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基层领导就像一个扁担,一头连着百姓,一头连着政府。因此,领导干部要想干事业、抓政绩不只是要得到上级的赏识和认同,更重要的是要能够得到百姓的认可、支持和拥护。本文主要从基层领导干部要坚定信仰、坚持学习、密切联系群众、开拓创新和狠抓落实五个方面进行分析,论述了提升基层领导干部能力素质的途径。
【关键词】提升;基层领导干部;能力素质
走乡间小道,蹲田间地头,和百姓聊天,倾听他们的心声,时刻把百姓的疾苦放在心上,为百姓做实事,这是百姓的夙愿,是基层干部的职责,也是我们把基层工作切实落到实处的一个愿景。基层领导就像一个扁担,一头连着百姓,一头连着政府。因此,领导干部要想干事业、抓政绩,不只是要得到上级的赏识和认同,更重要的是要能够得到百姓的认可、支持和拥护。能做到这一点并不是每个基层领导干部都具备的。很多基层领导似乎也很委屈,自己很想干出点成绩,但往往事与愿违,百姓不给"面子"。究其原因,主要是领导干部能力不足,讲话讲不到百姓的心里,做事难合群众的意。那如何才能提升基层领导干部的能力,让百姓给"面子",让自己的工作更好的开展,让自己能够得到百姓的认可呢?
一、要有坚定的信仰
哲人说,未经思考的人生,不值得一过,而人的终极思考,就是信仰。在体制转轨、社会转型、思想多样、利益多元的今天,人们面临着各种各样的诱惑,在这些诱惑面前我们首先要坚定的就是信仰。基层领导干部是基层的最前沿,直接面对着百姓,其一举一动直接关系到党在群众中的形象。而人的言行举止受思想支配,受信仰支配。一个没有信仰的人,是个行尸走肉的人、一个迷茫的人,是一个不知道该把百姓往哪带领的人,这样的领导谁敢把百姓交给他,这样的领导哪个百姓敢跟他走。
信仰是黑暗里的灯,是催人奋进的鼓。今天,时代变了,观念变了,但共产党人的信仰没有变、也不能变。对于每一位基层领导干部,坚定信仰是最重要的党性修养,只有坚定信仰,才能实践好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才能在喧嚣中坐稳冷板凳,在纷杂中不迷失方向,始终保持共产党人的本色。
二、要坚持学习
学习是提升基层领导干部能力素质的一个历久弥新的"法宝"。学习是生存的需要,也是发展的需要,就像漫长旅途中的加油站,是一种能量的补充。如果不坚持学习就会被甩在时代车轮的后面。学习对于普通人尚且如此,对于基层领导干部,意义则更为深远。一个合格的基层领导干部,不光需要以学习提升素质、修身养性,更应该以学习推动工作、促进事业。毛泽东曾发人深省地说:精通的目的,全在应用,知识不是力量,使用知识才是力量。因此,基层领导干部,只有重视学习、坚持学习、善于学习、善于重新学习,力求先学一步、多学一点、学深一些,加快知识更新,优化知识结构,在学习中坚定理想信念、提高理论政策水平和工作本领,做勤学善学、学以致用,只有这样我们才能担当起历史赋予的使命与责任,才能不负人民的期待与重托,才能解决问题以道驭术,带领一方百姓走上致富之路。
三、要密切联系群众群众是真正的英雄,是我们党的力量源泉和胜利之本。群众是实践的主体,也是创新的主体,群众中蕴藏着无穷的智慧和力量。到群众中去,拜人民为师,是提升能力素质的重要源泉。有的基层领导干部不了解民情社情,凭空指手画脚,不办实事,衙门作风,不关心群众疾苦,专横跋扈,颐指气使,这些作风、做派,自然会引起群众的反感、厌恶、鄙视,从而严重影响干群关系,直接影响党在群众心目中的形象。90年的风雨历程告诉我们,人心向背,是决定一个政党、一个政权盛衰的根本因素。因此,每位领导干部特别是基层领导干部,应当主动"接地气":坚持一切为了群众、真心服务群众,切实维护群众的利益;把人民群众满意作为检验工作的第一标准,让群众来参与、让群众来评判、让群众唱主角;视群众为亲人、把群众当主人;感恩群众、敬畏群众,牢记人民群众是我们的衣食父母,密切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只有这样,才能以实际行动回答好、解决好"为了谁"、"依靠谁"、"我是谁"的问题。
四、要开拓创新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和地区发展的根本动力。我国人口众多,各地的基本情况千差万别,在贯彻中央高层决策过程中,需要基层领导干部创造性地工作,把中央决策精神同当地实际有机结合起来。总之,对中央或上级重大决策,既不能生搬硬套,更不能抵触抵制,这就要求基层领导干部具有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
基层领导干部创新精神是执政党创新能力的源泉。基层领导干部,既是中央决策层创新精神的贯彻者执行者,也是中央决策层创新精神的推动者和促进者。实践已经证明,改革开放以来中央做出的许多重大决策,都始于基层、始于实际、始于基层领导干部的发明和创造。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和村民自治制度,就是由农村基层创新并推动的。在全面实现小康社会的攻坚时期,也是贫富拉大、环境恶化、资源紧张等矛盾最尖锐时期,这就要求基层领导干部,以创新精神,创造性的工作,来处理好改革、发展和稳定的关系,使矛盾不上交、问题不上移。从而顺利走过这一发展中不可避免的特殊时期。
五、要狠抓落实"空谈误国,实干兴邦"。抓落实能力,就是把党和国家各项方针政策、党委政府工作部署和措施要求落到实处,以确保各项目标任务得以顺利实现的能力。习近平同志在今年中央党校春季学期开学典礼上指出,抓落实是我们党执政能力的重要展现,也是对各级领导干部工作能力的重要检验。尤其是基层领导,我们是党委领导工作"末梢"执行者,也是真正落实党的方针政策的直接践行者,我们有没有真抓实干,这直接关系到党在百姓新中的形象,直接关系到干群关系的和谐,直接关系到小康社会奋斗目标的实现。因此,我们基层领导干部不能搞形式主义,不能做表面文章,要把心思用在搞事业上,把精力投到抓落实中。扑下身子、深入百姓,多化解他们的矛盾和困难,多到难点问题聚焦的地方去,在克服困难、化解矛盾、解决问题中抓落实、求实效。要着力健全抓落实的责任制和长效机制。善于把每项工作任务分解到部门、分解到个人,实行目标管理、绩效考核,做到有布置、有督促、有检查,推动各项工作任务真正落到基层、落到实处。
【关键词】提升;基层领导干部;能力素质
走乡间小道,蹲田间地头,和百姓聊天,倾听他们的心声,时刻把百姓的疾苦放在心上,为百姓做实事,这是百姓的夙愿,是基层干部的职责,也是我们把基层工作切实落到实处的一个愿景。基层领导就像一个扁担,一头连着百姓,一头连着政府。因此,领导干部要想干事业、抓政绩,不只是要得到上级的赏识和认同,更重要的是要能够得到百姓的认可、支持和拥护。能做到这一点并不是每个基层领导干部都具备的。很多基层领导似乎也很委屈,自己很想干出点成绩,但往往事与愿违,百姓不给"面子"。究其原因,主要是领导干部能力不足,讲话讲不到百姓的心里,做事难合群众的意。那如何才能提升基层领导干部的能力,让百姓给"面子",让自己的工作更好的开展,让自己能够得到百姓的认可呢?
一、要有坚定的信仰
哲人说,未经思考的人生,不值得一过,而人的终极思考,就是信仰。在体制转轨、社会转型、思想多样、利益多元的今天,人们面临着各种各样的诱惑,在这些诱惑面前我们首先要坚定的就是信仰。基层领导干部是基层的最前沿,直接面对着百姓,其一举一动直接关系到党在群众中的形象。而人的言行举止受思想支配,受信仰支配。一个没有信仰的人,是个行尸走肉的人、一个迷茫的人,是一个不知道该把百姓往哪带领的人,这样的领导谁敢把百姓交给他,这样的领导哪个百姓敢跟他走。
信仰是黑暗里的灯,是催人奋进的鼓。今天,时代变了,观念变了,但共产党人的信仰没有变、也不能变。对于每一位基层领导干部,坚定信仰是最重要的党性修养,只有坚定信仰,才能实践好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才能在喧嚣中坐稳冷板凳,在纷杂中不迷失方向,始终保持共产党人的本色。
二、要坚持学习
学习是提升基层领导干部能力素质的一个历久弥新的"法宝"。学习是生存的需要,也是发展的需要,就像漫长旅途中的加油站,是一种能量的补充。如果不坚持学习就会被甩在时代车轮的后面。学习对于普通人尚且如此,对于基层领导干部,意义则更为深远。一个合格的基层领导干部,不光需要以学习提升素质、修身养性,更应该以学习推动工作、促进事业。毛泽东曾发人深省地说:精通的目的,全在应用,知识不是力量,使用知识才是力量。因此,基层领导干部,只有重视学习、坚持学习、善于学习、善于重新学习,力求先学一步、多学一点、学深一些,加快知识更新,优化知识结构,在学习中坚定理想信念、提高理论政策水平和工作本领,做勤学善学、学以致用,只有这样我们才能担当起历史赋予的使命与责任,才能不负人民的期待与重托,才能解决问题以道驭术,带领一方百姓走上致富之路。
三、要密切联系群众群众是真正的英雄,是我们党的力量源泉和胜利之本。群众是实践的主体,也是创新的主体,群众中蕴藏着无穷的智慧和力量。到群众中去,拜人民为师,是提升能力素质的重要源泉。有的基层领导干部不了解民情社情,凭空指手画脚,不办实事,衙门作风,不关心群众疾苦,专横跋扈,颐指气使,这些作风、做派,自然会引起群众的反感、厌恶、鄙视,从而严重影响干群关系,直接影响党在群众心目中的形象。90年的风雨历程告诉我们,人心向背,是决定一个政党、一个政权盛衰的根本因素。因此,每位领导干部特别是基层领导干部,应当主动"接地气":坚持一切为了群众、真心服务群众,切实维护群众的利益;把人民群众满意作为检验工作的第一标准,让群众来参与、让群众来评判、让群众唱主角;视群众为亲人、把群众当主人;感恩群众、敬畏群众,牢记人民群众是我们的衣食父母,密切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只有这样,才能以实际行动回答好、解决好"为了谁"、"依靠谁"、"我是谁"的问题。
四、要开拓创新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和地区发展的根本动力。我国人口众多,各地的基本情况千差万别,在贯彻中央高层决策过程中,需要基层领导干部创造性地工作,把中央决策精神同当地实际有机结合起来。总之,对中央或上级重大决策,既不能生搬硬套,更不能抵触抵制,这就要求基层领导干部具有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
基层领导干部创新精神是执政党创新能力的源泉。基层领导干部,既是中央决策层创新精神的贯彻者执行者,也是中央决策层创新精神的推动者和促进者。实践已经证明,改革开放以来中央做出的许多重大决策,都始于基层、始于实际、始于基层领导干部的发明和创造。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和村民自治制度,就是由农村基层创新并推动的。在全面实现小康社会的攻坚时期,也是贫富拉大、环境恶化、资源紧张等矛盾最尖锐时期,这就要求基层领导干部,以创新精神,创造性的工作,来处理好改革、发展和稳定的关系,使矛盾不上交、问题不上移。从而顺利走过这一发展中不可避免的特殊时期。
五、要狠抓落实"空谈误国,实干兴邦"。抓落实能力,就是把党和国家各项方针政策、党委政府工作部署和措施要求落到实处,以确保各项目标任务得以顺利实现的能力。习近平同志在今年中央党校春季学期开学典礼上指出,抓落实是我们党执政能力的重要展现,也是对各级领导干部工作能力的重要检验。尤其是基层领导,我们是党委领导工作"末梢"执行者,也是真正落实党的方针政策的直接践行者,我们有没有真抓实干,这直接关系到党在百姓新中的形象,直接关系到干群关系的和谐,直接关系到小康社会奋斗目标的实现。因此,我们基层领导干部不能搞形式主义,不能做表面文章,要把心思用在搞事业上,把精力投到抓落实中。扑下身子、深入百姓,多化解他们的矛盾和困难,多到难点问题聚焦的地方去,在克服困难、化解矛盾、解决问题中抓落实、求实效。要着力健全抓落实的责任制和长效机制。善于把每项工作任务分解到部门、分解到个人,实行目标管理、绩效考核,做到有布置、有督促、有检查,推动各项工作任务真正落到基层、落到实处。