐的问题。
2.控制措施:
(1)在道口、道边、道角推铺时,由于面积窄小,人工配合需先采取“挂线法”或者是用粉笔画线,特别是边要整齐、线型美观,这样既可以掌握平整度,又能使其不费料。
(2)当压路机不能到位压实时(包括小型手扶压路机),应采用较土的方法,用热烙铁或夯实的方法处理,保证质量。
(四)检查井(肚脐眼)压实质量的控制
1.质量存在的問题:检查井“肚脐眼”周围很容易破损甚至扩大影响到路面,是个大难题,主要是因除基层及检查井周围压路机不到位外,很大程度上人工操作也是很关键的问题。
2.控制措施:(1)检查井周围推铺后一定要以人工加工夯实为主,不得有浮料存在,如同揣糯米一样,做补充碾压。(2)在进行面层处理时,最好用热烙的办法予以平整。
(五)接缝与搭接的质量控制
1.质量存在的问题:道路沥青混凝土路面的摊铺在施工过程中,有时会出现接缝离析,上、下层纵缝、横缝稍不注意按规范要求施工,质量就会出现裂缝,板块式的分离现象。
2.控制措施:(1)沥青路面施工必须接缝紧密、连接平顺,上、下层的纵缝应错开150mm(热接缝)或300~400mm(冷接缝)以上,相邻两幅及上、下层的横向接缝应错位1m以上,接缝施工应用3m直尺检查,确保平整度符合要求。(2)在所有接缝与搭接施工中,必须按设计标准及规范要求严格操作,技术上精心施工。
三、结语
总之,沥青路面的施工工艺质量一定要重视,技术上一定要按设计、规范标准操作,监理工作更要注重质量控制,努力使工程质量管理和技术水平得到更好的发展和提高。
参考文献
[1]叶绍洪.浅谈沥青混凝土路面施工质量缺陷控制措施.中国新技术新产品,2011,(8).
[2]占杰华,陈海龙.沥青混凝土道路施工技术探析.中国高新技术企业,2010,(10).
关键词:沥青路面;质量缺陷
现在在城市道路建设中,沥青混凝土路面道路发展很快,其使用功能及效果也较好。它不仅体现于工程施工速度较快,而且也体现于城市道路较美观及环保的改善。但是,在实施工程施工过程中,会出现施工工艺质量控制及技术处理、精细化施工方面的一些问题,还存在许多缺陷,因此,加强施工控制,对消除工程质量缺陷,提高路面施工质量,确保工程质量具有重要的意义。本文就城市道路沥青路面施工技术及质量缺陷控制谈一些看法。
一、施工技术要点
沥青路面施工主要工序是: 基层准备和放样、沥青混凝土混合料的拌和、运输、摊铺、碾压、检测、缺陷处理等。
(一)基层准备和放样
1.对下承层进行检查、验收,对其标高进行纵断面水准测量,调整由于沉降、施工误差引起的纵向不平顺。根据处理方案在摊铺前对各种裂缝进行处理,对下承层必须清扫、冲洗干净,沥青混凝土空隙中不应有泥砂,铲除中、下面层上的油饼,对于局部被水泥浆污染的地方应喷洒粘层沥青。
2.测量放样。测量放样是直接影响路面平整度、高程的关键工序,下面层施工时摊铺机采用两边走钢丝控制摊铺厚度、高程及横坡的方式。由于摊铺机带有自动找平装置,测量人员在铺筑下面层底口边线外20cm设置控制规定纵坡的参考弦线,每隔10m中桩定点,即用2.5mm弹簧钢丝用张紧器拉紧,张力一般控制在100kN,每根长度200m左右,让自动找平仪传感器的触件沿着弦线移动。 沥青砼中面层、上面层的施工采用非接触式自动平衡梁控制方式。
(二)沥青混合料的拌合和运输
在混合料拌和过程中要从混合料级配、沥青用量、拌合温度和时间等方面进行全方位的控制,以提高混合料的摊铺效果,沥青混合料拌和时,要控制好温度和拌和时间。尽可能低的拌和温度及最短的拌和时间可降低沥青结合料的氧化和挥发成分的损耗,保证沥青的质量。沥青混合料在运输过程中,必须将其充分覆盖,以防止沥青在高温时受阳光、空扩展卡所造成的氧化及沥青混合料温度的降低。
(三)沥青混合料的摊铺
1.铺宽度和平整度。根据铺设路面的宽度可利用熨平板的伸长调整摊铺宽度。在设定摊角宽度时应尽量减少纵向接缝,使全断面一次铺成。部分加宽路段,可采用两台摊铺机排成梯形联合作业。在设置纵向接缝时,纵向接缝宜与车道标线一致。为了控制摊铺时的平整度,摊铺机熨平板的自动找平装置需要有一个准确的基准面。摊铺作业混合料温度过低将导致摊铺销铺作业困难,碾压时达不到较好的密实度和平整度。而实际运输过程中,混合料的温度不可避免要降低,正常情况下,摊铺时的温度不得低于110~130℃也不得高于165℃。
2.摊铺速度。摊铺沥青混合料中面层采用走浮动式基准梁来控制摊铺厚度与纵断面高程,并随时用水准仪跟踪检测松铺高程及压实后的高程。沥青混合料必须匀速、连续不断地摊铺。根据所采用的沥青拌合楼生产能力及沥青摊铺机的机械性能来确定摊铺机的摊铺速度。
(四)沥青混合料的碾压
摊铺成型后及时进行碾压,碾压前技术人员要认真检查,发现有局部离析及边缘不规则时要进行人工修补。轻型双钢轮压路机先稳压一遍,稳压时尤其注意起步及停车的速度。碾压时力求速度均衡、行走要直、工作面长度不要大于50m.稳压完成后即可进行复压,复压完毕后用轮胎压路机进行终压。碾压过程中技术人员要随时检查,发现有缺陷及时处理。沥青混合料压实以试验段确定的碾压组合及程序进行,压实分初压、复压和终压三个阶段。
(五)施工缝的处理
沥青路面施工缝处理的好坏对平整度有一定的影响,通常连续摊铺路段平整度较好,而接缝处较差。因此,接缝水平是制约平整度的重要因素之一。处理好接缝的关键是切除接头,用3m直尺检查端部平整度,以摊铺层面直尺脱离点为界限,用切割机切缝挖除。新铺接缝处采用斜向碾压法,适当结合人工找平,可消除接缝处的不平整,使前后两路段平顺衔接。
二、施工质量缺陷控制
(一)路面平整度的质量控制
1.质量存在的问题:当摊铺机在摊铺施工过程中,存在缺乏路面平整度的观测,以及需人工端锹送料(减料)的平整,有的局部地方压路机碾压后有可能出现凹凸不平的缺陷情况,如忽视就容易使路面碾压成小齿坑,如遇雨水产生渗透就会使新路面质量影响破损较大。
2.控制措施:(1)重视路面平整度摊铺观测。除要随时检测摊铺机标尺及轨道外,还必须有专人在摊铺路面前方下蹲式予以观测,并指挥和督促,端锹和拿刮板组合人员对需调整局部地方予以填充和平整。(2)对粗集和细集料过于堆积的地方,必须均匀标准的分散平铺(整)精细施工压实操作。
(二)基层与构造物透层与粘层的质量控制
1.质量存在的问题:路基基础喷洒透层油不均匀,渗透不够,但有的局部地方又过于喷洒。粘层油涂擦构造物(特别是卧石边)或接头尤多表现突出,乱涂、乱擦、漏涂、漏擦,甚至还会出现野蛮施工。
2.控制措施:(1)透层油:路面横向喷洒一定要均匀,透入基层深度不宜小于5mm(无机结合料稳定集料基层)~10mm(无结合料基层),并能与基层连接成一体。透层油的质量应符合设计、规范技术质量标准要求,卧石边喷洒一定要采取响应措施予以隔层保护控制,不得胡乱喷洒。(2)粘层油:卧石、路缘石、雨水口、检查井等构造物与新铺沥青混合料的侧面一定要均匀涂擦粘层油,并要掌握其材料的规格和用量,涂擦要规范、标准。
(三)道口、道边、道角质量的控制
1.质量存在的问题:由于道口、道边、道角面积较窄和较小,摊铺机摊铺不可能到位,这些地方只能人工配合,于是就容易出现忽视集料的堆积,忙乱操作施工,形成高低不平、坡道不顺坡、卧石边“长胡子”现象,产生上述地段不美观、不到位、不整齐的问题。
2.控制措施:
(1)在道口、道边、道角推铺时,由于面积窄小,人工配合需先采取“挂线法”或者是用粉笔画线,特别是边要整齐、线型美观,这样既可以掌握平整度,又能使其不费料。
(2)当压路机不能到位压实时(包括小型手扶压路机),应采用较土的方法,用热烙铁或夯实的方法处理,保证质量。
(四)检查井(肚脐眼)压实质量的控制
1.质量存在的問题:检查井“肚脐眼”周围很容易破损甚至扩大影响到路面,是个大难题,主要是因除基层及检查井周围压路机不到位外,很大程度上人工操作也是很关键的问题。
2.控制措施:(1)检查井周围推铺后一定要以人工加工夯实为主,不得有浮料存在,如同揣糯米一样,做补充碾压。(2)在进行面层处理时,最好用热烙的办法予以平整。
(五)接缝与搭接的质量控制
1.质量存在的问题:道路沥青混凝土路面的摊铺在施工过程中,有时会出现接缝离析,上、下层纵缝、横缝稍不注意按规范要求施工,质量就会出现裂缝,板块式的分离现象。
2.控制措施:(1)沥青路面施工必须接缝紧密、连接平顺,上、下层的纵缝应错开150mm(热接缝)或300~400mm(冷接缝)以上,相邻两幅及上、下层的横向接缝应错位1m以上,接缝施工应用3m直尺检查,确保平整度符合要求。(2)在所有接缝与搭接施工中,必须按设计标准及规范要求严格操作,技术上精心施工。
三、结语
总之,沥青路面的施工工艺质量一定要重视,技术上一定要按设计、规范标准操作,监理工作更要注重质量控制,努力使工程质量管理和技术水平得到更好的发展和提高。
参考文献
[1]叶绍洪.浅谈沥青混凝土路面施工质量缺陷控制措施.中国新技术新产品,2011,(8).
[2]占杰华,陈海龙.沥青混凝土道路施工技术探析.中国高新技术企业,2010,(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